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杰梅,杨晓春,钱飞燕
(昆明理工大学 交通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4)
自1992年6月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策略的设想被首次提出以来,有关部委、沿江省市多次提到长江流域的经济合作,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长江经济带战略纳入我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云南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经济带融合“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交汇点,是长江经济带各省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战略支点,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将云南省置于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体内研究云南与经济带内各省区的地缘经济关系及空间经济联系的演化,以及二者的相互匹配关系,能为云南积极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寻求自身在战略框架中的定位,确定对外联系方向、发挥比较优势等提供决策参考。
地缘经济学最早是用于解释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论,它从微观地理的角度,研究以领土边界为单位的国家基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在国际关系中形成合作或者竞争的经济关系[1-3]。随着该理论的不断扩展,它的研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层面,而发展至区域或城市层面[4]。分析区域及城市群之间的地缘经济关系,有助于各地区明确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合作领域等,提高地区竞争力,使整个区域成为关系稳固、分工明确的地缘经济系统。已有文献大多采用欧式距离法对地缘经济关系进行测度,研究范围包含京津冀区域、珠三角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环渤海区域等主要城市群[5-8]。经济联系量反映了城市在经济方面相互吸引力的大小和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高低,它是经济联系程度的表征[9-10]。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群、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等方式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主流模式。城市发展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城市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加强与区域的经济联系,搭建与区域的经济合作平台,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从而实现经济的互利合作和共赢。由此,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引起学者广泛关注,区域经济联系强度逐渐用于研究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中,且较多采用引力模型对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度[11-13]。在地缘经济关系和对外经济联系量的研究中,丁洪建等首次对地缘经济关系与对外经济联系量进行匹配分析,认为结合二者分析,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剖析城市间的空间经济关系,从而为城市协调发展制定更有效的策略[14]。随后,不同的学者对安徽、重庆、滇中、珠三角等地区进行了研究[15-18]。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大多从单一角度探讨城市间经济相互作用[5-10],也有少量文献从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两个维度进行探讨[15-18],但对于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大多只选取3~5个指标,未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而对于城市间空间经济联系量的测定,多数文献在引力模型中采用城市间的直线距离,未能考虑交通运输距离对于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影响的重要性。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11个省份,区域面积约205万km2,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的40%,汇聚41个重要城市,集聚大量资源,是我国最大经济区域,也是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云南是长江西部发展不足的地区,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能缩小与东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拓展云南经济增长新空间。因此,深入探究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的地缘经济联系和外向经济联系,分析两者间的匹配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战略,是云南等西部落后地区急需解决的基础问题和现实需要,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模型
地缘经济关系是国家或地区间基于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经济结构等因素而形成合作或竞争的经济关系。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4-8]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欧氏距离法评估地缘经济关系。
1) 指标的选取
地区间竞争或互补的地缘经济博弈关系主要表现为资源与产品的流动性。通常,生产要素会从富余的地区流向匮乏的地区,从低效的地区流向高效的地区。在综合考虑经济带地缘关系特征及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选取以下8个指标对地缘经济关系进行测度。
X=某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该地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
Y=某地区职工工资总额/该地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
