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做”的一些想法

时间:2024-08-31

朱 泓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一、我国职业教育中,“做”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注重“做”的教学环境体系建设。在学校、在企业、在实习基地建立“做”的教学环境体系,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职业环境,将言传、身教、环境影响结合在一起。要做到这一点,学校的院系建设,应突出行业特点;教师师资培训,应体现专业特色;学生社团建设,应体现职业气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应注重与学生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保持一致。

注重“做”的渐进式。现在,大部分职业院校认为,“做”就是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在学校是不可能进行实训的。所以,在学校里是看不到与企业工作环境相关的文化,一旦学生被派往企业实习,由于校企两种文化反差特大,刚开始实习时,学生很难适应。职业院校不仅在硬件上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印记,而且从师资言行上、教学风格上,也应体现职业人的精神风貌。对学生先从职业认知、职业操守、职业习惯、职业环境进行培养,训练,再进行各种职业能力的培训,让学生对相关职业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了解。我在对酒店管理的学生教学时,有学生向我反映说,老师派他们去广州的饭店实习,实习期间,让他们洗马桶,言下之意,对洗马桶之事耿耿于怀。学生之所以有此类想法,在于学校、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职业认知信息提供得很少,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范围、操守、环境的全面的、渐进式的培养。

注重“做”的成本分析。并非所有的“做”都得到工厂去实习,观摩、参观、访问、联欢等形式都可以起到“做”的效果。一提到“做”,许多院校就想到建设实习工厂、实训室、建校外实习基地,总之,没有钱是不能谈“做”的。事实上,“做”并不是我们想向的那么难,观摩、参观、访问、校企联欢,有组织的暑期打工、钟点工等等,都是“做”。

注重“做”的资源共享。不能一淡“做”就想到大量的投资建实训室,要学会与其他院校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的互补、整合与共享。目前,“做”的资源共享需要有关部门的制度设计。如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按地域进行规划,根据地域内各职业院校的优势,建设各自有专门功能的实训大楼,地域内院校统一进行实训管理规划,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培训了学生。事实上,每一所院校搞大而全的实训基地建设,不是十分现实的。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把大量的教育资金投入到极少数所谓的重点院校,对其他非重点院校则不投入或则很少投入资金,也不关注院校之间资源的调剂与共享,容易形成有些学校资源过剩,“做”的有多余,有的学校资源短缺,什么都“做”不了。

注重“做”的实际效果。不能认为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取,有许多知识点通过认知实习与老师的情景式演示就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学校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实习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把学生往企业一送,就完事了,没有长期带队的实习教师,也没有专职的企业师傅指导。许多学校重视实习过程不重视实习效果,对实习的效果也没有进行过真实的、有意义的评估,使得实习中的“做”流于形式。

注重“做”的校企双赢。不能认为实训室只是用于实训的,要让他有经济效益。力争与企业共建共享,既有教学意义,还要有经济意义。不能把校外实习基地当作学生挣钱的场所,以挣钱多少作为是否可以合作的前提。校企合作双赢有各种层次,对于企业来说,高层次的合作主要是解决技术问题,其他层次的合作主要是解决劳动力的问题,对于学校来说,高层次的合作主要是解决理论研究的应用问题,其他层次的合作主要是解决学生动手能力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中,双方的利益点是不同的,但校企双方都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点而忽视对方的利益点。

注重“做”的知识检验作用。不能为“做”而“做”,要通过“做”让知识公式化、模块化、简洁化、通俗化、升级化。教学中的“做”,从本质上讲,是教和学的延伸,是将课堂上的教与学转移到工厂和实训室中的教与学,是教和学的升华环节,老师要在“做”中理解教,学生要在“做”中理解学。

注重“做”的与时俱进。随着技术、工艺的发展,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的实习、实训也应与时俱进。实训大楼可以长期保留,但实训的设备、仪器等应跟上企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否则,“做”就失去了现实意义或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于管理类的专业来说,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模式、营销方式千差万别,变化多端,学校在对这一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做”的实训时,难度会更大,实训的手段会更多样化,目前,大部分学校管理类专业实训的主要方法就是网络实习,程序设计单一、内容抽象,与现实脱节严重,不能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实践中“做”的效果。

二、如何构筑突出“做”的教学环境体系

1.在课程开发方面突出“做”

