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终身教育视阈下民办高等教育的应然发展

时间:2024-08-31

翟承宇,张琛麟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论终身教育视阈下民办高等教育的应然发展

翟承宇,张琛麟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终身教育是个人与社会生活全体教育的总和。在当今知识财富角逐的时代,终身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民办高等教育是推动终身教育实施与发展的强大生命军,借助教育终身化和可持续化的研究视阈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应然发展,能够有效实现终身教育的发展诉求。

终身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应然发展;改革

一、终身教育的价值内涵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泛指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所接受的各种持续性的教育总和。终身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它是教育终极价值的体现。起初的终身教育多与成人继续教育相挂钩,随后又与职业教育发展相结合,如今,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系统和教育过程之中。

终身教育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进步的诉求。理想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理想的教育是终身教育,追求个体终身持续成长,现代终身教育成为个人和社会劳动生活的必需品。终身教育思想在个人的发展上则体现为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范式,对于人的教育及发展具有重大价值。终身学习思想将作为未来人自身发展的主导思想,更是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教育理念。坚持多元化教育结构和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着力构建以学历教育为主体,职业技能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共同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是真正实现国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诉求。

二、我国民办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民办教育作为教育发展史上的必然结果,在不同时代对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民办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办学。在随后的历朝历代都有私塾、书院、书馆等不同形式的民办教育机构。而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时代,终身教育思想正逐步与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理念相融合。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指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1]民办教育是终身化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终身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诉求。通过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对于拉动全民教育和建立健全终身学习体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

1.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开辟了多元融资渠道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必须要有充足的、长期的、稳定的融资渠道作保障。然而,终身教育的投资需求与政府财政支持能力之间的差距始终过大,靠单纯的政府办学难以满足全民性可持续的终身教育诉求。因此,我国在结合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思想,积极引入社会办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办学资源,积极鼓励和扶持有经济能力的社会办学群体和个人投身教育事业,发展民办教育,共同促进教育向大众化、终身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2年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1997年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以及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均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地位,并提出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民办教育的发展不但繁荣了教育市场,更进一步改变了我国原有单一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元化的投资力量共同发展教育的模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变和缓解政府办学的经济压力,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融资渠道,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充足的融资保障。

2.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范式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不仅在于达到教育总量的供需平衡,更在于使教育资源能够满足和适应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受众群体。这就要求发展终身教育要努力拓宽教育形式,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适合不同的教育群体。民办教育形式更加灵活,更具弹性化、多样化和多元化,能够针对个体的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形式。民办教育也有更为灵敏的市场嗅觉,密切关注市场信息,迎合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和能力,并可通过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就读形式、不同特色学习内容等满足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要求,能够依据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节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有效满足教育的终身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需要。

3.独特的办学模式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驱动力

与传统的公办教育相比,民办教育的办学发展模式较为独特。在办学思路方面,民办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社会化和实用性,对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反应灵敏,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式等教育形式和内容能够依据市场导向随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在经营管理方面,由于民办院校市场竞争意识更为强烈,加之具有较高的办学自主权,民办教育更加倾向于向社会企业化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更有效地实施激励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对教师进行优胜劣汰,切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教育效果的实效性,有效提高办学效率。这些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得民办教育弥补了政府独揽教育缺乏竞争活力的不足之处,为实现终身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为实现教育的平等化、学习的自主化、灵活化、群体化、终身化奠定较好的基础,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提供教学资源平台。[2]

三、终身教育视野下民办教育的应然发展

终身教育思想要求实现教育的全时空性、开放性、个性化、广泛性和平等性。民办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个性延伸和必然选择,在整个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中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极大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满足了人们对终身教育的需求,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要构建全民性的终身教育体系,民办院校必须抓住机遇,明晰自己的战略地位,从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过程、教育环境等诸方面做出改革,实现应然发展。

教育的最本质目的在于帮助受教育者锻炼能力和塑造人格。首先,就教育理念而言,终身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应然要求,就是要把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习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逐步构建终身学习的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受教育者逐渐激发自身潜能,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终身教育意识,帮助受教育者养成自立、自强、自学、自律的优良品质。

因此,在这种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民办院校应逐步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化的成人教育,不断创设灵活多变、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使不同的受教育群体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学到想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从教育主体来看,教师在终身教育中始终起到引领和导航作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传递给受教育者,引导学生实现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民办院校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得五种能力,即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这五种能力是促使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终身教育的倡导者朗格朗认为,“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境的完善过程以及学习过程。这是人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可能,是不同于任何生命体的最重要‘自我生产和自我再生产’的能力,也是人作为个体的人实现生命价值、获得幸福人生的内在保证。”[3]民办教育者的使命在于吸纳和借鉴公办教育体制人才培养的优秀经验,并摆脱公办教育体制的思想贫困,创造不受禁锢、不拘一格的不同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让其最终实现在学习上“自我生产和自我再生产”。

就教育过程而言,终身教育的结果是让受教育者对知识、技能系统掌握,最终实现促进个体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终身教育更加倡导自导式的学习方式,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教育手段不拘一格,民办高等教育要让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有无,实现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有机对接,逐步构建信息开放、系统完善的教育培训网络体系。

民办院校必须发挥自身针对性强、教育形式灵活等独特优势,充分拓展教育形式,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是实现民办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捷径。政府应当优化扶持政策,在普及公办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要引导民办高等院校坚持走品牌特色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民办教育资源优势,变革教育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实现远程开放教育、函授教育、夜间大学和社会企业教育、职前教育、继续教育、闲暇教育等多种灵活的教育形式,实现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满足不同层次教育群体的受教育要求,最终拉动全民教育,实现终身教育体制的构建。正如有学者指出:“要通过发展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得到不断学习的机会。”[4]

加拿大学者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一书中曾说过:“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5]从教育的外部环境来说,民办院校应当注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逐步实现开放式、社会化的发展模式。首先,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市场定位,明确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并努力尝试“订单式”培养等协同创新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品牌。其次,要坚持推动民办高校内部改革,协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改变教育资源良莠不齐,运行效率低下的局面,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要素的深度融合,建立终身化教育保障体系。最后,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共同营造自由创新环境。积极盘活各类社会资源,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动培养人才的优势,广泛采用校校合作、校所协同、校企合作、校地协同的方式。搭建最广阔的教育平台,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综上所述,终身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在构建全民教育的进程中,民办教育作用非凡。推动民办教育在实现规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规范化,能够有效地繁荣教育市场,推动我国教育朝着全民化、可持续化和终身化的方向发展。

[1]潘懋元.民办高等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9(4):19.

[2]周礼良.构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N].光明日报,2003-05-07(3).

[3]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中译本序.

[4]韦钰.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构建终生学习体系[J].继续教育,2001(3):12-14.

[5]赵恒平,庞艳桃.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3):9.

On the Ought-to-b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ifelong Education

ZHAI Chengyu , ZHANG Chenlin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51, China)

Lifelong education is the sum of all the individual and social life education. In today’s knowledge wealth competition era, lifelong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dea in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s a strong force in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ought-to-b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by virtue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 with lifelong and sustainable character,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appe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lifelong educatio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ought-to-be development; reform

2015-10-28

翟承宇(1986-),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哲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8.7

:A

:1008-469X(2015)06-0080-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