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用风险评价影响下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时间:2024-04-24

陈卓敏 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供应链金融是一项新兴的金融服务,它围绕着企业为核心,通过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等形式的实物资产,实现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控制。对企业而言,在供应链融资方面,主要是利用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责任保障功能,进而减少信贷的拖欠,所以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财务状况尤为重要。对银行业而言,发展新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可以从全新的视角评价中小型企业的信贷风险,促进中小型企业参与其中,拓展新的业务范围,拓展顾客群。

一、供应链金融相关概念

(一)供应链金融内涵

在国际上,供应链融资通常被认为是由供应链中的公司和其融资的外部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利用某种手段将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以及参与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集成。2006年,深圳商业银行首次将供应链金融引入并提倡了其运作模式。同时,供应链融资也是一种结合了各种融资方式和各种因素的综合,它将资金需求方、供应方和资金方的密切结合。在我国供应链融资是一种面向整个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将整个产业链的信誉度提升,并为整个产业链的运营主体提供相应的融资。与一般的财务融资相比,供应链金融的最大区别就是其核心业务的出现,能够为其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撑。在供应链方面,如果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资源,并且能够和上游的公司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那么即便是那些实力比较弱小的中小企业,也可以借助其自身的物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信贷,从而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使得整个产业链更加的稳固。

(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就是对供应链中的核心公司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在其基础上对其进行融资。与常规的融资方式相比,它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具有如下特征:

1.还款来源自偿性

自偿是用来偿还债务的供应链融资所得。在这种运作方式上,企业在取得了一定的销售收益后,就会将所得到的款项归还到信用机构,这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金融方式。

2.操作闭合性

银行对放款和回收全流程进行了全面的监控,确保资金的专款使用,并对交易流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动进行了有效的监控。

(三)授信用途特定性

在审批贷款公司信贷限额时,贷款公司的每一笔贷款都要有实际的交易情况作为依据。这样就能让资金流、交易时间和竞争对手等的数据互相协调。本文认为,“1+ N”是供应链金融中的“1”,它是一家拥有较高的信用风险、较低的财务体系、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其它的能力;“N”是一种与之有着实际贸易联系、并为之提供支持的小公司。而在此基础上,银行则将其作为一种自足的融资方式,即以其自身的业务为基础,对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上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全面的授信,并依据其业务往来、行业性质和融资特征,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融资流程,为其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信贷的对象、信贷等级等各方面,供应链金融与常规的融资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在供应链融资环境下,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从单一到多元化。在对企业进行信贷风险评估时,供应链财务的评估已不限于单一的公司,而涉及整个供应链,其评估范围也比以往更为宽泛。相对于常规的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更注重放款的自我补偿,因此,在进行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银行将联合其它公司共同监控供应链的收益,以保证信贷的安全。

在与中小企业开展商业贸易时,通过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使其进入市场的壁垒大大减少。通过将信贷导入到供应链金融的各个环节,使信贷业务从单一的核心业务转移到全产业链。

二、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以中小企业为例

(一)信用风险

中小企业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主体,其信贷风险的正确评价对于其持续、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中,如何正确地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是目前银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小企业的信贷危机原因包括有中小企业自身的状况、企业的状况、第三方的经营状况,以及在供应链上开展交易的两家公司的关系状况、信息共享的情况等,这些都会对其信用风险产生影响。这种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被界定为: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下,中小企业在进行信贷业务时,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导致的信贷损失。

(二)信用风险形成的理论解释—以中小企业为例

供应链金融是一项新兴的金融服务,它利用其自身的特点,为中小型企业拓展融资通道,并能有效地缓解资金周转困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信贷风险的存在,使得信贷危机成了目前我国银行业和其他金融组织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可以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

委托代理是指在不同的参与者获得的信息的情况下,在市场中产生的一种委托行为。从经济的观点来分析,如果交易的当事人之间的信息获取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别,那么就会出现委托代理的学说。这一学说的目的在于探讨客户怎样才能保证代理机构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在委托关系中,掌握的情报越多,被称为代理,而掌握情报的一方就是委托人,因为身份不同,所以他们的目标都是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那么很容易就会伤害到代理。所以,在实践中,当事人往往会通过设置约束代理的手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非对称性是指在一个活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参与企业的各种行为的人对于市场的认识水平各不相同,掌握的知识越多,获得的信息越多,如果获得的信息越少,对企业的发展就越不利。同时,不对称的资讯也显示出资讯的存在,并指出资讯在市场中也能进行买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对称的信息无处不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三)信用风险评价方法—以中小企业为例

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下,尽管其风险的影响因子与常规的融资方式存在差异,但实质上却存在着共同的根源,那就是由于中小型企业无力偿还债务而导致的,因此,在传统的融资方式下,对中小型企业的信贷风险进行评估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对中小型企业进行信贷风险评价的方法有:主观评价法、统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智能化评价法、模型法和模糊综合法。

