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的心学传统及其演化

时间:2024-08-31

钟永圣

(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经典经济学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025)

中国的心学传统及其演化

钟永圣

(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经典经济学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025)

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关于心性、心神、心术、心法和心学的论述构成了整个心学传统的明确表达,这还不包括那些实质上论述心学而不着“心”字的文献。“心学”一词出现较晚,但是构成心学实质内容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的创始时期就已经诞生。中华上古心学,在后世大体演化为三个方向:心性、心物和心命。以当今分科的视角看,心性之学演化为哲学、伦理学、道学、玄学、经学和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心物之学演化为天文学、物理学、建筑学等自然科学;心命之学演化为有关身心健康的生命科学、生理学和心理学。而中国本土学问往往具有现代西方学术界所说的“跨学科”特征,例如经济学和管理学。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规范下,欲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经由量子力学重新认识“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把中国的心学传统重新拉回现代学术语境,使其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和发扬光大。

心法;心学;天人合一;意识;物质;核心价值观

一、心学传统的实质起源

按照当前西方学术界“公认”的判断标准,判断一个文明“成熟”的三个标准是:文字、城市和青铜器。按照这一标准,从历史考古的角度,连中国自己的许多历史学家都承认,中华文明的起始只能从殷商算起,因为商朝之前的夏朝虽然有青铜器出土,但是目前还没有见到夏朝的铭文。可是就此断定夏朝及其以前的历史朝代没有文字显然既不信任和尊重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武断地否认了文化内容的历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事实。北京不是一天建成,而文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更是少则几百年、动辄上千年的过程。怎么就断定商朝的文字不是从夏朝乃至更久远前的朝代继承来的?

而按照同样的标准,从《史记·五帝本纪》等史书记载的角度,中华文明的历史应该从黄帝时期起始,造字、铸鼎、定都都有明确的记载。可是清末以来,“信古”和“疑古”两种学术倾向始终是两个互相俾倪的阵营,至今莫衷一是。当时国势衰颓,中国人文学者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所以中华历史的源起,反倒要看国外学者的“断定”,岂不痛哉!

根据《帝王世系》《竹书纪年》《汉书》和《易经》等典籍的记载,伏羲时期已经有“天子”、“帝位”的政治建制,有都城的设置,有婚姻制度,更重要的是有书契,最无可争议的是依河图而画八卦,成为《易经》的源头。很显然,中华文明至少在距今6400年前已经很“成熟”了。只是,关于那个时代确切的历史时间难以凭借出土文物这样的途径来确定和证实,加上各种资料上记载的“人面蛇身”、“母亲践巨人迹,孕而生伏羲”这些近乎神话的传说,使“中华文明起始于伏羲画卦”这样的观点常常被视为无稽之谈。

可是《易经》的智慧和道家隐秘的传承证明,以伏羲为代表的上古圣贤开创了一个超越文字与逻辑的“心”学体悟传统,历经六七千年的实践和演化,流传到今天。经过长期的对比和考量,尤其是按照《道藏》的有关内容初步实践,我们基本上可以确认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伏羲根据河图画卦推演《易》道,揭示万物发展变化规律(文王《周易》、宋代邵雍《河洛理数》的源头);大禹根据洛书制定《洪范》,揭示天道应化为人伦规律(后世君王治国理政的基本规范和体现中华文明核心思想“天人合一”观的无争议文献)。以二者为代表,汇聚其他古圣先贤的文明成果,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文明一个独特的文化传统:印心传道,一通百通,无须文字。即这种文明的核心精神需要“悟”,需要明白“吾心”(吾心即“悟”,全部生命世界就是一心化现),需要明白“生心”(生心即“性”,了知一切现象的源起,或者叫“一切种智”),由此明白自“心”和天地、日月、阴阳、五行、五脏、五伦的关系(命,人在张仲景所揭示的“天布五行”的宇宙能量场中“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生成、发展和消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皆因“心”而呈现和转化(以“天人合一”观为代表的中华“心”学到了唐代与佛学相融,称为“唯识学”)。它不是逻辑推演的结果,是自心“觉悟”自身存在及其现象的结果。

现代学术研究重逻辑、重实物、重文献,对超越逻辑的体悟传统不甚了了,对“看不见”的智慧传承缺乏正视,对“不立文字”的传统经常怀疑。所以,“心传”成了很难被“科学文明”解释和接受的传统。可是,这一传统不因不被理解而断灭。

