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马广全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略论近代以来基督教在华北兴办的社会事业
——以直隶省为中心进行考察
马广全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大地上迅速而广泛的传播,社会事业作为传教士的传教手段,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兴办。直隶省地处华北平原,京畿重地,是传教士活动频繁的区域,基督教的社会事业在这一地区有着特殊的意义。基督教会积极开办医院、学校、儿童教养所,大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辅助政府进行赈灾、战地救济。这些社会公益活动不仅弥补了政府和民间机构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漏洞与不足,而且为直隶带来新的机构设置、新的慈善理念、新的管理方式。对当时直隶的社会服务体系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改良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直隶近代化的进程。
近代;基督教;社会事业;直隶省
社会事业包含的范围很广,而且近代与现代社会事业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本文所指基督教的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会学校、医疗卫生和社会慈善事业。这里的社会事业是指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由民间的团体(本文特指由传教士开展和推行)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实施救助的一种支持与奉献的事业。传教士的社会事业在直隶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是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是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和推行社会事业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时间。
关于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的社会事业,近年来有一定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在很多地区,有向区域史转变的研究趋势。这些研究一方面在总体层面上分析传教士在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另一方面注重对某一地区进行具体论述。但是关于直隶地区的基督教传教士的社会事业,研究的却非常少,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做了相应的学术梳理和资料搜集,并对直隶地区的基督教社会事业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本文能对近代社会的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尤其是区域性的社会事业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1.为了更顺利地传播基督教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充满了屈辱与无奈。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继而传教士纷纷涌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度”。在这样一个大的国度,没有基督教是不可想象的。处于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局风雨飘摇,人民更是苦不堪言,百姓饥饿无食,寒冷无衣。而与此同时,基督教正处于屡次传播,屡次受挫的尴尬境地,传教士在反复的失败中看到了教会学校、医疗与慈善事业的可利用之处。于是兴办教会学校、医院,搞慈善事业,便成为了传教士进行基督教传播的重要手段。当时在东印度公司担任医生的哥利支在向英美发出的呼吁书中说:“为了改善中国人俗世的和社会的状况,请医务界的善士们前来行好事,以博取人民的信任,由此而为……基督教铺平道路。”①中国丛报,1835年12月,第386-389页。由此可见,传教士兴办社会事业的最根本目的是传播基督教,进而“普度众生”。所以传教士就把传播基督教与兴办社会事业结合起来,在博得民众的好感的同时,向他们宣扬福音和基督,从而为传播基督教打下良好基础。
2.兴办社会事业符合基督教救济世人、爱人如爱己的精神
基督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传教活动,都包括兴建教会学校、建立医院和慈善机构,依靠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慈善理念救济世人,爱人如爱己。正如圣经《新约》中记载:公元 28 年,耶稣在加利利开始公开的传道和治病活动。他在各会堂里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的病痛。当地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种疾病、各样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癫痫的、瘫痪的,都带来了,耶稣就治好了他们”。*《新约》,马太福音,第4章,23-24节。
基督教传教士在直隶地区兴办学校、开展医疗和慈善事业的根本目的是出于传教的需要,传教士受到中国人民的抵触后,想到应把教育、自然灾害和医疗救助与传教结合起来。因此包括直隶在内的许多地区都建立了教会学校、西式医院、诊所和慈善机构。
1.教会学校
基督教传入直隶后,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柏亨利首先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在天津创办了一所小书房,这是直隶基督教传教士开办教会学校的伊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基督教在直隶兴办的教会学校接近100所,其中大部分为小学,中学较少,在北京和天津只有两三所。受到近代民国知识分子的反洋教斗争的影响,虽然传教士采取了减免学费和膳食、住宿生活费的政策,但学生仍然寥寥无几。为达到“传播福音”的目的,教会学校课程设置主要是学习圣经,并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学生参加礼拜等宗教活动。*《河北省志·宗教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60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众对基督教和传教士的反感,教会教育事业因此“举步维艰”。进入20世纪,直隶省的传教士开始注重教会教育事业,对原有的学校进行了大规模、全面性的扩建,加之不平等条约获得的庚子赔款,在直隶各地增设了众多的教会学校。据1920年统计,直隶省教会学校增至428所,学生总数为13 695人。
