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港口企业对港口间竞争状况的认知研究——基于21家上市港口企业年报的话语分析

时间:2024-08-31

章 强,王学锋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上海 201306)

中国港口企业对港口间竞争状况的认知研究
——基于21家上市港口企业年报的话语分析

章 强,王学锋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上海 201306)

基于上市港口企业年报,通过对年报中港口间竞争状况的相关文字表述进行话语分析,来探究港口企业对港口竞争状况的认知框架,并分析不同港口企业港口竞争认知框架的异同。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的港口企业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港口间竞争认知意识,多数上市港口企业倾向在年报中采用“自言”形式来描述激烈的港口竞争状况,上市港口企业年报中关于港口竞争状况的内容以影响性语篇为主,辅以肯定性语篇,回避性语篇相对较少。

港口企业;港口竞争;认知;年报;话语分析

一、引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港口间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同一区域内港口间的竞争更是激烈,此外,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突出。[1]港口竞争问题也自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关于港口竞争问题,就研究方法而言,学术界主要依赖于三大分析方法:第一种是案例分析法,通过构建出一定的分析框架,引入具体港口展开案例研究进而得出相关结论。[2-4]第二种是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析方法,借助计量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模型和研究方法,通过对港口领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5-7]第三种是利用博弈模型的优化方法,侧重于探究港口在不同博弈情境下的市场策略。[8-10]上述三种研究方法,除案例分析法外,其他两种均属于典型的量化研究方法,强调数据分析和公式推导,即便是那些采用案例分析法的港口竞争研究文献,其中也不乏量化分析的内容。目前,在港口竞争问题的研究领域还鲜见基于非结构化文本材料的定性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书面化的文本材料与以对话和口头交流为表现形式的各种口语话语,以及诸如符号、图形、图像等非文字的表达素材共同构成了社会管理实践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话语(discourse)。甚至有学者从话语的角度将组织管理定义为“在特定社会和组织情境下,人们以实现预期目标为导向来创造、生产和传播话语,形成理解与意识/意图,并以此影响他人行为的一系列话语实践活动”。[11]港口竞争问题无疑是港口企业在组织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利用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研究方法可以从新的视角质性地探究港口企业对其所面临的港口竞争状况的认知框架*“认知框架”概念起源于认知语言学,目前,尚未有对“认知框架”概念的统一定义。除“框架”这一术语外,“图式(schema)”、“脚本(script)”、“域(domain)”、“图景(scene)”等其他术语在某些场合也用来作替换表达。“认知框架”作为一种概念结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包容性,用于研究语言,既可以对语篇意义进行构建,又可以对其意义进行解读,参见文献[12]。在管理学中,“认知框架”是“允许某些信息进入战略制定过程但排除其他信息的认知过滤器”,为管理者解读特定情境或事件提供组织原则,参见文献[13]。。

二、话语分析的研究文献回顾

“话语分析”一词作为学术语言使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14]虽与语言学关系紧密,并在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上深受语言学的影响,但话语分析从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吸收了许多理论与方法。因此,话语分析从其诞生伊始就是一门交叉学科。[15]不同于传统语言分析方法,话语分析超越了对语言本身内部规律的考察,将研究重点置于语言在社会情境(contexts)中的运用之上,关注人们如何使用话语、如何构建话语的社会意义、如何通过话语互动来参与社会实践等问题。就管理学领域的研究而言,话语已成为认识和了解管理实践的一个基本视角。[15]以下有关话语分析的研究文献回顾着重于话语分析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