以今天的观念来解释,心,既是“精神”也是“物质”,在“凝然思服”或者《诗经》所说的“寤寐思服”的状态下,却又既非精神也非物质,而它的不可思议之处,是既能现出精神也能现出物质。不是不能思议,而是心念思议的当下,已经干扰了“物质世界的本来状态”,就不能认清心的真相。这一现象在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魏格纳阐述“波函数坍缩”之前,极其不容易被现代人理解。但是在魏格纳令人信服地解释了“物质存在状态从不确定到确定必须有意识的参与”之后,就比较容易被现代思维所理解和接受。

二、心学传统的文献溯源

目前人们所熟知的“中华文化心法”,是由《尚书·大禹谟》中所记载的大舜传大禹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可是,《大禹谟》这篇文献本身是有争议的,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中的第一篇。在没有争议的文献《论语·尧曰》中记载的尧传给舜的内容是:“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相比舜传禹的内容,除了少前面十二字的阐述,“允执厥中”还是“允执其中”这个更容易懂的版本。颇为重要的是,《尧曰》中记载的内容随后的一句话“舜亦以命禹”,表明尧舜禹禅让天子位的同时,还传承了同一心法。只是在大舜传大禹时,对于心法的表述更加详细和丰富,在“天之历数在尔躬”和“允执其中”之间,增加了“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这四句内容;在“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之前之后都增加了内容,之前增加的文字表述是“无稽之言弗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之后增加的文字表述是“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历史的记录一般是时间越往后记录越详细,在心法的实质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后来的传承者在语言上有自己的时代体悟和适当发挥也实属正常,只不过一般来说,传承者都会绝对恪守“法本无法,点到为止,绝不多言”的原则。但是,梅氏版本的《尚书》由于传承的起始无稽,好像突然“凭空”出现,就不能取信于天下学者。以至于舜传禹的心法阐述,比尧之所传多出这些文字,到底真是大舜帝原话的史书记载,还是后人根据心法的精神所作的“适当发挥”,在全本《尚书》出土以前,就无从查考了。不过,虽然文字多了一些,“舜亦以命禹”仍然令人信服地表明舜向大禹传承的心法仍然是尧传给舜的心法,只是在记录上更加详细,更能让现代人体会到上古圣贤天子的精神境界和思维逻辑。

可是尧的心法传承目前找不到和《易经》联系的文献依据。根据《史记》的记载,尧是帝喾的儿子,帝喾是颛顼的侄子、黄帝的曾孙,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黄帝虽然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然而根据《汉书》记载,黄帝和伏羲之间,有27代(神农前19代,神农8代)圣贤天子治世或者仁人在世,期间的文化传承与道统心法,已经无从查考。而黄帝的修身之道,确是另有传承,根据道家典籍和传承谱系,公认学自“道家隐士”广成子。只是“道家”、“儒家”、“法家”等称呼是东周时期才出现的文化现象,上古时期是否有“道”家的称呼,是十分不确定的事情。

黄帝见广成子之前,日后成为帝喾老师的赤松子(《汉书·古今人物表》明确记载)提示他:“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诚百道通。”黄帝细思这四句偈,以膝代步,爬上崆峒山。见到广成子,黄帝请教如何修身养性,才能达到长生不老。广成子告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黄帝依广成子之教,修行成功。据说在一百二十岁时,命人取首山之铜,铸宝鼎于荆山之下。鼎成之日,“乘龙飞升”,“鼎湖”的由来即传说于此。按照《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的说法,《黄帝内经》的内容应是黄帝“成而登天”以后和岐伯等老师们的讨论记录。而“成而登天”一句在《史记》里面变成了“成而聪明”。也有学者把“登天”解释为“登天子位”,相当于舜说大禹的那句“终陟元后”(登上天子位),不过这种说法不能令学界信服,有穿凿附会的嫌疑。

抛开黄帝的神迹不谈,单看广成子所传的心法,确实和《道德经》中关于“道”的描述十分一致。《道德经》二十一章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从用词上看,非常贴近。再看十六章的内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生命存在、道之为物和心之成象,是合而为一的事情。其中产生的秩序、伦理、规范、原则,就成为人类社会制度的来源和依据。所以,悟明心法,则人类一切现象可知。

