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中西思维差异看英汉翻译中的人称与非人称倾向

时间:2024-08-31

吴月红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人类的思维规律大致相同,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种种因素的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根本差异,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语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于我”做主导,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而英语长用物称表达法,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汉语的人称倾向反映了中国人的主体意识,而英语的非人称倾向反映了西方的客体意识。因此。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层面的文字形式转换,更是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的转换。

本文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英汉句子中的非人称倾向和人称倾向,进而探索中西思维模式的转换及有效的翻译途径。

一、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

“思维方式”也叫思想方法或思想模式,就其广义上讲,还可以包括情感活动方式和行为意志方式存在,指的是人们观察事物,体认事例,做出反应时采取的一种基本的思路,所拥有的一种心理定势(陈伯海,1992:53)。思维方式体现于全民族的文化的所有领域,尤其体现于哲学、语言、科技、文学、宗教及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实践之中。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英汉民族生存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因而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中西文化和英汉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遍涉中国儒、道、佛三家,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遍涉西方古代和近代的哲学倾向和流派,两者分别对中西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京大学学者张世英认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传统,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是主客二分的思想文化传统,这便是中西文化思想传统之主要区别。中国哲学向来崇尚和讲求人伦,注重道德修养,注重人际关系,注重建立完美人格,实现人际和谐,建立和谐社会。中国哲学重人文轻科学的思维倾向,使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政治伦理性的特征。“天人合一”思想不以自然为认识对象,不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反思,而从主体自身出发,在经验直观的基础上直接把握主体自身。林语堂(1988·Ⅱ,313)指出:“中文道字,西文没有。西方Truth字,讲客观的真理,中文也似乎少这观念。老实说,中国人对客观正确不正确,不大感兴趣,对于行为的是非,乃大感兴趣。

西方哲学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它崇尚自然,注重认识自然,把握自然,倡导理性思维,强调科学探索。西方先哲深信科学技术,注重客体意识,客观事实,注重根据观察或实验得来的理论证据,从而产生了以实验为基础的逐层深入的逻辑分析方法和种种推断、证明、解释的思维形式,形成了西方科学认知型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法国文学翻译家傅雷是深有体会的。1957年,他在“翻译体会点滴”一文中指出:“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西方人的距离多么远。他们喜欢抽象,长于分析;我们喜欢具体,长于综合。”(罗新璋,1986:627)。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张岱年也认为,“西方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为主,即分析思维方式为主,中国以辩证思维方式为主。”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语言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是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的承载体。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连淑能,2002)。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而且要密切关注中西思维的差异,思维差异处理的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

二、思维差异与人称、非人称倾向

中西思维差异的表现之一就是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的差别。首先,“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人为宇宙主体”和“人者,天地之心也”,表明了在汉人的思想中,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人是主导的,这和汉人的主体思维模式是一致的。(周志培,2004:186)。汉民族强调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这种主体思维模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在描述和论证事物的过程中,尤其在涉及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于以自己为主体,用表示人和生物的词做主语。汉语注重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万物皆备于我”做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个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连淑能,2002)。

例1:What happened to him?

他发生什么事了?

例 2::Excitement deprived me of all power of utterance.

我兴奋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以上英文中句子主语是“什么”和“兴奋”这一抽象事物,但汉语表达习惯于“什么人发生什么事”,所以为了更符合读者的思维模式,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我们把“他”和“我”人称代词作为句子主语。

其次,“天人相分”是古西方人对自身与世界的主流认识。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强调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西方的哲学家早在古代就区分自然意识与认识对象,将人与自然分开,注重自然客体,喜欢探索自然奥秘,注重以事实,根据事实和数 据判断真假是非,具有明显的对象性和客观性。“古希腊哲人的‘认为万物尺度’正好与我国的哲学思想‘万物与我为一’相对,是物我分明,主客体对立的(周志培,2004:182)。”反映在语言形式上,英语常用物称表达法,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

三、思维差异与翻译中的人称转换

(1)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英语往往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汉语则较常用人称主语表达,往往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例如:

① Words fail me! (= I can’t describe or answer that esp.because of surprise or shock.) 我(惊得/ 吓得)就是说不出话来。

②Not a sound reached our ears.

