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陈君均
(西安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隐喻并非新生事物,却在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国际话语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大格局的创建离不开外宣新闻报道,新闻报道离不开隐喻,其中“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隐喻表达。隐喻在增强新闻感染力、提升新闻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隐喻的应用使报道简明生动、引人关注,将外宣的文化现象、政治倾向以及宗教观念更加合理隐蔽地传递给公众,潜移默化地推进公众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正面解读。
国外对隐喻言语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从亚里士多德起至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学者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格。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1]68-77。此后多年,西方学者大多沿袭这种观点,将隐喻看作是语言的修辞,属于语言表达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研究进入第二阶段。Lacoff & Johnson[2]56-135一反传统的隐喻理论,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体现人们思维、行为方式的隐喻概念体系,认为隐喻是概念系统的核心,强调体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解释中的重要性。Fauconnier[3]109-115提出以心理空间为基础的概念整合,进一步完善了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Kovecses[4]79-92认为隐喻源于身体体验,激发于大脑神经细胞,形成于认知思维过程,最终表现于语言形式。然而,此阶段对隐喻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5]167-190,[6]7。对传统研究方法的反思使得对隐喻的研究逐渐转向第三阶段——实证研究,即“基于语料库的对真实世界的隐喻研究”[7]Ⅷ,此阶段对隐喻的应用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隐喻研究的主流趋势。学者们认为过去的隐喻研究具有体裁与认知路径的局限性,并转而倡导对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真实语料的隐喻研究[8]88-97。基于语料库的隐喻研究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传统内省法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所产生的理论偏差,然而同时也面临一定实践操作困难。首先,目前尚无高效、可靠的计算机自动隐喻处理软件,主要依靠人工隐喻甄别,无法提高隐喻研究的效率。其次,语料库隐喻研究结论的理论升华也是一大难题。国外语料库隐喻研究多为对隐喻表达的描述与对比,缺乏系统的理论提升,因而使多数语料库隐喻研究停留在语言现象研究本身。
国内对隐喻话语的研究多以介绍国外学者的隐喻研究理论为主,即在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基础上,围绕隐喻的起因、生成和理解进行的理论研究[9]121-126,[10]27-31,[11]364-374, 其形式上着重探讨语篇中隐喻表现的方式、语篇特征以及体现的语用功能,研究对象多以汉语或英语的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文学形式为对象[12]10-15,[13]51-56,[14]83-92。外宣研究的跨领域合作在学术界得到认可,已有学者注意到外宣新闻中普遍存在的隐喻现象[15]58-59,[16]170-171,[17]78-79,[18]54-64,[19]49-52,但大多仅指出新闻言语中的隐喻现象,探讨此类语言现象的成因,往往缺乏语料库数据支持,或是鲜有跨领域的理论结合。
语料库研究法以语料为主导,采用自下而上的归纳,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系统并且量化的分析,揭示语言表面现象之下的内在模式与规律,符合隐喻研究对实证数据的需要,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内省法自上而下的推导方式产生的理论偏差。
隐喻语料库的建设是一项重要且具有相当难度的工作,本文根据研究需要,自建外宣新闻隐喻话语语料库开展针对性研究。首先,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西安日报》、《陕西日报》、《福建日报》和《泉州晚报》公开发表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相关文化外宣新闻报道1 133篇(共计104余万字)作为初语料,进而甄别其中的隐喻话语。由于目前尚未开发出智能识别隐喻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研究主要采取人工检索二级语料库,即对某个自然月公开发表的外宣新闻语料按照Group提出的MIP隐喻识别程序进行逐一人工筛选,与大型机读语料库相结合,将甄别出的关键隐喻词汇作为词条,在已建成的初语料中进行搜索生成引索行,建成语料库。
