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时间:2024-08-31

郭彦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郭彦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作为西方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对友爱的研究。他将友爱看作一种德性,或者说是一种“为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他从个体德性转向人际德性,主要从友爱的四重维度进行了阐述。虽然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带有很大局限性,但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邦政治生活,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有重要价值。为此,要通过提高个人道德素质、重视道德行为养成和加强社会公平正义来促进友爱观教育。

亚里士多德;友爱;人际和谐;幸福

一、 友爱的四重维度

亚里士多德把友爱看作一种必须的东西,看作是通向个人幸福和和谐城邦的必由之路。他将友爱置于幸福的框架之内,对友爱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仔细深究可以发现他的友爱思想的广泛性和深层次性。

1.维度一:友爱的意涵

亚里士多德对于友爱的讨论离不开其老师柏拉图的影响。柏拉图在《李斯篇》《会饮篇》《斐德罗篇》中均提及友爱,他将友爱划为爱“智”的范围,[2]同时,他认为友爱和爱是可以等同的,友爱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方向的友爱并非爱。在他看来,友爱的评判尺度最终要看美的形式,即绝对至上的爱,友爱正是我们灵魂对这种美的回忆的一种知识。在这种爱欲即对美的形式的追求下,爱的主体一方对于爱的客体表现出来的爱是自私的,决不允许和其他人分享。亚里士多德对于柏拉图的友爱观持反对意见,认为友爱存在于任何人之间,他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一切友爱关系都囊括进来,不只是局限于好人之间,在好人和坏人、坏人和坏人、不好不坏的人之间都存在友爱。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爱作为友爱的一个特例不能和友爱单纯等同起来。其一,爱是主体单方面的情感,友爱则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情感。爱作为单方面的情感感受,并不考虑是否可以得到回报,只是单纯的情感寄托。类似于基督教中基督耶酥对万物的博爱,不仅包括对有生命的生物,对于无生命的生物照样去爱,并且不计算是否得到回报以及回报的程度。友爱则不同,它强调对爱的回应,这方发出爱的信号,那方收到后回应爱才算是友爱,并且还要毫不掩饰地希望对方好。其二,爱更侧重于是一种情感,而友爱在更大意义上侧重于一种德性。“友爱就是某种德性,或者可以说是赋有德性;或者是为生活所最为必需的东西”[3](P170),这种德性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接正义、勇敢、节制,下启幸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完满的德性。因此,友爱所涉及的是一个“多”而不是“单一”的抽象概念,亚氏只是在描述友爱而非定义友爱。

2.维度二:友爱的特性

首先,友爱具有相互性。友爱不同于爱的单线性传播,它强调爱的主体向客体发出信号之后得到爱的回报,“因为只有得到回报的善意才是真正的友爱”[3](P173)。友爱存在于有生命的生物——人之间,因为友爱是以具有同等心智水平、具有同样的善意为前提的,无生命的生物不能对它有善的愿望。同时,善意还必须以不被忽视为必要条件,要求接受友爱的对象能充分认识到并对友爱做出回应,对接受到的善意同样做出善的行为。

其次,友爱基于共同生活。友爱不仅具有对等的善意回报,同时还需要双方有共同的东西来维持,这种共同的东西,例如志趣相投是基于共同生活养成的结果。友爱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础——共同和共同的来源,而只有共同生活才可以使得友爱这两个基础得以持久维系。友爱的双方要在共同生活中共同形成一些感受,例如喜悦、憎恨、期望等,这些感受要进行共同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而友爱双方所享有的快乐也只有在共同生活中才会有长期稳定的共同来源。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就是古希腊的共同生活不仅限于家庭内部,更涉及公共城邦生活,提倡公民出来与他人交往和参与共同政治生活。

最后,友爱具有相似性。以恩培多克勒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友爱基于相似性,正所谓同类才能相聚,那么相似性到底是有哪些相似呢?一方面,从友爱的发生对象来看,好人因为在德性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都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好人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小。好人与坏人、坏人与坏人之间由于德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若他们之间的快乐或者益处消失,则友爱也将消失,这说明他们之间的友爱相似性较小。另一方面,从友爱发生的目的来看,“爱着朋友的人其实也就是爱着自身的善”[3](P178),这在具有德性的人中间最为相似,因为这种友爱将朋友和自己视为一个统一整体。友爱的产生需要基于相似的生活背景,还需要相似的德性状态和相似的友爱目的,只有在这些相似的框架内才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尤其是要注重德性的培育。只有德性方面得到提高才能缩小友爱的差异,增强对共同生活的价值认同。

3.维度三:友爱的类型

第三,前因后果均在虚拟状态下,但事理与现实同构述理。上述分析的巴别塔与十支箭的故事,都是同构述理的例子。不管所讲的故事中有多大的夸张、虚构的成分,只要与现实中的某种现象有同构状态,即可指桑骂槐,表达对该现象的评判,以此使读者有所醒悟。

