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志彪,姚志勇
(1.南京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2.复旦大学 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3)
传统上,一般认为中国的产业经济学就是关于产业竞争与产业发展的学问。这一表述暗含了产业经济学的两大研究对象:一是与产业组织、企业组织等问题有关的竞争、治理结构和竞争政策;二是跟产业结构、产业联系、产业技术和产业布局等问题有关的产业政策。其实,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在导向上是有冲突的:竞争政策以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己任,而产业政策则以资源在产业间的倾斜配置为特征。在一个具体学科中,包含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内容,可能在所有的经济学科中也只有产业经济学是如此安排了(1)国内学者编著的《产业经济学》教科书或多或少呈现了这种杂糅的现象。。
中国产业经济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看起来荒唐可笑的现象,是由于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该学科在不同文化、不同价值体系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经历了一个长期消化吸收和为我所用的改造创新过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发轫于西方国家为规范市场竞争的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产业经济学,在经过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的产业政策实践的改造、创新和融合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引进我国。在这个长达五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分析的对象、内容和视角不断被拓宽,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产业经济学就是欧美的产业组织理论,其研究对象和视角是同一产业内部或同产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下,同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因此西方产业经济学的长期传统,一是研究取决于“管理的手”的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问题,二是研究取决于“无形的手”的市场竞争性资源配置问题,三是研究取决于政府“干预的手”的资源配置问题[1]。总之,是试图运用规范的竞争政策或反垄断法去调整这些资源配置中的利益关系,实现以公平竞争为基础的效率竞争。例如,无论是主流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分析范式,还是后来居上的芝加哥学派的分析范式,虽然在政策主张方面大相径庭、南辕北辙,但是它们在界定市场,判断市场势力,或者建立竞争分析模型时,却都必须遵循同产业的原则[2]。这一阶段欧洲产业经济学发展路径与美国有一些重要差别。虽然欧洲产业经济学在分析视角上与美国保持一致性,但是它在同产业原则下,对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传统研究范式做出了很大改进。其主要表现在于,欧盟实施竞争政策的目的不是反垄断,而是通过竞争政策的作用更好地、更深层次地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目标。例如,欧盟竞争法很重视反价格歧视行为,这有利于欧洲市场的一体化;再如,由于欧盟竞争法认为,鼓励收购兼并有利于在欧盟共同市场内部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因此欧盟对收购兼并行为的控制程度要比美国宽松得多。因此欧盟竞争政策的特点,是为了利用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在特性实现欧盟经济一体化目标,以便更好地与美国、日本等进行竞争[3]。这一点是判断欧盟竞争政策选择与其他经济体不同的最重要的方面。
在第二阶段,日本早期的产业经济学虽然吸收了美国竞争政策的主体内容,但是却带有浓厚的东方价值取向。强调产业政策的倾向性而不是竞争政策的公平性,是其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特色和内容。产业政策既用规模经济的价值取向干预产业内竞争,也用挑选输家赢家的有为政府理念干预产业间的资源配置,试图推动产业结构变迁[4]。竞争政策则长期强调政府管理而不是放任市场调节。这种把政府干预作为重要发展工具的机制,符合日本从封建时代过渡到工业化国家这一过程中的社会文化传统和特点。很多日本学者认为,日本的反垄断政策是二战后美国占领军当局遗留下来的产物[5]。因此日本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矛盾性:既有同产业原则下的产业组织理论和相应的竞争政策,也有侧重于产业间关系分析的产业结构和相应的产业政策。
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经济学家出于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从日本和美国引进产业经济学并加以吸收、消化和改造,逐步形成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受日本产业经济学体系和结构的影响,中国学者编纂的产业经济学,比较偏重产业政策、需求管理、布局政策、出口导向政策等调控功能。