表1 1920年直隶省教会学校统计表
此表引自《河北省志·宗教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60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基督教传教士在直隶地区兴建的学校大部分为初级小学校,约占到学校总数的84.11%,而中学校只有5.6%。在这些学校当中,男生所占比例为69.79%,女生人数占比例为30.21%,由此可以得知,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宣扬男女平等观念,使得许多女孩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虽然当时男孩受教育的机会仍然比女孩高出一倍多,在中学校男孩的比例占到了总数的85%,但仍有许多女孩受到了教育,说明近代的妇女受教育和解放问题是与基督教传教士的教会教育有某种关系。
基督教传教士在直隶地区建立的学校规模虽然大小不一,学生和教员人数也是参差不齐,但有几所学校是具有代表性的。
表2中的各个学校的概况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培植学校在这一时期是张家口有名的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外国教会停止了经济资助,学校难以维持,后被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接管。唐山汇文中学基础设施齐全,教员学识水平高,教学认真,治学严谨,培养出了不少才学出众的毕业生。
昌黎汇文中学也是当地有名的学校之一,学校设立工读学生奖学金,资助家贫学优的学生,还建立了一套组织严谨的行政系统。同仁中学,初名同仁学堂,后与培基女子中学合校,成为华北地区第一所男女合校的中学。校长由杨绳武担任。在杨的带领下,同仁中学因其教学有方,成为了保定中等学校甚至直隶地区影响最大的一所中学。烈士田小学是美国长老会传教士路崇德利用巨额庚子赔款建造的,曾出资帮助当地十分之七的学生上学,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表2 基督教传教士在直隶地区建立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校
此表数据来源为《河北省志·宗教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62-467页。
这些学校在基督教传教士的建立和推行下,为当地教育作了一定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同时不该忘记,个别的传教士在本国政府的支持下是怀有野心的,这也是应该引起当今学者思考的。
“五四”运动前,教会学校在直隶省获得了较为深入的发展,许多人也因此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是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基督教所推行的教会教育也受到了重大打击。“五四”运动后广大知识分子开始对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包括直隶省的教会教育以及其他社会事业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传教士开展教会教育的根本用意是传播基督教。他们认为基督教扰乱了社会秩序,混淆视听,妄图把中国教育纳入西方殖民的轨道。
于是针对基督教传教士的斗争开始了,北京一些学校的爱国学生在李大钊的宣扬下发表了《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宣言》,从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波及“四海”的非基督教运动。他们创立非基督教同盟,撰写文章,发表演说,掀起一阵前所未有的宗教批判热潮。*杨天宏:《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年-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许多教会学校的学生纷纷退学,包括直隶在内的绝大部分教会学校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为了回应知识分子的非基督教同盟运动,基督教传教士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传教政策调整,开展了基督教“本色化运动”,这一运动学界论述较为系统完整,笔者不再介绍。
教会教育被非基督教运动冲击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鲁珍晞(J.G.Lutz)教授在《中国与教会大学》一书中概括到:
在中国教会大学历史上,20世纪20年代的事件结束了一个时代。学校不再是外国人管理的宣传外来福音的机构。……教育成为学校的主要目标,传播福音只能在政府指导监督的教育计划范围内实施。……对一些人来说,接受这一事实是出于无奈,因为教育权运动已经揭示出这一转移的意义,它标志着基督教教育在中国使命的终结。对另一些人来说,它却成了向中国实现基督教价值的机会……。*J.G.Lutz,China and Christian Colleges 1850-1950,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1,p·270.转引自杨天宏:《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年-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1页。
这一论述阐释出了基督教传教士兴办的教会学校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重大变化,也体现出了这一时期,在基督教与反基督教同盟的激烈斗争中,民国政府开始对教育重视起来,并在教会教育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教育工作,可以说教会教育为民国政府全面开展国民教育提供了借鉴。
2.医疗卫生事业