在国内,吕源和彭长桂两位学者在2012年分别以“话语分析”、“叙事分析”、“内容分析”为关键词,对1995年至2010年期间的所有A级和B级国际管理学期刊进行筛选并予以比较研究,指出2000年后话语分析的文献增长迅速并时有高水平研究成果出现。[11]上述两位学者在2014年和2016年又以话语分析为研究手段对2010年谷歌公司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和2013年苹果公司中国维修保修问题进行案例研究。研究指出:话语是构建组织正当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战略实质行为的有效识解途径[16];组织话语实践的语言构建与其所遵循的制度逻辑具有较高一致性,话语是观测制度逻辑的有效工具。[13]相比吕源和彭长桂在企业组织管理层面的话语分析应用,其他国内学者在诸如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类型的组织管理领域也尝试使用话语分析方法。黄旦(2003)[17]研究了中国报业“集团化”话语的变迁以及在二元结构中报业“集团化”话语的构建。侯保龙(2010)[18]基于善治理论采用话语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民间志愿性慈善组织的生存困境,指出政府管理创新对民间志愿性慈善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郭毅等(2010)[19]基于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s theory)探究了中国“红头文件”的言语系统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王永赟(2011)[20]还将话语分析引入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中,认为管理者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应注重话语分析,透过语言使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相比国内较为零星的研究成果,话语分析在国外管理学领域的研究已粗具规模,有理论层面的探索也有应用层面的经验研究。理论层面的研究涉及话语与制度化的关系[21]、话语与组织间协作的关系[22]、跨国公司使用话语获得正当化的策略[23]等主题。经验研究则包括话语分析在组织管理领域的运用[24-26]、话语分析在旅游管理相关研究中的应用[27]、话语分析在政策制定领域的应用[28-29]等方面。

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在港口竞争研究领域,话语分析尚未得到学者们的充分关注,属于研究的空白地带;另一方面,现有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展开对港口竞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及话语分析对象的选取

港口企业间竞争问题的研究传统上通常从港口地理位置及水深等自然条件的相似程度、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经济腹地范围的重叠程度、操作货种的同质化程度、货运航线及班期的近似程度、港航相关产业的成熟程度等方面展开[30-31],这些研究均是基于研究者从相对客观的现实世界提取所需的数据而展开,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港口企业作为港口竞争主体对其自身所处的港口竞争局面的主观认知状况,而企业对市场竞争的认知,特别是管理者的认知会影响到企业对市场竞争的反应行为[32]。在经典的企业战略选择研究中,遵循有限理性理论传统的认知学派也认为决策者对环境的认知和解读塑造了组织行为,决策者的认知框架主导着企业的战略选择[33]。

本文尝试基于港口企业正式对外公开的话语材料,通过研究港口企业呈现市场竞争状况的文字表述,来着重探究港口企业对港口竞争状况的认知框架,并进一步分析阐述不同港口企业间港口竞争认知框架的异同。

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广泛适用性和话语分析内容的内在一致性,本文选择中国内地现有总共21家上市港口企业(见表1)2015年年报作为话语分析对象。之所以选择上市公司年报,是因为年报是上市公司对其报告期内的生产经营概况、财务状况等信息进行披露的报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除金融业等特殊行业的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时要按有别于其他上市公司的专门财务披露外,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应包含的基本内容相同,其基本格式也有统一的规定。年报作为上市公司向广大投资者及相关利益方传达信息的载体,其同时也承载着吸引投资人、展现企业成长性、塑造企业形象等诸多功能,属于典型的组织话语形式。年报中对于诸如市场竞争状况等问题的表述是企业对其资源能力跟外部环境进行匹配过程中所留下的语言记录,能反映企业对所处环境的认知和判断。也正因如此,通过对上市港口企业年报中关于港口竞争内容的话语分析可以实现本文的研究目的。

表1 中国内地的21家上市港口企业

注:①表中上交所、深交所、联交所分别指上海证劵交易所、深圳证劵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②安徽皖江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原芜湖港改制而成,2003年3月正式上市,2014年9月起公司证券简称由“芜湖港”正式变更为“皖江物流”;③对于各港口企业所属区域的划分,除芜湖港和重庆港归为长江沿岸港口外,其他港口的地区归属则根据2006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④本文分析对象不包括在香港上市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44)与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1199),一方面由于这两家公司总部均位于香港,另一方面这两家公司属于投资运营范围覆盖全球的码头综合运营商,而本表所列出的上市港口企业所经营的码头资产具有鲜明的本地化特征。

(二)话语分析的具体研究方法

对话语分析具有奠基意义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符号学、言语行为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本文在话语分析的具体研究方法层面,除传统的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外,还借鉴采用彭长桂和吕源在2016年研究成果中的语义评价分析法[13]和郭毅等人2010年研究成果中所使用的关键语篇分析法(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19]。