三、心学传统的衍流

由《尚书》记载的心学传统上溯,可以追溯到伏羲;顺其传统观其下流,则春秋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禅宗佛学、宋明理学及王阳明心学,皆远受其惠。这也是一般大众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成就按照历史时代的流布,但是如果不知道儒释道等各家都是“人”家,各学都不外乎“心”学,则不但不能准确说明一个时代的成就,还掩盖了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

在《管子》一书中,有《心术》上下篇和《白心》篇,专论心术和心学。《心术上》开篇就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循理,官之分也。”不但说生理,也说国家政体的行政伦理,把华夏文明关于国家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的要旨简明说出,易明易行。而所谓“白心”,就是“洁白其心,不存杂念”,上承广成子、黄帝、尧、舜、禹诸圣“必清必净、惟精惟一”的心法,下启老子、孔子直至明代王阳明等历代中华圣贤。

《尚书》对“心”法的记述,《黄帝内经》对于“心者,君主之官”的论述,《黄庭内景经》中对“心”之成相的描绘,《管子》对于“心术”和“白心”的论述,使中华“心学”具有文字现象上的文献依据。可知古文献中“心术”、“心法”皆构成近日所谓心学之内容,人心、道心、天心实是一心,一心者没有私心,所以一心即是公心,有公心者光明磊落,为天下担当,为人民服务,而无功劳之想,正是觉悟心和慈悲心,所谓忠心耿耿、诚意正心,为一切人文学术的思想核心,千古不易。无论在概念上叫道学、儒学、大学、玄学、理学,都不出心学的疆域。甚至今日所谓科学,若离此心,亦无由萌生矣。

中华先贤因内证而明,无论黄帝之《内经》还是黄庭之《内景》,所述无非我人内心之场景。而蒙昧之人,实不明所以,所以内明之圣贤,把“方寸之言”和盘托出,笔之后世,以待学者。所谓“方寸”就是指“心”,“寸土”就是“心地”,“寸土之言”就是“诗”!所以《诗经》既是中华文学宝典,更是中华儒道“心经”。

《诗经》的编辑和流传,使作为“方寸之间”的“心”学呈现出中华文化独有的文化表达形式,为后世道家、中国禅宗、儒家修行成就者报告心得树立了典范。其实不是“树立”,是“道法自然”的心性流露。恰恰后世道家、医家、武家等传统和佛家禅宗传统都有“心”传的记载,其语言方式在中华文化内,皆是《诗经》传统。悟道的学人,即使是不识字的修行人,在悟道的那一刻,也是诗才迸发,不假思索,随口而出!最典型的如唐代的慧能大师,众所周知,大师是不识字的文盲,可是出口成章,皆是最上乘的诗作!他因听人诵念经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而心有所悟,引来师从五祖弘忍大师的机缘;因五祖三更天讲经至“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开口说诗偈:“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所述《坛经》,是中国本土佛家修行人当中唯一被称为“经”的作品;又因其不识字,所以六祖之后的禅宗,成为中华文化“内生”的心学,影响东亚一千三百多年,至今不衰。

在现代,提起“心学”,大家可能多半想起王阳明,甚至高推他为“心学鼻祖”或者“心学之集大成者”。这是不了解中国心学的实质和传统。王阳明论述“心体”时也曾经表达过“纤尘不染、洁净精微”的意蕴:“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而且,“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我们看这些语言的实质意思,和广成子传黄帝的心法“必清必净”是一个所指,和六祖“本自清净”也是一个所指。只是王阳明的论述在文学意境上远不及这些祖师“诗”意的表达。

《诗经》完全是一部大成就者的“修行报告”,境界、火候和道家经典所述的内容高度契合,与其说它是儒家的《诗经》,还不如说它是儒家的“心经”。现在通行的《心经》,通常指唐代玄奘大师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短短260字说清楚了五阴五蕴、六根、六识、六尘、十二因缘、十八界,把“惟心所现、惟识所变”的真相说出,是整个《大藏经》般若部的浓缩和精华,影响中国文化十分深远。《诗经》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儒家的心经”,就是因为《诗经》所描述的是现实与修行境界的场景,或者说,是内心禅境的诗化描写。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必定会出现一个“发现《诗经》”的过程,随之而来的,是中华心学的发扬光大。