语料库隐喻研究表明,隐喻语言与字面语言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分界限,也就是说隐喻言语传达的隐喻意义与其字面意义并没有严格、清晰的界限。相反,语义的演变是一个历时渐变的连续体,并且按照隐喻层级区分,具有隐喻度强弱的区别,有的隐喻更为接近其字面语义,有的隐喻则表达的隐喻度更强,给人带来的认知冲击感也更大。隐喻度的强弱使语言受众以不同的认知力进行识别,同时得到不同程度的认知标识。按照隐喻度、认知力和认知标识的不同,本研究将隐喻划分为新颖隐喻、规约隐喻、死隐喻和历史隐喻。
在综合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本研究提出隐喻的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隐喻语言的发展过程
隐喻是基于身体体验的认知模式,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尝试用现有概念去解释、描写新概念,不断实现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过程,这种认知过程体现在语言上即隐喻言语的不断生成。每一次新的跨域映射完成都会相应产生新颖隐喻,因此新颖隐喻是人类创新思维在语言上撞击的火花,是完成从身体体验到思维认知的一个跳跃,是人类思维最前沿、最活跃部分的集中体现。新颖隐喻的其中一部分只是“昙花一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部分新颖隐喻也会显得“不合时宜”。随着旧事物、旧理念的消失与不断替代,一部分新颖隐喻演变成为历史隐喻,并逐渐退出语言使用,成为历史中的隐喻符号。而另一部分新颖隐喻则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应时而生,在语言使用中受到广泛认可与接受。
当新颖隐喻发展成为普遍性接受时,新颖隐喻就演变成为规约隐喻。规约隐喻更多体现出认知过程中从源域到目标域映射路径选择的唯一性,这也是Lakoff等学者认为若是人的身体体验相同或者相似,那么他们认识世界的路径或者模式也应该是相同或者相似的,这种相似性体现在语言上具有理论上的普遍约束性。但近年来关于隐喻变体的研究发现,规约隐喻的普遍约束性是相对的,会受到宏观上不同的文化差异而带来微观上身体体验的差别,从而造成语义理解上的障碍。尽管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是单向的,但投射过程同时受到目标域意象图式的影响与文化规约的限制。例如“生命是旅行”是一个在汉语和英语中广泛存在并受到认可的规约隐喻,但在汉英两种文化中这种相似的体验在心理上被以不同的方式所处理。在英语文化中,旅程的终点被诠释为升入天国或是进入地狱;在中国文化中,生命的终点寓意着轮回的开始与重生。
规约隐喻的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固定下来,失去其原有的核心语义,并且在人们认识世界、描述世界的过程中其映射路径得到简化,源域受到忽略,以目标域作为思维的新起点,那么规约隐喻就发展成为死隐喻。死隐喻意味着隐喻性的衰竭,是某一隐喻概念或语言由于太过频繁的使用使其解读固定化并趋近唯一的结果。例如“国家元首”一词所表达的隐喻性起源难以追溯,隐喻义与其语言源域失去了联系,成为常用义的一部分。
基于以上分析可见,隐喻语言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发展映射到人类心智发展上的一个缩影。人类不断探索新世界,不断创造出新颖隐喻来描述新理念、新事物,不断受到社会检验,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外宣新闻报道的隐喻言语也必须遵循这一语言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隐喻言语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展现新闻的特色,发挥其对外宣传的效果。
在进行语料收集的过程中,研究发现在新闻报道语体中隐喻的使用非常频繁,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独有的语言特色。本研究从新闻标题隐喻言语与新闻正文隐喻言语的应用两方面的数据分析来论证外宣新闻隐喻话语的特点。
2.4.1 外宣新闻标题中的隐喻言语
外宣新闻标题隐喻言语的高频使用是外宣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2016年9月,《西安日报》与《泉州日报》关于本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外宣新闻报道数量与规模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见表1。
表1 2016年9月《西安日报》与《泉州日报》
由表1可见,《西安日报》89篇的报道数量在规模上多于《泉州日报》的39篇,这与西安市在历史上作为“古代丝绸之路”无可争议的起点城市,以及作为陕西省省会城市在西部地区发挥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有极大关系,也是西安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积极开展外宣活动的一个侧影。在收集到的89篇《西安日报》 西安外宣新闻报道中,有85篇新闻标题使用了隐喻言语,标题隐喻使用率为95.5%,其中标题使用新颖隐喻的有18篇,占新闻报道篇章总数的20.2%,是新闻报道标题隐喻总数的21.2%;规约隐喻使用标题67篇,占新闻报道篇章总数的75.3%,是新闻报道标题隐喻总数的78.8%;未使用隐喻标题的报道仅有4篇,占新闻报道篇章总数的4.5%,这一研究数据与Deignan[20]40-42的研究成果相左。Deignan对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语料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在日常会话中新颖隐喻的数量相对稀少,大致占话语隐喻总数的5%左右。新颖隐喻的大量应用说明以对外宣传为目的的外宣新闻其标题以突出时代气息、时代亮点为特征,总是积极寻求语言上的创新来展现社会发展的新步伐。在《陕西日报》与《福建日报》关于两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外宣新闻标题的隐喻使用中也有相似情况(见表2)。