进入20世纪以后,在华教会更加注重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除对原有的医院扩大规模外,又在各地开设了不少医院和诊所。基督教新教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则更大。据1938年出版的《基督教差会世界统计》所载:到1937年为止,在华英、美教会所办的医院共有三百所,病床床位数为二万一千张,另有小型诊所六百处。*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299页。
表3 1920年直隶省基督教教会医务表
此表引自《河北省志·宗教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68页。
表3显示,在1920年左右,基督教传教士在直隶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外国医生和护士为主的医疗机构体系,就医人数较多,教会的护士学校也开始出现。20世纪20年代后,传教士又在直隶增设了许多医院和医务所,更新了一批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也在同步提高。可以说,医疗事业的展开,无论是对于传教士传教,还是对当地民众看病,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而传教士救死扶伤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表4 传教士在直隶省兴建的具有代表性的医院
此表数据来源为《河北省志·宗教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68-470页。
表4从侧面反映出,在直隶地区,基督教传教士兴办的医院分布直隶的各个地区,大小不一,但许多都与“福音”联系在一起,可见其自身传教的使命没有改变,而传教的形式在发生着变化。
3.慈善事业
传教士开展慈善事业的目的与兴办医疗事业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基督教。只不过以20世纪前后为临界点,20世纪前进行的慈善事业只是宣传和简单的“嘘寒问暖”,20世纪后则变得灵活多样,而且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在直隶地区主要表现为:(1)以工代赈,教会出资,组织灾民修筑一些工程;(2)开办难民收容所、育人学校等;(3)开展基督教农村运动,注重平民教育,饲养牲畜、改良品种。
具有代表性的救助机构主要有“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天津基督教水灾赈济会”“华北基督教水灾赈济会”“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抗战爆发后还成立了“中华基督教协进会救灾会”“国际救济会”等组织。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传教士在客观上为直隶的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表5 基督教在直隶的慈善团体及其活动
此表来源《河北省志·宗教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71-474页。
表5反映了直隶地区的基督教慈善团体的活动,这些慈善组织不仅发放赈灾食品、医疗用品,建造收容所,而且还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设立工厂、学校、医院,修筑堤坝,兴修水利工程,改造农田等。传教士把慈善事业与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在传教的本质目的下全方位开展社会事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中也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称赞。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传教士自己也说:“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中国的卫生问题不是一个孤立,与其他事物不相联系的问题。疾病、贫困和愚昧是相伴随的。不可能期望人民所面临的这些卫生问题,可以单独解决而不顾及经济和教育方面的发展情况。”*《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2-1920)》,第980页,转引自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03页。
1.给苦难中的民众带来了福音,为当时的民众所认可
大樱桃初果期树要通过平衡施肥、拉枝、刻芽、摘心、拿枝、喷生长延缓剂等措施,控制生长势,培养长果枝,逐步转化为中、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使树体平稳过渡到结果期。结果期树要注重培养中、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做到合理分布,立体结果,高产稳产。结果末期树要注重通过施肥和必要修剪维持树势,让结果枝继续保持结果能力。
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展开的社会事业,关乎当时的民生。近代中国社会积贫积弱,医疗和慈善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贫穷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多数在华传教士在社会事业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谭绿英:《民国时期基督教在华慈善事业——以成都中西组合慈善会为例》(1921-1940),《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1期。在直隶地区,传教士兴办了许多教会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为当地民众排忧解难,解决了直隶许多地区的教育、医疗和贫困问题。传教士所建的教会学校,帮助当地民众的子女入学接受教育,不仅如此,许多教会学校还为家庭贫困的学生减免学费和住宿费用,甚至资助他们入学接受教育。例如烈士田小学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利用庚子赔款建立,长老会出资帮助当地约十分之七的学生读书,经费由美国差会拨发。又如唐山汇文中学,先后筹集巨资,购买土地,扩建校园,增设了大礼堂、图书馆、篮球场、足球场等。校董事会每3年改选一次,学校经费主要由美国差会供给,同时也搞些募捐,收取一些学费。
教会学校让当地学子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爱好,基础设施得到了优化配置。同仁中学为开阔学生视野,学校购置汽车、电影放映机、劳动工具,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平民教育活动,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还有体育、文艺、美术、书法、医护等业余小组,吸引学生参加。
