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丰 云
(湖南开放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重中之重就是要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基层管理者[1]。湖南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成人高校,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灵活的教育模式,自2004年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开设了多个涉农专业。2014年,湖南开放大学自主开办了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农村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等多个涉农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一定农业及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与实用性技能人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人才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开放大学涉农教育也产生了新的时代使命,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为当地农村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推进现有“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转型与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各项教学活动安排的内在逻辑主线[2],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元素,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3]。课程体系的科学合理,课程内容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人才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的背景下,开放大学涉农专业进一步完善与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将有利于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找准方向,科学谋划,也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贴近实际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从而为农村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应用型人才。
湖南开放大学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涉农人才培养理念、机制、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为湖南省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实用性涉农专业技能人才。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化,对涉农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农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内容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当前湖南开放大学在农村方向开设的招生比较多的专业主要有: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农村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等,这三个专业都属于管理学科大类,从三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看,与另外两个专业相比,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专业只有“乡镇行政管理”“小城镇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等几门专业核心课程不一样,其他课程设置都基本雷同,显然,在课程设置时,重学科统一,而轻专业差异。而且,从培养目标看,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行政管理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现有课程体系中“财政与金融(农)”“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电子商务概论(农)”“农产品营销实务”“乡村旅游管理实务”等偏向经济管理类的课程,虽有一定实用性,但学分比例太高,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离较远。
当前,湖南开放大学涉农专业虽然是面向农村开设的专业,但在课程设置方面,大部分课程是依托于原有专业,涉农特色不鲜明,未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特色化、针对性的服务。从现有课程体系看,“税收基础”“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等课程内容与农村关系不够紧密。虽然有几门课程以“农”字冠名,但从课程内容看,“农”字特色不够明显。如“乡镇行政管理”“实用管理基础”“财政与金融(农)”等课程,其名称虽与“农”字有一定关系,但所使用的教材与行政管理专业所使用的相关课程教材一模一样,只是内容偏少一点,其内容专门涉及农村的基本上没有,服务三农特色不够鲜明。
湖南开放大学涉农专业多偏向于理论性,实践性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从课程执行来看,理论课程偏多,实践课程占比较少。学生对这类偏重理论的课程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而线下生产实习环节,因远程教育的局限性,这一实践环节基本流于形式。二是从课程内容来看,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有些内容往往是教材的简单搬家,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求,可操作性也不太强,且因远程教育的局限性,授课时教师多是以讲授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的体验感不强,课程实用性有待提升。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还是传递和塑造价值观的过程。党的十九大将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专业队伍作为振兴乡村的第一步[4]。服务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专业素养,还需要具有深厚的农村情结、农民情怀、乡土情愫,做到把农村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把农民当作实现自我梦想的服务者,为农村谋发展、为农民谋福祉。而当前涉农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内容,虽然在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时也引入了课程思政,但这些课程思政目标更多的是一些共性的,而专门针对农民学生的爱农、强农、兴农情怀的激发仍然不够充分。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5]。课程体系的科学合理,课程内容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关键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湖南开放大学涉农专业的学习对象基本上为村(社区)的两委班子、党员、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技术带头人、职业农民等人群,要通过多种形式,对这些学习对象的学习需求及个性化特征展开调查,充分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这些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涉农专业的课程设计既要符合专业特点,也要符合这些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学习习惯及学习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他们生活、心理及其他需求。
课程体系设置的根本意义在于能够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为提升广大农民学习者的专业技能,涉农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坚持专业教育与农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课程设置时既要兼顾信息处理、语言表达、实用技术、自我管理等一般通用能力的提升,更要根据职业岗位深入挖掘不同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体系要重点围绕这些专业核心技能的提升来设置。
课程设置时要始终咬住“农”字不放松,紧密结合当地农业、农村、农民实际需要,开设“农”字头课程,同时强化课程实践、综合实践等实践环节,强调学做结合,增强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学习资源、考核评价的实用性,使农民大学生能够将学习成果在工作生活实践中转化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鉴于农民已有知识储备和学习时间的冲突,课程内容及相应的学习资源,也不是多多益善,而应在保证课程目标的前提下,以“够用”为基本原则。
涉农专业的学生虽然都是农民,但这些人分布在湖南各个地市州,课程设置要彰显“农”字特色,同时也要考虑湖南不同地市州地域、产业、人文的不同,着重开发本土特色课程,课程的内容要整合本土资源,更加凸显地域特色和契合区域实际[6]。更多的乡土本土人文、资源、信息、产业、文化等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才能从思想深处真正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热爱农民、热爱并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乡土情怀,将价值引领、文化传承与知识技能有机整合,培养更多“能安心、能吃苦、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本土人才。
当学习者期冀在生活工作的间隙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学习,借助移动泛在技术所实现的碎片化学习也就成为颇具潜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随之产生的碎片化、多任务和读图等特征所带来的学习深度问题也浮出水面。学习就是对碎片化的知识、信息等“构件”进行加工的过程[1]。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所构成的学习,往往具有浅阅读的特征导致由阅读所引发的思考变得支离破碎,进而让知识与思想也呈现出碎片化的危机[2]。
