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邹凤梅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心理素质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20多年的探索,立足于学校生源参差不齐、办学模式多样化及校区设置分散的现实,不断创新、努力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我校进行了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由面向少数学生的问题咨询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的巨大转变。
(一)适应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需要
长期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单纯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虽然专业能力强,但基本能力差、关键能力缺乏后劲不足,不能适应现代技术升级和岗位变换的要求。特别有一些学生因心理调适能力差、心理素质较低、与人沟通交往和合作能力差而制约了自己的发展和创新,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示范院校,要在建设中加强内涵建设,构建适应示范性建设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二)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探索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增强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现实性问题。我校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相比,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还确立了专业课程标准、专业标准,设计了专业教学主渠道外的各种素质拓展活动,是一个涵盖了教育教学全部活动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作为素质教育活动设计的一部分,是满足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三)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的需要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撑起心理健康的一片晴空,其中的心理咨询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用。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心理危机求助意识非常低。所以,我们提出“跳出心理看心理”、“跳出咨询看咨询”的观念,从提高学生个性心理品质、优化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增强心理教育效果,从而提出建设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
(四)适应高职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需要
大部分高职生相比较本科生而言,理想、信念的过早缺失,对自我的期待和理想要低很多。他们将自己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大多停留在“学一门手艺,掌握一技之长,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的阶段和水平。具有“污名效应”的高职生标签和与本科相比较的“软文平”,给高职生造成强烈的心理压力,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势,认为自己将来在职场和社会身份地位上都处于社会的低层。再加上一贯以来,大部分学生从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差,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较弱,一旦进入宽松的学习环境,很容易自我放弃。高职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对自己较低的心理期待,对自我的自控能力欠缺,他们对于教育者任何带有说教意图的教育行为都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为了适应学生的这一特点,促使我们把“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要求,体现参与、突出体验,淡化教育意图,让他们在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中体味心理辅导的意义和价值。
(一)一个中心: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中心
在国家示范性建设中,由省财政厅投资100万的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在两年内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职业素养训练系统、户外素质拓展训练系统、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和学生文化活动系统四个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整合、深化专业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活动与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与发展。
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平台。2009年11月中心建设完成了面积近300平方米、9个功能室的设计、改造、装修、内外部的装饰工作,购置和配备相应办公用品、音乐放松系统、情绪宣泄系统、沙盘治疗系统等。目前,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中心,包括办公室、预约接待室、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团体训练室、阅览室、心理测量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心协活动室,引入情绪宣泄、音乐放松、沙盘训练设施,将理论与实践、认知与体验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一个网站:《心情驿站》
根据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需要和发展,针对中心的实际,自主研发了一个集新闻发布、在线咨询、留言跟帖、事务管理于一体的交互系统。该系统功能强大,全校学生都可以登陆网站,进行心理自测、在线咨询、网上预约、学习心理知识等,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己、进行心理求助,拓展学习视野,加强自我教育能力;也是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基地。特别在办公管理这一块具有独创性,实现了事务方面的计算机管理和统计,打破了静态心理档案无法反映其历史和发展的局限性,可实现学生心理档案的动态记录。比如,传统的工作方式是用心理测量软件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但某个学生的后续咨询情况是无法自动加入档案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在那个特定的点反映的心理状况,不能反映其连续性。一个学生若在几个咨询师那里咨询,后续的咨询师要了解学生的前续状况,只能依靠咨询师间的口口相传,这样很容易有信息的遗漏。在我们研发的网站中,只要一个学生做了咨询,他的档案便自动生成,后续的咨询师可以很清楚简单地了解他的历史情况,实现了学生心理档案的连续性和联系性,更重要的是,这有利于危机排查和干预。
(三)一个团队: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
