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课程体系研究——基于大学生感知视角

时间:2024-08-31

韩伟亚,谭建伟,陈周燕

(1.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 402167; 2.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重庆 400054)

一、引言

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中的高素质人群,对优化我国劳动力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技术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及大学毕业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严峻[1]。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不仅会导致高端人力资源的浪费,致使大学生无法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推动技术进步,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成为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高校作为大学生毕业之前教育的最后一站,是大学生知识积累和技能锻炼的重要场所。高校课程体系是影响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作为求职的主体,对于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对个人知识和素质的要求最为清楚,也更加能够感知到大学期间的不同课程对个人就业的影响作用。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个人素质要求的自我感知为依据,在充分了解大学生就业能力需求以及不同类型课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关性的情况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是从高校层面推动大学生就业,充分发挥大学生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以及落实十九大报告“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要求的有效途径[2]。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设计

李又兵认为大学生培养方式的创新,以及由此对其就业能力的提升必然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与方法不断的改革与创新[3]。目前,国内对高校课程体系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更多是以自我感知的角度进行主观判断,且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对较少。如:汪霞等在调研江苏省5所高校和3家企业的基础上,认为江苏省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就业课程参差不齐,专业课程忽视就业能力培养,文化素质课程“杂、乱、差”等问题,并从就业需求角度提出了完善高校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4];沈建峰等在对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研究了体育教育训练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趋势的冲突与契合,认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生就业趋势、岗位技能与课程设置之间存在冲突,并提出对培养目标进行有效调整、增大选修课程比重、课程设置上注重提升学生教学能力等措施[5];王桂云等认为部分高校课程设置没有真正实现围绕职业能力及岗位需求构建,而且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并从课程体系构建的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内容的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授课时序的调整优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优化建设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高校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6]。

总体来看,现有高校课程体系研究中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就业困难程度及所需就业能力感知视角,就当前普遍推行的高校课程体系不同结构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极少。然而,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和求职的过程中,只有自身最了解求职的难易程度及就业机会的大小、个人素质的优劣势以及学习的各类知识对就业能力影响大小。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视角研究高校课程体系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对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也更具有指导性。基于此,本文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大学生就业难度自我感知情况以及大学期间不同类型课程开设情况的相关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高校课程体系不同结构对大学生就业机会感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课程体系不同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进行探索,进而有针对性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课程体系。

(二)研究假设

朱丽叶认为高校课程体系由不同类型的课程构成,课程体系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信心产生影响[7]。谭建伟等研究发现优化高校课程体系,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举措[8]。周银海在研究普通高校课程建设的向度时提出,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大致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必选课4类[9]。郑红卫在对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高校学生就业维度与课程关联度的研究中,把高校课程体系分为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实操性课程4类[10]。苟立云等在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中提出,要搭建好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实践课程4个教学平台,专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11]。张莉莉等在面向就业的江苏省高校课程结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中,把高校课程体系划分为素质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就业课程3类[12]。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很多学者较为全面地对高校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但是很少把课程体系结构与大学生就业联系起来,导致了对课程体系中就业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为此,结合当前高校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本文将高校课程体系初步划分为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以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

其中,专业课程作为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对大学生充分接受专业理论知识,进而在求职中充分展示专业水平提供支撑;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数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历史等,能够在教授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对大学生就业发挥促进作用;专业实践课程主要是指专业实习,包括校内实训实验以及校外专业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大学生求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创新思维、创业训练等,是完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训练课程,对大学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角度来看,专业课程知识与个人就业显著相关;

H2: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角度来看,公共基础课程知识与个人就业显著相关;

H3: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角度来看,专业实践课程知识与个人就业显著相关;

H4: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角度来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知识与个人就业显著相关。

(三)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在调查问卷设计的过程中,参考了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重庆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政策研究》的调查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体系相关的部分问题按照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从专业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以及就业创业指导四个方面对大学生接受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且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我感知的困难程度作为调查内容之一。

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除了对被访者个人信息的调查外,主要包括“对你来说,就业是(将是)非常困难的事”“你的基础知识是(将是)限制你找到更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你的就业创业技巧是(将是)限制你找到更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你的专业知识是(将是)限制你找到更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你的专业实习经验是(将是)限制你找到更好工作的重要因素”等大学生自我感知的就业机会和接受教育情况的相关题项,分别代表了大学生就业自我感知的困难程度以及本文初步划分的高校课程体系的四个方面。其中,“对你来说,就业是(将是)非常困难的事”代表了大学生自我感知的就业难度,其余4个问题代表了大学生自我感知的课程体系对求职的影响程度。

