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389例急诊抢救死亡病例的死因分析

时间:2024-08-31

朱 峰 陈志华

389例急诊抢救死亡病例的死因分析

朱峰陈志华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389例急症抢救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成年人,意外伤害占首位;中青年,急性中毒发病率占首位;≥50岁人群病死率显著上升,且心脑血管病是其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也是院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心脑血管病是院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也较高,因此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加强心肺复苏的正规培训及普及复苏急救技术。

急诊抢救 死亡分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疾病和灾难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因此急救显得尤为重要。但急救的患者病情变化快,可预见性小,危险性高,病死率也高。通过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389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本院的急诊抢救治疗有效率,为我市卫生部门提供必需的最新参考,同时也教育人民群众对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视,减少非自然死亡。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急诊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病例登记本和急诊死亡报卡,并逐一登记死亡病例资料。

1.2方法 按年度统计,同一死亡患者患≥2种疾病时,以死亡报卡第一诊断为主,调阅所有死亡病案,对主要死亡原因按照ICD-10[1]进行死因编码和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统计标准进行分类;使用根本死因编码进行死因构成及顺位分析。首先按各年龄组分别比较同期急诊患者数及死亡人数,分析死亡构成比,并统计第一死因。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和SPSS 15.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性别分布 见表1 。

表1 死亡病例性别构成(n)

2.2院前死亡统计 本组病例院前死亡98例,院前死亡原因冠心病32例(32.65%),脑血管病22例(22.45%),意外伤害18例(18.37%),各种中毒13例(13.27%),呼吸疾病4例(4.08%),消化疾病3例(3.06%),其他6例。前四位共占83.30%,冠心病占首位,其次为脑血管病,意外伤害(主要是车祸伤),各种中毒(主要是药物中毒)。

2.3急诊抢救病死率统计 见表2。

表2 各年龄段急诊抢救病死率(n)

2.4不同年龄组内死亡统计 见表3。

表3 各年龄组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岁)

3 讨论

本资料表明,急诊抢救男性的死亡构成比、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死亡年龄提前,平均寿命缩短。这与其他资料一致[2],由于男性承担的责任比较重,心理压力较大,加上个体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熬夜,缺乏体育锻炼,自我防病意识差以及就医不及时等多方面因素使其健康较女性更容易受到威胁。因此,合理调整男性公民的社会心理压力和在家庭中的负担,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工作环境等有利于降低男性公民的发病率,减少男性病死率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对女性增加心理必要的辅导,改善生活习惯,加强健康体检非常重要。

院前死亡主要原因为:冠心病、意外伤害及中毒。冠心病最常见,猝死多发生在入院前,>80%心电图显示为室颤。在急诊死亡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各个年龄均有发生。及时抢救,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效果,超过10min抢救者,抢救存活率<1%。因此对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技术,缩短院前120急救半径,提高院前急救技术和急诊科抢救技术是提高猝死患者存活率的有效方法。意外伤害不仅是院前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40岁人员的第一位死因,这与有关报道一致,意外伤害的外部原因中又以交通事故为主[3],严重多发伤与重型颅脑外伤造成的失血性休克、颅内压增高和呼吸衰竭是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因此,加强急诊人员的配备特别是急诊专科医生的配备、急救技术的培训以及抢救设备的配置是各医院急诊科建设的重点。急性中毒(特别是农药中毒、酒精中毒)是急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国民心理素质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反对酗酒是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举措。

从年龄分布情况看,死亡年龄构成比,随年龄增高而增大,>60岁占死亡病例的65.20%,病死率也明显上升,与国内大多报道一致[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应高度重视老年卫生保健工作,建议对>60岁老年人纳入老年保健,进行登记、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普及疾病防治基本知识,提高社区服务的作用,不断满足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医学模式转变带来的社会医学需求。循环系统、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是城市居民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尤以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为主,该三大疾病已经成为居民重要的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与报道的全国死因资料基本相似[6]。不同年龄组的主要死因有所不同,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为<14岁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这与国内其他资料基本相同[7],需要加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降低出生缺陷率;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此外,溺水、新生儿疾病造成的急诊死亡也不可忽视。损伤中毒已成为<40岁居民的第一位死因,也是>40岁居民的重要死因之一。李光春等[8]调查发现损伤和中毒是湖南省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因,这与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交通事故增加有关。且交通事故死亡最多的年龄在20~50岁,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自杀也成为伤害外部原因中的一大因素,值得重视。循环系统疾病是威胁中老年生命的主要疾病,其次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与国内、国际的一些报道一致[9,10]。提示人们应加强对中老年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保健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

1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85.

2 罗文伟,卢建华,黄方文.1024例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中国病案,2006,7(8):44~45,

3 张明华.2152例死亡病例分析.中国病案,2006,7(11):46—47.

4 刘玉仁,罗素琴,吕传柱,等.严重多发伤:急救一体化探讨.中国急救医学,2002,22(7):413.

5 武鸣,周金意,周明浩,等.江苏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分析,中国肿瘤, China Cancer 2011,V0l.20.326~330.

6 杨俊峰,冯子健.2001年中国国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3,20(4):241~243.

7 黄兆胜,马维红.广西桂林市14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9月第l8卷第9期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Sep.2011,Vol 18,No.9 1690~1692.

8 李光春,李孝君,白晓蓉,等. 湖南省人群死亡率与死因谱30年变化趋势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January 2011,Vol 32,No.33~37.

9 徐小玲,唐新华,金宏义.浙江省成年人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February 2008, Vo1. 13,46~50.

10 Rafael Lozano, Mohsen Naghavi, Kyle Foreman,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Lancet 2012,380(9895):2095~2128.

315012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