Z=某地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该地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
S=某地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该地区人口数
T=某地区公路货运量/该地区货运总量
U=某地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该地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W=某地区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该地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
V=某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该地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
其中,X代表区域投资效率或资本盈亏,X值越大表明该地区投资效率越高或投资能力越强;Y表征劳动效率,Y值越大表明劳动效率越高;Z指标反映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外流的可能性,Z值越大表明该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向外流动可能性高,Z值越小则该地区工业产品富足,输出工业品可能性高;S表征区域人力资源和科技水平,S越大表明地区的科技水平越强;T表征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水平,T值越大表明交通运输能力较强;U表征地区经济发展层次,U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经济发展层次较低,反之则表明第三产业较发达,经济发展层次较高;W反映地区金融服务水平,W值越大说明该地区资金主要用于存款,资金的流转速率较小;V指标反映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V越大说明该地区吸引外资能力越强。
指标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如式(1)
(1)
3) 欧氏距离的计算
(2)
由于欧氏距离数值的大小不能直观反映双方合作与竞争关系,因此对EDij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式(3):
(3)
是“二三子”指晋大夫。那么,事实是否如此?根据笔者统计和考证:《左传》中含“二三子”称谓的史料共计30条,除昭公三年“二三子卜邻”,定公十三年“二三子唯所欲立”两条特例之外,其余28条无一例外,皆指代卿大夫。那么,《左》文“二三子”指谓卿大夫,可下断言。“二三子”指卿大夫,“群臣”是否如此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
4) 修正的欧氏距离即地缘经济关系指数的计算
(4)
式中,Gij为地区i对地区j的地缘经济关系指数;ωj为地理位置权数,表征地理位置远近,由于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距离远近不同,这虽然不能直接构成省际之间地缘经济关系,却会增强或削弱地缘经济关系[20-21]。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按照城市间交通距离的长短,对不同交通距离进行地理权重赋值。当地区i和j间的交通距离≤1 200 km时,ωj=2;当交通距离为1 200~1 600 km时,ωj=1.5;当交通距离为1 600~2 000 km时,ωj=1;最短交通距离≥2 000 km时,ωj=0.8。
2.经济联系强度测算模型
经济联系强度是反映研究单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以及周围地区对研究单元辐射能力接受程度的指标,常用引力模型来测度。由于传统的引力模型未综合考虑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以及信息化水平对地区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基于文献[22],引入克鲁格曼指数和信息化指数,构建地区经济联系强度测算模型,如式(5)~(7):
(5)
(6)
(7)
3.Jenks自然最佳断裂聚类分析
由于计算的地缘经济关系和经济联系强度不能直观反映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数据分级处理后,能够更加直观地把同质区域作为一个等级表达出来。因此,以数据的集群性作为分级数的重要依据,采用自然最佳断裂集聚类分析法[24],对地缘经济关系和经济联系强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分级处理。该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基于数据内部的内在联系自然分组,使聚类结果的组间方差最大而组内方差最小,其分组点选在数据变量值出现相对最大变化处。
用于测算地缘经济关系和经济联系强度所使用的相关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来源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2009—2018年的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2018)。用于测算经济联系强度的地区间陆路交通最短距离的地图矢量化数据来源于2009—2018年的《中国地图册》。
采集相关数据,根据地缘经济关系各指标的定义,以2018年为例,计算各指标值,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运用式(1)~(3)分别计算得出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其他10省市间的欧氏距离及其标准化值,进一步利用式(4)对标准化后的欧氏距离进行修正,得到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其他10省市间的地缘经济关系。根据Gij的大小,采用自然最佳断裂集聚类分析法将双边地缘经济博弈关系划分为5个类型:强互补型(Gij>1.0)、较强互补型(0.5 表1 2018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指标值 1) 计算2018年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欧氏距离、标准化值、距离调整系数及地缘经济关系指数值,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由地缘经济关系分类阈值区间及表2计算结果可知,2018年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地缘经济关系类型以竞争型和竞争互补不明显型为主,且其竞争性随着双方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位于西南地区距离云南最近的四川和贵州与云南的地缘经济关系表现为强竞争型,其中贵州与云南的竞争性最强,地缘经济关系指数达到-2.74,其次为四川,地缘经济关系指数为-1.87;距离云南稍远的湖北、湖南与云南的地缘经济关系表现为较强竞争型,分别为-0.78和-0.72,与四川和贵州相比竞争性较弱;地处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展且与云南距离较远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与云南的地缘经济关系表现为竞争互补不明显型;与距离最远的上海为强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指数达到1.87。 