在度量上,该问卷采用利克特量七分法,其中“1”代表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而中间各个分级(2、3、4、5、6)则代表被访者在两个极端态度之间的选择。考虑到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均为反向指标,即数值越大,表明该指标情况越不理想,不存在指标意义方向不一的问题,所以在相关性检验中,课程体系相关题项与就业相关题项呈正相关即代表相关知识对就业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在对大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模型探究高校课程体系的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提出优化高校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

三、高校课程体系结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被调查对象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拥有求职经历且离校在3年以内的重庆市往届毕业生及重庆市2018届应届毕业生,当前很多大学生已经拥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或几个月的求职经历,可以清晰地感知就业的困难程度以及过往学习的课程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为了增加样本的代表性,本文选择在重庆市和其下辖区县的8所高校里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1份,有效问卷为471份,回收率为94.2%,回收率相对较高。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按照性别分布,男性221人,占比46.92%;女性250人,占比53.08%。按照民族分布,汉族423人,占比89.81%;土家族17人,占比3.61%;苗族9人,占比1.91%;壮族7人,占比1.49%;蒙古族3人,占比0.64%;满族5人,占比1.06%;维吾尔族4人,占比0.85%;朝鲜族2人,占比0.42%;撒拉族1人,占比0.21%。按照学历分布,大专学历198人,占比42.04%;本科学历273人,占比57.96%。按照是否具有学生干部经历分布,拥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有343人,占比72.82%;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有128人,占比27.18%。被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被调查大学生按性别、民族、学历以及学生干部经历分布情况

从上述分析来看,被调查对象的性别、民族、学历以及学生干部经历四个方面的特征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此外,从就业和受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246人(占比52.23%)认为“对你来说,就业是(将是)非常困难的事”非常符合、很符合、较符合或一般符合事实,其他225人(占比47.77%)认为非常不符合、很不符合、较不符合事实;在“你总觉得学校教你的东西,以后都用不上”题项中,202人(占比42.89%)选择“非常符合”“很符合”“较符合”或“一般符合”,其余269人(占比57.11%)选择“非常不符合”“很不符合”或“较不符合”。由此可以看出,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角度来看,目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另外,高达42.89%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学校教授的知识用处不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当前高校课程体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对高校课程体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科学性,本文在对高校课程体系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实证研究之前,首先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在信度检验方面,本文遵循信度检验的一般标准,以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alpha)作为判断指标,并以该系数大于0.6为判断标准。根据SPSS 19.0的计算结果,本文所用调查问卷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676,大于0.6,符合信度检验标准。在效度检验方面,本文以KMO(Kaiser-Meyer-Olkin)值为主要判断指标,并以该指标数值大于0.6作为判断标准。根据SPSS 19.0的计算结果,本文所用调查问卷的KMO值为0.684,大于0.6,表明该问卷效度良好。

(三)高校课程体系不同结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计算大学生自我感知的高校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以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对就业的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来检验高校课程体系不同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并对原假设进行验证。

皮尔森相关系数是一种线性相关系数,可以定量衡量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显著性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皮尔森相关系数数值越大,表明两个变量的相关性越高。如果用r代表皮尔森相关系数,则其计算公式可以用如下形式表示:

在计算大学生自我感知的高校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以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对就业机会的皮尔森相关系数的过程中,本文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就业与高校课程体系不同结构的皮尔森相关系数

表1为运用SPSS 19.0计算出的大学生就业与高校课程体系不同结构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其中,**表示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从表1可以看出,高校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以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与就业机会均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明四类课程与大学生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就表1中的数据来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专业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与就业机会之间属于中等相关关系,公共基础课程与就业机会属于弱相关或极弱相关关系。

为了进一步验证高校课程体系不同结构(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与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不同结构对就业机会影响的方向性,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其中,就业机会,即“对你来说,就业是(将是)非常困难的事”为因变量,高校课程体系的四部分结构为自变量,并设置常数项。由于本文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主要是为了验证4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故后文对常数项的相关计算数据不再列举。在模型的构建方面,本文把第一次参数估计模型命名为模型1,并采用SPSS 19.0估算参数。经计算,模型1的整体参数如表2、表3所示。

表2 模型汇总(模型1)

表3 Anova(模型1)

从表2、表3可以看出,模型1的整体参数估计情况良好。故此,可以进一步验证和分析高校课程体系不同结构(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对就业机会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模型系数(模型1)

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1的4个自变量中,公共基础课程的检验结果不显著,结合表1中公共基础课程与就业机会之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可以推测,在大学生自我感知中,公共基础课程对就业的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为此,本文在下一阶段的回归分析中,剔除了公共基础课程这一变量,以验证其余3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并将剔除公共基础课程后新的回归模型命名为模型2。模型2包含一个因变量,即就业机会,以及3个自变量,即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模型2的整体参数如表5、表6所示。从表5、表6可以看出,模型2的整体参数估计情况良好,且F统计量增大,模型的整体显著性进一步增强,对各自变量的系数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7。

