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物医药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4-24

蔡圣彬 力品药业(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各种资源和信息,通过合理配置和有效控制,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工具,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战略实施的有效工具,对于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政策的相继出台,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机遇。随着现代生物医药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物医药企业全面预算概述

(一)定义和目标

首先,生物医药企业全面预算是指对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财务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的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

其次,生物医药企业的全面预算目标,既有短期目标,如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也有长期目标,如生产规模、经营效率等。其制定的原则是根据生物医药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规划,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最后,生物医药企业的全面预算仍然包括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全面的依据。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

(二)生物医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关注点

首先,生物医药企业的全面预算中,研发投入占据了重要的比例。生物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研发,因此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新药、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些研发投入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设施、实验材料等方面的费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的特点,因此预算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研发投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次,生物医药企业的全面预算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的风险特点。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和失败的可能性;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新药上市后市场接受度和销售情况的不确定性;政策风险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的变化可能对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带来的影响。因此,生物医药企业的全面预算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最后,生物医药企业的全面预算还需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特殊要求。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过程通常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规要求,包括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要求、药品注册要求等。这些要求会给企业的生产流程、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带来额外的投入和成本,因此在预算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殊要求。

(三)生物医药企业的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

首先,全面预算是基于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运营等各方面进行规划和安排。通常,生物医药企业的预算编制步骤与大多数科研生产型企业的预算编制类似,预算编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确定预算期间、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销售预算、制定资本预算和制定现金流量预算。其中,预算期间是指从预算年度开始到下一年度的某个时间段,是企业可以使用的时间范围,通常为一年。而销售预算是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销售策略制定销售预算,包括销售量、销售价格和销售收入等。与生物医药企业的预算编制与其他生产型企业不同的是,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阶段有更多的投资和研发周期,同时还涉及药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各个方面,因此在预算编制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2]。

其次,从生物医药企业的预算执行控制等方面来看,其实和生产型企业也存在一些类似之处,故而医院的管理者和预算管控相关人员应认真分析生物医药企业的特点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对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以更好地确保预算编制的有效性,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并严格控制预算执行情况,确保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研发与市场拓展中去,以实现预算管理的动态性。

二、生物医药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未能体现生物医药企业的特点

一方面,对于高风险的研发体现不足。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情况下,研发周期较长、风险较高,但目前在预算编制中对于研发费用的预算较少,这与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风险相违背,影响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未能全面考虑长期投入的研发周期。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在研发过程中,会出现多个阶段,如研发阶段、临床试验阶段等,而在预算编制时,部分预算编制人员未考虑到不同阶段的研发投入及相应的科研费用,从而导致对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未能充分体现。

(二)全面预算准确性不足

一是研发项目的不确定性未能在预算中得到体现。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缺乏对研发项目的细致规划和周密部署,只是单纯地按照产品研发周期和投入成本来进行预算编制,在研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竞争等因素,导致预算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特别是对于生物医药产品而言,研发周期较长,研发风险非常大。

二是预算中未充分考虑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在市场竞争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项目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研发风险非常大,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未充分考虑到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竞争等因素,导致预算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

三是生物医药企业的预算编制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例如不同国家对于公共卫生及健康事业的重视程度与管理模式等都会影响到生物医药企业的运营以及预算管控。因此,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不具备甚至也无法对未来进行准确判断,未能充分考虑企业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导致预算编制存在严重偏差。

(三)生物医药企业预算执行困难

一是研发进度与预算或计划不匹配。以创新药研发为例,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项目立项时,对于研发周期的估计过于乐观,导致实际进度与预算计划不匹配,严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开展;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对于研发项目的预算调整也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导致预算与实际进度不一致。

二是成本控制的挑战。在药品定价方面,生物医药企业主要是通过产品的毛利进行定价,由于生物医药企业在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过程中成本投入巨大,因此合理控制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成为生物医药企业的重要目标。

三是人员素质影响。受生物医药行业特点的影响,部分生物医药企业的财务人员对本专业的特点不够了解,风险认识不清,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生物医药企业的预算执行人员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缺乏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和认识,不能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进行规划。