表2 2018年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欧氏距离 2) 为了分析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地缘经济关系动态演化分布格局特征,计算2009—2018年间的地缘经济关系指数,结果如表3。 表3 2009—2018年云南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地缘经济关系动态变化 依据表3,将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地缘经济关系演化类型划分为以下5类,如表4。 表4 2018年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地缘经济关系 从表3和表4可见,① 2009—2018年间云南与四川和贵州的地缘经济关系始终维持强竞争型,与贵州的竞争性最为明显,地缘经济关系指数始终大于-2.0。这主要是由于云南与贵州地理位置邻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相似所造成的。② 上海与云南的地缘经济关系在2009—2018年间维持强互补型。主要是由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发展呈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结构,金融、信息、商贸等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与云南省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落后的产业发展形成强烈对比,同时云南与上海地理距离相对较远。③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与云南始终维持竞争互补不明显型。④ 云南与湖北的地缘经济关系在研究期内始终维持较强竞争型,与湖南省的地缘经济关系在强竞争型和较强竞争型之间波动,2017年起又转向较强竞争型。⑤ 云南与重庆的地缘经济关系在强互补型和较强互补型之间波动,2017年起转向较强互补型。 1.克鲁格曼指数分布格局 利用式(6)计算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克鲁格曼指数,结果如表5。 表5 2009—2018年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克鲁格曼指数 为直观表达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与云南省的克鲁格曼指数的时空演化格局,选取 2009、2012、2015和2018年4个时间节点绘制柱形图,如图1所示。 图1 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克鲁格曼指数 从表5和图1可以看出,2009—2018年,云南与上海、江苏、浙江之间的克鲁格曼指数较高,反映出云南与这3个省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差异较大,专业化程度和互补性较强,可能产生较强的经济联系;云南与安徽、江西、重庆的克鲁格曼指数也相对较高,表明这些省市与云南的产业分工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会产生较强的经济联系;而云南与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的克鲁格曼指数则较低,表明这些省区与云南的产业分工差异不明显,出现产业同构化现象,专业化程度不高,竞争性强。 2.信息化指数分析 运用式(7)计算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信息化指数,并绘制柱形图,得到各省市信息化指数的动态演化分布格局,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信息化指数差异较小,均处于0.35~0.40,表明各省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当。同时,各省市的信息化指数随时间演化均呈上升趋势,云南、安徽、湖北、湖南、贵州的信息化指数增长率较高,其中安徽的增长率最大,从2009年的0.35增加到2018年的0.39,增长13.3%。较高的通信水平可以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提供便利条件。 图2 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信息化指数 3.云南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1) 利用式(5)~(7)计算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根据计算结果,采用自然最佳断裂集聚类分析法从小到大将经济联系强度依次划分为5个等级(数值越大表示经济联系越强):弱联系型(Rij<3)、较弱联系型(3≤Rij<6)、一般联系型(6≤Rij<10)、较强联系型(10≤Rij<15)、强联系型(Rij<15),如表6。 表6 2018年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联系强度万元·万人/km2 从表6可以看出,2018年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差异较大,其标准差为7.42,变异系数达0.65。其中,云南与四川的经济联系最强,达到27.24万元·万人/km2;与贵州、江苏的经济联系强度次之,分别为20.28万元·万人/km2和15.27万元·万人/km2,均超过15万元·万人/km2;与浙江、重庆、湖北、湖南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强;与上海、江西、安徽的经济联系强度最小,分别为5.76万元·万人/km2、5.80万元·万人/km2和4.93万元·万人/km2。可见,在长江经济带范围内,云南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集中在西南的四川、贵州、重庆,以及东部的江苏、浙江,云南与四川、贵州、江苏3个省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之和占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联系强度总和的55.08%。 与云南省相邻的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等几个省份与云南省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排名分别为1、2、5、6、7;与云南省相距较远的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省份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差异也较为明显,其中,江苏和浙江分别排名3和4,而江西、上海、安徽分别排名为8、9和10。