表5 模型汇总(模型2)

表6 Anova(模型2)

表7 模型系数(模型2)

由表7可以看出,就业创业课程等3个自变量的检验结果均显著,表明在大学生自我感知中,高校课程体系中除公共基础课程外,其他三类课程均对就业有显著影响,这也验证了皮尔森相关系数检验中其他3个自变量与就业机会相关性较高的结论。此外,从模型2中各自变量的系数(B值)来看,各自变量系数均为正。考虑到模型2中因变量和3个自变量在问卷调查时均采取反向问题,各变量方向一致,结合对表7的分析,可以判断就业创业课程等3个因素均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对本文的假设进行检验。

假设H1的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你的专业知识是(将是)限制你找到更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与“对你来说,就业是(将是)非常困难的事”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433,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此外,专业课程回归分析结果显著,且系数为正,表明专业课程与大学生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的假设H1成立,即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角度,专业课程与个人就业显著相关,且对个人就业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假设H2的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你的基础知识是(将是)限制你找到更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与“对你来说,就业是(将是)非常困难的事”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190,相关性极弱,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然而,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公共基础课程的检验结果并不显著,结合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可知,在大学生自我感知中,公共基础课程对就业的影响作用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综合考虑实证分析结果,否定了本文的假设H2,即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角度,公共基础课程与个人就业并不显著相关。

假设H3的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你的专业实习经验是(将是)限制你找到更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与“对你来说,就业是(将是)非常困难的事”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484,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此外,专业实践课程回归分析结果显著,且系数为正,表明专业实践课程与大学生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的假设H3得到支持,即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角度,专业实践课程与个人就业显著相关,且对个人就业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假设H4的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你的就业创业技巧是(将是)限制你找到更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与“对你来说,就业是(将是)非常困难的事”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495,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此外,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回归分析结果显著,且系数为正,表明专业实践课程与大学生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的假设H4得到验证,即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角度,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与个人就业显著相关,且对个人就业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文对高校课程体系在结构上初步划分的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以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4个类型的课程中,基于大学生自我感知视角,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正向的影响作用,公共基础课程对大学生就业没有显著影响。

另外,通过表1的数据还可以发现,对大学生就业有显著影响的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以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三个方面分别与大学生就业感知就业机会的皮尔森相关系数的大小存在差异,即不同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大小不同。具体来看,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大小排序,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课程。也就是说,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相关知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相关课程,就业创业相关知识和技巧的缺失是影响大学生找到好工作的最大阻碍因素。另外,综合两方面的实证结果来看,公共基础课程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不显著,其相关知识的缺失对能否找到好工作的影响并不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视角,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和回归模型研究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感知的高校课程体系不同结构对个人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课程体系在结构上划分的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以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4个类型的课程中,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以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正向的影响作用,公共基础课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在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显著的3类课程中,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的大小可知,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课程对就业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即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大,专业课程的促进作用最小。

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根据本文从大学生感知视角研究的高校课程体系不同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作用,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完善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是强化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就业导向。高校是大学生就业前接受教育的最后一站,可以说,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都是为就业做准备,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否满足招聘要求,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当前部分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时仍然存在着生搬硬套以及培养方案长期没有更新等问题。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对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深入调研,持续关注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具有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反复沟通,并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斟酌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是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相关知识无疑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授重视程度不足,且不成体系,导致大学生学习时心不在焉,到真正就业时才发现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因此,要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形成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信息的搜寻、简历制作到面试技巧以及创新创业思维的一系列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让大学生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大学期间的努力方向以及求职中需要的知识和技巧,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促进职业生涯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加大专业实践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专业实践课程是把专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通过实验实训以及校外实践的形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课程体系不同结构相关性分析发现,实践课程对就业的影响作用相对较为明显。实际上,当前部分高校在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其目标即是培养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此背景下,高校要摒弃以往把专业实践作为教学辅助课程的思想,加大专业实践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且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增加大学生专业实践的机会,如运用针对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VBSE实训平台、通过校企合作的专业实习以及各种学科竞赛等方法。

四是增强专业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与社会实际工作结合的紧密程度。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根据大学生自我感知,在3类与大学生就业显著相关的课程中,专业课程的相关系数最低,而公共基础课程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也极小。事实上,从调查问卷结果也可以看出,超过42%的大学生认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未来的就业中基本用不上。虽然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普遍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但是由于过于理论化且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结合的不够紧密,导致部分大学生认为其对未来工作的指导作用比较小。因此,高校应在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本专业工作的相关情况,强化2类课程对大学生工作的指导作用。同时,要注重运用案例教学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对上述2类课程的兴趣,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