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认知观照下的英汉隐喻

时间:2024-08-31

魏李隼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使用中的修辞现象,是一种比喻的方式。卡登(J.A.Cuddon)在他的《文学术语词典》(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中界定隐喻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one thing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another”[1],即以他事物来描述所要表现的事物的修辞格。可见,传统观念下的隐喻是纯语言层面的。但随着语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认知语言学介入对隐喻的阐释后,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阐述,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莱科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2])一书。该书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它涵盖了社会生活、语言文化、政治宗教、科学经济等各个领域。从而把隐喻提升到了人类思维的高度。

1 认知观照下的隐喻三维——隐喻、思维与文化

在认知观照下,隐喻不再是单纯语言层面上的东西,它还关涉到语用者的思维和语言背后的文化等因素。简而言之,隐喻既是语言形式,也是思维方式,同时隐喻本身反映了文化。因而隐喻成为了隐喻语言、思维和文化三者统一的三维有机体。

1.1 隐喻与思维的统一

莱科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隐喻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这种认知通常是通过系统的跨域映射(mapping)而实现的,是通过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来了解另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是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2]。换言之,隐喻就是通过另一件事来理解、经验某事。比如人们经常拿战争来隐喻辩论,通过战争、战斗,来理解、经验辩论。谈到辩论策略,经常会说避实就虚、攻击薄弱环节、击中要害,辩论的结果说成是赢得或输掉了一场辩论,等等。这种战争的隐喻实质上说明了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是思想活动或一种思维。

事实上,隐喻就产生于隐喻性的思维过程。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知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3]。当人们在认知与思考一些抽象的概念时,总是将新的认识事物与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点,从而用对已有事物的认识来思考、了解、认知新的事物,来阐述新的概念,于是就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形成了隐喻语言。如“纸老虎、针眼、过街老鼠、心花怒放”等;英语中的“sweetheart,the face of the building”等表述,都是隐喻思维的体现。因此,隐喻就是思维的方式,两者是统一的。

1.2 隐喻是文化的象征

正如莱科夫等人指出,隐喻是通过两个认知域之间的相似点,用已知的认知域来映射到目标域上,从而获得对未知的目标域的了解和认知。在这个认知过程中,两个范畴的相似性必然是部分的,不可能完全重合。事实上在构建隐喻的过程中,每一种隐喻都突出了某个或某些相似点,而遮蔽了另一些方面。理论上讲,对同一个认知域可以有无限个隐喻。正是由于不同隐喻对同一事物所凸显的相似点不同,隐喻才能帮助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了解和认知逐渐变得丰满、明晰。可见,凸显何种相似点是隐喻认知的关键。然而相似点的确定本身是不确定的,因为选择哪两个范畴进行映射,这依赖于约定。隐喻的约定受不同文化因素所制约,比如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不同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民族的劳动生活体验等。也即采用何种隐喻是因文化而不同的。从某种程度上,隐喻可谓文化的象征。不同的文化衍生出各异的隐喻语言。例如用人作为山的喻体,英语有“the foot of themountain”的说法,却没有“the waist of themountain”的说法;英语中还有“the shoulder of the mountain”的说法,但汉语里有山脚、山腰的说法,却没有山肩的说法。再如比喻熟悉事物,深得窍门,汉语用“了如指掌”这成语。而英语则说“know the ropes”(熟悉绳子)。

总之,特定社会具有特定的文化和隐喻概念体系,语言作为思想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反过来又影响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因为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接受其文化思维方式的过程[4]。所以,同一社会的文化、隐喻思维和语言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2 三维视角下的英汉隐喻比较

如前所述,隐喻是语言、思维和文化三者统一的三维有机体。同时,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思想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同样,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在表现形式上也既相同也相异。因此,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的隐喻自然就兼具了相似性和差异性。

