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应对

时间:2024-04-24

张志江 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 号),提出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先后制定发布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部门决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相关系统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建立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促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这是推动全面预算管理改革工作的重大举措,对于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将财务管理嵌入信息系统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业单位必须对预算管理一体化进行全面分析,将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立足于构建“财务管理技术”的管理机制,切实完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系统。

一方面,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预算管理一体化将财务管理嵌入信息系统,使得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财务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预算单位的项目信息进行采集,通过数据分析,实现预算编制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工计算带来的误差[1]。

另一方面,可以做好财务分析与控制。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报表,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与此同时,预算管理一体化将财务管理嵌入信息系统,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成本。

(二)财务管理贯穿预算管理一体化全过程

首先,预算编制阶段:财务管理需要参与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包括预算的制定、审核、调整等。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单位可以在不影响预算编制完整性的情况下,对系统中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工作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对预算的实时动态控制。

其次,预算执行阶段:财务管理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管理需要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并对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预算执行进行纠偏,及时调整和完善预算,从而实现对预算的有效控制。

最后,预算评价阶段:财务管理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预算执行的效果、成本效益等。预算分析评价工作可以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自动生成,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分析报表生成,既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自动完成。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预算评价的自动化,提高预算评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与现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着需要协调之处

一是预算管理一体化需要与现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重复、冲突等问题。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都是以预算为依据,但是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相匹配,这就会出现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避免出现重复、冲突等问题[2]。

二是预算管理一体化需要与现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衔接,确保财务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是基于预算进行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到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中,也就是要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因此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财务管理要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是预算管理一体化需要与现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对接,确保财务管理的信息共享和互通。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整合,包括财务资金、业务资金等,也就是要对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进行整合,这样就要求事业单位在进行业务活动时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

(四)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双重能力,以适应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从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的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双重能力,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除了要精通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

其次,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和发展。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将这些新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而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水平的关键。

最后,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预算管理一体化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从预算编报开始至预算执行评价结束全过程参与单位的每一项业务活动,提高了财务管理在单位运行中的重要性,促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从原来以财务核算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向以管理决策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型,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条件下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做好过渡,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覆盖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一项新生事物,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覆盖需要进行合理的过渡安排。在过渡期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确定过渡期时间表和计划,明确过渡期的任务和目标。过渡期时间表和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到各部门的工作量和时间安排,确保过渡期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同时,过渡期的任务和目标也应该明确,以便于各部门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要做好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供应商的沟通和协商,在过渡期间尽量使用供应商提供的接口程序进行过渡工作,以实现平稳过渡。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顺利上线和运行需要供应商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因此,在过渡期间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确保新系统的顺利上线和运行。同时,也需要确保所有会计科目都能够顺利录入新系统,以便于能够充分利用新系统的功能和优势。

3.事业单位要建立过渡期工作小组,财政主管部门要做好相关指导,使事业单位能够良好推进,并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过渡期工作小组应该由单位预算管理人员或下属财务人员组成,负责协调和推进过渡期的工作。财政主管部门应该对过渡期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过渡期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各部门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和协作,以便于能够充分利用各部门的资源和优势,推进过渡期的工作。

4.制定过渡期培训计划,确保所有财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新系统的使用方法。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一项新的管理工具,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够熟练使用。因此,在过渡期间需要制定过渡期培训计划,对所有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系统的使用方法。

(二)组织交流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

良好的交流与培训可以有效提高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的业务能力水平,为实现财政管理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1.制定培训计划是组织交流培训的第一步。培训计划应包括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财务人员可以增强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认识,掌握系统操作流程。同时,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提升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理解与应用水平。制定培训计划需要考虑到财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包括工作时间、工作量等因素,以便更好地安排培训时间和内容。

2.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是组织交流培训的重要环节。内部培训可以利用单位内部资源,如高级财务人员、IT 技术人员等进行培训。外部培训可以选择专业的培训机构或者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培训。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各有优劣,内部培训可以更好地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外部培训可以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

3.建立培训档案是组织交流培训的重要保障。由于预算管理一体化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较高,且系统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记录每位财务人员的培训情况和成绩,以便对其进行跟踪和评估。

4.定期组织培训评估是组织交流培训的重要环节。培训评估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培训评估需要考虑到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成果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改进培训效果。

(三)加强指导,以预算管理一体化提升财务管理的针对性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提升财务管理针对性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指导,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财政部门要做好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工作,并通过预算绩效、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综合指导,切实提升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管理水平。财政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的指导方案,明确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步骤和要求,对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指导,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2.对于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应由主要财务分管领导作为负责人,成立预算管理一体化指导小组,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进行预算管理一体化进行统筹指导开展。指导小组应当由财务管理、预算编制、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3.事业单位应当统筹协调,建立财务管理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财务管理指导的沟通,增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下各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积极配合财务管理指导小组的工作。各部门应当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共同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4.财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定期评估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评估应当从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价、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四)统一规则,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促进会计核算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信息化已经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进会计核算信息化,统一规则,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促进会计核算信息化已经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方向之一。

1.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结合本省财政部门主导建立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切实做好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绩效管理、财务决算等财务相关系统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衔接工作,切实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高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

2.事业单位应结合财政部颁布的《规范》《标准》及预算管理一体化会计核算模块相关要求修订本单位的会计核算操作手册,并对常见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分析并调整账务处理方式,这样可以确保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会计核算模块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对系统及时评估或反馈,积极提出改进建议。这样可以保证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五)强化对预算管理一体化运行的考核监督,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一体化运行的考核监督,确保其使用规范性和严谨性。

1.监督和评价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使用规范性与严谨性是必要的。这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包括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估等环节的考核。要充分考虑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质量、预算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预算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结合财务管理在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绩效管理、财务报告等模块中的作用提出主要考核指标,对财务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和考核,促进预算单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例如对于会计核算、绩效考核数据来源和准确性、方法和程序是否规范、财务管理对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是否有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3.完善内部控制,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稳健运行。单位定期要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甚至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财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结合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确保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结语

随着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的逐步推进,事业单位将面临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变化。事业单位应持续推动信息化建设,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推动会计核算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接,以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作用,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单位各项业务活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