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会近代化视野下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对机制的转变

时间:2024-08-31

王 笛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0 引言

关于近代化的具体含义,学术界对其莫衷一是。从宏观上而言,近代化主要是指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化和大众化,但此处并不着意探讨近代化之含义,仅将近代化作为一种理论以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便利。“近代化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为重新认识和进一步深入研究近代中国历史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1],在近代化理论下,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向近代的变迁过程,作为最早开埠的江浙地区位于这种变迁的最前端,本文采用近代化理论借以探究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对机制的转变,进而窥探江浙地区社会近代化演进过程中的一个侧面,以期为江浙地区社会史、灾害史的研究有所贡献。

江浙地区位于东南沿海,自古便是海洋灾害多发区。最早的海洋灾害可追溯至晋朝,“东晋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永嘉郡潮水涌起,近海四县人多死”[2],历史时期此区海洋灾害的应对主要围绕以政府主导的荒政展开,近代以来在各方面原因的作用下,传统荒政趋于废弛,新型应灾机制一经出现便带有强烈的近代化色彩,具体表现为救灾机制的近代化及防灾机制的近代化。此种近代化转变既为提高江浙地区海洋灾害的应灾能力有重要作用,又对构建现代海洋灾害应灾机制有借鉴意义。

1 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转变的背景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清政府呈现出政局不稳、财政紧张之势。尤其是财政负担的加重使其于江浙地区海洋灾害的救济及防范方面,大有捉襟见肘之态。但政府应灾能力的下降并不会直接导致此区应灾能力的缺失,作为最先接受西方影响的江浙地区,在近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奋力挣扎,积极寻找并着力构建新型应灾机制,这种寻找绝非偶然,因历史环境的影响及区域发展的特殊性所致。

1.1 传统荒政难以为继

荒政是古代政府在遇到荒年时为维持政权统治以赈济灾民而采取的救济措施,主要通过法令、制度、实践活动等具体办法救济灾民,历史时期各政府均采取储粮备荒、蠲免钱粮、赈济灾民等措施以构建完备的救荒制度。但晚清以降,随着清朝统治的没落腐朽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在繁冗的官僚政治下,国家有限的资金要保证公共救济事业的实施是非常困难的”[3],尤其是晚清以来仓储制度的日趋败落,更使传统荒政所赖以实施的经济基础日显不稳。步入民国以来,长期军阀混战导致社会动荡,政府于维持荒政上更显无力。此种情况下,政府会有意无意间将开展公共救济事业的责任下移至地方,且地方为了维护稳定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见,亦会着力寻求有效的灾害应对方式。在此种官民互动格局之下,新型应灾机制应运而生。

1.2 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影响深远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客观上西方的科技文化也日渐影响中国。“清同治四年(1865),法国耶稣会神父在上海董家渡地区开始观测工作,同治十一年开始在离董家渡8公里处的徐家汇创立天文台,开展天文、气象和地球物理等综合观测研究工作,光绪十年(1884年),设立航海服务部,从事授时和气象预报”[4],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设立相关天象观测机构并传播气象知识不仅对更新国人传统灾害观念、提高国人对海洋灾害认识的科学性有利,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着国人的民族精神与自强意识,促进国人自办气象研究事业的成长。同时,部分留学生也将西方先进的海洋科学文化知识带回中国,从而为传统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转变提供思想基础及技术支持。

1.3 地方慈善力量成长壮大

近代以来,地方力量的成长伴随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进的始终,这在某方面表现为国家中心型政府权利的下移,而地方绅董及慈善组织在社会事务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明中期以后,非官方的民间社会力量组织主持的社会救济行为正在悄然兴起”[5],步入近代后,此倾向更为明显。随着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和地方力量的新陈代谢,江浙地区诸如张退庵、张啬庵等慈善人士及保坍会、潮灾救济会、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时常活跃在慈善事业的舞台上,并以其熟知区域环境、在地方有较强号召力的优势为海洋灾害的应对工作奔走呼号,促进此区形成了众擎力举的海洋灾害应对模式。其存在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强有力的慈善救济群,为海洋灾害救济机制的近代化准备了广泛阶级基础。

