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善用“独处”

时间:2024-04-23

肖赣贞

善用独处时光

独处是一种有智慧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闹市,也能拥有心中的安宁,活出自己的价值。独处不是封闭式隔离,而是一种选择,能尽情享受内心的幸福感、愉悦感和满足感。

自我“充电”

《纽约时报》资深专栏作家斯蒂芬妮·罗森布鲁姆常常独处,发现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比平时更具洞察力,对世界的体验更加丰富细腻。她反思独处与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梳理自己与外界建立的各种联系,更好地融入世界,获得了新的能量。罗森布鲁姆将自己的观察、思考与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结果相结合,撰写了《精致的独处》,剖析独处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回答了什么是有益的独处,如何让独处有价值等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凯利·麦克戈尼格尔说:“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能够冷静、清醒,更容易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那些烦恼、焦虑、抑郁情绪更容易得到释放与化解。”

生物学家达尔文是一个特别喜欢独处的人。他每天都要独自在书房里待上6个小时,除此之外还会绕着住宅附近的小树林散步。独处促进了他的思考。1859年11月24日,他的《物种起源》在伦敦出版。这部系统阐述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著作,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发了人类思想的一场革命。

为了灵修、内省、激发创造力、焕发新生以及寻找人生意义,英国著名女演员奥黛丽·赫本经常在自己的公寓中独处。她1953年接受《生活》杂志采访时表示:“如果从周六晚上到周一早上都能独自待在我的公寓里,我会非常开心——那是给自己‘充电的方式。”

喜欢独处的人,无论是在社交中还是在亲密关系里都有明确的界限感。他们渴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自由,不被束缚,不愿意主动打扰别人的生活,也不愿意轻易被人打扰。即使跟爱人一起生活,他们也希望有自己的小空间。他们对社交有明确的态度和原则,愿意与喜欢、熟悉、聊得来的人相处,不会讨好不喜欢、不熟悉、聊不来的人。面对无意义的社交,例如酒局,他们会果断拒绝。

喜欢独处的人把社交平台仅仅当成工具。他们不太愿意跟人建立太多的联系,更喜欢直来直去的相处模式。另外,享受独处的人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和评价,“悄悄快乐”是他们所需要的,不介意成为社交中的“透明人”。

独处能够让思绪放松下来,想要专注就不能胡思乱想,不能让自己的情绪有太大波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一件事。独处能让人冷静下来,且不会陷入惯性和经验思维。在冷静的状态下,思考问题的逻辑更加清晰、理智。

摘下面具的时候

人们常常会把独处和社交恐惧画上等号,或与孤独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些概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独处是一种状态,一种生活态度,是主观选择;孤独是一种内心感受,常伴有寂寞、空虚、失落等。独处的人不一定是孤独的,孤独的人也不一定是独处的。独处不是逃避这个世界,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社交恐惧是害怕别人靠近,将自己藏在“带刺的壳子”里。

从心理学角度可以将“独自一人”的状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纯的无聊,在脱离交际圈后感到无尽的寂寞和惶恐;第二阶段是设法消减寂寞——健身也好,阅读也罢,都可以排解焦虑,有获得感,这就属于善用独处;第三阶段的境界更高,即追求精神上的终极自由,独自专注于与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村上春树在《爱吃沙拉的狮子》中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偶尔会口若悬河,但平常都是闷葫芦一个。对我来说,打电话是苦差一桩,在派对上跟别人交谈也是弱项,应对采访同样令我心力交瘁,甚至连回封邮件都觉得疲惫不堪。假如命令我闭嘴,我可以永远闭口不言,也不会感到丝毫痛苦。独自一人看看书,听听音乐,去外边逛逛,跟猫儿玩玩,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这位日本当代作家的描述,代表着很多独处者的状态。

村上春树不强行改变自己,而是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他发现自己难以忍受嘈杂,于是就经常主动选择静心独处,即使整天伏案写作也不感到孤独。在外人看来,他是在做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可作家自己明白,没有什么比独处时更充实,更有成就感。于是,他在一个领域发力,悄悄改变了世界。村上春树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至2009年发行逾1000万册。日本文坛的沉寂被他打破,出现了所谓的“村上春树现象”。他于2011年荣获“西班牙卡塔洛尼亚国际奖”,2015年摘取“安徒生文学奖”桂冠。

很多人看到性格内向者时,会劝告他们尽量活泼一点。有不少人受到来自别人的压力,强迫自己融入社交圈。这种背离本心的做法可能让自己变得迷茫和疲惫。村上春树也曾尝试演讲及参加聚会,尽管结果并不糟糕,但过程让他备受煎熬。

跑步也是村上春树的一种独处方式。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说:“当我开始跑步时,周遭的一切事物都会变得安静。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任自己尽情遨游。”他在跑步中获得了快乐,这种快乐支撑着他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威廉·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有时候,人们把面具戴得天衣无缝,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实际上就成了那样的人。”为了让现实认可,人们会戴上一张社会和人生的面具,不敢轻易摘下。在独处时,人们可以摘下在公众场合戴上的面具,做回自己,进入内省状态,进行自我评估,思考过去的行为和以后的计划,为未来可能遇到的人或事做准备。

独处是独一无二的体验,能从中建立自己的“思维海洋”。当内心被独处的时光填充时,就不会再害怕外界的风雨,因为关上门也有一片广阔天地。独处的人可以在安静中积累巨大的能量,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不盲目从众

心理学研究表明,很多人都会尽可能避免独处,认为独处与孤独或抑郁等问题有关。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不乏哲人指出人是社会动物,积极的社会关系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人类共同创造的知识和快乐都是至关重要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曾说过:“处于黑暗之中或独自一人,是儿童最早感受到恐惧的两种情境。”在一项研究中,很多受测试者宁可选择接受电击,也不愿意独处15分鐘来进行思考。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请来一名志愿者,让他进入一个房间,配合研究人员回答简单的问题。志愿者进去时,房间里已经有5个人。他不知道的是,那5个人其实是研究人员安排好的。问题很简单:从图上的几根线中选出自己认为最长的那一根。那5个被安排好的人都选择了错误的选项。志愿者虽然最初有自己的判断,但发现同别人的选择不一样,他开始犹豫,最终也选择了错误的选项——这就是“从众效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影响的时候,往往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人是群居动物,处在群体当中的时候,为了不被排除在外,往往会迎合群体的选择,哪怕自己明知道那是错的。正如法国心理学专家古斯塔夫·勒庞所言:“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成功离不开群体,的确,获得别人的帮助很重要。但是,合群与不惧怕独处从来都不矛盾。在有人相伴的时候,仍需要给自己留一些独处的时光。不盲目从众,善用独处的时光,能够悟出更多的道理。鲁迅先生曾言:“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