由于时间久远,人们往往对千年前的人和事将信将疑。又由于缺乏修证的体验和作诗的训练,对中国的心学不甚了了。我们不妨看看近代虚云法师的两首关于“心”的诗,或许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和月下原韵》中说:“莫以月比心,心能昼夜照。随缘应万物,石人看山笑。”在《凤林寺见僧有琉璃碗损坏感赋》中写道:“我有一琉璃,价胜金千亿。展布虚空塞,收藏没踪迹。昼夜放光明,非关动与寂。猛火烧不得,大水漂不失。盗贼偷不去,鬼神难掩匿。无异龙女珠,赛过连城璧。弥勒楼阁中,多宝塔前值。内涵自精莹,外映明月色。不啻摩尼珠,透彻无间隙。满盘托不出,虚室自生白。威音那畔拈得来,谁是知音亲相识!”其中“虚室生白”出自《庄子·人世间》。后世许多关于“心”的描述,长时间以来,在相当程度上被误认为是“佛家思想”,其实在儒家和道家典籍中早就有了。

佛家的心法传授历来为大众所知,津津乐道。根据宋朝慧明《五灯会元》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经当众拈花,传法给大迦叶:“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种翻译语言的句式,完全是《诗经》传统。一方面说明“诗”是心之语,一方面说明心灵纯净才会有这样的表达。

“一心”即为全体。唐代张拙有言:“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中华上古心之学,在后世演化为三个方向:心性,心物和心命。以当今分科的视角看,心性之学演化为哲学、伦理学、道学、玄学、经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心物之学演化为天文学、物理学、建筑学等自然科学;心命之学演化为有关身心健康的生命科学、生理学、心理学。

心与身一体容易理解,说“心物一元”就不好理解了,尤其是在崇尚“实在、逻辑、推理”的学术传统下,根本就无法解释。所以,古往今来,证者自明,迷者自是,各说各话,格格不入。例如,若无亲身体证,对《楞严经》所言“内洎自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精真心中物”,从逻辑上说,推无可推,究无可究,自然不明其妙。但是,当现代关于“物”之理发展到量子力学,经典的伟大和科学的伟大即将互证:人的意识是物质产生的前提,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物质处于“叠加态”,“既在又不在”,一旦“观察者介入”,立即使物质由叠加态变成确定态,要么在,要么不在,“薛定谔猫”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不会再是观察之前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量子力学叠加态——既是死的也是活的。这确实给“一念不生全体现”提供了物理学解释。

既然物质世界是在人的意识发生的前提下产生的,那么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最大贡献的“天人合一”观也就很好理解了:有什么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心念,就有什么样的境界。人的改变在于“心”,所以心学是世界的基础学问,也是改变世界的根本力量。由此可知,一切以影响、改造、塑造人类心灵为目标的思想,都是最基本的文化体系。作为传承了孔门心法的曾子,写作《大学》,就印证了儒家教化的真实境界:诚意正心是一切修行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此意不诚,此心不正,不但身体迟早会出现心理和生理病症,而且在家庭伦理、社会组织、政治伦理方面也迟早要出问题,事业怎能有稳健顺利发展的基础!所以《大学》的结论是一切时代、地域、族群生存和发展的通则:意不诚则心不正,心不正则身不修,身不修则威不利、信不实、任不久、气不和、运不兴、势不盛、机不来、时不至,乃至家不齐、国不治,自己的天下不能太平,各种事务应接不暇,怎能有精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恰如《道德经》所言:“以无事取天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宋儒张载把“道生一”或者“一心化现”的道理说成是“理一分殊”。此道理是继承而并非宋代发明。我们从《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中揭示人体各器官功能的经文,就可知心学不但能够演化为前述的多种学科,还可以启发构建中国的经济学、管理学、法理学和政治学。

四、心学传统的现代阐扬

1.准确把握“心”的内涵

“心”,人人具备,是看不见的“物质”,是能觉知的“存在”,本来圆满、毫无缺憾。

“诚意正心、涵养性德”是一切真正有成就者善始善终的“心源”。要想准确了解心,就要准确了解“意”。“意”是“心上立日”,本义是心地光明、充满阳光、正大无私、舍己为人的意思。考虑到这一点,可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多么深远悠久的文化内涵!它是一切古圣先贤代代相传的心法实质。《黄帝内经》上揭示“脾藏意”,说明“意”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幻想”,就像血和气一样,它是我们生命真实的一种“存在”、一种“形态”、一种“能量”、一种“物质”。由于“意”的真实存在,我们才能够“思想”和“意识”。而脾在五行当中居于中宫,属土,色黄,具有涵容、运化、承载之德,具有判别、记忆、智识、核算、传导的功能,这些现代医学或生理学认为只属于大脑的功能,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属于“心”、属于五行、属于十二官。可以十分确定地说,由于中国心学传统的式微,导致炎黄子孙对自己身心的了解,远远不如古人。无论是通过身体实证,还是现代生理学实验,《黄帝内经》所载的内容,都足够真实可信。

