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细菌预成酶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4-08-31

施新颜 王贤军 王真 陈宇

·检测诊断·

细菌预成酶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施新颜 王贤军 王真 陈宇

目的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五项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传统方法对5000例健康体检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清洁度、阴道pH、革兰染色检查作阴道菌群分析;同时应用AV、BV五项联合检测进行细菌预成酶测定。结果 5000例体检者中传统方法检测阴道菌群正常2675例(53.5%),阴道菌群异常2325例(46.5%);阴道菌群异常组细菌预成酶检测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阴道菌群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BV五项联合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以作为快速筛查方法应用于临床,结合阴道清洁度等指标可系统评价阴道微生态状况。

阴道微生态 预成酶 菌群正常 菌群异常

近年来,阴道微生态检测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阴道微生态诊断标准一般依据曾忠铭等[1]提出的通过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及机体炎性反应等指标进行阴道菌群的评价。作者自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对本院健康体检的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5000例进行阴道pH测定、AV、BV五项检测及显微镜镜检。探讨AV、BV五项细菌预成酶检测在阴道微生态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女性5000例。已婚,月经干净≥3d,检查前<1周未使用阴道药物,未进行阴道灌洗,<3d无性生活。

1.2仪器及试剂 北京中生金域五项联合测定试剂盒(AV、BV);革兰染色试剂(龙胆紫、碘溶液、脱色液和沙黄溶液)。仪器:OLYMPUS CX22型生物显微镜;pH3.8~5.4精密pH试纸。显微镜镜检指标包括清洁度、革兰染色;五项检测包括:过氧化氢浓度、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凝固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

1.3方法 (1)标本采集:以无菌拭子从阴道后穹隆及上1/3刮取少量分泌物,将棉签置入盛有少量0.9%氯化钠液的试管内;另取一根棉签于相同部位刮取分泌物,置于试管内。(2)检测步骤:湿片显微镜观察:检查清洁度及滴虫、念珠菌、线索细胞等,检测方法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2](第3版)。涂片后革兰染色,观察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及炎性反应。阴道分泌物微生物预成酶测定:检测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凝固酶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五项指标。(3)pH3.8~5.4精密pH试纸测试阴道pH。(4)阴道微生态评价:阴道菌群正常[3]:菌群密集度Ⅱ~Ⅲ级,菌群多样性Ⅱ~Ⅲ级;优势菌:革兰阳性大杆菌;炎性反应:白细胞0~5个/高倍视野;清洁度为:Ⅰ~Ⅱ度。菌群失调:优势菌革兰阳性大杆菌减少或缺如,被其他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小杆菌、革兰阴性杆菌等取代。菌群抑制:优势菌缺如,菌群多样性在≤Ⅰ级或完全无细菌。菌群增殖过度:优势菌仍为革兰阳性大杆菌,但菌群密集度高,多达Ⅲ~Ⅳ级,是乳杆菌过度增殖状态[4]。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5000例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测结果 见表1。

表1 5000例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测结果[n(%)]

2.2菌群正常、菌群异常预成酶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菌群正常、菌群异常预成酶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女性阴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体系,由阴道内的微生态菌群、局部免疫、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及解剖结构共同组成。健康女性阴道中可分离出数十种微生物,其与宿主、环境之间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动态平衡的阴道微生态系统,G+乳杆菌占阴道微生物>95%,形成一种健康的阴道微生态[5]。通过革兰染色显微镜镜检观察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及白细胞和脓细胞评价阴道菌群是微生态诊断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传统方法结合细菌预成酶测定结果评价阴道微生态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认为,引起阴道微生态失衡的细菌有两类,一类由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引起,临床上称细菌性阴道病(BV);另一类由需氧菌引起,临床上称需氧菌性阴道炎(AV)[6]。AV和BV均存在明显的阴道菌群结构改变,其特点是二者的乳酸杆菌,特别是产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明显减少,存在不同程度的G+小杆菌、G+球菌、G-杆菌增多。本文通过对5000例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评估阴道菌群,发现无阴道感染症状女性53.5%阴道菌群正常,46.5%阴道菌群异常,提示部分体检人群无自觉症状,但已存在某种程度的微生态失调,甚至有部分已检到明确病原体滴虫、真菌。由于生活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检到明确病原体在体检人群中所占比例较低,占1.7%,更多的是微生态失调,从而提示临床更多地关注阴道内微生态。基于革兰染色显微镜镜检操作费时,综合考虑工作量、诊治时效等因素,很难作为常规检测开展。而临床工作中,常规白带湿片检查除检到明确的病原体滴虫、真菌等,会造成部分无明确病原体而微生态失衡病例的漏检。可见,探索一种简单、快速、系统评价阴道微生态的方法,对于处于亚临床感染的患者进行微生态检查和评价,可有助于预防阴道感染的发生。本实验通过AV、BV五项检测发现:菌群异常组(包括菌群失调、菌群抑制、菌群增殖过度、检到病原体)各项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菌群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菌群失调组由于G+乳杆菌缺如,存在不同程度的G+小杆菌、G+球菌、G-杆菌增多;故过氧化氢检出率<10%。相应的唾液酸苷酶、凝固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阳性率上升,且唾液酸苷酶阳性356例在显微镜下均检到线索细胞,提示唾液酸苷酶与线索细胞有较高的检出符合率,可以辅助诊断BV。菌群抑制组镜下细菌总量较少,但由于G+乳杆菌也减少或缺如,过氧化氢检测显示乳杆菌功能丧失、白细胞酯酶阳性率增高,提示白细胞破坏,阴道黏膜受损。经统计年龄>55岁289例,占83.5%,提示无症状围绝经期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不容乐观,是否为引起老年性阴道炎的主要因素有待研究。菌群过度增殖组优势菌是G+乳杆菌,但由于菌群密集度高,是乳杆菌增殖过度状态,造成阴道上皮细胞溶解破裂,从而导致阴道炎的各种症状,例如外阴瘙痒、烧灼感、大量阴道分泌物,通过显微镜镜检可见大量G+乳杆菌及上皮细胞碎片。这也是临床大多数患者因白带增多就诊的原因,这种病症近年来被称为细胞溶解性阴道病[7]。

1 曾忠铭, 潘令嘉, 周殿元, 等.临床微生态学及其理论基础.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9, 11(6):321~331 .

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725~870.

3 廖秦平.女性阴道微生态及阴道微生态评价.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 2): 81~83.

4 贺锐,张翀,赵翠生,等.1500例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12):1130~1131.

5 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22~424.

6 Donders GGG,Vereecken A,Bosmans E,et al.Definition of a type of abnormal vaginal flora that is distinct from bacterial vaginosis:Aerobic vaginitis.Bjo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2002, 109(1):34~43.

7 王冲,曾忠铭.细胞溶解性阴道病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9,24(28): 4048~4049.

浙江省卫计委课题(2011ZHB007)

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施新颜 王贤军)310008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检验科(王真 陈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