显然,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视角,是由其学科所承担的使命和研究解决的问题决定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学家创作的各种版本的《产业经济学》都是上述内容的混合形态:既有同产业原则决定的传统意义上的产业组织理论,也有反映产业之间形态和结构关系的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理论;既要利用竞争政策规范市场秩序,还要利用产业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既研究国内产业循环和关联问题,也研究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价值链问题[6]。这样,中国产业经济学就在一个大的框架和结构下承载了非常复杂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与其他经济学学科之间存有重叠关系,如产业结构理论与发展经济学有重叠,产业布局理论与区域经济学有重叠,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有重叠,而且这些内容之间也缺少紧密的内在联系,有关理论的逻辑主线也不够清晰,缺乏前后一致性,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严重冲突,如竞争政策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自调节作用,限制政府的直接干预,而产业结构政策则要求政府站到经济发展的前台,直接强力地干预资源分配。
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产业经济学内容扩张为线索,比较分析这个学科在研究对象、分析视角和基本内容上的演化历史和逻辑维度,指出学科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基本缺陷,试图从学科发展演化和政策实践的角度,提出以现代产业链分析为主线范畴来改造和创新该学科的设想。这一设想认为,以产业链分析为主线范畴的产业经济学中国化,是未来中国产业经济学发展新的重要方向,是中国经济学者进行学科创新可能选择的重要工具,是未来中国产业经济学发展新的重要方向和可能的路径之一。
中国产业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分析视角和内容随着该学科的使命和任务不断进行叠加式横向扩张。出于制定产业政策推动发展或制定竞争政策规范竞争的需要,中国产业经济学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中国产业经济学不仅要分析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配置状态,而且要分析产业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关联关系。第二,它不能仅仅是宏观结构性的,而必须是中观、微观的;不仅能分析一个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垄断关系,而且能够深入企业内部分析管理的手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第三,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经济学还必须重视分析跨国企业组织的作用问题,尤其是跨越国家边界的产品内分工现象和作用问题,以揭示当今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与贸易行为机制。
下面我们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层次,对中国产业经济学分析视角的不断变化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展进行简要分析。这种分析是出于引入本文主题的需要。
第一,把宏观经济学忽视的结构问题作为产业分析的主要任务。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方法天然地忽视或者缺乏对结构关系的研究。这与宏观经济学抽象研究的方法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众所周知,在宏观经济学中,总供给=储蓄+消费+进口=消费+投资+出口=总需求。这是最基本的恒等式。在这个简单而著名的恒等式中,省略了总产出中的中间消耗或者中间投入这一项。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抽象掉了对中间投入或中间需求的分析,它仅仅是对“净产品”运行的分析。中间投入或者中间需求,是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市场交换和资源配置问题,它们反映的是经济运行中必须存在的技术经济关系。宏观经济学把中间消耗问题在分析中抽象掉了,使其在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客观上需要涉及结构关系研究的产业经济学改善经济分析。
宏观总量分析反映所谓的“净产品”的运行情况,认为中间消耗关系会在产业内部自动实现平衡(2)这种认识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马克思的简单和扩大再生产理论认为,在经济运行中,仅有第一部类的(v+m)与第二部类的c之间需要进行跨产业之间的交换和交易,而第一部类的c和第二部类的(v+m)部分,完全可以在各产业内部进行自我交换,并自动实现平衡,不需要通过产业之间交换。。其实这种内部交换和自动平衡的假设,并不是对真实经济的反映,而是进行抽象简洁理论分析的需要。由此决定了宏观经济学无法反映中间需求及其结构变动对最终需求的总量、结构及总需求的影响,无法反映中间投入及其结构变动对最终产出的总量、结构及总产出的影响。
经济运行中由于没有了对“各产业的中间需求合计=各产业中间投入合计”这种关系的描述,即缺少对投入产出表中第一象限流量的结构性描述和分析,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产业分析,更不能深入到产业内部进行具体的企业间关系分析。这一任务自然地落到了产业经济学的身上。
第二,把发展经济学强调的产业间关系纳入产业分析视角。产业间关系是产业经济学弥补宏观经济学缺陷、深入经济体系内部进行研究的第一大关系。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涉及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其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效率降低。这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依据。分析和解决这一普遍的、重大的问题,过去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现在也成为中国产业经济学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其通常有以下三种分析角度。
