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黄明达
成人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倡导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如何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实施转型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探索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高等应用型成教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有效提高成人教育在职学习学员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在普通高校十多年的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与此同时,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各类高等继续教育均发展到了一定的办学规模。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国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满足了国民学历层次提升的要求。但以高等学历教育补充为主要任务的成人高等教育却面临着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源开始面临匮乏。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寻找发展之路。
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劳动力在知识和技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劳动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因转换劳动岗位需要职业培训,因技术进步需要进行岗位新技能的再学习,这些都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领域。成人高等教育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出发,以构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在职从业人员为服务主体,结合能力培养与学历提升,培养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是新的发展方向[1]。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是指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具有必要的大学专业知识和企业实际工作能力与经验,并且能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具有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和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为实现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成人高等教育就要创建多元化、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密切关注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前景,借鉴德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元制”模式,主动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与企业相互合作,从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专业教师和技术导师队伍建设、实验设备配制和实训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切实提升学员生产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3]。
校企合作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一是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调整办学方向,使成人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专业设置面向企业实际需求,课程设置面向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企业用人标准。二是有利于促进企业开发人才培训需求,从而促进教育发展。企业是高校培养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的合作者,也是人才的使用者和评价者,企业更有可能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开发者和创新者。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需求是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4]。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内容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5]。
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构建是指围绕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按照高等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以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的方式,对教育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要素,进行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与机制建设。
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人高校和合作企业要依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需求,结合高等成人教育培养人才的一般目标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培养目标确定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具有平等的地位,按照学校对于人才层次的基本要求和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来共同确定专业结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等人才培养目标。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制订和实施好培养专业的建设规划,制订和实施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设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资源,建设好产学结合的实训基地,从制度上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
在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将企业对人才的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融合到课程体系中,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体现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和职业能力导向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和开发,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学校、企业和学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构建。
依据校企合作高等成人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合理配置必需的理论知识,着重于理论知识联系工作实践的岗位能力提升,兼顾职业素养与社会素养的提高,同时创造机会提升学员的学历层次。
以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制订学校课程学习成绩评定、企业对学员职业能力评价和社会各类技能认证机构的社会化认证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多方面综合形成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学员培养计划;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学员;针对岗位要求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参与学员质量评估,从而使学员既掌握知识又增强能力,并获得学历提升的机会。
校企合作的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要从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要求出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从而指导其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选择。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是在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从行业、企业的需求出发,结合企业真实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需要,制订具有明显企业岗位实训特色的教学计划,是为培训受企业欢迎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的。
校企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必须采用灵活的办学形式,可以是脱产学习,或者是业余学习,也可以是短期培训与业余学习相结合。各种学习形式可以灵活组合,最终目的是确保完成教学计划,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学员对于学历提升和实用技能提高的双方面需求。
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于通过资源共享来实现相互间的取长补短,解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缺乏经费、技术能力、仪器设备,而企业缺乏理论知识、教育技术等问题,从而增加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合作层次。
学员是教育的主体,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活动中有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和提升学历的主体要求,因此能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学校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与承担者,学校要保证人才培养的成功必须主动了解合作的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方案。企业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和人才的使用者,企业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校按照企业发展要求制订培养计划,企业还是人才培养结果的考评者,会提供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方案,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展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从学员、企业和学校三方面的需要出发,共同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各方面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都会主动投入到培养过程中,从而发挥各方面的主体性,合力完成培养目标。
为使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得以有效实施,达到学员、学校和企业多方共赢的效果,就要确保学校和企业共同提供的教育与实训服务能满足学员的发展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能达到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要重视学员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注重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服务的,针对社会对成人教育人才的实际需求,衡量校企合作办学成效和学生质量的标准,不应是单一的学员课程考试成绩,而更多的应该从能力优先、促进全面发展的办学原则出发,检验学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重视学员的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性。选择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学习目的相对明确,大多期望能学习实用的专业知识,更期望能得到实际的岗位能力培训,学习与工作能紧密结合并相互促进,以提高学习的效率。针对培养对象的不同,要了解分析学员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根据学员的不同能力水平和智力、非智力因素等,合理变通,形成丰富多样的人才质量观。
要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开展,就必须实现学员学习培训与企业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因此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让学员的专业知识学习与技术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让学员的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合理搭配,让教学内容与学员的岗位要求协调一致,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6]。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坚持在职学员职业素养的养成,通过工作与学习配合的学习体验,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使学员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激发学员的职业创新精神,将学员从自由人转变为职业人。
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基础理论教学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突破学科本位思想,摆脱理论知识必须全面系统的框架,突出学科知识的应用性与针对性,强调对学员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核心+岗位”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实训平台是特色与亮点所在。实训平台的硬件建设要以企业实际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为蓝本,力求同质同步,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员在与实际生产环境几乎一致的环境中学习实践,达到实训的目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与技术优势建设合适的实训平台。在实训平台的软件环境建设上,要借鉴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经验,加强对实训平台的规范管理,营造真实的岗位场景,为培养学员的岗位能力与职业道德创造条件。
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实践应用能力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特色,因此在教材建设上也要体现这一办学特色。所编教材在架构上既要依照相关专业的学科理论体系,又要体现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具有职业针对性;内容安排上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结合岗位工作实际,突出实践性;教材的参编人员应该由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和实际岗位技术人员甚至学员共同组成,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教材内容还应该结合产业发展新动向,体现行业科技进步、工艺创新新成果,体现视野上的前瞻性。
建设一支既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员工程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施校企合作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专业教师必须定期前往企业工作实践,参与到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技术攻关等各项工作中去,真正了解企业、岗位、生产过程,获取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的工程素质、管理素质。同时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聘请行业的权威、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生产技术骨干作为兼职课程教师,组建兼职教师队伍,丰富专业教学手段,搭建高校与企业间人力资源相互沟通的桥梁。
学校和企业协同构建起人才培养、教师业绩和学员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7]。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标准要包含对教师和学员的评价。通过评价标准的设立,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实践教学工作中,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革新和产品研发工作,促进教师工程素质的养成,提高校企合作效率。通过评价标准的设立,鼓励学员积极参加理论知识学习,积极参加学历提升学习,将学员的知识增加、技能提高、学历提升和态度转变都纳入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标准中。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岗位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与提升。高校要适应社会发展并有效服务于经济建设,就必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要主动联系企业,构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培训模式。校企合作即是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 李琴.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成人教育中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17-18.
[2] 程泽海,吴建华.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2):142-145.
[3] 陈天虹.依托校企合作加强师生实践应用能力[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406-408.
[4] 林翔.浅析高等应用型成教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质量保障[J].成人教育,2010(4):23-24.
[5] 林翔.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 郑光相.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2):138-139.
[7] 邹长光.成人教育“订单式”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2007(S1):17-1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