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肝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时间:2024-08-31

沈丽青 张瑜 沈亚芬

肝癌的发病率在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五位[1],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手术创伤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且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应激源,治疗期间会使患者机体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2],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需要重视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临床上,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较多,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3],但该护理模式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行肝癌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1)纳入标准:①肝功能在 A/B级;②术前检查符合手术指征者;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癌。(2)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63岁,平均(40.3±3.0)岁。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2~66岁,平均(41.9±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干预 (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增加与患者接触的机会,予以适当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的指导。(2)观察组: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由具备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主治医师、护士长、营养师、康复医师、若干护士共同组成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建立专科培训制度,统一培训并考核通过后,小组成员方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治疗与干预。②小组成员需要共同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个人需求等。护理人员要参与到护理方案及治疗方案的执行过程中,以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护理期间患者的情况,强化医护合作,尽可能提高护理质量。③医护一起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病情及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患者对疾病、治疗等存在的疑虑,并进行解答,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案,以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并与护理人员一起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流程、注意事项、安全性与有效性等,提升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列举治疗效果理想的病例现身说法,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促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与干预。④医护人员在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后,结合加速康复计划,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禁食6 h,禁饮2 h,前一天晚间清淡饮食,并劝导患者排便,避免术后腹胀不适。常规不留置胃管,术前2 h前常规服用清饮料,进食液体最大总量按5 mL/kg计算,以确保患者机体营养水平稳定,也可避免术中因饮食过量产生误吸的风险。术中保暖,通过提高室温,采用输液加温仪对液体进行加温,保持患者正常体温不低于36.0 ℃。做好体液控制,减少围手术期液体过负荷和心肺过负荷。术后12 h予以患者大承气汤30 mL口服,并进行咀嚼口香糖(糖尿病患者使用无糖口香糖)练习,10~15 min/次,3次/d,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营养师则根据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营养液的比例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同时,护理人员需定时评估患者的饮食、消化道恢复情况,若储留液量>200 mL,则需适当减少营养液的摄入量,检查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康复医师则结合患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术后加速康复活动,一般是术后6 h内督促患者床上活动,6 h后指导患者逐步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术后尽早康复。⑤严密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消除患者的担忧与恐惧,缓解术后因疼痛不适而引起的不良情绪。目前的镇痛处置依据“未疼痛先干预”的原则,即手术前预防性止痛,术后及时采用数字评分法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多模式镇痛NSAIDs,如氟比洛芬酯等为基础用药,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以减少肠麻痹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观察镇痛效果。术后可在患者活动前先行止痛,使其较好的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⑥出院前,医护人员共同进行出院宣教,讲解并强调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何做好手术部位保护,按时来院复查,指导患者掌握术后不良反应的处理方式。通过随访系统随访患者的饮食、疼痛、伤口愈合等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1.3 观察指标 (1)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测定评分>50分则表示存在焦虑症状,评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量表评分>53分则表示存在抑郁症状,抑郁程度与评分呈正比。(2)应激反应情况:分别于手术当天、术后第7天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浆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空腹血糖(FBG)等指标水平;(3)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4)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问卷(QLQ-C30)[6]评估,量表共包含五个功能量表,各量表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5)干预后患者营养状况:采用全自动仪器测定患者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2.2 术前、术后两组的应激反应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的应激反应情况比较

2.3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h)

2.4 干预后两组的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4。

表4 干预后两组的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2.5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5。

表5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肝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受肝癌病情特点的影响,手术治疗的切除难度较大、危险性高[7]。做好肝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近年来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与应用。该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需求为基本要求,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以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护理模式[8]。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利用循证医学原理,采用加速康复护理理念,优化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促使医生参与护理服务,帮助护理人员更充分的了解、掌握诊疗计划,强化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尽可能提高治疗与干预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的配合各项治疗与干预,最大可能的改善病情。本研究在观察组患者中开展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天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肝癌患者的应激反应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其不良情绪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分析其原因,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促使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护理服务,通过医护人员的沟通、协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方案;患者入院后,通过积极主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疏导等,可促使患者情绪状态得到有效稳定,对减轻患者的陌生感、焦虑感等不良情绪有重要意义;开展健康宣教,通过医生与护理人员的耐心讲解、指导等,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与干预;而患者依从性的提高也为护理干预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康复医师的参与还可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有效指导,对确保患者机体营养均衡、减轻应激反应、加速患者病情好转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肝癌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还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利于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