教会学校为直隶地区培养了一批有头脑,有见识的人才,为这些人的人生轨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值得称赞的。
教会医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众看病难的问题,他们开诊赠药,治病救人,许许多多的人免受了病痛的折磨,民众的身心健康因而得到了保证。这样,进一步使得直隶地区的社会相对安定,扰乱社会秩序的现象减少,有效防止了大的动荡事件的发生。
对于慈善事业,民众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这就为基督教传教士传教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例如,“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清光绪二至五年(1876年-1879年),华北直隶、山东等五省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光绪四年(1878年)1月26日,由传教士、外交官和商人在上海组成,这是外国传教士第一次在华有计划、有组织地兴办救济事业。直隶伦敦会、公理会、圣道堂等教派参加了在直隶的该委员会的救济工作。传教士郝韪廉、理一视、王山达等人接受驻天津、北京各国领事馆和公使的委托,负责具体的救济工作。这次赈灾活动成为基督教大发展的契机,也奠定了基督教在直隶的传教基础。*《河北省志·宗教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72页。“天津基督教水灾赈济会”在1917年特大水灾时,也为直隶做了大量慈善工作,百姓纷纷得到安置,当时的直隶督办京畿水灾善后处来函嘉奖赈济会,代总统冯国璋特颁书有“一视同仁”的匾额。可见,传教士的义举不仅得到了受灾民众的赞同,甚至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赞许。类似事件还有北洋政府为“华北水灾赈济会颁发嘉奖勋章”、文安县当地乡绅自发为基督教会在苏桥建立感恩牌坊等。
总而言之,在传教士的帮助下,许多近代苦难的中国人民获得了新生,传教士的传教事业也在这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改善了近代直隶教育以及慈善医疗事业混乱的局面
传教士兴办社会事业以前,中国的近代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在外力的作用下刚刚起步,而且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发展极为缓慢,慈善事业更是无从谈起。
基督教传教士在直隶的教会教育事业,为直隶地区的教育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它改变了直隶地区教育混乱的局面,民众子女受到教会教育的“洗礼”,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栋梁,这对直隶地区长远的发展是有利的。教会教育让当时的国民政府感到了恐慌,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国民政府更是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于是,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在逐渐接手教会学校的同时,对教育理念进行了改变,可以说,是教会教育让政府开始重视教育,教会教育对民国政府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有着开导启示的作用。
传教士的医疗和慈善事业的展开,为近代直隶的医疗卫生事业和慈善事业起到了某种推动和引导作用,促使包括直隶省在内的近代中国的医疗卫生走上了正规化道路,或者说由幼小走向了成熟。20世纪初,教会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教会医院的数量大大增加了,规模也大大扩展了,尤其是在医学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①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03页。
3.推动了直隶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医疗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基督教传教士在直隶地区兴办的教会教育事业,把许多西方的教育理念带到中国,带到直隶地区,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西方的教育,在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政策,这是值得当时中国中央政府学习和借鉴的。比如唐山汇文中学(旧称遵化汇文中学)于1933年向国民政府立案,正式成立校董事会,设16名董事,其中教会占8人、校友3人、热心社会教育人士4人。校长为当然董事但无表决权。其组织系统如表6:
此表来源于《河北省志·宗教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第463页。
存实中学是基督教英国圣公会西古板的一所教会中学,该学校注重教学质量,聘请具有大学学历和旧功名的人士作教员,教学质量与南开中学、北京师大附中不相上下。1934年学校免去圣经课,采用国家统一教材。抗日战争爆发后,存实中学师生多次投入反帝救国战斗行列中,极大地鼓舞了直隶永清各界的抗日热情。从这所学校来看,教会学校不光是为了传播宗教,甚至传教的目的很微弱,学校建立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所值得学生学习,值得教员发挥社会作用的好学校。
这一系列的教会学校所表现出来的除了传播基督教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教书育人,为直隶的教育服务,客观上也树立了良好的教风、学风,为民国政府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形成树立参照物。
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兴办了形式多样的医院,把西医理论带到中国,从而使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开始近代化,许多人对中国传统的中医与西方的医学理论进行比较,还有一部分人开始向西医方向转变,中、西医因传教士和西医医疗事业的到来而相互碰撞,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西医确实在我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丰富了我国的医学理论。这也是我国医学现代化产生萌芽的重要因素。