语义评价分析依据语义把评价性语言资源分为3个子系统来进行研究,这3个子系统分别是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态度作为主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蕴含着主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亦可视为情感或情绪的表达。介入考察态度的来源,侧重研究语篇或说话人声音来源的语言资源,包括“自言(monogloss)”即自己言说,直陈所思和“借言(hetergloss)”即借他人之言(观点、思想、立场等)来表达自己(观点、思想、立场等),实现肯定、否认等评价功能。级差通过形成语势的上扬和下降来表现态度的增衰,进而用作对横跨整个评价系统的人际意义进行润色,例如“必须”、“坚决”、“完全”均是表示级差的词汇。

关键语篇分析法侧重于语用学视角的分析,关注言语者的可能动机以及语篇如何影响信息接受者的判断和行为。关键语篇分析将研究重点由一个个句子及句子间的关系转向具有代表性的模块化语篇,语篇可大体分为三大类:肯定性语篇、影响性语篇和回避性语篇。肯定性语篇意在向信息接受者传达正面信息,使信息接受者产生积极反馈,如支持企业决策结果等;影响性语篇目的在于对信息接受者将来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等;回避性语篇为避免负面影响或出于其他考虑,往往采用模糊性语言或“避而不谈”的形式来进行相关问题的陈述。

为避免单一研究者所带来的主观分析偏差,本文采用三角测量法,三名研究者先独立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话语分析,然后研究者再聚集一起对比彼此分析结果,对存有分歧的地方进行讨论,最后确定最终的研究内容。

四、针对上市港口企业年报中有关港口竞争内容的话语分析

(一)关键词“竞争”一词的词频分析

本文意在考察港口企业对港口间竞争状况的认知框架,而词频的波动与社会现象、情报现象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一定的社会现象和情报现象必然引起相应的词频波动现象[34]。因此,通过对上市港口企业年报中“竞争”这一关键词作词频统计分析(见表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地了解港口企业对港口竞争状况的认知程度。

对于表2需做两点特别说明:第一,将年报中有关陈述“同业竞争”问题时所使用的“竞争”一词数量单独统计并从总词频数中剔除,目的是保证研究结果能够聚焦于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即港口间的竞争状况。同业竞争是指上市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与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所控制的其他企业所从事的业务相同或近似,双方构成或可能构成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由于中国内地的港口企业一般均属于本地型,也即经营的港口业务主要限于本港口的地域范围,鲜有跨城市或区域的港口投资、经营行为。上市港口企业的同业竞争通常出现于上市港口企业与控股股东港务集团旗下的其他非上市港口企业间,这种竞争某种意义上是属于港口内部竞争,而非本文所要讨论的港口间竞争,故不予考虑。第二,对于年报中描述港口竞争状况所使用“竞争”一词的词频数量统计是根据三角测量法来最终确定的。扣除陈述“同业竞争”问题时所使用的“竞争”一词数量,余下的“竞争”主要被使用在三种情形(见表3),本文主要统计描述港口竞争状况的第三种情形。

表2 “竞争”一词在中国内地21家上市港口企业2015年年报中的词频统计

注:①表中对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除统计年报中陈述“同业竞争”问题时使用的“竞争”一词数量外,还统计了“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中有关“缺陷认定标准”中提及的6次“竞争”;②表中对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除统计年报中陈述“同业竞争”问题时使用的“竞争”一词数量外,由于该公司除港口业务外,另有路桥和仓储物流两大业务板块,鉴于本文重点考察港口竞争状况,故还统计了涉及路桥和仓储物流两大业务的8次“竞争”以作剔除。

表3 “竞争”一词在上市港口企业年报中被使用的三种主要情形

基于表2中的词频统计,可以发现:就单一企业而言,秦港股份*注:下文中上市港口企业均用其股票名称代替。在年报中对企业所处港口竞争状况描述时使用的“竞争”一词的统计占比*此处的“统计占比”是指企业年报中描述港口竞争状况所使用“竞争”的词频数N3与年报中“竞争”总词频数N1扣除陈述“同业竞争”问题时使用“竞争”的词频数N2后所得差(N1-N2)之间的比,也即N3/(N1-N2)。最高,达55.56%,而南京港对企业所处港口竞争状况描述时使用的“竞争”一词的统计占比最低,仅为11.11%。从区域角度来看,环渤海地区的港口企业更倾向于在年报中频繁地使用“竞争”一词来对港口竞争状况进行陈述,东南沿海地区的港口企业则相对使用较少(见图1)。