课程教材开发应遵循“任务驱动、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关注工作、技术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目前的问题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程序中,审核程序较多,要求有出版社立项,要求有多少订购数,要求是什么级别的教材(如精品教材、规划教材等)这些条条框框,都不利于“做”的教材的开发,也不利于职业教育多元化、差异化、地域化的发展。笔者就曾与一位从事企业营销培训的总裁合作,开发一门叫做“智慧创业”的实战教材,供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使用,但该教材出版社不愿出版,因为征订量有限;自己找人印刷,但成本较高;最后,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增订教材,我们制作的实战教材不符合教育部门的规定,不能纳入教材增订。

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要突出职业能力开发。围绕社会需要,课程开发的职业能力要注重内化,职业资格注重资质,职业技能注重实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应以流程性知识(实践知识)为主,以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理论知识为辅,根据任务导向,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和知识群,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做与学相符交叉,融为一体。

课程方案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应以工作流程为主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开发路径为“任务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包括学校部分的“学习领域”和企业部分的“工作和学习领域”,内容有:职业描述,学习的目标和内容,时间安排等。

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包括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老师辅佐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得专业知识,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认知和知识体系。

2.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大胆从企业中引进教师、辅导员,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为“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各种激励机制向愿“做”、善“做”、敢“做”的教师倾斜。

增加专业教师、辅导员队伍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与企业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积累“做”的内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师、辅导员去企业顶岗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应该有相应的项目安排和问题安排,并通过实践来解决此类问题,通过顶岗实践,写出相应的备课纪要。

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辅导员,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特殊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制度。不拘一格聘请专门技能人才讲学,知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有这方面的经验。去年11月22日,58岁的陕西农民惠国海和来自陕西省白水县的苹果种植大户曹谢虎第一次走出国门。在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的讲台上,这两位来自中国西部的农民,用图片和他们自己的语言,向100多位美国的学者介绍了他们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当地建立的苹果试验站和红枣试验站,科学种果、种枣致富的情况,博得阵阵掌声。

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经验、学习经历以及拓展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学校、企业和社区服务,积淀职业素养。逐步形成这样一种社会认知:教师来源于社会,解决公民个人、社区、企业问题,走向课堂,解决学生渴求知识的问题。如果教师具备这种职业素养,也就积累了足量的职业实践素材,可以胜任在某一方面职业教育中“做”的工作。

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辅导员资格认证体系。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点急功近利。许多职业院校鼓励教师和辅导员考各种职业证书,就认为实现了教师、辅导员的“双师型”转化;有的院校,要求老师自己联系一个企业,写一个实习的报告,就算完成了教师、辅导员对企业的认知。所以,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育管理部门应建立严格的、可以操作的、能够满足教学中“做”的需要的“双师型”教师、辅导员队伍。

有条件的学校组建各类行业发展研究所,或者与企业共同组建此类研究所,让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员、实习教师等参与其中,了解企业发展动态,为学校专业发展、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师培训、校企合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切实满足学校发展中“做”的需要。

3.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让“做”有校企兼容的意义

具体包括:在教学硬件方面:比如:在学校或者愿意合作的企业建设差异化的工作室、表演室、企业论坛、企业实验室、模拟企业工作流程车间、学术论坛等。形成企业工作在学校,学校教学在企业,校企互相融通,共同发展;在软件方面,包括对学校、系部教务系统软件进行改进,改进的内容涉及学时、学分、课程(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实训学时等)的设置及要求更加灵活、教材的选取来源更加广泛;在教学管理方面:系部更像一个有学术氛围的企业集团,专业以团队为中心,构成集团的子公司、分公司,教师、辅导员来自企业的比重加大,对学生的管理把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想结合,教师不仅授业解惑,还应把行业的最新信息传递学生。为此,要做到:

(1)把课堂延伸到企业。按照教学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2)把企业吸引到学校。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3)把学生带向社会。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把社会浓缩到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室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产,以微利为条件,建立符合教学需要的微型工厂、微型车间、微型实验室等。

(5)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建设实训中心、共同设计个性化的工作室、共同塑造特型人才。

(6)加强实训、实习、实践的领导与管理,让三者与理论教学并重。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题解决途径:“走下去”和“请进来”[N].中国青年报,2010-11-2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