正如学者陈建民所说:基督教在华举办的医疗事业,其作用和影响实际上超出了宗教和治病的范围,对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和社会风俗的改良均有着积极的意义。②陈建民:《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另外,医疗卫生教育也与西医理论一同被传教士带到中国,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促进了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和广泛传播,与此同时还为近代中国培养了许多医学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
传教士的医疗事业得到当时民众的广泛认同,他们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正如顾长声所言:“所有曾经在中国工作过的外国医护人员,也并不都是帝国主义分子,真正推行侵略政策的传教士医生是少数,大多数是不自觉的,有许多是抱着人道主义的精神或是为了个人宗教信仰的原则到中国行医的!”③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5页。但是,有些学者也认为,我们不能对基督教医疗事业的作用评价过高,在旧中国的黑暗统治下,比起治病、经济和教育来更为迫切的是治国。④陈建民:《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基督教传教士兴办的慈善事业不仅缓解了直隶地方上的救济压力,稳定了社会秩序,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而且从长远角度讲,传教士的慈善事业推动了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革新,为近代慈善事业的制度化、正规化提供了参考,可以说,现代中国的慈善事业,除了借鉴中国古代的慈善精神外,更多地吸收了西方的慈善精神,而吸收这一精神的过程就是在近代实现的。发展壮大慈善事业在基督教传教士眼中是应该执行而且必须履行的义务,这和西方基督徒宣扬“福音”、拯救世人的思想也是相通的。
综上所述,基督教在直隶省所做的社会事业影响了近代直隶地区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基督教会在直隶甚至在中国所做的社会事业,不仅是一种有效的传教手段,同时也是有利民生的行为,客观上对近代直隶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们的这些行为,为我国近代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和慈善事业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认可和接受的。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4]河北省志·宗教志[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
[5]杨天宏.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年-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陶飞亚.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研究入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Discuss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Undertakings of Christianity in North China since Modern Times:Taking the Zhili Province as the Center for Investigation
MA Guangqua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China)
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 Christianity in China spread rapidly and widely. Social undertaking, as the means of preachment, started its establishment nationwide. Zhili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near to the capital, was the area where preachers carried on more missions, and social undertaking of Christianity had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this area. The Christian actively ran hospitals, schools, child refuge, and vigorously carried out social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assisting the government in disaster relief and battlefield relief. These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not only made up for the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in social management loopholes and shortcomings, but also brought new institutions, new charity concept and new management mode, which played a certain role of demonstration and amelioration in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 of Zhili Province, and speeded up the process of its modernization.
modern times; Christianity; social undertakings; Zhili Province
2013-04-06
马广全(1986-),男,辽宁朝阳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
K25
A
1008-469X(2013)03-0015-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