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黑兰州”到“兰州蓝”——兰州市雾霾治理研究

时间:2024-08-31

莫欣岳,李 欢,张 镭

(兰州大学 a.大气科学学院;b.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 730000)

从“黑兰州”到“兰州蓝”
——兰州市雾霾治理研究

莫欣岳a,b,李 欢c,张 镭a,b

(兰州大学 a.大气科学学院;b.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 730000)

从“黑兰州”到“兰州蓝”,兰州雾霾治理成功的背后,绝非偶然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兰州经验”,即顶层设计,科学治污,落地实施。通过论述兰州的雾霾成因、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解读《“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等国家最新政策和兰州治霾成功经验,旨在推广“兰州经验”,为其他城市的雾霾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兰州市;雾霾治理;兰州经验;环保规划;环保税法

一、引 言

20多年前,作为中国西北工业重镇的兰州,是雾霾深重的“黑兰州”。凭高远眺,大街小巷中居民煤烟炉冒出的烟、单位锅炉的黑烟、化工企业的浓烟全部汇聚上空久久不散。有人戏称:“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2012年以来,雾霾肆虐我国大部分地区,范围广、时间长、影响重,全世界都感到震惊。而与此同时当年的“黑兰州”却退出了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空气质量不断提高,在2014年8月环保部召开的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上被树立为雾霾治理的典型并向全国推广。从“卫星看不到的城市”到“兰州蓝”,人们不禁感叹:“兰州治霾靠什么?”其实兰州在雾霾治理工作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绝非偶然,亦非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顶层设计、科学治污、落地实施的真抓实干,即“兰州经验”。

二、雾霾成因

1.自然因素

(1)地理条件。兰州位于黄土高原河谷地带,北侧白塔山和南侧皋兰山对峙,黄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市区即处于此“二山夹一川”的河谷盆地,东西长(约35 km)、南北窄(2~8 km),近似封闭的地理环境导致谷内外空气对流较弱,空气污染物很难向外扩散。

(2)气象条件。兰州常年日均风速小于0.8 m/s,年均静风频率达到62.7%,冬季静风频率超过80%,年逆温层天数最高可达280天。风速小、静风频率高、逆温天数多等造成兰州上空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湍流扩散和稀释[1]。

(3)生态环境。兰州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低于300 mm,蒸发量在1800~2200 mm之间,是降水量的6倍以上,且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不利于污染物沉降。生态环境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和浮尘天气易波及和形成,加重了空气污染。

2.人为因素

2015年12月,环保部审核通过了由南开大学和兰州市环境监测站联合开展的《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2014—2015)项目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扬尘、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是兰州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在PM10的全年综合来源解析结果中分别为32.5%、16.5%、15.8%和15.0%;在PM2.5全年综合来源解析结果中贡献率分别为24.9%、20.5%、17.8%和18.8%。这意味着兰州市颗粒物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由之前燃煤污染为主导逐渐向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转变[2]。

(1)扬尘。近年来,兰州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2015年房屋施工面积4187.36万m2,比上年增长14.94%,比2013年增长40.9%;“十二五”末建成道路全长1119.74 km,比“十一五”末增加了213.44 km。然而,城市的迅速发展在惠及民生的同时也为雾霾天气的防治工作增加了负担,建筑施工、房屋拆迁、道路开挖、拉运遗撒等造成的扬尘污染日益严重,防控难度较大[3]。

(2)机动车尾气。2015年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高于70万辆,年均增幅达10%,每日过境车辆超过11万辆。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固体悬浮微粒、氮氧化物、有机烃等多种污染物,这些一次颗粒物和由气态前体物在空气中生成的二次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来源。此外,兰州市区交通不畅,汽车在低速和怠速行驶时尾气排放量增大,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4]。

(3)燃煤。能源结构单一,煤炭在一次能源供应中占比达75%,且用于污染物排放较为清洁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的比例较小,用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污染控制措施较弱行业的比例较大,无疑给环境空气质量施加了更大的压力。生活燃煤问题突出,市区分布的1000多台燃煤供暖锅炉,城区周边的10万余台民用小火炉,以及分布在大街小巷的烧烤摊点,使得冬季采暖期间空气污染格外严重[5]。

