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钟 立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9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顺应时代的召唤,是高职毕业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推进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对加速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以及实现职业教育的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学生与本科大学生相比,因学历层次低、知识面窄,主要从事一线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就业的岗位和层级相对较低,因而创业的愿望更强烈。麦可思公司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显示,从2007届到2009届,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远远高于本科,2009届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例为 1.6%,普通本科院校为0.8%,“211”院校为0.4%。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缺乏专业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因而创业成功率比较低;受专业技能的影响,创业项目与创业者专业学习的相关性不大,约为36%,自主创业的行业技术成分也不高,主要集中在个人服务和销售行业,约为40%。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教育者自身认识和素质的局限以及教育条件和社会环境等的限制,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还不成熟,面临诸多困境,存在诸多问题。
1.创业教育观念模糊。[2]一是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存在误区,大部分同学认为读高职就是为了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只有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才会自己去创业做生意;也有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像马云、雷军一样创办大公司,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业,而自己仅仅是一名职业院校学生,这样的目标太遥远,自己根本不可能实现。二是许多职业院校对创业教育的范畴和内容认识不清,将创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混为一谈,认为开设了职业指导课就不需要开设创业课程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产生偏差,从而缺乏对学生自主创业和大胆创新的启发和引领。
2.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统一的理论体系,许多单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院校,也只是沿用一些本科院校教材或粗略地开发几本校本教材以及编印一些讲义,甚至是请一些知名专家或成功创业者定期举办几场讲座而已。任课教师都是凭借经验或自己的“创意”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随意性很大。
3.缺乏良好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但同时能具备这两种素质的教师目前还十分缺乏,大都是由没有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师和行政人员担任。他们需要同时讲授其他课程或从事其他工作,没有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业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中,创业教育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4.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3]一是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缺失,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完善、不系统、不配套,缺乏可操作性。二是缺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在学校无法感受到积极向上、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创业气氛。三是资金问题,由于资金投入的限制,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科研实验设施较差,学校在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方面的支持很有限。
1.加强观念引导,激发创业欲望。要大力宣传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引导学生掌握政策,了解形势,准确定位,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取向,切合实际做出选择。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行行能建功、处处能立业”的新观念上来。要通过举办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培养积极的创业精神。学校要帮助树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典型,为大学生就业择业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要把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作为转变就业观念的重点。
2.改革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遵循整合课程结构与围绕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目标开设核心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优化创业教育计划。同时根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横向联系,注意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通过增设与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为全校性选修课,如中小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工商行政法规等课程,开设“创业项目选择”等专题讲座,分期举办创业培训班,组织创业计划竞赛等,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与学生进行交流,将课程、讲座、活动结合起来,形成规范的创业教育体系。
3.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才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围绕职业导航设计、实施相应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建立就业创业评估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通过教学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主题活动、体验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全面带动和促进,培养综合能力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要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丰富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方式、载体,使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生所学专业及特长结合起来,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大学生融入社会的适应性和实践能力。
4.强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真正开展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专业化;要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教师就必须具备创业实践经历。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校对内可以通过转向培训或鼓励教师创业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的具有实际经验的专职教师。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创业培训,开展创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会,交流创业教育经验;另一方面,应制定一些新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的情况下到创业一线去兼职,培养其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经验。二是对外可以聘请一些优秀企业家、成功创业者当兼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形成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5.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不能单靠课堂的讲授来获取,教师的经验和能力也无法直接转换为学生的能力,学生必须进行实践锻炼才能逐步提高。因此,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在知识讲授时可采用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以案例分析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主动参与到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提高了他们分析创业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进行全真或模拟创业项目的训练,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专业特点及个人实际,选择一个创业项目,自己当“老板”,全方位考虑如何运营自己的企业,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的设计,部分优秀的创业计划书在经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后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如学校商铺等,实现由创业设想到创业行动的转变。
6.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实践证明,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通过营造一种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校园创业氛围可以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产生直接促进作用。[4]校园创业氛围的营造,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专业教师在教学及科研中的创新意识对校园文化氛围起示范作用,同时通过社团组织开展大量与创业有关的活动,如请毕业生中优秀创业者回校作报告、演讲,开展模拟创业大赛等,并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等媒介进行广泛的创业教育宣传,从而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气息,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创业热情的作用。同时,对于那些在校开展创业的学生,学院应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
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创业教育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等,使他们成为未来事业的开拓者和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1]戴雪头.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2]雷俊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J].包装世界,2012,(7).
[3]何斌.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消费导刊,2010,(7).
[4]邹呈明.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江西省高校创业教育为例[D].南昌大学,20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