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何水芳 王平花
阻生牙拔除术是基层医院口腔门诊拔牙手术中难度最大,复杂程度最高,术中、术后并发症亦最多的手术,由于阻生牙位于牙列的远中部位和口腔的最深处,且阻生牙有各种横位、低位、倒置、近中倾斜等,增加临床手术的操作难度。由于阻生牙与一些重要的解剖结构相临近,如上颌智牙与上颌窦,下颌智牙与下牙槽神经管及舌神经等结构。智牙拔除时会受到相邻牙、软组织和周围骨壁等影响,需要给予部分去牙槽骨、劈冠、分根等特殊治疗,导致手术操作时间较长、疼痛较明显。传统的翻瓣凿骨劈开技术治疗可以拔除智牙,但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肿胀反应和张口受限严重,拔牙操作时间长,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依从性较差。本文分析超声骨刀在阻生牙拔除中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11 月至12 月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阻生牙患者74 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 例。观察组中男16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24.6±0.2)岁;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25.7±0.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阻生牙为伴有软组织和骨组织阻力的近中阻生中位II 类阻生的患牙;(2)全部患者均无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全身系统疾病及其他拔牙禁忌证。(3)患者均能按照本研究要求进行随访及复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 例,观察组应用超声骨刀进行拔除,对照组应用传统的骨凿去骨拔除。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超声骨刀技术治疗,方法如下:常规颌面部、口内消毒、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切开黏膜,分离并翻瓣,运用超声骨刀去除阻力骨、增加牙间隙、截断牙冠、分离牙根等处理,有效去除阻生牙部位的骨阻力,拔除阻生牙,之后用挖匙搔刮牙槽窝,用稀PVP 液冲洗,最后对位缝合。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翻瓣凿骨劈开技术治疗,方法如下:常规颌面部、口内消毒、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切开黏膜,分离并翻瓣,挑选适合型号的骨凿,锤击凿除牙冠周围部分骨壁,充分暴露牙冠,部分患者需骨凿劈冠分根,牙挺增隙,有效去除阻生牙部位的骨阻力,拔除阻生牙,之后用挖匙搔刮牙槽窝,用稀PVP 液冲洗,最后对位缝合。术后,医嘱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症治疗3d,并交待相关注意事项。
1.3 治疗效果评价 通过患者术中、术后的主述及回访情况,对患者疼痛程度、手术时间、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等方面进行记录评价。(1)疼痛程度评价标准:患者拔牙术后24h、48h、72h 时疼痛指标评价采用数字评分法(NRS)用数字代替文字来表示疼痛的程度,将一条直线等分成十段,按0~10 分次序评估疼痛程度。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剧痛,中间次序表示疼痛的不同程度。(2)术后肿胀程度评价:术前测量一侧耳垂下经脸颊部至对侧耳垂下的距离L0,以毫米(mm)为计量单位。再于术后48h 复诊时测量L1,肿胀度=L1-L0。(3)术后张口受限度评价:术前测量最大张口时上下中切牙切端之间的垂直距离L0,以毫米(mm)为计量单位。术后48h 复诊时再次测量记录为L1,张口受限度=L0-L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组别 24h 48h 72h F 值 P 值观察组 4.56±0.87 3.78±0.96 1.87±1.13 97.83 0.001对照组 3.59±1.32 3.09±0.91 1.89±0.72 37.74 0.001 t 值 6.14 5.21 -0.15 P 值 0.001 0.001 0.88
2.2 两组患者拔牙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肿胀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肿胀程度(mm) 张口受限程度(mm)观察组 20.6±3.5 16.58±1.90 7.79±2.06对照组 32.5±5.2 13.42±1.95 5.75±1.73 t 值 37.5 11.6 7.59 P 值 0.001 0.001 0.001
阻生牙患者是口腔科日常门诊中较为常见的病例,以往一般通过翻瓣凿骨劈开术进行治疗,其手术时间长,术中的锤击声音和震动感会导致并加重患者心理恐惧感,术后常伴有明显的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等并发症。术中需十分谨慎,若操作失误,容易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断根进入上颌窦、下牙槽神经管或舌侧软组织间隙,以及下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脱位等较严重的并发症。
随着医学领域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省市级医院口腔科超声骨刀应用于阻生牙拔除治疗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疗效。因为超声骨刀的原理是利用高强度的聚焦超声技术,通过换能装置,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通过高频度的超声震荡,致使其所接触的组织细胞内水汽化,导致蛋白键断裂,最终达到破坏需切割骨组织的目的。超声骨刀技术运用过程中替代了骨凿骨锤,避免了术中敲击声以及恐惧震动感。超声骨刀系统配备不同类型刀头和工作尖,与骨组织接触的实际面积更加均匀、精确、稳定。实现了各方位各角度的复杂骨切割并且在狭窄的难到达的角度术区直接操作。再者超声骨刀系统可识别软硬组织避免术中损伤神经。同时呈喷雾状的冷却系统,使得手术操作视野更加清晰的同时创面和切口无升温,保证了手术区域细胞的存活,使得拔牙时受的创伤变小,减轻术后疼痛、肿胀、感染等反应。从此次研究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上看,观察组病例应用超声骨刀治疗,病例无痛、轻度疼痛肿胀例数多,中度、重度疼痛肿胀例数少,拔牙操作时间短,张口受限程度小,效果均比对照组好。
综合各项指标评价表明,应用超声骨刀技术拔除阻生牙较传统翻瓣凿骨劈开技术治疗效果好。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微创、精准、安全的口腔牙槽外科手术,应用超声骨刀技术拔除阻生牙技术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广。同时,在基层县级医院应用该技术也有效避免了复杂阻生牙拔除患者到省市大医院就诊的奔波,缓解基层群众就医难,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切实提高基层就诊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