湖南开放大学虽然开设了多个涉农专业,但从招生人数总数看,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专业人数占到了将近70%,因此,这里以该专业为例,进一步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看,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专业培养的是村(社区)的两委班子、社区工作者等职业群体,能够从事农村基层管理、行政业务办理、办公事务处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乡村基层管理人才不谋而合。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同时还是政治问题[7]。而乡村行政管理人才特别是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具体推动者和实践者,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把手和推力。因此,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乡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其治理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关系到乡村振兴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应依据乡村振兴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乡村行政管理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来设置本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人才的基本岗位能力需求及专业培养目标,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专业重构了阶梯式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模块一: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坚持“必需、够用”基本原则,主要目的是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通用技能。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信息处理、语言表达、自主学习等通用技能。同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基层战斗堡垒的“班长”、农村发展的“领头雁”,更应该具备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职业素养。该模块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实用英语”“信息技术”等。
模块二:专业技能课程模块是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岗位主要职业能力。从岗位能力看,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政策解读、公文写作、沟通协调、组织策划、依法行政等专业核心技能。因此,专业技能课既要体现行政管理专业自身特点和核心能力,开设“公务员制度讲座”“行政案例分析”等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要从乡村振兴对基层干部的基本能力要求出发,突出基层治理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技巧的培养,强调“学有所用”,开设一系列“农”字开头的课程。如,根据“治理有效”基本要求,开设“农村公共管理”“农村政策法规”“农业投资政策与指南”“村干部领导方法与艺术”“村镇规划与管理”“农村党建实务”“农村社区工作实务”“农村常见纠纷调解”等课程;根据“生态宜居”基本要求,开设“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课程;根据“乡村文明”基本要求,开设“农村文化建设”课程。同时,为突出湖南本土及地方特色,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利用湖南名师名教资源,立足湖南农村发展实际,精选湖南农村相关案例及素材,编写湖南本土特色的文字教材。
模块三:拓展技能课程模块是专业拓展课,以满足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产业化综合化基本需求及农民未来职业发展,达到“一专多用”的基本要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也是重点。一个成功的村干部,往往也是一个优秀的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乃至企业家,他们能够用好国家政策,善于整合各类要素,带领广大村民推动产业兴旺,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终极目标。因此,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也应该具备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创新创业等专业拓展技能。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根据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基本要求,开设“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推广学”“农村电商实务”“农业经营学”“农村创业专题与案例”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也进一步将创业创新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促进了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同时,为突出湖南地方特色,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课程在具体实施时是交由各分校组织,相关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辅导资料、教学设计等都由各分校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开设地方特色课程,如:益阳分校开设了“黑茶评审与检验技术”课程;怀化分校开设了“中草药及杨梅栽培技术”课程;常德分校开设了“汉寿甲鱼养殖技术”课程。
这四大模块的课程设置,构筑了涵盖专业职业素养、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技能于一体的“能力本位、素质同步”课程体系。从体系上看,既强调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注重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阶梯式提升。从课程内容上看,既突出管理属性,彰显专业特色,又聚焦乡村振兴,突显“农”字特色;既关注湖南本土,展现地方特色,又兼顾农民特点,凸显实践特色;既坚持立德树人,贯穿思政特色,又对接市场需求,突出创业特色。从多个方面保证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对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有效对接。
课程实施就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具体实践的过程,这是解决课程体系“怎么学”的问题。为确保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及其内容能实现预期效果,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基于“互联网+教育”思维,坚持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远程教育手段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搭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兼教、学、练、考、评于一体的一站式农民大学生远程数字化教学平台。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都通过数字化平台,在可控、可管、开放、共享的空间进行,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便捷、更加智能高效的服务。
多次调研发现,涉农专业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年龄结构偏高、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时间碎片化等多因素的限制,在学习资源呈现形式上,更易于接受短小、精悍、简单、明了的学习资源。为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便学生自学,网上学习资源建设应该坚持“实用、够用”基本原则,针对学习时间零散、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设计与学生学习需求息息相关的模块化的、片段的、微型化的与简短、实用、形象、生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在文本资源设计方面,为了让辅导文本更具吸引力、可读性和实效性,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图文讲解式、图表归纳式、问题导学式、内容结构导图式、授课PPT教案式等多种编写形式。
“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教育背景下,为满足不同学习者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课程建设必须树立共建共享理念。要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聘请高校、政府、企业、行业、基地甚至是学生,承担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专家、顾问或教材主编、主讲教师,通过协议、联盟、共享、购买以及联合共建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并充分整合全社会各类信息,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通过行业企业引领,开发适合涉农专业学生和地方经济产业需要的优质、丰富、实用、易用的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也促进课程体系与行业、岗位标准、职业技能等级的有机对接,进一步夯实涉农专业产教融合共建共享的基础。
当前开放教育涉农专业实践教学存在明显的短板,增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求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大力度,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要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加强与涉农企业、行业、团体、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专业技能课的相关实践内容和实训课程的教学搬到田间地头。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创设、开发、共享或购买一些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息息相关的仿真实训软件,让学生在仿真的虚拟环境中,通过全景式、沉浸式的云上体验,提升实践技能。同时,实践教学体系中一定要将“乡村振兴”战略对创业创新人才的相关要求纳入其中,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设计,激发和培养涉农专业学生创业创新的意愿与素养,提升涉农专业学生创业创新的能力。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不仅要具有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爱农兴农为农的“三爱”职业素养,只有爱农,才能扎根;只有扎根,才能兴农;只有兴农,才能为农做奉献;只有奉献,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因此,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不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不论是支持服务还是考核设计,都要注重将“三农”政策法规、乡土文化、“三农”榜样等思政元素贯穿始终,将“农村情结、农民情怀、农业情愫”的引导与培养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使命予以实施,从而不断提升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三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涉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专业能力能否得以提升,更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保证课程体系的时效性,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要求涉农高校和涉农行业、企业共同调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企业、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变化,明确不同涉农专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设计精细化、差异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增强课程设计的实用性、时效性,从而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应用型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