2 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转变的表现

2.1 救灾机制转向近代化

海洋灾害于江浙沿海地区而言是一种常发性的灾害,古代此区的灾害救济主要借助政府和地方善士的力量,近代随着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慈善传统凭借经济之力发挥出更大效力,不少慈善人士及慈善组织均参与到救灾事业中,并借助报纸等媒介助力救灾事业的展开,推动此区海洋灾害救灾模式向近代化转变。

2.1.1 多重社会力量参与救灾

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的救济中多有地方绅董和各类慈善组织的加入,较之前多是官吏及乡绅扮演地方救灾主角而言,救灾队伍有所扩大。1921年南通“潮灾灾民颠沛流离,各界筹备急赈,在需款昨由张退庵兄弟各捐银一千元,各实业公司捐银三千元,已拨交淮海银行以备随时办赈之用”[6],以张退庵为代表的地方绅董及各实业公司均为潮灾集款助赈,并汇交地方银行备用之情况在近代以前尚属少见,此处出现一方面可窥探近代江浙地区慈善经济发展之势,另一方面昭示出救灾群体间由之前的孤立行动到合作行动,此种倾向亦可从修复灾后受损工程中探究。“民国19年至21年(1930-1932),由小越横山陈春澜向上海等地上虞籍绅商募捐银洋62224元,在百官龙山至后倪村的危险地段,修建石塘250丈8尺4寸,板塘25丈7尺,塘上铺石板59长5尺,砌块石坦水85丈2尺”[7],可见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中的救灾力量明显集中,当然,这是由海洋灾害的地域性及江浙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此区人士爱家爱国的乡土守护情怀为救灾力量的集中提供了阶级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亦为地方慈善力量的壮大准备了资金支持。

除绅董及经济团体外,地方组织在海洋灾害救济中亦是重要力量,三者更呈现出通力合作之关系。1922年南通潮灾中,“南通修築江堤事宜,业经划分中东西三段,由县委派绅董办理天生港至九圩港一带,计长五百八十丈,刻瞿知事准隄工事务所主任宗渭川之请,特出示通告,开兴工闻所需经费暂由潮灾救济会筹垫,俟将来征收亩捐归还”[8],潮灾救济会由张謇于1911年成立,在江浙地区的灾害赈济中亦出力颇多,随着救济会的发展壮大,日后还设立分会以便办理急赈和工赈平籴等事宜。由此观之,江浙地方绅董、各实业公司及部分地方组织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代表者,更是一方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以绅董、经济团体和地方组织为主要成员的救灾群体因其救助工作各有侧重,能在不同层面实现灾后救济工作的全面化,且救灾群体之间通力合作共襄善举,对于推动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救灾机制的转变有重要意义。

2.1.2 募捐、请赈等多种赈济方式出现

海洋灾害发生后,因救援工作具有急迫性,单一的救灾手段通常难以维系,步入近代后,除传统的政府蠲免、放赈及个人捐资散物、掩埋伤亡外,以工代赈、募捐及请赈等方式亦成为救灾事业中的重要一环。1930年王港潮灾中,“经各界劝募赈款,刻已募得一千九百二十元,连同省政府拨给五千元,共六千九百二十元即日拓築驳岸大堤,以工代赈”[9],1931年定海海啸后,“定海旅沪同乡会办理急振,闻沪绅为由亲及疏之计,故乡捐款,尤极踊跃,刘君鸿生捐洋一千元,傅君志鸿捐洋一千元,法商球场总会,由陆阿发俞福荣发起,于同事中捐洋三百八十二元,其他出数十元十元者花户繁多,不及备录”[10],以工代赈与募捐手段均是近代社会中灾害救济的常用手段,近代由于政治形势的影响,中央政府款项支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救灾能力的发挥,同时灾害救济责任的下移令民间力量得到释放的机会,以募捐为主要方式的赈济手段便是典型表现。通常在具体救灾活动中,政府与民间并非各自为营,反而呈现出相互补充、合力助赈的救灾格局。