其一是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即研究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三大产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动趋势。由库茨涅兹开创了这方面的经典研究,钱纳里和奎赛因则开创了一个世界“标准结构”的范式研究,用于分析现实的具体国家产业结构与世界标准结构的偏差,以便找出使一国产业结构失衡的真正原因[7],研究如何通过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推动经济发展。要素禀赋决定了产业结构,但是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下经济效益不同,因此产业结构也会反过来影响发展进程。这样,通过主动推动结构变换促进发展水平提高是一条重要的促进发展思路,这是国家推行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为此政府要主动作为,即通过有意识地引导或者干预来实现要素禀赋的动态演变。二战之后新兴的赶超经济体,如亚洲四小龙,尤其是日本,其产业政策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遵循这样一种思想。
其二是对产业关联关系的分析,即投入产出分析。列昂节夫开发的投入产出表展示的是非常典型的结构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视野。该研究方法在纯产品部门假设下,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拓展对产业形态结构的技术经济分析:一是在总需求、最终需求与中间需求之间建立传导性机制联系。如从最终需求的总量和结构目标出发,在给定的技术系数矩阵下,推测它对各产业需求和产出结构的影响。二是在总供给、增加值与中间投入之间,建立传导性的机制联系。如在给定的投入系数矩阵下,这种供给分析可以从增加值及其结构的变化中看出它们对总投入及其结构的影响。三是把前面的两类模型进行适当的扩展,用于复杂的、动态的情形分析。如通过动态地修订技术系数矩阵,研究涨价传递机制、环保政策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技术变迁、甚至裁军等现实问题。投入产出分析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模型也更加精细。
其三是对产业集聚关系的分析,即空间经济分析。1999年由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和安东尼·J·维纳伯尔斯三人合著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开始把公司定位的研究作为空间经济分析的焦点。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公司的定位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作用。例如,经济全球化虽然加速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更加自由,但是为什么全球各地还存在着普遍的产业集聚现象?经济开放和投资贸易自由化对国家经济活动的区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获得“中心”地位,还是沦为“外围”处境?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参与国际产业内或产品内分工?
第三,把产业组织理论特有的同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纳入产业分析视角。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即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弥补宏观经济学缺陷并深入经济体系内部进行研究的第二大关系。在市场经济中,资源在产业内企业之间的配置问题,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也称为狭义的产业经济学。当今世界关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硕果累累,为分析需要这里仅指出其研究的几个基本特征[8]。
一是研究范围的界定有特殊性。产业实际上是所有生产同样产品、使用同样服务的企业的结合体。“同一产业”这一范畴,是按照商品的性质和用途所作的划分[9]。这样,在“同一产业”内部,便聚集了若干不同所有制、地区、规模的企业。以这个视角来进行产业分析,侧重的是从用户角度来观察的企业间的可比性,而从企业角度看则是被用户挑选的竞争性。我们把这种分析称为产业组织分析。
二是关于产业内企业关系的性质具有特殊性。在市场经济中,同类企业之间的关系,核心是竞争与垄断关系。同行既是伙伴也是冤家,既可能有合作但更多是竞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就要努力争夺消费者,就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降低成本。在争夺消费者的过程中,企业既可能运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手段,也可能运用其他手段,如各种有损竞争者的垄断手段。垄断损害社会福利,因此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要研究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为正常的产业竞争提供价值准则、法律标准和操作手段。
三是关于判断产业运行的价值准则。以公平和效率原则来建立竞争标准、竞争规则,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保护竞争不保护竞争者,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鼓励竞争,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心议题。离开了同一产业谈不上什么是公平,比如说按照规模来分就会歧视中小企业,这不是公平;按照所有制来分,歧视非公有经济,这不是市场经济。其实企业竞争要公平,国家的竞争政策应该符合产业公平原则,即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应该面临一样的政策环境,这样在政策平等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才是效率竞争,这有利于淘汰落后鼓励先进。
