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实时客观反馈模型在医师双人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时间:2024-08-31

严俊 包剑锋

作者单位:310023 杭州市西溪医院

医师技能培训是医师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合格的医师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应对突发急救状况的反应能力[1]。双人心肺复苏(CPR)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技能,其掌握、应用的熟练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到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传统的双人CPR技能培训多采用问卷调查、传统模拟人训练等评价方式,并由主考官进行主观评价,而培训老师有着繁重的工作量,难以客观评判教学结果[2]。因此,为了使CPR技能培训的教学效果得到更客观的分析,有必要依赖于新型的高仿真模拟人和客观的实时反馈软件进行辅助培训[3]。本院组织的CPR技能培训采用高仿真模拟人结合实时客观反馈装置,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员练习,并对培训前、后的客观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在职医生150名,其中男65名、女85名,中级及以下职称,按2人一队自由组队,共组成75支小队。所有小队在培训前、后分别参加统一技能考试,培训及考试期间各小队成员均无变更。

1.2 培训方法 (1)理论培训:由培训老师详细讲解双人CPR技能操作的流程和各项操作要点。操作要点,包括胸部按压的深度应为5~6 cm,按压的速度应为100~120次/min,每次按压应使胸廓充分回弹,按压中断时间不应超过10 s,按压、通气的比率应为30∶2,每次通气量应为400~600 mL,避免过度通气等。(2)技能培训:使用实际临床设备如简易呼吸球囊等,配合使用高仿真模拟人(QCPR模型,挪度公司)及配套反馈装置(ipad),对75队培训对象进行双人CPR培训,每队每次培训时间约0.5 h。培训过程中,考官可通过ipad 实时查看学员操作时的各项指标反馈,包括按压深度、按压速度、按压回弹、按压位置、每次通气量、按压中断时间等,并可以及时有效指导学员,调整各项操作要领。学员也需要掌握ipad上各项客观反馈数据的含义,能够做到自我调整、边看边练、反复练习。全部队伍的培训在一周之内完成。

1.3 评估方法 所有小队分别于培训前、培训后在高仿真模拟人上进行双人CPR操作考试,每人都需按压5个循环、通气10次,中间交换角色,记录软件客观评分。采用模型自带评分系统,相关参数设置参考各个操作要点的标准要求,按压时间占比(CCF)为按压所占时间/总的抢救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总分100分,70分为合格线。培训前,最低分为7分,最高分为83分,平均(49.48±23.16)分。培训后,最低分为57分,最高分为97分,平均(86.21±7.47)分。培训前的合格率为30.67%,培训后的合格率为96%,培训合格率得到明显提高。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双人CPR操作考试的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发生心脏骤停,且其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心脏骤停一旦发生,人体组织器官就会缺血缺氧,随即损伤坏死。在心脏骤停的4 min内开展抢救,抢救成功的概率约50%,超过4 min后,成功率会越来越低,心脏骤停10 min以后,抢救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因此,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十分重要。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最重要的措施,是合格医师的必备技能,也是执业医师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等的考核重点。本院每年定期开展CPR培训及考试,通过研究历年培训考核的具体情况发现,本院医生对CPR整体操作流程的掌握情况较好,但个别操作的细节掌握的不够准确、应用不够熟练,这就对CPR的培训效果、培训效率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应用高仿真模拟人结合实时客观反馈装置进行双人CPR培训,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员练习,本院在职医师的双人CPR技能水准得到明显提高。培训后各小队的总得分、按压得分、通气得分、按压时间占比(CCF)、平均按压中断时间、有效按压深度正确率、按压回弹正确率、按压位置正确率、按压速度正确率、有效通气正确率、平均按压深度、平均每次通气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P<0.05)。需要注意的是,平均按压深度、平均每次通气量虽然都有明显提高,但按压的深度并不是越深越好,通气也不是越多越好,培训后两项指标的均值都在合理范围内,正确率也有提高,可以认为培训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效果优于培训前。另外,平均按压速度在培训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是因为培训前、培训后的平均按压速度均已接近正常高值(120次/min),而且医务人员在双人CPR过程中的按压速度普遍较快,可能与医务人员紧张、难以较好的掌控按压节奏等因素有关,在今后的培训中会更加重点关注,针对性指导此方面的练习。

培训的整个过程应由简到细,先整体后细节,而细微、个体化的指标分析需要依赖于模型的实时客观反馈装置,考官可以实时掌握队员的操作情况,观察到按压深度、胸廓回弹、按压速度、每次通气量、按压中断时间等各方面的指标,从而及时有效指导队员练习。根据客观数据的反馈,更快捷、更准确的发现每支队伍操作的优缺点,使指导更具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随机应变、不断调整,提高培训效率、培训效果。

综上,采用高仿真模拟人结合实时客观反馈装置进行双人CPR技能培训,具有省时、省力、针对性强、效果显著、培训结果易于分析[4]等优势,应当予以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