我校组成一支由专兼结合的教师、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学生心理委员组成的工作团队。团队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本硕结合;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以老带新,传帮接代。工作队伍重在选拔和培训,建设校、系、班三级工作网络。分层设计了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队伍建设的2年方案。针对心理教师的职责分工,不同的专业技能和研究方向,推荐到专业心理培训机构学习培训;对12名院系心理辅导员进行了八期24学时的校内培训,24人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高校政工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2人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证书;对480名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六期18个学时的工作常识和技能培训。
(四)一套课程: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课程
我校建设了从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心理素质教育提升的一整套心理素质训练课程体系,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航》、《心理与健康》、《心理学与生活》、《人际交往艺术》、《管理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情绪调节团体训练》、《爱需要学习》等。
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课程分为两大类: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共20学时。教育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优化心理品质、学会心理调适、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能力。一类是生活生存教育活动课程,共30学时。教育学生培养与人为善及开朗活泼的性格、锻炼强健体魄、懂得自主自信自律及自发、获得自信与荣誉、不断磨炼与挑战自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生命、生活、生存质量的意识和能力。
(五)一个基地: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基地
我校户外素质拓展基地位于学校东校区凌家山上,基地占地50亩,硬件投资120万,项目设施包含场地项目、器械项目、高空项目在内的共约25个训练项目,可一次同时容纳200人参与训练。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磨炼战胜困难的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调适身心状态、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认识群体的作用,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增进对他人的信任、理解、关爱,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养成学生自信、敢为的优秀心理品质和克服心理恐惧的能力,促进心理素质的改善和发展。
(一)人人接受系统的训练
学生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活动除了必要的心理知识传授之外,大量的是需要通过实际活动进行行为方式的训练。核心概念是“人人接受系统的训练”,包含三个含义即每一项、每个人、每个指标,一是每个人;二是系统;三是训练,目的在于改变对于自我的不正确认识,改变固定的思维,改变自我培养的途径。
学生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活动训练要分析学生的需要、活动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训练项目中分类合并,一箭双雕或一箭多雕,让学生启发感触,体验。
(二)团体辅导与工作坊相结合
按照社会职业群对高技能人才的素质需求,开发设计适应高职学生实际和成长方向需要的心理素质训练课程,面向全院学生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和团体辅导活动。
我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与校内其他职能部门和院系合作,常年开放心理素质训练基地,将主题心理素质训练常态化。如:与助学服务中心合作,建立阳光心理训练营;与户外素质拓展基地合作,建立压力挫折训练营;与院系合作,按专业建立训练营;与招就处合作,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训练营等。
工作坊是我校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新探索。在工作坊中,参与者之间可以平等的立场下共同讨论、交换意见,进而凝聚意识。同时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要互相交流意见、激荡脑力、共同创造。透过凝聚意识的过程,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价值观与立场的不同,以成员作为参照对象,利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事情,希望借此沟通协调的机会,共同思考出一个最适合的方向,一起去发掘和采取行动,寻求自我的认识、接纳,挖掘心理潜能,激发创造力,开放性的解决问题。
(三)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助相结合
我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专门建立心理阅览室,共购置专门图书500余本,供学生免费借阅,同时定期开展读书会,分享读书心得,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每学期开展主题班会,以同学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核心主题,如: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对待爱情、如何解除网瘾等;成立心理剧团,进行校园心理剧表演,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本着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挖掘学生心理潜能的理念,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协会,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在武职校园,受到广大同学的认可和称赞,是我校心理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观念创新,以积极主动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措施替代单纯的被动咨询,使心理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一起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翼”,有力推动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建成功能整合,集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和辅导基地,高质量地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专业化要求,保障了心理教育工作阵地,为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构建了决策有人定、工作有人做、落实有人抓的有效机制和工作网络。
(三)实现了全员覆盖。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作为素质教育活动设计的一部分,纳入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分管理和学时管理,100个学时,5个学分,保证了每一名学生都要、都能参加训练与辅导(素质教育活动设计共400学时20个素质教育学分)。
(四)进一步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2009-2014年度共开设了将近15门50个班级的心理素质类选修课,共计10000多名学生选修,大力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实践证明:心理素质训练与辅导系统能有效解决学生在自我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和困扰,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素质,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