第四,把国际贸易学中的产品内分工现象纳入产业分析视角。对公司内或产品内资源配置关系的分析,是开放条件下产业经济学弥补宏观经济学缺陷并深入经济体系内部进行研究的第三大关系。关于其重点研究的内容,可以按“国内/全球”和“公司内产品内/公司外产品内”这两个维度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公司内或产品内分工关系分类
对于同一产品内各环节的资源配置问题有四种研究角度:
第一,左上部分反映的是资源分配完全在国内的本企业内部进行时的情况,是由公司经济学或者国内价值链贸易所研究的内容,是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一个企业所进行的价值链贸易。
第二,左下部分反映的是当资源分配完全在国内进行但它的边界又是公司外时国内价值链贸易的情形,即这种国内价值链贸易不是发生在一个公司内的,它是在不同公司间发生的,因此是公平市场型贸易或被俘获型贸易。
第三,右上部分反映的是跨国公司的投资贸易一体化,这种价值链是基于纵向一体化贸易的全球价值链,是比较特殊的一种价值链,研究的是公司内的垂直一体化贸易。
第四,右下部分反映的是当资源分配跨越国家边界在全球进行,而且又是公司外时的情形,它要研究的是基于公平市场交易或被俘获的全球价值链贸易。
从上述简要的学科演化逻辑和内容扩展的线索可知中国产业经济学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所担负的学科使命和任务,使其分析视角、研究对象不断变换,同时其核心的研究内容也不断发生横向叠加式扩张,不仅逻辑主线不够清晰和一致,而且在为不同研究视角提供分析范畴的过程中,产业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重叠现象比较严重,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变成了一门“大杂烩”应用经济学科的趋向。这将严重影响学科的科学性质,失去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学科特色和存在价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从这种表述中不难看到,我国未来将要继续推进产业政策的功能和作用。显然,始于西方研究竞争政策为主的产业经济学,难以承担国家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实施产业政策的重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使命和任务决定了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仅研究竞争政策,也不能回归中央计划模式仅需要产业政策。我们需要努力寻求更具有包容性的学科范式,才能承担产业经济学在中国需要的复杂且综合的学科使命和任务。这一学科范式,不能简单地否定现有学科体系和内容,也不能简单地通过扩张学科的内容来实现,而是需要一种逻辑自洽且体系严密的一致性:它既要能涵盖产业经济学现有的产业组织分析、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联系分析,也要能链接产业布局分析和产业开放分析。这是一个不太容易兼顾的目标。
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中,我们发现符合这个要求的学科范式,就是国内外产业经济学长期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产业链分析。无论是实施竞争政策还是推进产业政策,都需要把这个过去长期忽视的范畴摆到学科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来。产业链分析作为现代产业经济学的新范式,是中国产业经济学者进行学科创新的可能的重要工具。西方发达国家因为市场机制比较发达,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功能和作用较小,因而可以理解的是,其产业经济学家一直比较重视对市场竞争环境和秩序的研究[10],而不注重产业发展中产业链问题研究,但是这个问题却是发展中国家学者必须在产业分析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个重要概念[11]。
本文所述的产业链,指的是一个国民经济系统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客观存在的某种技术经济关联。由于这种联系往往像机械系统的链条一样耦合在一起,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产业链”。它往往涵盖了产品或服务周转的全过程,包含了从原材料生产采购开始到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中间品制造、终端产品装配乃至流通、消费和回收循环等许多环节[12]。社会分工与专业化越复杂,产业链就越长,人类需要就越精细化、高级化,加工组装的链条也越长,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资本越密集,产业的附加值也越高[13]。
图1刻画了产业链分析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学新范式的可能性,它具有链接和整合产业经济学现有主要内容的重要功能,使之成为一个逻辑自洽的严密体系。图1首先根据上节提到的产业分析四大视角,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然后加入产业链分析。因为它属于偏中观的层级,故处于中间位置,向上链接偏宏观的产业关联经济学与产业结构经济学,向下链接偏微观的产业组织与企业理论,从而形成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的逻辑链条。
图1 产业链范式
如前所述,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产品或服务周转的全过程,是从最初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通过研发、生产、加工、流通,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纵向链条。这些纵向链条从工序、区段看,就是产品内分工关系,可以进行国内和全球价值链、技术链和产品内贸易分析[14];从企业组织形态看,就是产业组织关系,可以进行市场竞争力、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分析。这是图1中向下箭头的含义。而从技术经济联系看,就是产业关联关系,可以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从构成再生产的完整环节看,如果进一步把这些关联产业按照制造业或服务业等大部类合并,那么产业链也可以进行产业结构分析。这就是图1中向上箭头的含义。