三、供应链金融现状

(一)供应链金融产生的缘由

很多中小企业在制造过程,包括从原料购买、半成品到最终的成品的三个环节。在此之前,由于人们的需要比较少,科技水平和贸易费用等因素,导致了从最初的产品到最终的销售,都是一个公司来做。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商品已难以满足。产品的生产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产品的生产方式逐步从企业的生产转变为公司之间的生产,从收集原材料、制作到生产,再到出售,都是由各大公司分工负责,形成了一个链条状的产业链,即供应链。在供应链中,各个公司之间的交易都是指资本流动的发生,并在整个链条上进行管理和运营。在企业的三个生产过程中,通常都会涉及资本的投入和收益。因为产品从制造到出售都会有一定的时效性,导致资金无法按时到位,这时就会出现企业的现金短缺问题。例如,在采购原料的时候,由于预付了一笔账款而没有按时交货,造成了一定的资本缺口。公司从接收货物到出售货物,都要花上一段时间,而这个时候,必须有一定的现金来处理存货,这样就会加剧资金紧张的情况。在产品销售的时候,如果下游顾客选择了信用销售,那么卖方就会遇到融资困难,如果公司拥有大量的存货,那么它的坏账就会增多,而公司的现金流量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在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资金的短缺。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进行供应链金融服务时,一般都是通过银行等金融组织或第三方代理的方式来承担对中小企业的授信、资产抵押物及产品的品质评估。所以,目前国内金融组织以银行业为主。2003年,深圳银行在深圳首次启动了供应链融资服务,随后又出现了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银行,还有几家国有的传统银行。例如:中国银行于2007年度七月发行了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融易达,它是一种利用信贷资产丰富买家的授信额度,将其作为上游中小企业卖家的信贷增值,为上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扩大其资金来源。平安在2014年7月初正式启动了以在线供应链为核心的“橙 e”平台。2015年,工行又在“融 e购”和“融 e联”等为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的电子交易平台上开展业务。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迅猛,为银行业和投融资公司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扩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

在供应链金融中,以应收账款和库存类的担保品为商业贷款的基础,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与其规模密切相关,其规模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其市场的大小。

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运作阶段,会产生相应的供应链金融模型。目前,在我国的供应链融资体系中,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模式。

(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这种模型是在上游厂商向下游厂商出售产品时,上游厂商对其进行了信用交易。作为上游的一方,将会遇到资金回收速度缓慢,回收难度大,而下游的一方,则会在短时间里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上游公司要想维持其正常的生产运作,就必须寻求外部资本的支撑,这时,就可以通过与下游核心公司签署实际有效的应收账款合约,将该公司的资产抵押,再由其申请以应付账款为偿还方式进行的短期贷款。在这种模型中,一般认为,下游的公司是具有较高的资质和较小的信用风险的核心公司。所以,如果双方都发生了应收账款,不良贷款的风险性就会较低,银行面对的资本损失也会减少,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这种操作方式,银行就会把一部分钱预先给中小型企业进行运营,而中小型企业则要付利息。如果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可以收回以前用作担保品的应收款项。在融资的全流程中,大型的公司,也就是债权人,他们的资信和综合能力都很强,而且与各大银行的信贷关系也比较好,是一种反担保。

(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预付款融资模式也被称为“保兑”,它与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购货”相一致,是一种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方法。在供应链上,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都会在采购原料时,预先给核心企业预付一部分货款,以保证其正常的生产和运营。在下游小型公司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时,可以用预付款作抵押,向银行申请信贷。尤其是在下游的融资公司,如果他们的产品没有被回收,那么他们就必须为剩下的产品负责。在商业贸易中,银行、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的企业都会提前达成一份“保兑合同”,这是一种融资方式,可以让中小企业在支付一定的押金后,将仓单用作担保的抵押方式。金融组织通过对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实际也是对其在仓储物流环节的提货权利进行了间接的控制。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为特定的库存进行合理的评价和监控,将由第三方的后勤公司来承担其仓储的职责。而对供方而言,这种融资方式既能满足大量的商品需求,又能满足中小型企业的需求。而银行也可以从中获取收益,达到三方面共赢。

(三)融通仓融资模式

这种模式包括供应商、采购商、银行等三个方面。在面对大量的库存量和缓慢的库存周转的情况下,它会利用已有的商品作抵押,进行预先的现金交易。在向银行等金融组织提出融资要求的时候,企业会用自己的动产、原材料和一些存货来抵押。由银行等金融组织委托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对被担保的中小企业所提出的抵押资产进行估价,待评估完毕后,再将相关的担保书转交到贷款的银行和其它的金融组织手中。当质押品满足抵押要求时,就可以根据抵押权人的资信来确定信贷的额度。在这个时候,为了保护双方的权益,银行和其它的金融组织与被融资的中小企业签署了抵押物契约,并与那些为小型公司提供贷款的公司签署了一项金额的股份购买协议。在进行仓库的经营过程中,某些金融组织如银行也会提前与物流公司签署相关的监管协定。而在最终融资的时候,一般都会将抵押的动产交给第三方的物流公司,由第三方的物流公司负责监督和检查,然后将审核的情况上报给银行,由银行根据审核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向企业发放资金。

结语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化的融资方式,它可以将资本流入到供应链上的企业,直接推动企业的发展。但是,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不完全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了企业面临着信贷危机,客观、高效的评估系统将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非常有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