吕洞宾在《百字铭》中说:“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了解此心,降服自己的私欲,则如王阳明所说“我心光明”,无事不办。当然,提到心法与意度,还是要参考一下韩非子的忠告:“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除了心法,还要方法。

2.借鉴量子力学的成果把握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当今时代,人执迷于物质,对“心能转物”的本质不能了之。量子力学揭示“意识是产生物质的前提”,在科学的层面回归了经典,使未来的发展呈现出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的科学文化殊途同归的局面。

唐君毅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中开篇明宗,说明写书是为了说明白世出世间九种境界全是自己生命存在与心灵活动的感通。可是在表达上远没有古人精简精到:“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和“意识是产生物质的前提”比较起来简直就是古代语言翻译成现代语言,经典语言翻译成科学语言。

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重新认识,不但会带来物理学的突破,也会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的全新发展。

3.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和心学的现代实践

中国传统心法具有和华夏文明一样久远的历史,这是由华夏文明创始阶段的体悟性质决定的。由于心法的超越言辞和文字等一切有形质的特性,使得不明其实质的学者纵然一世皓首穷经也无从窥其堂奥,致使这一伟大的心学传承经常被世人误解和忽弃,甚至有学者终生不知其存在者。中国心学的复兴,不但会带给人们缓解心灵压力的传统方案,还会产生坚强持久的文化自信。

《道德经》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人民渴望国家强大,人民渴望生活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当中,不是提倡正心,就是揭露贼心;不是讲究修心,就是鼓励养心;不是正坐静心,就是谨慎动心。道家经典提倡清静无为,凡起动心、妄心,“皆镇之以无名之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弱其志,强其骨。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居善地,心善渊”,就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当代中国心学实践的发轫,强国之兆也。

[1]尚书[M].周秉钧,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1.

[2]尚书今注今译[M].屈万里,注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

[3]管子今注今译[M].李勉,注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

[4]陈抟.河洛理数[M].邵雍,述.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5]邵康节.梅花易数[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6]了然.在诗经中修行[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4.

[7]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8]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徐芹庭.细说黄帝内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李学勤.史记五帝本纪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2]老子.老子道德经注[M].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无名氏.内证观察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4]慧明.五灯会元[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8.

[15]净慧.虚云和尚全集3[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顺应自然好度日 颐养人生一百年——《黄帝内经选讲》简介

《黄帝内经选讲》一书由新华出版社于2016年3月出版,是作者钟永圣博士于2015年9月应河南省巩义市委宣传部的邀请,在巩义市人民医院面向700多位听众进行的连续三天的讲座记录。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体验,简要地阐释《黄帝内经》三篇要旨:《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和《灵兰秘典论》。钟博士认为,只要炎黄子孙认真领会、践行和长期坚持这三篇的内容,几乎就可以保证一生少得病乃至不得病,即使得了病也比其他不学习此内经养生方法的人好得快。不但可以少得病,还可以活到天年,即健康地生活一百年。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典,是中医成学的奠基性巨著,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石。但是长期以来,仅仅被当作“医学著作”而与非医学执业人士无缘,也因为卷帙浩繁、行文深邃而令大众读者望而兴叹、束之高阁,未能广泛传播,普惠大众。有鉴于此,钟永圣博士选取《黄帝内经》中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篇章,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使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受惠于中华传统经典智慧的帮助。

《黄帝内经选讲》提倡现代人应按照天地四时运转规律安排作息时间,尤其针对《黄帝内经》诸如“天之在我者,德也”等相关内容,强调人要心存善念,要真诚、谦让、柔和待人,净化内心,摒弃不良欲望和行为,不但会少得病乃至不得病,人生命运也一定会有改变。

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学习《黄帝内经》的切身体会撰写而成。为了写作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学方面的论文,作者从中国各类经典中寻求答案,发现每本书都可以相互融会贯通,并且都可以为中国本土的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内各个器官如何分工、配合,“主明下安”,“治未乱”等经典表述,就是中国传统经济学的经典内容。作者笑称自己是第一个把《黄帝内经》读成经济学著作的人。

2017-03-29 作者简介:钟永圣(1973-),男,博士

1671-7031(2017)02-0074-06

B21

A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