如遇较为严重的灾害时,除向本乡人士募捐集资救济外,还会以请赈手段向外界慈善组织寻求救援。1941年海宁潮灾中,“海宁旅沪同乡会以该县各镇乡受兵灾之后,继以旱灾潮灾,故向美红会驻沪代表方面第一次请得赈麦一千包……第二批又请得美麦三千包”[11]。海宁旅沪同乡会在此场灾害赈济中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一方面为救济乡人奔走呼号,另一方面组织力量向美国红十字会求助,这表明在近代江浙地区的救灾网络中,乡谊仍是集中救灾资源和凝聚救灾力量的重要情感纽带。同时,海宁旅沪同乡会作为联络地方情感的价值符号,能争取到美国红十字会对救灾事业的支持,行走的是国际化路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运用了外交手段。这表明在近代社会中,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江浙地区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窗口,利用区域优势创新传统赈济方式,并积极向海外慈善组织寻求救济资源,为传统救灾手段迈向近代化开辟新途。

2.1.3 新式传媒通讯技术扩大救灾宣传

近代以来,江浙地区最先沐浴到西方先进科技文化春风,电话、电报、报纸等传媒工具都由此进入中国,促进了此区海洋灾害救灾宣传的扩大化。但纵观整个近代社会,对人民生活及信息传递影响最大的仍是报刊杂志。据载“1912-1915年,全国共有500多种报刊出版”[12],且每份报纸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亦有报纸专设灾害栏目,更会以电影、摄影技术描绘灾情图画场景,以达到赢得民众同情、动员社会募捐之效。1883年镇江潮灾中,曾有名为《镇江协赈同人启》的文章刊发,劝募内容情真意切,令读者不忍卒闻,“敬启者河水横流齐鲁……江潮暴涨,扬镇又遇奇灾……呜呼噫嘻,天乎人乎,虽然天心纵难测,度人士尚可挽回,病急则治标,有钱即能活命,裘成需集腋助赈,即请解囊……求量力以输金,速甦重闲等造功于种玉惠此遗黎,轻云行道有福敬为颂之,如蒙善士慨助赈捐求速交镇江电”[13],作者的短短数语不仅形象勾勒出了灾民的悲惨情景,更突出了救灾之紧迫性与紧急性,于文末再着力劝捐,便可达到宣传扩大灾害影响力之效。以此观之,近代时期通过刊登灾害求赈启、灾害报道等内容,较前代口耳相传之信息传播方式有更大社会影响力,于宣传联合赈灾、集合社会赈款、拓展救灾空间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于救灾的效果而言,部分人士还可通过登报致谢等方式感念乐输人士或组织,以汇报灾后社会回应状况进而构建救灾激励机制。1936年江苏多地遭受潮灾,华洋义赈会乐捐不迨助力灾民顺利渡劫,启东赈务会为此赠送匾额一幅,“恭送台端,用伸谢悃,而扬仁风等语,昨由雇君躬亲送至该会,其匾额文为‘义粟仁浆’四字,并跋以癸酉秋”[14],救灾宣传是救灾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对整个救灾机制的建立起到了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救灾回应则是整个救灾机制中的关键一环,它对二次集结救灾力量、形成持续联动的救灾机制有着根本影响。近代以来以报纸为代表的新式通讯传媒技术的出现在灾情报导、灾后救济回应等方面,均较之前以政府报告为主要表现的灾害宣传手段有便利性,特别是其对于救灾激励机制的构建方面,有着其他任何形式均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凸显出明显的近代化倾向。