表2 2016年1~9月《陕西日报》与《福建日报》
由表2可知,在收集到的117篇《陕西日报》 公开发表的有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安外宣的新闻报道中,有104篇新闻标题使用了隐喻言语,标题隐喻使用率为88.9%,其中标题使用新颖隐喻的有30篇,占新闻报道篇章总数的25.6%,是新闻报道标题隐喻总数的28.8%;规约隐喻使用标题74篇,占新闻报道篇章总数的74.4%,是新闻报道标题隐喻总数的71.2%;未使用隐喻标题的报道仅有13篇,占新闻报道篇章总数的11.1%。福建省政府在政府门户网站专门设立“一带一路”专题网页,全文刊发福建省政府官媒《福建日报》关于福建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外宣新闻。在收集到的78篇福建外宣新闻报道中,有66篇新闻标题使用了隐喻言语,标题隐喻使用率为84.6%,其中标题使用新颖隐喻的有21篇,占新闻报道篇章总数的26.9%,是新闻报道标题隐喻总数的31.8%;规约隐喻使用标题45篇,占新闻报道篇章总数的57.7%,是新闻报道标题隐喻总数的68.2%,未使用隐喻标题的报道仅有12篇,占新闻报道篇章总数的15.4%。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1)在外宣新闻报道数量上,陕西省仍然占有较大优势,说明陕西省在“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主动宣传本省优势,在扩大对外宣传新闻报道上取得一定成绩。进一步调研表明,陕西省的外宣新闻中大多数(约占报道总数的91%以上)都是围绕省会城市西安展开的,这与西安身处重要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有关,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的外宣新闻报道内容的不平衡性。相比之下,福建省在外宣新闻报道数量上略低于陕西省,但其外宣新闻报道以点——面辐射的形式,以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为焦点,并进一步辐射到三个主要城市周边的市县,外宣新闻报道内容涵盖全省沿海大部分地区,稍显均衡。当然这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多港口城市布局有关,也与沿海城市相对较快的发展有关。(2)两省官媒外宣新闻标题的隐喻使用比率相似,占标题总数的85%左右,亦说明外宣新闻标题隐喻化受到新闻主体与受众的认可,已成为常态。
2.4.2 外宣新闻隐喻话语的模式构建
经过认真甄别、筛选、统计原始语料,研究发现相关外宣新闻报道中有以下三种高频隐喻话语的构建模式:
(1)隐喻“西安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为了突出西安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战略位置与作用,几乎所有西安市外宣新闻报道都多次用到此隐喻。此隐喻的源域是西安这座城市,目标域是在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隐喻框架是“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跨越国际、惠及沿线国家地区的战略工程,西安则是这项工程中举足轻重的关键点。外宣新闻在这样的隐喻框架下延伸出具体的隐喻,例如:
西安要在“一带一路”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就一定要成为综合的交通枢纽和门户,成为空港、陆港、信息交互枢纽。(2016年9月25日《西安日报》)
“枢纽”本指主门户开合之枢与提系器物之纽,喻指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联系点与中心环节,仅“西安是枢纽”这一具体比喻在《西安日报》9月刊发的外宣新闻中就出现33次之多。“门户” 原意是正门、房屋的出入口,喻指西安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出入口。
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借鉴一切有利于开放的成功经验,汇聚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生产要素,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2016年9月27日《西安日报》)
“高地”军事上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因其地势较高,能够俯视、控制四周,此隐喻将西安喻为“一带一路”这场政治、经济建设伟大工程中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把控全局的关键节点,进一步突出了西安的重要性。此具体隐喻在《西安日报》9月份刊发的外宣新闻中出现22次。
此隐喻框架下类似的具体隐喻还有:
