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COSO 框架高校内控制度的实施及完善

时间:2024-04-24

邵雅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引言

企事业单位在经营和发展中都会面临较多的风险,如果发生风险就会对企事业单位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经营管理不足导致企业倒闭的情况也屡见不鲜[1]。在此背景下,提高高校内部控制建设非常重要,通过构建完善、高效的内控体系,能够实现较好的风险管理,以此确保高校可以稳定运行[2]。我国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实践经验比较少,并且由于高校自身存在的特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其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因而并不能够直接照搬,基于此,加强对高校内控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属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内控制度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提高高校内控制度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优化高校治理结构,降低高校运行存在的各类风险[3]。我国的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要求高校按照规范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以此提升高校内部的治理水平。本文从COSO 框架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内控制度实施问题及完善措施。

一、基于COSO框架的高校内控建设分析

COSO 内部控制框架,由五要素组成,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在进行COSO 框架的建设上,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分析。COSO框架的特点表现在系统性、全面性,在我国的高校中,通过COSO 框架下的内控制度具有比较高的指导价值。

(一)控制环境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环境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学校文化、岗位机构的设施、权责分配等。高校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任何决策的时候,不仅要受限于内部制度,同时需要服从上级部门的监管要求。高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是文化知识传承和知识教育组织的结合体,这是高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基于此,在进行高校的内控建设上,需要以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为主,以此营造出较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以及内部控制的环境。

(二)风险评估

高校不同于一般企业,在经营中比较常见的风险涉及教学风险、实验风险等,这些属于非经济型业务,高校在面临财务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非经济业务的风险。

第一,教学风险。高校内部的重要内容就是对教学风险的控制,教学风险的范围涉及教学资源管理、学生培养、教学事务决策机制、考务管理等。目前在高校中学术作弊的现象屡屡出现,并且还存在师生关系矛盾等情况,这些事情的出现对高校的声誉形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高校需构建更加全面的教学运行工作机制,对教学、培训等事务进行探讨和决策[4]。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不良思想,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处理好师生的关系。高校需要提高学生成绩、学籍等管理制度,并且如实上报教学责任事故等,严格按照全面的全流程管理,降低学术不端、教学质量降低导致的教学风险。

第二,学生资助体系风险。高校中都会为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准备部分岗位,使其得到补助后可以用于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得学生的经济压力减低。但是助学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上,存在以权谋私的现象,不仅使得真正需要的学生拿不到资助,并且在市场上形成了比较负面的影响。如:在高校勤工俭学的发放上,受到发放工作人员职责未分离的影响,造成财务腐败的现象,对学生及学校的利益形成了不良影响[5]。通过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保护学生和高校的经济利益。

第三,实验室风险。实验室是高校教学中必须配置的场所,在实验室进行各类试验,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受到实验室操作、储存及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高校需加强实验安全制度的构建,提高内部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三)控制活动

高校的任何一项活动开展,都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方式,实现有效的活动控制,确保高校的稳定发展。高校的业务活动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包括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这就增加了高校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困难。

(四)信息与沟通

在高校中确保信息的沟通和传递,能够更好地达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需要结合信息沟通的有效及效率,对各部的信息沟通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使得信息在高校内部各部门进行顺畅的传递,同时加强信息化机制,提高信息与沟通的效率[6]。目前,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的发展趋势之一,但还是有很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实现全面的系统化,这也造成了高校内部的沟通效率偏低,存在误差的现象。

(五)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确保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内部监督,做好考评问责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部监督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状况开展监督、检查、评价等,对其存在的问题纠正,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执行,以此确保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

二、高校内控制度实施的问题

(一)缺乏对内控制度的认识

很多高校忽视了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实施的重视,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应对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指示,使得内控制度的建设比较表面化,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存在的作用。高校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在资金上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因而并没有单独设置内控管理部门[7]。还有部分高校领导者没有真正地理解内部制度的内涵,认为内控建设带来了比较大的限制,不利于日常工作的推进,没有意识到内控的重要作用。

(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不足

在高校的各项活动中都需要贯彻内部控制,涉及活动的决策、执行以及监督,全过程的控制各类活动,高校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着内控设计不协调的情况,高校的单位划分一般为各业务部门,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匹配该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因而导致各部门的内控制度之间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现象,没有将全部的风险点进行覆盖,造成内部控制的统一性不足,缺乏和高校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8]。