2.2 防灾机制转向近代化

海洋灾害因其狂暴性能在瞬间产生巨大破坏力,顷刻之间便可席卷土地、人口,造成不可计量的损失,因此较灾后救济而言,灾前预防于保护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更为重要。有清一代,江浙地区多通过修建海塘工程抵御潮灾,近代以来随着科技教育的进步与思想观念的更新,采用新型工程力学的钢筋混凝土海塘的出现、气象科学的进步与灾害预警制度的建立共同推动了传统防灾模式向近代的转变。

2.2.1 钢筋混凝土海塘、海岸保安林等防灾工程的出现

防灾工程是抵御海潮入侵的首道屏障,江浙地区自古以来便有经常性修建、完善海塘的传统,只是科技水平的不发达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影响了海塘防灾效力的发挥,“中国古代海塘遍布沿海,但以江浙海塘最为宏伟……在多次巨大潮灾中,海塘时被冲垮,历代人们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筑塘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工程规模十分宏大”[15],历史时期的海塘工程由土塘、柴塘、竹笼塘、石囤塘发展到鱼鳞大石塘,主要体现在塘体建筑材料和工程结构形式的进步,但其筑塘思想并无较大变动。随着近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式防灾工程也大量涌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川沙县修筑上海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海塘”[16],与传统海塘相比,新式海塘在古代筑塘技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并融入近代工程力学思想和新式建筑技术。新式海塘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塘体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均有大幅提高,从而实现海岸基础保护和维护海岸稳定的建筑目标,为传统海塘防灾系统走向完备化提供技术支持。

海塘的修建是从拦截海水的角度上进行防灾,历史时期江浙居民多沿用此种传统,近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海洋灾害发生机理认识的深入,亦有部分人士提出从修建海岸防护林以涵养海水的角度上践行防灾思想。1929年江苏省农矿厅长曾提出按区域将全省划分为三林区,并将滨海地区部分县归属于第三林区内,区内另分三线,“第一线为海岸盐卤各地,注意造成海岸保安林,以防海风海潮海啸之害,而谋新涨地盐垦之安全与发展”[17],海洋灾害发生时,海岸保安林作为前沿可成为阻挡海浪入侵的重要防线,尤其是在对台风和海啸难以进行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时,可通过缓解海浪的巨大冲击力,减轻或是抵消灾害的破坏力。在灾后过后,还能起到护堤护岸、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近代以来江浙地区防灾工程向近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工程筑造技术的进步是关键因素,防灾思想观念的更新则是重要精神动力,两者共同促成了新式防灾工程的产生。

2.2.2 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

古代先民在长期接触海洋和利用海洋资源的生活实践中已对海洋形成一定认识,“但是并没有出现以理性、实证性、系统性为主要特点的、现代意义上的海洋科学知识”[18],近代时期,西方海洋学研究成果的传入及中国留学生对近代海洋知识的引入,促进了江浙地区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长足发展。“19世纪7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出版了由中国学者与外国专家合译的《海道图说》《航海通书》《航海简法》《行海要求》《御风要术》等书,从不同的侧面,传播了西方近代海洋科学的有关知识”[19],由此开始,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事业获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地学会、中国科学社、中华海产生物学会、太平洋科学协会海洋学组中国分会以及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开展了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地质和海洋水文气象等方面的研究”[20],更为研究走向深入提供了组织基础,其中设所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学社、成立于南京的太平洋科学协会海洋学组中国分会及中国地理学会等团体对江浙地区海洋学科研究的贡献不可小觑,众多学术团体的存在一方面为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发表海洋科普文章提供了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对培育海洋科学研究人才、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科学理论研究事业迈入新途,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及海洋水文观测等方面的实践调查研究也相继展开且成果显著。“1919年丁文江发表的专著《芜湖以下扬子江流域地质报告》……从两千年以来江浙各县治设立之先后时期及海塘建筑历史,推究海岸的变迁”,专著中对江浙地区各区域之方志材料进行了详细考证,不仅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拓展了江浙地区海洋科学研究的深度,更开启了近代中国海洋地质研究的先河。此外,海洋观测方面同样有显著进步,“民国4年(1915),沪杭甬铁路局在杭州闸口设立省内第一个潮位站,进行水文观测。民国8~10年,上海浚浦局在杭州湾与钱塘江口进行潮位、含沙量观测和水深测量,撰写了《杭州湾与钱塘江口水文报告》。民国18年成立了西湖博物馆,在浙江沿海采集大量生物标本,开创了浙江现代海洋生物学的研究”[21],海洋观测是海洋科学研究中验证理论准确性及科学性的重要步骤,开展海洋观测能为理论研究的走向深入提供经验支持。因此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及海洋水文观测等方面的实践调查研究一方面使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走向专业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也为指导此区防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开展奠定了基础。