而在现有的产业经济学中,处于这一中观位置的是“(同)产业分析”。如前所述,对于孤立单一产业的分析,向上无法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和结构分析,向下有碍进行跨产业的企业间或产品内分析。而由多个相互关联产业所构成的产业链分析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研究者既可以关注产业链上的某一个产业进行重点分析,从而涵盖已有的“同产业分析”;也可以就产业链上的几个产业进行产业关联研究;还可以从最终产品的角度出发,对产品生产流通中的工序、区段进行“微观-微观”分析。
这里强调一下产业链分析其实可以包含产业组织分析的问题。产业组织分析中运用的“上游厂商(供应商)”“下游厂商(客户)”与现有产业中厂商的竞争与垄断关系,即纵向关系,其实就是“纵向的产业链”问题;而“潜在竞争者”“新进入者”“替代品威胁”与现有产业中厂商的竞争与垄断关系,其实就是“横向的产业链”问题。因此,产业组织分析或“同产业”分析,只是产业链范式分析的一个特例,产业链范畴在建设产业经济学中具有通用性。
图2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把上游原材料、中游零部件制造和下游整车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多个产业联系在一起。目前电动汽车主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首先通过上游采掘业对锂矿进行开采和加工,然后由中游的制造企业做成电池,由下游的整车厂组装到车辆里,整车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并提供各种相关服务。这一链条涉及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部类以及其中多个细分产业。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既可以沿着纵向链条进行结构分析和产业间分析,也可以专门截取电池产业横断面进行有关新能源车电池产业市场的结构分析、技术经济联系分析和电池产业结构分析(3)来自搜狐网http://www.sohu.com/a/318791061_478183。,还可以分析某家电池生产企业,比如宁德时代与其他电池企业的竞争关系,即进行横向产业链分析,或与上、下游企业如特斯拉进行纵向产业链分析。
图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事实上,很多时候所研究的问题只集中在产业链的某几个环节或产业,而不需要分析完整的产业链。这时,只需要用到简约的产业链,只涉及一个或几个产业的内部分工即可。图3和图4分别是人工智能产业链和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前者涵盖多个产业,既可以进行产业间分析,也可以进行跨产业企业之间的分析;后者对工业机器人产业进行了细分,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由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构成,上游是核心零部件,主要是减速机和控制系统,中游是机器人本体,下游是系统集成商,国内企业都集中在这个环节上(4)网址为https://mp.weixin.qq.com/s/AMn0nB3UwPF_070TP_rY-A。。该产业链可以用来研究上、中、下游企业的纵向关系,以及同一层次企业之间的横向关系,当然更可以对工业机器人这个产业或产品进行深入研究。
图3 人工智能产业链
图4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图1及以上例证有力地证明,产业链分析作为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主线范畴,具有链接和整合产业经济学现有主要内容的重要功能,融合宏观、中观、微观分析,甚至融合“微观-微观”分析,使之成为一个逻辑自洽的体系。
可以从很多维度来观察和分析产业链,图5只展示了部分维度。
图5 产业链多重维度
加强对产业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仅可以整合产业经济学现有的主要内容,而且可以带来产业经济学的创新,促进我国产业链现代化进程,推动我国企业掌握全球产业链的治理权。这是未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产业链分析,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企业、产业、地方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活力。纵向产业链竞争是指产业链中具有互为上下游关系的行业或企业之间的竞争[15]。比如图4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想要抬高零部件售价,而其下游的本体生产商想要压低零部件价格,这就是纵向价格竞争。横向产业链竞争指产业链中同产业的竞争,或来自潜在入侵者或替代产业的竞争。仍以图4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为例,比如中游生产工业机器人本体的企业有很多家,企业之间具有可替代性,那么企业之间的竞争属于横向产业链竞争。可以借助波特的“五力模型”来进一步分析。其中,纵向产业竞争力,即买方竞争者、同产业竞争者、卖方竞争者这种纵向产业链竞争关系,一是取决于卖方即上游的议价能力,二是取决于买方即下游的议价能力。卖方或供应商议价能力则取决于供应商的重要程度、供应商数量、本企业后向一体化水平,而买方或客户议价能力则取决于客户的重要程度、客户需求量、信息是否对称、本企业前向一体化等情况。而横向产业竞争力,即同业竞争者、替代品、潜在进入者之间的横向产业链竞争关系,则取决于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威胁以及同产业的竞争程度三个因素。其中,潜在进入者威胁则取决于资源优势、规模经济水平和政府保护程度,替代品的威胁取决于产品的性价比、产品差异性和替代品的竞争性等。