(4)工业生产。产业结构不合理,兰州作为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工业,且以能源、石油化工等原料上游工业为主,重化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高达80%。企业整体的设备、工艺水平较低,近50%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跑冒滴漏”现象普遍,给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三、采取的措施

1.“不靠大风靠作风”

雾霾天气长期以来是兰州的“心肺之患”,也是外界认识兰州的一张“负名片”。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令兰州多山少风缺雨,也使得多项治理措施收效甚微。人们也曾寄望“等风来”,甚至有专家提出通过削平挡在兰州东侧的大青山来引入新鲜空气驱散雾霾,但当一切设想被否定后人们只能悲观地认为除了在南北两山架设巨型吹风机外别无他法。然而,政府“不靠大风靠作风”,自2012年起通过铁腕治污、动真碰硬逐步摘掉了这个盖在兰州上空几十年的雾霾“锅盖”。兰州市先后修订了《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规定》《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及责任追究办法》等6部法规,形成了常态化治污的制度体系。实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专项工作组”模式,各相关部门进行“24小时”巡视监督。成立全国第二家、西北首家公安环保分局,实现司法和行政的无缝对接,严打环境违法行为。狠抓落实,严格效能问责,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检验干部工作作风的主战场,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截至目前已对治污不力的280名干部进行问责,对152家违法企业曝光和处罚,罚款金额722万元[6]。

2.“砸锅卖铁”补短板

兰州市在年均财政收入不足200亿元、国家环保补贴极为有限的形势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大气污染治理。在详细掌握污染源头的基础上科学治理,提出“1+5”的治理策略,即1个总体实施意见和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工业和生态增容减污5个专项治理方案。

除尘方面,要求市区建设项目务必做到施工现场围挡、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工地物料堆放覆盖等;主次干道采取地毯式吸尘、调度洒水等控尘措施,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30%提高到87%。2015年通过及时预警、积极应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沙尘天气的时间和强度,沙尘导致的污染超标天数同比减少8天[7]。

控车方面,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推广新能源汽车,通过常年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和单位错时上下班来缓解交通拥堵;提前两年推行国五油品并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公交车、出租车一律实现“油改气”;开通快速公交系统(BRT)、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及黄河水上公交,进一步减少机动车低速、怠速行驶现象。2016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大气污染橙色预警,实行了为期37天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及公交车免费,日均投入400万元。

压煤方面,针对全市1286台8270蒸吨燃煤锅炉进行了“换血式”的煤改气工程,让原煤散烧供热锅炉彻底退出历史;对重点用煤企业24小时驻厂监察并实行限煤量、限浓度、限煤质等措施;对2家煤炭专营市场和171家二级营销网点进行规范管理,为居民统一配送优质燃煤,补贴低收入家庭。

工业减排方面,先后投入30亿元对涉及火电、钢铁、化工等高排放行业的210家企业进行深度改造,实现城区三大电厂污染物减排60%以上;冬季采暖期间污染问题突出,对高排放企业实行停产减排[8];关闭淘汰污染严重、落后产能企业;启动107家大中型企业向兰州新区的搬迁改造工作,实现“出城入园”,优化产业布局。

生态增容减污方面,一手治“污”、一手播“绿”,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建设黄河风情线、生态公园,修复黄河万亩生态湿地;加大对南北两山58万亩林地保护的力度,提高固碳吸尘能力;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3.划出网格下“围棋”

为实现精细治理,打通环保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兰州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全民参与其中,这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创新。全市被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市、区、街道三级领导齐抓共管,建立“一长三员”制度(网格长和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做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大到企业排污、工地扬尘,小到沿街烧烤摊、民用小火炉,都如同下围棋般一格一格地精确治理。政府还开通了“12345”民情通热线和“12369”环保热线,新闻媒体也设立了曝光平台,鼓励全体市民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等各种渠道随时随地举报环境违法行为。

四、取得的成效

2015年,兰州市优良天数252天,同比增加5天,比2013年增加59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3天,同比减少4天,比2013年减少14天,且无人为因素,均为外来沙尘天气所致;雾霾的主要污染物PM10和PM2.5年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4.8%和13.3%,比2013年分别下降21.6%和22.4%。在兰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广大市民也尽享“环境红利”。卫生疾控部门统计,在冬季采暖期,兰州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病例2014年比2013年下降27.33%,2015年比2014年再次下降18.2%[9]。