(二)描述港口竞争状况的词汇语义评价

评价是一个人际意义系统,人们可用评价性语言资源跟别人协商社会关系,也即通过告诉听众、读者自己对某些人、物、事的感觉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5]评价涉及三方面内容:态度(情感或情绪的表达)、介入(态度的来源)、级差(态度的增衰),本文亦从这三方面通过考察企业年报中对港口竞争状况的描述词汇的语义评价来研究我国上市港口企业的港口竞争认知框架。表4展示了21家上市港口企业2015年年报的语义评价统计结果。

图1 区域视角下基于词频分析的港口企业对港口竞争认知程度的统计

从语义评价的态度视角来看,几乎所有的上市港口企业在其年报中均使用了“激烈”、“加剧”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描述自身所处于的港口竞争状况,通过词频统计可以明显感受到环渤海地区的港口企业相比其他地区的港口企业对港口间竞争有着更为强烈的认知。但进一步看,在环渤海地区的9家上市港口企业中,秦港股份、天津港、天津港发展、青岛港这4家企业相比其他5家对港口竞争状况的描述显得更为平淡,未通过特定词汇的频繁使用来加以渲染。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述4家港口企业在本地区属于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相对较高,竞争力较强。尽管各家港口企业均强调自身处于日益激烈的港口竞争局面,但与此同时,各家港口企业都表明要“增强”/“提升”/“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些积极正面的词汇反映出企业对于竞争压力还是有着明确向上的应对态度。

表4 上市港口企业年报的词汇语义评价汇总

注:表中词汇后的括号中数字表示该词汇在年报描述港口竞争状况语篇中出现的频次。

从语义评价的介入视角来看,仅有7家上市港口企业在描述港口竞争状况时,使用了借言资源(即权威机构、媒体等的数据或表述)来证明所陈述之事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其中有5家是来自环渤海地区。更多的港口企业则倾向使用自言资源来表现所述之事的可靠性。由于年报对上市企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国家有法律法规*1993年4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六章第57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向证监会、证券交易场所提供下列文件:(1)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前六个月结束后六十日内提交中期报告;(2)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一百二十日内提交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应当符合国家的会计制度和证监会的有关规定,由上市公司授权的董事或者经理签字,并由上市公司盖章。明确规定:上市企业年报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同时,在年报中企业高管也明文承诺: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及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借言与自言在有效性上的差异。

从语义评价的级差视角来看,几乎所有的上市港口企业均使用了“日趋”/“日益”/“进一步”/“更加”等表示程度渐进变化的词汇来描述港口竞争状况。同时,使用“持续”/“不断”/“着力”等表示延续性或聚焦性的词汇来表达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强烈意愿。有趣的是:在21家上市港口企业年报中,仅在北部湾港年报的港口竞争语篇中未见类似词汇的使用,尽管北部湾港也表明自身面临激烈的港口竞争局面。出现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缘于北部湾港自身的特殊性。为发挥整体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积极推进北部湾三港(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的战略整合。2006年成立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统一使用“广西北部湾港”名称,开始跨行政区域的港口资产整合;2014年上市公司“北海港”更名为“北部湾港”,三港主要码头泊位等资产整体上市,可以说北部湾港本身就是意在减少港口间竞争的产物。

(三)有关港口竞争状况的关键语篇分析

上市港口企业年报中关于港口竞争状况的内容以影响性语篇为主,辅以肯定性语篇,回避性语篇相对较少。影响性语篇集中于对港口竞争局面的陈述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部分,肯定性语篇集中于表明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表述部分,回避性语篇则集中于部分港口竞争局面的陈述语篇和一些负面事件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的陈述部分。

年报中的影响性语篇是通过特定内容的表达向投资者传递对其投资行为可能产生潜在影响的信息。如:锦州港在其年报中明述“渤海湾地区港口服务同质性的特点,加大了不同港口对环渤海地区经济腹地货源的争夺和过度竞争,从而影响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营口港亦表述“港口经营市场化的直接结果是港口之间的竞争加剧,不同区域港口之间的竞争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营者自主意识的加强而日趋激烈。目前,环渤海区域的港口竞争十分激烈”;厦门港务则称“厦门港辐射货源地区经济体量不大,市场竞争激烈”;盐田港表示“行业预测显示未来几年华南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集装箱港口将继续呈现竞争激烈态势”。除了类似上述的语篇表达外,特定标题下的语篇同样可以影响投资者,在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一节中专门有一小节为“可能面对的风险”,几乎所有的上市港口企业均将市场竞争风险列入其中,与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环境变化等风险并列,以提示相关利益方存在的潜在相关风险。