全面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努力把西安打造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新窗口”,构筑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2016年9月26日《西安日报》)
“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2016年9月24日《西安晚报》)
与西安形成对比的是,泉州外宣新闻中涉及“泉州是‘海丝’重要节点”的隐喻则更加注重泉州是“国家海洋边界城市”这一特点,具体隐喻如下:
泉州建立海丝重要门户城市。(2016年9月27日《东南早报》)
“国门卫士”助力海丝先行区。(2016年9月13日《泉州晚报》)
泉州打造东亚文化之都“边检名片”。(2016年1月12日《泉州晚报》)
(2)隐喻“‘一带一路’建设是征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加强与世界互联互通、互惠互利的伟大蓝图,其建设需要沿线国家和地区求同存异,携手合作。将“一带一路”建设喻指为漫漫征程,突出其过程的艰辛,征程就会有起点,就会有不断的推进,就会有新发展,就会有参加征程的主力成员,因此又有以下具体隐喻:
临空经济成为陕西“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军。(《陕西日报》2015年8月5日)
千年古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的新成就,迈出的新步伐。(《西安日报》2016年9月25日)
“一带一路”开启商标品牌发展新征程。(《陕西日报》2016年5月26日)
“‘一带一路’建设是征程”这个隐喻构架在西安外宣新闻中使用频率高的主要原因:一是西安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对“一带一路”战略科学客观的认识理解,以及自己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的重大任务有着清醒的认识;二是西安以及陕西在中国革命史中见证了革命征程的起步、发展与胜利完结,是革命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样,与西安外宣新闻“‘一带一路’建设是征程”形成对比的是福建省外宣新闻更加凸显海洋文化,使用“‘一带一路’建设是远洋航行”这一隐喻,具体隐喻有:
海丝扬帆,泉州领衔申遗再起航。(《东南早报》2016年8月26日)
刺桐花正红,丝海再扬帆。(《福建日报》2016年5月10日)
丝路泉州,乘风破浪正当时。(《福建日报》2016年3月11日)
(3)隐喻“‘一带一路’建设是合作”。“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战略蓝图的实现需要沿线政府与人民进行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单靠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一带一路’建设是合作”这一隐喻的应用中,陕西外宣新闻展现出隐喻使用结合时代热点的多元性,创造性地将习总书记讲话中的经典隐喻运用到外宣新闻报道中,提炼了报道内容,增强了报道效果。例如:
“一带一路”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陕西日报》2016年3月8日)
“一带一路”的合唱。(《陕西日报》2016年9月28日)
“一带一路”智库建设陕西力量应“合纵连横”。(《陕西日报》2015年7月21日)
将“一带一路”建设喻指为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无论是共奏“交响乐”,还是“合唱”,都是西安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真实写照。“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倡导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将“一带一路”中的合作喻指为“合纵连横”,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意义,但是若是深究其历史文化内涵,不免有联邦对抗之意,在外宣翻译中应注意识别,以免因翻译不当造成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误解。
相对而言福建省在外宣新闻中 “‘一带一路’建设是合作”这一隐喻的使用较少,其相关隐喻的构建模式与路径也没有展现出多样性,常见于规约隐喻的使用,例如:
丝路融合石狮共赢,品博海博霓裳共舞。(2016年3月25日《福建日报》)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海丝门户”笑迎东盟贵客。(2016年5月3日《福建日报》)
由于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绝大部分概念内涵的理解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身体体验基础,因此隐喻具有认知层面的普遍性。规约隐喻与死隐喻经过长时间历史的沉淀与修正,以其较为稳定的隐喻模式受到话语者的普遍认可与认同,在话语表达上凸显出一定程度的认知优势。隐喻的普遍性为文化跨越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奠定了认知基础,外宣新闻应利用隐喻普遍性为顺利推进外宣工作服务。然而,外宣新闻报道应注意规约隐喻或死隐喻在新闻报道中的创新运用,使“老话新说”,赋予其创新思维,注入话语新活力,以此提升报道的创意与生动性。
