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认知诗学与英语专业文学课的情感教育功能

时间:2024-08-31

杨 澜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郑州450002)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中,我国高校的教育环境与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帮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顺应市场选择,本科阶段的教育也变得更加地外向化、开放化,而具体专业的特殊化与研究性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在一系列的改革与课时被缩减的现状下,曾经是英语专业主要专业课程的英美文学课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伴随着学生普遍把学习热情转移至与市场需要关联较大、对就业有实质性帮助的实用型课程,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外贸英语的同时,英语专业文学课受到冷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将文学课带出困境,教师更应当从自身去寻找原因,并及时调整思路、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当前就业压力巨大的形势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难免会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课程中的重要一员,文学课有着毋庸置疑的非实用型功能——主要表现为情感教育功能。教师若能恰当地把握文学课的这一特点,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情感需求,必定可以将文学课教学上升到新的高度。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教授曾撰文谈及文学的用处,认为文学与哲学、历史、美学、伦理学等都是智慧型的课程,试图找寻作家、作品与现实之间可能存在的渊源和互动关系[1]64。英美文学课就是在秉承这种思想的基础上,试图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置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帮助学生将文学课的学习与其他课程相联系,从而使知识系统化、内在化。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其教育的目的并不仅限于学习目标语言,更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素养及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将别国的语言与文化作为学习目标的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的需要,长期学习英美国家的语言与文化,若得不到正确引导,极有可能脱离社会现实、对身心健康不利。纵观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只有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文学课结合了学习语言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审美与怡养性情的作用,是一门有别于其他专业课的重要课程。通过英美文学课上经典名著的阅读与学习,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认知的深度得以强化,学生进而具备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内在修养的综合素质。在历史长河中得以沉淀的文学经典,既是本国学生了解西方文明史、精神史的瑰宝,也是学习最精炼、最生动的目标语言的最佳载体。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文学课可以在专业水平、情感教育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方面发挥其特殊的优势,即情感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这种功能可以概括为“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张扬人文主义精神”。[2]151

二、引入认知诗学概念、强化情感教育

为了突破文学课教学的瓶颈,将认知诗学与文学课教学结合起来,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得以提升个体的情感控制能力与认知空间,从而全面地发挥文学课的育人功能。认知诗学强调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性、互动性、文学语境性”[3]153一旦学生参与了对作品文本的分析、解读及意义的再次阐释,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创作出与作品内涵相符的情境,阅读即升级成为再创造的行为。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本人对作品的理解、甚至可能创造出原本隐含在作品中的深意与新意;更得以将被动接受信息转化为互动式教学、增加了个人体验的成分。而原著作品中的场景描写与语言表达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学生宝贵的情感经验的素材。同时,通过主动地参与式学习,课堂上的短暂记忆被延长为“情感/情境/语言”相结合的长期记忆。

我国的中小学应试型教育强调理性与自律,使得个体的情感与个性发展都处于被抑制的状态。鉴于这种现状,目前的大学教育在重视学习技能的同时也应关注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发展,避免情感危机。这种对情感教育的需要恰恰是文学课的潜在育人功能可以实现的:每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针对某个重大命题作出的反思、以艺术化的手法呈现出来。因此,无论作品是否年代久远,它们传递出的讯息仍然与真实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具备不受时间限制的道德警示作用。而文学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作者的严肃思考、警示与深刻洞见都以生动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为载体,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也是绝佳的审美锻炼。将认知诗学概念引入到英美文学课教学当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自我的认知需求。”[2]152透过表层文本探索经典作品中的情感与认知,提升学生的认知空间、积累重要的情感经验。因为其强烈的目的性,认知诗学理论指导下的文学课教学将进一步地强化主流价值观,将理论上的、教条的经验论输入到一个个具体的、生动的实例中。由此以来,学生在欣赏优秀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将阅读与分析作品的行为升华为从情感向理性转变的认知过程,从而纠正不成熟、不理智、不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实现价值观、道德观的转变。

三、从优秀的语言范式中实现思想的升华

引入认知诗学的概念后,通过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文学课上的阅读行为就成为了开放式的、自主化的认知行为。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敏锐地认知生活的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实现高层次的审美训练与道德教育。首先,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不仅仅意味着文字的堆砌和技巧的运用,它们更是作家出于某种深沉的情感、针对重要问题作出的思考。所有的作品都是语言与情感的结合,因此既是感性的,也能回归以理性。学生要杜绝将作品视为作家的一时兴起、白日做梦,而应在理解语言层面的基础上发掘潜在的情感与伦理。事实上,学生中存在着孤立地去读作品的片段、孤立的理解某一部作品,无法纵向地将作品与作品进行联系。这说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仍缺乏理性地思考、并且缺乏分析对比的能力。教师的责任包括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行为不是孤立的、脱离生活实际的,而是从情感出发、升华至理性,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将作品中的片段、情节,人物等元素与现实中的新闻事件、焦点问题等进行联系,让学生尝试以“参与者”的身份将自己代入到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中,而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冷眼旁观某些年代久远的虚拟故事。当学生体验到真实的阅读乐趣,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时,文学课的目标就不再是机械性记忆,而是发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玄机。这样一来,文学课与认知诗学就巧妙地融为一体,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激发。这样的尝试与体验对于长年习惯了被教师灌输知识的学生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改变;必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与认知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学生对周遭懒惰、麻木的态度。

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教师可以从主题、背景、人物设置、结局方式等方面引导学生针对文本进行比对与分析,从不同的文学脚本中提炼经验、协调心智。比如说,同样是受到阻挠、以死亡结尾的爱情悲剧,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相当大的差异。学生首先应当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特点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设置等诸多因素的重要影响,而抛开文化差异之后则又能从作品中感受到极为相似的美感——美好的青春、不朽的爱情与男女主人公之间动人的表白;它们都向读者传递出对美好之短暂的感叹及对永恒的渴望。通过主动地参与作品主题的建构,并将熟悉的中国民间故事与莎士比亚悲剧进行比对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升到了新的层次,从而自然而然地推理出作品的主题——死亡升华了爱情、情感在语言中流传。通过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剧与中国民间文化中流传的传说进行比对,学生对前者的理解加深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对“爱与死亡”这一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主题有了真实的、个体化的感受。这就是认知诗学强调的“移情”,即在阅读优秀的话语范式的同时感受到审美观、价值观的升华,在阅读中实现完整的认知行为。

四、结语

刘小枫教授认为文学具有潜在的教化功能,“是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的学科[4]4认知诗学与文学课都强调情感与认知,要求学生必须结合专业知识、想象力与审美视角,才能在自身感受与作品、作者之间建立联系。学生阅读文本的个体体验,并对作者赋予文本的情感内涵与教化意义进行再次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体味主动学习与主动建构的乐趣;而通过讨论与写作则可以分享阅读心得、感受到个体思考与情感交流的乐趣。通过阅读经典文本,学生完成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与个性阐释,提高了审美能力、丰富了精神生活,同时锻炼了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在目前信息爆炸、负能量超载的时代,文学课上所学习的作品中传递的正能量可以防止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对情感的异化作用,成为新时代高校德育与美育建设的得力手段。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年轻学生涤荡心灵、宣泄情绪,并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从而到达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净化功能(catharsis)。文学作品中特殊的艺术感染力将成为专业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帮助青年学生驻足其中,共同筑成一座永恒的心灵家园。

[1]许庆红.让文学回归其应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J].山东外语教学,2012(2).

[2]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3).

[3]刘芳.认知诗学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报,2013(7).

[4]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6 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