肯定性语篇通过应对市场竞争举措和可期望达到的市场效果的描述来向相关利益方传递积极的信息,表明企业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已做好应对准备。如:锦州港在年报中陈述“加大内贸集装箱发展,推进一、二期集装箱码头整合,提高港口集装箱核心竞争力”;唐山港表示“随着京唐港区专业化矿石泊位与36-40#专业化煤炭泊位的逐步建设、运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得到全面提升”;宁波港称“为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有效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实现战略和资本的有效协同,公司拟发行股份收购舟港股份资产”;深赤湾则表述“充分发挥自贸区优势,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其他信息化手段实施创新战略,寻求差异化路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可以发现:年报中肯定性语篇往往与影响性语篇联系在一起,通过肯定性语篇所传达的正面积极信息来规避和消除影响性语篇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回避性语篇主要是通过采用相对模糊的语言来进行问题陈述,或者直接“避而不谈”。在上市港口企业年报中对于周边港口的竞争,多数年报采用不列明周边竞争港口名称的形式来予以论述,如使用“主要竞争对手”、“区域内港口”等表达。但也有部分企业年报直接列明与其有较强竞争关系的港口名称。如:营口港在年报中就陈述“本公司港口所在地位于辽宁省东北角,西北方向有锦州港,南部有大连港,东部有丹东港等,特别是辽宁港口资源重组致竞争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彼此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唐山港也明述“与公司形成竞争的主要是邻近的曹妃甸港区等港口”;天津港则表示“从环渤海区域看,天津、青岛、大连三个传统大型港口的竞争仍在延续”。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列明竞争对手名称的港口企业基本上均位于环渤海地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环渤海地区港口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对于“避而不谈”,作为研究者很难从企业外部信息来予以判断研究。在本研究中,这方面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8·12”事件*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304幢建筑物、12 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截至2015年12月10日,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等标准和规定统计,已核定的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经国务院调查组认定,该爆炸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参见文献[36]。对港口竞争力的影响,天津港年报中只字未提,有明显的“避而不谈”之嫌。

五、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对中国内地21家上市港口企业2015年年报的话语分析,考察了港口企业对于港口间竞争状况的认知框架和不同港口企业对港口间竞争认知的异同。主要有如下五点结论:第一,所有的上市港口企业在港口间竞争认知框架下均认为自身处于激烈的港口竞争局面。从区域视角来看,无论是基于传统的词频分析还是基于语义评价和关键语篇分析,环渤海地区的港口企业均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港口间竞争认知意识,其中又以该区域内的中小港口企业表现得最为突出。第二,多数上市港口企业倾向在年报中采用“自言”形式来描述激烈的港口竞争状况,仅有小部分企业采用“借言”形式,这小部分企业又以环渤海地区的港口企业为主。第三,几乎所有的上市港口企业均认为所面临的港口竞争状况会进一步加剧,仅对北部湾港年报的考察未见对此的明确认知表述。第四,对于激烈的港口竞争局面,所有的上市港口企业在竞争认知框架下均表明会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断提升港口竞争力。第五,上市港口企业年报中关于港口竞争状况的内容以影响性语篇为主,辅以肯定性语篇,回避性语篇相对较少。其中,肯定性语篇往往与影响性语篇联系在一起,通过肯定性语篇所传达的正面积极信息来规避和消除影响性语篇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除了上述研究结论外,另有一些附带性研究结论可在对上市港口企业年报的话语分析中被观测,如:北部湾港与厦门港务在本区域内具有绝对的市场竞争优势,其关注更多的是区域间的港口竞争;上港集团作为世界级港口企业致力于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其更多的是关注上海港在东北亚地区枢纽港地位的竞争;锦州港、营口港、大连港等港口企业因区域内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则更多地关注区域内的港口竞争,上述现象在年报的话语表达中均有体现。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我国上市港口企业在港口竞争认知框架上的异同,对于本研究而言,未来一个重要的后续研究方向就是构建出港口企业的港口竞争认知框架与港口竞争应对策略间的话语模型,明晰两者间的关系(双向互动还是单向影响)以及两者间关系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1]范洋,高田义,乔晗.基于博弈模型的港口群内竞争合作研究——以黄海地区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35(4):955-964.