亚里士多德分析了人身上所具有的三种可爱的性质,分别是善良的、可喜的和有用的,由此延伸出友爱的三种类型。

首先是利用的友爱,也可以称之为实用的友爱。他们之间友爱的目的是相互利用,是从对方身上获取对于自己的好处,并不是自身德性的发展。建立在这种实用目的基础上的友爱是偶性的友爱,这样的友爱极其不稳定,一旦其中一方丧失对于另一方的有用性这种友爱就很容易散伙。这种以实用为目的的友爱常见于老年人中,当然那些自私爱占别人便宜的青壮年人也常常容易这样。这些人比较功利主义,与朋友交往的目的大多基于对自己有所助益,只有在获得好处时才会因达到目的而快乐。

其次是快乐的友爱。这些人友爱的目的是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他们友爱的对象必须是能够为他们提供快乐的人,一旦快乐消失或者说是不能带给他们应有的快乐,友爱也将终止。这种友爱同样是偶性的友爱,是非常不稳定的。这类的友爱常见诸于青年人中,因为青年人容易随着情感追求感官的快乐,快乐一旦改变友爱也将随之改变。并且青年人容易因追求快乐陷入爱情,爱情是一种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情感,一旦双方之间快乐变淡或者只剩下痛苦,爱情也将随之结束。

最后是德性的友爱。这种友爱只存在于有德性的人即善人之中,“只有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之间,爱以及友爱才是最善的和最大的”[3](P175)。因为他们拥有完满的德性,他们自身在德性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拥有善的品质,他们友爱的目的是为了对方的善,朋友成为自体客体,“只要善不变其为善,那么这种友谊就能够永远地维持下去”[3](P174)。这种友爱并不是出于偶性,并且因为德性具有恒常的稳定性,这种友爱也最不容易改变,因此,只有德性的友爱才是至善的。

4.维度四:友爱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立理想的城邦,为此,必须首先明确友爱对于个人幸福和城邦政治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将友爱置于德性与幸福联系的中心环节,幸福是外在善和内在善的统一,一个人不可能离开朋友而独自实现幸福,即使是德性非常完满的人也需要朋友作为其幸福活动的承受者,因为幸福归根到底是某种实现活动,需要通过朋友对友爱的的接受来完成内在善与外在善的转接。友爱是达到个体幸福的必要途径。同时,他认为,“在一切所有外在的善中,朋友才是那个最大的善”[3](P210),就算是具备一切善的幸福的人同样需要朋友,因为一个具有德性的人不会选择独自拥有善,人是社会性的人,更是政治性的人,因此每个个体都需要过共同生活,都需要拥有朋友,都需要付出和获得友爱。通过友爱,人们之间的矛盾得以消解,人们之间也更加团结,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亚里士多德同时认为,友爱和公正处于一个有机共同体中,城邦就是这个共同体。在与朋友的共同生活中,人们不仅获得了友爱,同时也实现了公正,也就是说在所有这些社会公共团体中,友爱和公正并存,“朋友是不会分彼此的,因为他们的友谊就寓于这种共同性之中”[3](P184)。友爱作为维系城邦联系的纽带,对于城邦立法者来说,他们则更加看重友爱,在这里友爱具有了政治意味,有增强城邦团结、消除城邦对立的作用。[4]朋友之间不需要强调公正,而公正由于共同利益的不同所以需要增加友爱才可以成为朋友。公正只能调整部分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而友爱可以弥补公正的缺陷从而达到团结和维护城邦的目的。友爱尤其是德性的友爱,因为在性质上属于善的品质,具有恒久稳定的特征,因此对城邦政治作用也最大,成为城邦社会稳定和政治公正的保障,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建立一个公正社会。

二、 亚里士多德友爱思想的局限性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极度强调只有在德性一致的人之间才可以产生真正的友爱,这在当时来说也是具有很大的不切实际性。比较崇高的德性修养和希腊贵族的身份使得他对友爱的见解在思维对象上受到很大局限。一方面,他认为只有德性的友爱才是真正的友爱,而利用的友爱和快乐的友爱因为常常见异思迁易于改变,所以似乎不应该被称之为友爱。奴隶作为有灵魂的工具,因与主宰者缺乏共同的东西所以对它们不存在友爱,一切的低贱之物还有妇女、儿童、“野蛮人”、老人、乖僻者甚至灵魂中的非理性部分都不能存在友爱。另一方面,在另一类从属关系的友爱中,例如父亲对子女、丈夫对妻子、君主对臣属,这些泛爱也被纳入友爱的范围,虽然“每个人拥有的德性和自身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不同”[3](P181),友爱也各不相同,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不对等的友爱,至少在数量上存在平等,“朋友们更多的是不平等性,而他们使之平等,这其实还是要依赖他们德性上的平等和自身的坚定性”[3](P183)。是否真如亚氏所言那样这种从属的友爱也是友爱,而一切低贱之物就不能产生友爱?这种思辨方式在如今看来仍然有待商榷。