(四)全面预算评价与考核不足

首先,高风险的研发与市场变化较快使得考核无法切实兑现。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是长期持续的,研发具有不确定性,从立项、研发、临床试验到最终产品上市的时间周期较长,这意味着风险较大,因此,考核指标应该是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综合考核指标,而不是当期或短期的考核指标。

其次,部分业务的不可复制性使得前期考核无法完全应用于后期新的预算。生物医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有很多是不可复制的,例如,由于专利、审批等限制,部分项目不能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销售,因为这类项目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了企业整体业绩水平,而这些项目的成功与否与前期的预算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无法在后期对前期预算进行考核。

三、解决生物医药企业全面预算问题的对策

(一)风险管理

1.风险评估和规避。在预算中要充分考虑风险的评估及其规避,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市场和政策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要提前做好准备,在预算中要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利用预算来控制风险。生物医药企业的产品具有周期长、研发失败率高的特点,因此要合理分配资源,对于高风险的项目要慎重投资。在制定预算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尽量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使企业的经营发展更加稳定。

2.风险分散和多元化投资。生物医药企业的产品周期较长,因此要注意投资风险,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等应进行多元化投资,降低单一风险。生物医药企业要充分利用“1+1>2”的原理,进行风险分散和多元化投资,提高投资收益。

3.通过预算建立风险基金(准备金)等对冲风险。企业要建立专门的风险基金,并通过预算保障相关资金来源,同时结合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在预算分析中通过监控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二)提升预算精确性

1.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的建立,提高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金占用。例如人工神经网络、指数平滑法、历史数据分析、专家判断法等结合预算分析,向企业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提供决策建议。

2.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这主要是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等预算相关人员。在此方面,要建议生物医药企业充分将业财融合应用到预算管理中。例如企业要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建立业财融合工作机制,负责收集和整理本单位经营活动、财务活动、业务活动等各类信息,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所需的数据,并与财务部门合作,根据预算管理部门的要求,为企业提供各类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预算目标提供参考。此外,生产医药企业往往都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人员要积极介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企业争取财政补贴以及税务优惠政策。

(三)预算执行和控制的改进

1.研发项目管理的优化。在项目预算编制时,需要考虑研发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开发方案,将项目进度与预算周期相匹配,增加研发预算在年度预算中的比重,便于提高研发预算的执行效率,通过提高研发人员的参与度,使得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更加全面。在执行层面,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对研发项目进度进行控制,以确保项目在预算周期内顺利完成。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整,提高研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研发项目的顺利进行。

2.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对于企业的产品,要做到降低生产成本,需要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使得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生产;同时,要减少不必要的工序和人员投入,优化车间布局,减少中间环节。生物医药企业要切实建立全寿命周期理念,将成本注入的思路融入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中,通过科学的成本预算,确保每一环节的成本控制,尤其从研发端充分考虑该项目的整体成本,科学决策立项与研发周期,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3.做好预算调整的相关管理。就生物医药企业而言,要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就需要做好预算调整的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人员要根据市场需求、经营状况、环境与气象等因素或条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判断;在执行过程中,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对于出现偏差的指标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当然,预算的调整应根据企业的相关流程提交决策后方可实施。

(四)改进全面预算的评价与考核

1.应用平衡计分卡等全面评估预算执行绩效。生物医药企业的预算管理正是因为有着纷繁复杂因素的影响,所以其执行的评价也是十分复杂的,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就不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进行,所以要应用平衡计分卡等全面评估预算执行绩效,在进行预算执行评价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进行。

2.总结共性结论,着力于企业战略实现。预算执行评价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一种监控,它不仅能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而且能从客观、科学的角度反映出预算的执行情况,为企业管理层和预算管理委员会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要在评价中强化预算分析,总结共性结论。预算执行评价要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并以预算为基础,进行财务分析、非财务分析和经济技术分析,以便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结语

生物医药企业应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合理科学的编制方法,提高全面预算编制质量,实现预算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以提高生物医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应注重建立健全预算考核体系,通过完善制度、合理评价等方法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全面考核,使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以促进生物医药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