新颖隐喻是人类创新意识的结晶,是人类创新思维模式与成果在语言中的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颖隐喻将使外宣新闻更具地方特色与创意,更有效地体现区域文化,以创意为亮点,以特色助宣传。新颖隐喻在外宣新闻中的运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新颖隐喻的运用应注意其历史文化内涵。隐喻生成过程中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会受到目标域文化意象图式的影响,因此隐喻理解除了受到身体体验的制约外,还会受到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新颖隐喻的运用中,媒体工作者应注意新颖隐喻的历史文化内涵,尽量避免因历史文化因素造成隐喻理解的障碍。
(2)“新颖”不是“新奇”。新颖隐喻不同于新奇隐喻。新颖隐喻体现的是创新,新奇隐喻侧重的是“猎奇”。新闻媒体工作者不应为取得外宣效果而一味的夸大,甚至人为的创造使新闻标新立异,以“奇”特性捕获新闻受众的眼球。这样的新奇隐喻不但难以取得外宣效果,甚至会招致新闻受众的反感心理,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3)别让“新颖”成为“历史”。尽管新颖隐喻体现的是创新思维,但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将经受考验。经过不断调整、修正,部分新颖隐喻将退出语言使用的平台,成为历史隐喻。新闻媒体工作者应把握语言使用的规律与潮流,创新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经典新颖隐喻,不断追求新颖隐喻的普遍性接受,避免其“昙花一现”。
对外宣传要取得良好的成效离不开对审美需求的研究与分析。因此,外宣新闻除遵守必要的新闻特性之外,还需注重其美学价值。新闻美学价值的实现除了依靠语言结构组织外,还可以通过隐喻话语来实现。外宣新闻需注重受众的审美需求与审美倾向,践行外宣新闻的审美实践,确保外宣新闻做到内容、形式与美学价值的统一,以增强新闻外宣的效果。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走出去”与“领进来”都离不开外宣新闻。我们必须积极利用隐喻话语在外宣新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利用隐喻的普遍性跨越文化理解的障碍,利用隐喻的创新性打造外宣新闻的创意亮点,尽量避免外宣新闻中隐喻言语的使用不当与不规范使用,做到不滥用隐喻、不刻意追求隐喻猎奇、不任意夸大隐喻映射路径追求隐喻效果,使媒体话语更好地服务外宣。
[参考文献]
[1] 罗念生.亚里斯多德的《诗学》[J].文学评论,1962(5).
[2]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3] Fauconnier G.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 Kovecses Z.Metaphor in Culture:University and Vari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5] Goatly A.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7.
[6] Yu N.The Com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7] Low G,Zazie T,Alice D,et al.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in the Real World[C].Amsterdam/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2010.
[8] Deignan A,Littlemore J,Semino E.Figurative Language,Genre and Regist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9] 曹晖.发生·建构·转换·生成——视觉形式的美学阐释[J].哲学研究,2012(7).
[10] 徐盛桓.再论隐喻的计算解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
[11] 徐盛桓.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
[12] 魏在江.隐喻的功能语篇——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外语教学,2006(5).
[13] 廖美珍.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J].外语学刊,2007(6).
[14] 任绍曾.概念隐喻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2).
[15] 曹永波.论隐喻在英文政治类新闻中的应用研究[J].新闻战线,2015(14).
[16] 王奕君.英语新闻中的隐喻理解与翻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17] 韩伟.政治新闻英语标题的隐喻[J].新闻爱好者,2011(12).
[18] 陈小芳.英语财经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19] 李娜.中美新闻报道中的政治隐喻相似点背后的文化共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11).
[20] Deignan A.Metaphor and Corpus Linguistics[M].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