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徐 军
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疗效观察
徐军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4例。西医对照组采用局部散瞳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结果 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虹膜睫状体炎 中西医结合 中医辨证论治
虹膜睫状体炎又称前葡萄膜炎,包括虹膜炎、睫状体炎及虹膜睫状体炎,是葡萄膜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病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1]。临床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易反复发作,且长期使用激素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作者自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眼科就诊的虹膜睫状体炎患者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35.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眼科全书》关于虹膜睫状体炎的诊断标准:(1)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2)睫状充血、房水混浊和角膜后沉着物(KP)。(3)瞳孔变小变形或虹膜后粘连。(4)虹膜纹理不清和虹膜结节。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急性期给予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眼3次/d[2],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滴眼1次/2h;双氯芬酸纳眼水滴眼4~6次/d,地塞米松针5~7mg静脉滴注,并注意保护胃黏膜,给予泮托拉唑片口服;恢复期予以0.5%~1%托比卡胺眼水滴眼3次/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滴眼4~6次/d;双氯芬酸纳眼水滴眼4~6次/d,予以醋酸泼尼松片口服,采用晨起顿服30mg,药量根据病情递减,减至5mg小剂量维持,共用药2周左右,遵循大剂量时减量幅度大而快,小剂量时减量幅度小而慢的原则。遇到炎症较重或有前房积脓者给予甲基强龙针30mg球旁注射。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行辨证施治。(1)肝经风热型:患者起病较急,瞳神紧小,眼珠坠痛,视物模糊,羞明流泪,抱轮红赤,神水混浊,黄仁晦暗,纹理不清。全身可见头痛发热,口干舌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方用新制柴连汤加减。药用:柴胡10g、黄连10g、山栀子10g、黄芩10g、赤芍8g、甘草6g、荆芥10g、防风15g、龙胆草10g、木通10g、蔓荆子10g。(2)肝胆湿热:症见瞳神甚小,珠痛拒按,痛连眉棱,抱轮红赤,神水混浊,黑睛之后或见血液沉积或黄液上冲。全身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泻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0g、柴胡10g、泽泻10g、车前子10g、木通10g、生地10g、当归10g、栀子10g、黄芩10g、甘草5g。(3)风湿夹热:患者发病或急或缓,瞳神紧小或偏缺不圆,目赤痛,视物昏蒙,或黑花自见,神水混浊,黄仁纹理不清。常伴有头重胸闷,肢节酸痛,舌苔黄腻,脉弦数。治宜祛风除湿清热,方用抑阳酒连散加减。药用:生地15g、独活10g、黄柏10g、防风10g、知母10g、蔓荆子6g、前胡6g、羌活6g、白芷6g、生甘草6g、黄芩10g、栀子10g、黄连10g、防己10g。(4)阴虚火旺型:病势较缓或病至后期,眼干涩不适,视物昏花,赤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瞳神多见干缺不圆。兼见头晕失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用: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泽泻10、山药12g、山茱萸12g、麦冬1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甘草6g、丹皮10g、柴胡10g。以上方药均水煎服,1剂/d,7d 为1个疗程,共观察3~4疗程[3]。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d,(x±s)]
2.3随访结果 治愈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随访30例,复发2例;对照组随访28例,复发6例,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虹膜睫状体炎属于前部葡萄膜炎,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其发病原因多,临床上可归纳为外因性、继发性和内因性。本病易复发,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眼病。治疗上西医的治疗原则是散大瞳孔、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拮抗炎症以及免疫抑制剂、热敷等。达到解除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痉挛;增加虹膜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渗透压以减轻炎症。短期内均能达到满意疗效,但本病的易反复性,导致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且不能成功撤减,形成激素依赖,给人体带来诸多并发症,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甚至消化道出血等[5]。
中医认为,虹膜睫状体炎属于“瞳神紧小”和“瞳神干缺”的范畴。病因病机多是由于外感风热,内侵于肝,或肝郁化火致肝胆火旺,循经上犯黄仁,黄仁受灼,展而不缩;或外感风湿,内蕴热邪,或风湿郁而化热,熏蒸黄仁所致;或肝肾阴亏久病伤阴,虚火上炎,黄仁失养;更因虚火煎灼黄仁,或展而不缩为瞳神紧小,或展缩失灵、与晶珠粘着而成瞳神干缺[2]。肝经风热者多因外感风热而起,选用新制柴连汤加减以疏风清热,肝胆湿热者多因肝胆郁热,实火上攻于目引起,治宜清泻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风湿夹热者多因风湿与热相搏,阻滞于中,导致清阳不升,湿浊上泛,治宜祛风除湿清热,方用抑阳酒连散加减。慢性期多以阴虚火旺为主,常由于久病肝肾阴亏,火旺于上所致,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治疗虹膜睫状体炎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激素用量,减少患者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调整机体免疫状态,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复发。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115~2117.
2 曹淑华.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观察.求医问药,2013,11(7):325.
3 彭清华.中医眼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55~160.
4 赵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治疗体会.大家健康,2012,6(3):9~10.
5 王正芹.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46例.医学信息,2010,24(8):2269.
315731 浙江省象山县石浦中心卫生院眼科
1.4疗效标准 痊愈:经过治疗,患者眼痛,畏光流泪症状消失,KP(-),房水闪辉(-),视力恢复至病前水平。好转:视力提高3~4行,眼痛及畏光流泪症状明显改善,睫状充血减轻,KP减少,房水闪辉明显减少。无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视力水平无明显改善或出现并发症[4]。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A统计软件处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