与云南省经济联系强度排名靠前的几个省份,不仅包括距离较近的四川、贵州等省份,还包括距离较远的江苏、浙江等。可见,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不仅受距离的影响,还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如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量等)及产业结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2) 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联系动态分析 计算2009—2018年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联系强度,并以2009、2012、2015和2018年为例绘制经济联系强度动态变化柱形图,如图3所示。根据阈值区间分类标准划分经济联系强度类型,结果见表7。 图3 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联系强度及其增长率变化 表7 2009—2018年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联系强度 从表7和图3可以看出,云南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经济联系强度随着时间的演化呈逐年增强的趋势。云南与四川始终保持强经济联系;与贵州、重庆、江苏和浙江的经济联系强度从较弱向较强和强演化,其中云南与贵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增长率最高,从2009年的4.61增加到2018年的20.28,增长约3.4倍。2009年云南与浙江、贵州的经济联系强度较为接近,但到了2018年云南与浙江的经济联系强度只有10.75,而与贵州的经济联系达到20.28,二者差异明显增加;云南与湖北、湖南的经济联系强度由弱和较弱向一般经济联系强度演化,其中湖北的增长幅度明显,从2009年的2.21增加到2018年的6.93,增长约2.35倍;云南与上海、安徽、江西的经济联系强度始终较弱。 根据计算获得的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地缘经济关系与对外经济联系强度,对二者相结合进行匹配性分析,获取云南与各地区的关系及其相应的策略,如表8所示。 表8 2018年云南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地缘经济关系与经济联系强度匹配表 根据表8,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匹配类型共有6种:① 云南与上海属于加强合作型,两地区之间虽经济联系很弱,但地缘经济关系互补性较强,有较强的合作潜力,需加强彼此之间合作;② 云南与江苏、浙江属于深化合作、轻度战略调整型,双方之间的有一定的经济互补性,同时经济联系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轻度战略调整,增强互补;③ 云南与安徽、江西属于加强合作、轻度战略调整型,双方地缘经济关系互补性不明显,且经济联系较弱。需要充分发挥各领域的联系优势,加强具有较高经济联系领域的合作,增进彼此互补性。④ 云南与湖北、湖南属于强化联系、深度战略调整型,双方之间存在较强竞争,经济联系也一般,需要增强互补,加强合作;⑤ 云南与重庆属于深化合作、轻度战略调整型,双方之间地缘经济有较强互补性,且经济联系也较强,需要进行轻度战略调整,增强互补,并进一步加强合作;⑥ 云南与四川、贵州属于深度战略调整型,各省之间经济联系较强,但同时竞争性也很强,需要调整地缘经济关系,增强经济互补性。 基于欧氏距离模型和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测算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间的地缘经济关系和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并进行二者的匹配性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其一,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地缘经济关系以竞争型和竞争互补不明显型为主,且其竞争性与双方地理距离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关。2009至2018年间云南与距离较近、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四川和贵州的地缘经济关系始终维持强竞争型;与距离较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地缘经济关系维持强互补型;与位于中间地带、经济发展水平比云南稍高的湖北和湖南的地缘经济关系维持较强竞争型;与距离稍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的地缘经济关系维持竞争互补不明显型;云南与重庆的地缘经济关系在强互补型和较强互补型之间波动。 其二,云南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经济联系强度随着时间的演化呈逐年增强的趋势。云南与四川始终保持强经济联系;与贵州、重庆、江苏和浙江的经济联系强度从较弱向较强和强演化;云南与湖北、湖南的经济联系强度由弱和较弱向一般经济联系强度演化,其中湖北的增长幅度明显;云南与上海、安徽、江西的经济联系强度始终较弱。 其三,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地缘经济关系和经济联系匹配结果总体不理想,不存在深化合作型城市组合(即强经济联系与强互补组合),更多呈现一般竞争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与弱、较弱经济联系的匹配状态。 对于不同的匹配状态类型省市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提高经济合作效率。① 对与省市地缘经济关系互补较强,经济联系水平较高的匹配类型,如与江苏、浙江、重庆等,可以在各个行业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 对与省市地缘经济关系互补性不明显且竞争性较强,但经济联系水平较高的匹配类型,如四川、贵州等,可以制定共同遵守准则,采用错位竞争方法,建立平等竞争市场环境和机制,以防恶性竞争问题的发生,实现在竞争中共促发展。③ 对与省市地缘经济关系互补性较强,而经济联系水平不高的匹配类型,如上海,在解决两地区互联互通问题的基础上,应当充分发挥地区互补优势,建立起经济协调机制,通过产业协作与转移,提高强经济联系水平。④ 对与省市地缘经济关系互补性及竞争性均不明显,且经济联系水平也不高的匹配类型,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在充分了解两地区间各行业(邻域)的竞争形式和联系程度后,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着重发展具有互补和经济联系优势领域的合作。(三)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联系强度测算
四、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外联经济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性分析
五、结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