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管理者忽视了对内控的重视,没有树立牵头的作用,造成了内控制度在高校各部门没有很好地进行落实和执行。对于内部制度比较重视的部门一般为职能部门,很多管理者认为内控属于财务及审计部门的工作,和其他的部门之间关系不大,因而在高校内部也忽视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高校中较多的教师对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进行过多的了解和掌握,未形成全员参与以及监督的氛围[9]。在内部控制的执行中,过于重视表面,高校内部控制中对重点部门的负责人规定是需要进行轮岗的,但是很多高校的轮岗安排一般就是部门负责人之间进行岗位的调动,对其是不是可以胜任则没有考虑进去,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高风险事件的出现,管理上较为混乱,内控制度过于形式化。

信息的不顺畅和传递不及时造成高校内部沟通机制不足,高校一般会设立较多的机构和专项小组,对有关的工作决策进行复查,然而各小组的决策事项和决策方案相对独立,在落实中缺乏相互的沟通及监督。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在高校中的重大项目中,对项目的可行性和评审比较重视,经过相应机制决定项目的立项,然而却忽视了和财务部门的信息沟通,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出现财务预算的偏差,形成资金短缺的现象。

在高校的内部监督上,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内控机制的责任主体没有进行明确,也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以及考核制度,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中缺少约束力,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也存在较大的影响。

(三)缺乏高水平的内控人才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和建立,需要较高水平的内控人才作为基础,但是对于高校来说,内控制度作为新兴的事物,经验比较少,相关的人才也比较缺乏。高校内部建设作为综合性比较强的系统工作,涵盖了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如:财务、科研、采购、教学、学生活动、试验安全管理等,在此情况下,需要加强内控人才的能力培训。高校的管理人员也逐渐意识到内控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多数高校的内控人才还是难以满足高校内控制度实施和建设的要求。

三、高校内控制度实施的完善措施

COSO 内部控制框架下完善高校内控制度实施和建设,需要确保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内控制度的执行,保障相关人才的充足。

(一)达到法律法规的要求

内部控制互动的基本目标是合法合规,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内控制度的实施和建设上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行为准则。借助于相关部门对高校特点颁发的相关文件和规定,保障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为内控活动执行提供较高的操作指引,对高校的组织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提示业务流程的重点风险,以此全面提高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水平。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

高校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上,需要设置独立的内控职能部门,确保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相互联系、协调、制约和监督的关系,建立闭合的风险控制系统,对高校内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将内控贯彻于高校的各个活动中,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在进行重大事项讨论时,利用相应的决策机制,开展充分的论证及咨询后达成集体决策。例如在开展高校预算上,需要结合自身事业发展情况和任务进行年度收支计划的编制。预算是高校经济活动的纲领,所有的经济事项都需要规划到高校的预算范围之内,如果出现重大的事项变更,则需要通过高校集体的决策,在上级部门批准后可以实施。

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建设属于系统性的项目,因而不能依赖于一个部门,需要高校的各个部门全部参与进来,高校的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加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深入的认识,了解到内部控制制度对高校自身治理的重要性。落实高校管理者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有关责任。结合内部控制体系和高校文化建设,将内部控制融入到高校文化理念中,结合高校不同层级的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培训,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对内部监督,需要建立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和考核机制,在落实内部控制制度中,内部控制的职能部门需要建立过程监督,对内控制度实施的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合理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并构建与其对应的激励机制,由内部控制职能部门为牵头部门,对高校的风险评级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将结果上报到高校领导。如果外部环境出现较大变化的时候,需要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有重大风险点的时候,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及时性的调整。

(三)提高高校内控人才的综合水平

在高校内控建设和实施中,内控人才是比较关键的,在进行专项工作的开展中,需要专业化的人才作为基础条件。高校需要采用引进人才和内部人才培养的模式,共同构建出专业化的内控人才。提高对高校内控人才的聘请要求,通过高薪和良好的待遇吸引高端的内控人才。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原有内控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内控人员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培养,为高校的内控建设和实施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

结语

内控控制制度的实施对于高校的稳定发展十分关键,随着我国高校发展规模的扩大,其内部的活动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对高校内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及评价,以此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推进,COSO 框架通过五要素,对内部控制进行优化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从法律性、人才保障和执行方面,构建出完善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提高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