除了上述产业链内部纵向和横向竞争之外,更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人们津津乐道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争,苹果、三星和华为智能手机之争,实际上都是它们各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如图6所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位于各自产业链的顶端,操控着各自的产业链展开竞争。这些企业一方面与链中的企业展开竞争,比如抬高自身售价压低装瓶厂的毛利,即开展产业链内部的纵向竞争;另一方面又在两家企业之间展开着长达数十年的激烈竞争。它们控制着原材料采购、装瓶厂生产、销售渠道、广告和推广,以及各环节的定价,展现了强大的产业链治理权。这使得它们凭借着手中关于可乐配方的商业机密,百年来长盛不衰,尽管它们之间竞争激烈,但依然利润丰厚,全球畅销。
图6 可乐大战
随着疫情后产品内分工形态的全球化趋势收缩,未来全球的产业竞争,将会从国际代工企业竞争跨国公司总部订单的方式,转化为全球产业链之间、全球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全球产业链集群竞争,将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之间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竞争的主要形式[16]。如在全球价值链贸易中,那些嵌入全球产业链的新兴市场国家的代工企业之间,或代工企业与若干不同“链主”的跨国企业之间,或若干“链主”的跨国企业之间,必然会就价格、品质、交货期等发生激烈的产业竞争,竞争失败则可能意味着某条具体的产业链整体发生衰退。再如,在沿“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安全可控的全球产业链过程中,中国企业可能会依托国内开放型产业集群,在某种程度上主导全球产业链的某些重要环节,作为产业链的治理者,其治理方式和实际绩效都将与其他既有的全球产业链或者欲将建立的产业链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
产业链分析有利于协调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减少二者的冲突与矛盾。通过产业链分析,如果发现在某个环节存在产业瓶颈、产业缺失或垄断现象,那么就应该综合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进行调节,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把这两种具有互补性、目标一致的政策对立起来。
比如高通反垄断案,美国、欧盟、中国都对高通发动过多次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也尝试过罚款和各种补救措施,但是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高通依然不时地滥用其垄断地位侵害下游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这时,如果从完善产业链竞争的视角出发,不是消极地运用竞争政策惩罚而是运用鼓励芯片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扶助潜在进入者,那么政策综合运用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好很多。其实这时产业政策也就变成了一项强化竞争力度的竞争政策,有利于遏制高通滥用垄断地位,保持芯片行业的可竞争性。
又比如,美国特朗普政府利用美国在芯片产业的优势地位,对华为、中兴通讯等中国企业威胁实施“芯片断供”。这时,以完善产业链理念强化产业基础,鼓励中国芯片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的经济政策,既是产业政策也是竞争政策。因为这种产业政策旨在打破垄断,维护行业竞争格局,因此有效协调了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内在冲突。
在快速技术变革时代,经济发展的目标总会赋予产业经济学以崭新的使命和任务,因而要求产业分析的视角和对象随着技术进步的方向不断演化。传统的对成熟产业的分析方法和理论范式不能胜任对高技术条件下的产业发展和竞争分析,这时学科建设的任务不是简单地扩张学科内容,更不是无视这种要求沉湎于学者的自娱自乐,而是要根据来自实践的需要,勇于进行创新和建设。
与西方产业经济学所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产业经济学承担着研究规范市场秩序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由此决定其分析视角也是双重的:既要进行市场结构、产业组织和竞争政策的分析,也要进行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分析,甚至还要进行开放条件下的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分析。无论是实施竞争政策还是推进产业政策,或把过去一直作为具有内在冲突的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或以嵌入全球竞争来推动国内开放发展,都需要把产业经济学长期忽视的产业链分析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在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产业经济学方面,产业链范式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创新空间。
产业链分析作为现代产业经济学的新范式,具有链接产业经济学使命和任务的重要功能。运用产业链范式去分析问题时,既可以从事“顶天”的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分析,也可以进行“立地”的市场结构、企业内部组织、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许多有效的产业分析工具,如投入产出技术、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动态竞争与高技术条件下的反垄断方法、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分析方法等,都可以基于产业链范式得到逻辑上前后一致的统一运用,从而可以使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统一在一个严密的逻辑框架下取得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
以产业链范式创设中国自己的产业经济学,是未来一项可以试验的重大任务,需要更多学者的积极响应,并坚持不懈努力探索前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