[2]CULLINANE K, TENG Y H, WANG T F. Port competi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Ningbo[J]. 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 2005, 32(4): 331-346.

[3]陈淼.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以环渤海港口群内主要港口为例[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7.

[4]张敏.辽宁省沿海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5]CULLINANE K, WANG T F. Chapter 23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and improving container port efficiency[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2006, 17(1): 517-566.

[6]李丽,刘志平,肖汉斌,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环渤海湾港口竞争力分析[J].物流技术,2007,26(5):52-54.

[7]陈辛.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沿海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

[8]ANDERSON C M, PARK Y A, CHANG Y T, et al. A game-theoretic analysis of competition among container port hubs: the case of Busan and Shanghai[J]. 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 2008, 35(1):5-26.

[9]米佳.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集装箱港口竞争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0]段璐璐.基于博弈论的港口群内竞争研究——以长三角港口群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4.

[11]吕源,彭长桂.话语分析:开拓管理研究新视野[J].管理世界,2012(10):157-171.

[12]李天贤.认知框架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13]彭长桂,吕源.制度如何选择:谷歌与苹果案例的话语分析[J].管理世界,2016(2):149-169.

[14]HARRIS Z S. Discourse analysis[J]. Language, 1952, 28(1):1-30.

[15]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3):43-50.

[16]彭长桂,吕源.组织正当性的话语构建:谷歌和苹果框架策略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14(2):152-169.

[17]黄旦.中国“报业集团化”话语分析:加入WTO前后——从报业和报业管理部门的角度分析[J].新闻大学,2003(3):13-18.

[18]侯保龙.我国民间志愿性慈善组织的困境与政府管理创新——一种善治的话语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2):20-22.

[19]郭毅,王兴,章迪诚,等.“红头文件”何以以言行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文件研究(2000~2005)[J].管理世界,2010(12):74-89.

[20]王永赟.高校传播专业学生管理:一种话语分析的视角[J].东南传播,2011(12):117-118.

[21]PHILLIPS N, LAWRENCE T B, HARDY C. Discourse and institu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4, 29(4): 635-652.

[22]HARDY C, GRANT D. Discourse and collaboration: the role of conversations and collective ident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5, 30(1): 58-77.

[23]VAARA E, TIENAR J. A discursive perspective on legitimation strategie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8, 33(4): 985-993.

[24]HERACLEOUS L, BARRETT M. Organizational change as discourse: communicative actions and deep structure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4):755-778.

[25]MANTERE S. On the problem of participation in strategy: a critical discursive perspective[J]. Strategic Direction, 2009, 19(9): 341-358.

[26]HARDY C, MAGUIRE S. Discourse, field-configuring events, and change in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al fields: narratives of DDT and the Stockholm conven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53(6): 1365-1392.

[27]HANNAM K, DAN K. Discourse analysis in tourism research-a critical perspective[J].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2005, 30(2): 23-30.

[28]HAJER M.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study of policy making[J]. 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 2002, 2(1): 61-65.

[29]FEINDT P H, OELS A. Does discourse matter? Discourse analysis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 Planning, 2005, 7(3): 161-173.

[30]真虹.中国集装箱港口竞争现状与趋势[J].集装箱化,2004(4):20-21.

[31]宋杰人.东亚港口竞争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7(8):197-198.

[32]MARCEL J J, BARR P S, DUHAIME I M. The influence of executive cognition on competitive dynamic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32(2): 115-138.

[33]PORAC J F, THOMAS H, BADEN-FULLER C. Competitive groups as cognitive communities: the case of the Scottish knitwear manufacturer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1, 26(3): 397-416.

[34]张勤.词频分析法在学科发展动态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1(2):95-98.

[35]姜望琪.语篇语义学与评价系统[J].外语教学,2009,30(2):1-5.

[36]天津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公布[EB/OL].(2016-02-05)[2016-10-25].http://news.ifeng.com/a/201602 05/47374334_0.shtml#_zbs_baidu_bk.

2016-12-31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6EGL005);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2015-YJ-E03)

章 强(1989-),男,博士研究生,讲师;E-mail:qiangzhang@shmtu.edu.cn

1671-7031(2017)02-0039-09

F552

A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