2.2.3 气象事业的进步与海洋灾害预警制度的建立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及外国殖民者在全国各地络绎建立一些气象观测站,客观上将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带入了中国,同时也促进了国人自办气象事业的发展。1906年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并在博物苑内设置气象观测所,出资从日本购买了测量风速、风向、雨量等相关仪器,“自当年9月1日正式观测,这是中国人自设的近代气象观测站中最早的一个……1909年1月1日始作天气预报,这也是我国人利用气象观测记录作地方性天气预报的肇始”[22]。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气象学研究的发展,后者为前者走向完备提供了理论基础。“民国9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文史地部首次开设气象学课程,并在校内建立气象测候站。这是江苏高等气象教育的开端,也是全国大学附设较早的测候所。民国17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南京北极阁成立,竺可桢任所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研究近代气象科学的最高机构”[23]。随着气象事业研究日益发展,气象观测站和观象台所预测信息的准确性便有了理论保障,这对于科学探测海洋灾害发生机理、把握灾害发生规律均重要意义,推动了海洋灾害防灾思想向科学化和理性化迈进。

在灾害预警方面,古代有设塘马以传递汛情之传统,“上至潼关,下至宿迁,每30里为一节,一日夜驰500里,其行速于水汛”[24],此种传递洪水情报的制度对江苏地区潮灾的预防有其效力,但采用接力式手段传递信息费时费力有其弊端。近代后,以气象、天文、地磁和地震为观测对象的观象台弥补了这种弊端,以徐家汇观象台为例,“1915年7月27日至28日,强台风袭击上海,风速达43.9米/秒(12级),徐家汇观象台对这次台风作了预报,信号台也同时发布了警报”[25],随着近代以来无线电讯技术获得发展,徐家汇观象台通过信号台直接传递灾害预警信息,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为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便利性。此外,徐家汇观象台“自1914年5月起,通过法租界无线电台,每日两次发布海区天气实况和预报及授时信号,扩大了海洋服务面”[26],表明随着近代气象研究事业的进步,气象观测技术也日益走向科学化和先进化,尤其是气象观测站和气象观测台的设立与发展,对预报江浙沿海地区台风、海啸等灾害均有重要作用,从而推动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预警机制走向完备。

3 余论

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于近代化而言,“一经在世界上任何一地展开,其影响便无可避免地渗及全球各处”[27],其对中国的影响更为明显。近代以来,江浙地区因开埠而被卷入近代化的大潮之中,在区域社会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海洋灾害的应灾机制亦向近代化转变。且两者之间呈现出既相互交织又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江浙地区的区域社会近代化反观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近代化,可探出历史发展内部因素的联动性;以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近代化反观区域社会之近代化,可探出历史发展的综合性。具体而言之,江浙地区处于传统与近代的交汇之间,旧式荒政措施在海洋灾害应灾系统中地位日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应灾模式的成长,这令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成长呈现出蜕变之态,既脱胎于传统荒政母体,却又融入了新的时代因素,表现出较强的近代化趋势。此外,此种蜕变是江浙地区社会近代化征途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既加速了江浙地区的近代化,又凸显了江浙地区近代化的历史细节,由此可见历史演进过程与历史发展方向之间的一致性。总而言之,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近代化既是时代演进规律使然,也是江浙区域发展特性所致,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转变不仅为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的预防及救济提供便利,又为现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