亚氏的友爱思想和他所倡导的德性、正义、节制、快乐等美德一起构成了通向个人幸福和公正城邦的通道,更确切说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城邦政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友爱明显地带有一种政治色彩。政治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种,是人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但是由于亚氏阶级的局限性使得他的友爱思想无法应对无限扩展的人类交往和纷繁变化的利益关系,因此他的友爱思想也无法在广泛范围内的人类共同体中自由实行,这也是他的友爱思想无法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就公共生活而言,当今时代的变化已经不同于古希腊时代,社会交往的扩大化使得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重新划分领域,友爱也出现了不同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希冀仅仅依靠德性的友爱来维护城邦公正和稳定对于现实政治生活只能显得无助和苍白。

友爱归根到底属于一种伦理道德层面上的软约束力,亚氏将公正城邦的使命寄托在个体内在德性修养和外在善——友爱上面,希望以此来建立一个高度和谐的城邦社会来振兴城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缺少强制约束性的友爱与法律比起来仍然显得力量单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亚氏的友爱思想毕竟为和谐城邦的建设描绘了一幅理想的愿景,也为当前社会发展和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财富。

三、亚里士多德友爱思想的当代启示

1.要注重提高公民个人道德素质

亚里士多德将友爱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德性的友爱才是最为高尚的善,最有利于城邦的稳定与发展。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前七章亚里士多德着重讨论了德性、正义、节制等问题,在后三章尤其是第八章和第九章中集中讨论了友爱这个问题,最后又回归到幸福的问题。这样的文章结构向我们表明德性作为内在善是达到个体总体善的基础,只有将内在善与外在善相联系最终才能实现个体幸福。同时,友爱中关于利用的友爱和快乐的友爱都是从利己而不是从利他的角度出发的,因此往往容易随着利益和快乐的消失而很快消失,这与美德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这个原则是背道而驰的,而只有德性的友爱才是真正符合德性论的。另外,只有具有德性的人即好人之间的友爱才是最为相似、最有利于城邦发展的,而好人和坏人、坏人和坏人、不好不坏的人之间由于差异很大,所以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对人们道德滑坡、信任缺失等现象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育人的作用,矫正人们思想、行为的偏差,提高公民个人道德素质,也即提高公民的德性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德性的友爱,建立一个高度信任的交往社会。

2.要重视公民道德行为的养成

幸福实质上属于某种实现活动,而友爱不仅是一种实现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友爱主客体双方付诸明确的实践,是一种双线性的付出与回报的行为实践。如果说亚氏在前几章论述的德性、正义、节制等美德属于认知美德的范畴,那么友爱则属于实践美德。实践性作为一种实现活动,是实现外在善的唯一手段。因此,要加强友爱教育,不仅要提高行为者的道德素质,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个体的实践中,促进公民道德行为的养成,尤其是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更要注重爱的主动性。“那种强烈的友情就是像对待自己一样的关怀。”[3](P202)施惠者与受惠者相比较而言,施惠者作为付出爱的主动一方是高尚的,因为他付出了行为实践,这种实现活动才是最真实和最可爱的。社会交往的扩大化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基础的薄弱以及功利主义的弥漫,这就使得主动付出爱的实践活动受到很大的阻力,只有在可预见的后果范围内人们才愿意去主动发出友爱的信号,而缺乏主动友爱的后果就是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受到极大阻碍从而更不愿意主动付出友爱,这样的交往是一种病态的循环活动。所以,只有全面加强人们道德行为的养成,通过理论灌输、榜样教育、体验教育、传媒引导、隐性教育等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培养人们主动友爱的实践行为,才能使友爱成为一种健康的微循环,为和谐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3.加强社会公平正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和公正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在共同体中既可以发现公正也可以发现友爱。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注重友爱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和维护。友爱可以通过维系城邦来为公正提供保障,对于古希腊时期的城邦来讲,友爱甚至重于正义。但是,公正也可以保证友爱的实现。2005年2月20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目的就是为实现和谐人际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是诚信友爱的基础,人人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才能实现平等基础上的友爱,进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发展。社会交往扩大化、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的今天,人们之间缺乏信任基础,而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进行社会交往,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人际关系失范、道德行为偏差等现象,尤其是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失衡,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不惜牺牲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这些都与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格格不入。因此,我们在增强人际关系和谐、加强友爱教育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公平正义在社会这个共同体中的作用,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最终实现一个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廖申白.友爱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地位[J].哲学动态,1999(5):55-61.

[2]王青原.亚里士多德友爱论中的人际和谐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8(3):70-74.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邓美英.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及其当代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3(8):49-53.

Aristotle’sThoughtsofFriendshipandItsContemporaryEnlightenment

GUO Yan

(School of Marxism,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As a master of Western ethics, Aristotl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friendship. He regards friendship as a virtue, or a “something necessary for life”. He turned from individual virtue to interpersonal virtue, mainly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friendship to elaborate. Although Aristotle’s friendship thoughts have great limitations, it promotes 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city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also has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personal harmony. Therefore, friendship education should be promot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 moral qualities, stress on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behavior and strengthening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Aristotle;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harmony; happiness

2017-08-28

郭彦(1991-),女,河南林州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B502.233

A

1008-469X(2017)05-0105-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