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郭 敏 郭 冰 张 娟 吕亚敏 张军玲 彭成莉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用于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减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治疗措施[1]。头皮静脉输入药物是婴儿治疗的主要途径,也是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重度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在静息状态下平均压≥50mmHg[2](1kPa=7.5mmHg),它会因肺炎、心力衰竭、肺高压危象、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等导致死亡[3]。为防止术前、术中、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发生,治疗用药一般选择头皮静脉输入。我们在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患儿因哭闹剧烈,出现缺氧症状,给治疗带来困难。为防止患儿出现缺氧现象,我们改变穿刺模式,尝试在患儿睡眠状态下穿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例1,女,年龄10个月,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心功能不全。超生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中度返流,肺动脉压81mmHg。
例2,男,年龄7个月,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肺炎,精神差,发育不良。超生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肺动脉压76mmHg。
2例患儿均由同一名资深护师完成头皮静脉穿刺。①首先与患儿家属沟通,争取患儿家属理解、同意、配合,与患儿家属签知情同意书。然后详细讲解配合方式和示范动作。②为患儿备皮,剃光头发。③在患儿自然睡眠前将患儿横位放置床中心,头枕床边,家属陪伴。患儿熟睡后,家属上身前倾在患儿上方,两肘支撑患儿两侧床面,双手十指分开抱患儿头部,轻轻固定头部。穿刺者目测头部血管,确定穿刺部位。准备用物,常规消毒皮肤,左手食指和母指分开,母指轻轻压在血管旁的远心端,并向后绷紧皮肤,食指压在血管近心端上方,其余三指放在适当位置支撑左手。若患儿没有反应,右手食指和母指捏住针柄以45°角在血管上方迅速刺入皮下;如患儿头有移动,暂停操作,待患儿安静入睡后,改变角度,以10°角快速刺入血管,有阻力消失感停止进针,见回血即可固定针头。若没有回血,只要有明显阻力消失感就可试滴或试推注生理盐水,局部没有隆起或橘皮样改变,说明穿刺成功,即可固定针头。也可用注射器抽吸,不能用力太大,以防负压太大,血管壁贴堵针尖孔,影响回血。
皮肤真皮层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而且组织致密,是疼痛的敏感部位。疼痛可导致不良的身体和心理影响,可使小儿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肺膨胀不全、组织缺血、缺氧[4]。研究发现[5],用非药理性方法可以使患者减轻或消除疼痛;对胆小、惊恐、爱哭闹的患儿可以尝试在睡眠状态下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可以避免陌生环境、陌生人员对患儿的不良视觉刺激,减轻穿刺引起的疼痛刺激。睡眠状态下头皮静脉穿刺尤其适用于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高压患儿。
穿刺技术水平很重要。在穿刺皮肤时如果进针角度、力度掌握不好,局部解剖结构不熟悉,针没刺到皮下、进针太慢或角度太小等,均会给患儿带来疼痛,尤其是在真皮层进针会给患儿带来剧烈的疼痛,使患儿哭闹、躁动。哭闹、躁动会影响穿刺成功率,增加患儿心、肺负担,增加耗氧量,重则导致组织缺氧、肺压升高和肺动脉危象的发生。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85.
[2]杨剑,杨丽芳,刘金成,等.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分期复合治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2):128-131.
[3]刘迎龙,莫绪明.小儿心脏外科监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87.
[4]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5-176.
[5]曾因明.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