从2013年起,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月度和年度排名均稳定退出全国空气重污染十大城市行列;2015年12月,兰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非低碳试点城市,受邀参加巴黎世界气候大会并获得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秘书处、美国环保协会等机构联合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甘肃团代表频频被记者追问治理雾霾取得成功的“兰州经验”,媒体也以“‘兰州蓝’惊艳世界”、“‘兰州蓝’是怎样炼成的”等为题做了系列报道。兰州市民也从过去出去“躲污染”到现在邀请朋友“游兰州”。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预示着兰州正逐渐摘掉头顶几十年的雾霾“锅盖”,收获了一张全新的名片——“兰州蓝”。

雾霾治理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兰州蓝”目前还只是浅蓝,兰州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治霾仍然在路上,只有不断地学习、摸索,才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的治霾之路。

五、国家最新政策及“兰州经验”启示

1.《“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16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环保规划》),为我国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环保规划》强调了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治污,精细化管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企业升级改造。强化环境立法、司法、执法,严格政府环境监管,落实企业污染治理责任,广泛动员社会民众共同参与。开展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和污染物来源解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显著削减颗粒物浓度。

当前一些城市将雾霾治理工作推进缓慢、收效甚微归咎于自然环境因素,认为“天公不作美,雾霾难治理”,而“兰州经验”恰好对这一消极观念做出了否定。兰州在地理、气象、产业结构、经济水平等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对症下药,制定了“1+5”综合治理规划,狠抓除尘、控车、压煤、减排、增容5个方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全员参与,“24小时”监督。最终靠动真碰硬和铁腕治污走出了一条重污染城市治霾的新路,在空气质量提升的同时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15年全市GDP增长8.5%,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增速0.5%和1.5%[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201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以下简称《环保税法》)公布,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环保税法》秉承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以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以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为应税污染物。《环保税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旨在将我国现行的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过渡,也有专家称其为“中国的庇古税”(通过税收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距使之相等)。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排污者往往独自攫取了经济利益而把环境污染的恶果留给社会和国家。而《环保税法》的实行将大大增加排污者的排污成本,引导其主动投入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从而促进社会的节能减排和经济转型。

以兰州市减排工作为例,严格采取“改、停、关、搬”的措施,对全市“三高一低”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冬防期间采取限产停产等强硬手段,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出城入园”。虽然改善了环境空气治理,但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严格的监管执法,靠的是“外力”,《环保税法》施行后将通过环境成本约束企业排污行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从内部解决污染排放问题。

六、结 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雾霾治理上取得成功的“兰州经验”,对其他城市的雾霾治理工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治理雾霾是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只有不断学习领会国家的最新政策要求,借鉴参考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科学施策,铁腕治污,方能让蓝天白云常驻穹顶。

[2]王新,聂燕,陈红,等.兰州城区大气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16,37(5):1619-1628.

[3]马素琳,韩君,杨肃昌.城市规模、集聚与空气质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5):12-21.

[4]WANG G, ZHANG R, GOMEZ M E, et al. Persistent sulfate formation from London fog to Chinese haz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6, 113(48):13630.

[5]DING A J, HUANG X, NIE W, et al. Enhanced haze pollution by black carbon in megacities in China[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6, 43(6): 2873-2879.

[6]屠建学,黄梅兰,马玉成.分类施策成效显著,科学依法持续推进——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践与探索[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2):103-111.

[7]郭勇涛,辛金元,李旭,等.沙尘对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5,35(4):977-982.

[8]刘娜,余晔,何建军,等.兰州冬季大气污染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5,28(4):509-516.

[9]张莹,刘丽伟,宁贵财,等.兰州市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5,44(5):723-729.

[10]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目标是蓝天 重点在落实[N].中国环境报,2016-06-24(001).

2017-01-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5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2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05005);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lzujbky-2016-k06)

莫欣岳(1991-),男,博士研究生;E-mail:moxy16@lzu.edu.cn

1671-7031(2017)02-0063-04

X51

A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