我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③ A great elation overcame them.

他们欣喜若狂。

此外,通过观察以上英汉句子,我们会发现英语多使用无生命的、抽象的名称或物称来表达主语。如“words,sound, elation”等。而汉语则倾向于以人或有生命的或确定的物做主语来叙述事情。如“我”,“我们”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更多的例子来体会这一差别。

④ The happiness—the superior advantages of the young women round about her, gave Rebecca inexpressible pangs of envy.(W.Thackeray: Vanity Fair)

丽贝卡看见她周围的小姐那么有福气,享受种种优越的权利,却有说不出的眼红。

⑤ Beauty lie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情人眼里出西施。

⑥ The year 1959 saw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a real flying ship in the world.

1959年,世界上首次出现了一艘真正会飞的船。

以上英语句子中这种非人称主语采用“无灵主语(inanimate subject),表示抽象概念,思想情感,或时间地点,但谓语却常常使用“有灵动词”(animate verb),表示人或团体的动作或行为,如例5中的“gave”。而根据汉人的思维习惯,人或社会团体才会发出这种有意识的行为。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必须要首先认识到英汉句子叙事或描述时非人称作主语和人称作主语的差异,然后在翻译中进行转换,使译文既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又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

(2)英语中的非人称转倾向还常常体现在用非人称代词it做句子主语。代词it除了用来代替除人以外的事物或生物外,还广泛指代“时间、地点、或难以言明的事情。”

① It is our duty to support the old.

赡养老人是我们的责任。

How’s it with that injured baby in the car accident?

②车祸中受伤的那个小女孩怎么样了?

(3)英语中的非人称倾向还常常体现在“there be”句型中。如:

①There was great changes in my hometown.

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②There is something that they long to do or some public object that they long to work for.(B.Russell: “The Unhappy American Way”).

他们希望有点事可做,希望为某项公共事业做点贡献。

以上例句中用“it”作主语,往往使句子显出非人称倾向,可是在汉语中没有这种用法的非人称代词,因而在翻译时常用人称或省略人称。

由于汉人的思维模式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受事者及行为本身(谁/什么事物[被]怎么样了?)。因此,上述两个句子在翻译时要应用转态译法,将原文的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

①It is well-known that the compass was invented in China more than two thousands years ago.

众所周知,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指南针。

②It is said that Pro.Zhang had gone to America.

据说,张教授已去了美国。

在英文句子中,这些大量的非人称被动句用“it”作形式主语,也体现了西方民族讲客观的思维倾向。但在翻译成汉语时,我们对这样的被动句不能依样画葫芦,而是要根据汉人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作灵活的处理。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可以采用通称或泛称“人们”,“有人”,“大家”,“某人”等等。王力(1984:129)指出,“中国正常的被动式是必须把主事者说出的。如:

Some things have been said in the party today that ought not to have been spoken.

今天有人在聚会上讲了一些不该讲的话。

依照汉民族重人际关系,主和谐精神,为了在译文中叙述显得圆通得体,我们在译文中常常隐含其施事者,将它用“有人”“某人”等代替,并将被动变为主动。

四、小结

从以上的比较和分析不难看出,翻译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活动,它还牵涉到文化和思维等非语言因素。中西思维差异迥异。汉民族“天人合一”的思维习惯促成汉语表达注重以人为主导,采用人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惯常用“什么人做什么事”的句式结构。西方民族则注重自然和客观事实,注重客体思维,往往从客观出发叙述事物,因此其句式常用非人称和被动,不用人称而用抽象名词或 it 做主语。在翻译中,我们应重视思维差异,认真识别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对其差异进行系统而具体的对比,才能避免翻译中思维差异导致的干扰,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原文,传达原文的内容,创作出流畅、自然、准确的译文。

[1]陈伯海.中国文化之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3]林语堂选集[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4]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6]周志成.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