2.1 英汉隐喻的相似性

英汉隐喻的相似性突出地表现在隐喻的产生机理相同和隐喻语言结构类同上。

2.1.1 隐喻的产生机理相同

隐喻的产生离不开人的思维。尽管不同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各异,但都体现了人对世界的认知和反应。而不同民族的人由于具有相同的生理机能,因而思维的产生机理和功能从生理角度来讲是相同的。思维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感官对事物的最直接认识通过神经反馈给大脑,然后经过逻辑判断和推理,最终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思维能够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因而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在这个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其产生机理和功能同样表现出相似性,即隐喻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反映世界的过程。它总是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着两个事物或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两个认知域的映射,帮助人们能以已知概念来阐释未知的概念。可见,人类的隐喻思维能帮助人类不断地认识世界,把未知变成已知。简言之,由于隐喻能反映物质世界的共性,英汉语言中的某些隐喻能表达相似的内涵,即对于物质世界的相似的感知和认识。比如,根据莱科夫和约翰逊的研究,英语中有“喜悦是向上的”概念隐喻;在表达这种抽象情感的方式上,汉语中也有类似的隐喻。如:

例1 I'm feeling up.

例2 My spirits rose.

例3 他神采飞扬。

例4 人们的情绪高涨。

还有英汉语言文化中都用“上下”位置概念隐喻社会地位,如:

例5 He's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al hierarchy.他处在社会的底层。

例6 他已经家道中落了。He has come down in the world.

汉语中用“破釜沉舟”来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与英语中的“burn one's boats”相似。再如汉语中的“甜蜜的爱情”与英语中的“sweet love”表述一致,等等。

2.1.2 隐喻的语言结构类同

既然隐喻思维一致,语言在作为思维的客观载体,被用来表现人类的隐喻思维时所构成的隐喻语言其语言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类同。从隐喻的语言结构上看,隐喻总是由喻体(vehicle)和本体(tenor)两部分构成。只是喻体和本体在不同的隐喻中并不都在字面上出现,即在隐喻中有显性的本体和喻体,也有隐藏的本体和喻体,但在隐喻语言的实际使用中,不管本体和喻体出现与否,都改变不了隐喻的语言结构特点。比如拿“脸、面”作喻体,“脸、面”的本义是“头的前部”,它总是露在外面,是一个人外部特征最明显的部位。同时脸是五官的衬底,是人体的核心部位,因此脸具有“前面”“表面”“重要的方面”等属性[5]。在认识其他事物的过程中,人们自然会把对脸面这些属性的认知映射到其他的认知域中,因此若把桌子当作认知的本体,跟人相比较,就有了“桌面”,“桌面”当然不是桌子的脸、面,而是表示桌子的表面;把脸面映射到水上,就有了“水面”;映射到被子,构成“被面”等。还有“床头”“瓶颈”等,这些隐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表述,人们对此已喻而不觉了。而另一些隐喻是作为文学修辞的手段,更易于辨认,如:

例7 Life is a yo-yo.It's a series of ups and downs.

例8 爷爷的脸上绽开了甜甜的笑容。

例7中的本体和喻体一目了然。两者间的相似之处就在于“忽上忽下起伏不定”。而在例8中,喻体并没出现,只出现了本体笑容。笑容当然不能品尝,但能用“甜”来描述,是因为喜悦是美好、积极的情感,会给人以满足感,使人产生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这一点就像蜜糖给人甜甜的感受一样,因而会有“甜甜的笑容”的隐喻。本体和喻体通过“甜”这一共同点联系在一起,这样的隐喻无疑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

2.2 英汉隐喻的差异性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识。英语、汉语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然受制于各自的文化。换言之,隐喻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是特定民族社会生活在语言使用上的反映,各个民族的文化各异,因而英汉隐喻具有差异性。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用已知的认知域去映射未知的概念,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相似性。但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往往是多元的,因而隐喻的形成和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联想。由于英美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历史、思想、生产实践、生活方式等相差甚远,人们对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联想就会有所不同。有源域的联想意义不同的,如汉语中有一歇后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里的“狗”无疑是贬义的;而英语文化中的狗却往往具有褒义内涵,如“Love me,love my dog.”。也有源域的选择习惯不同的,如汉语中用“一条绳子上的两只蚂蚱”表示“处境相同,面临同样的危险”的意思,而英语则以“in the same boat”(在同一条船上)表示;汉语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英语则说“Go to law for a sheep,you lose a cow”。有时候,英汉语言中有时候虽然表示同一个意思,但却用不同的隐喻来实现,这主要也是由于英汉语使用者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联想不同,从而形成隐喻语言的差异。比如:

例9 A good sailor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is calm and water is fair.

例10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例11 未雨绸缪。

例12 When it is fine weather,mend your sail.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自古以来,与海相关的产业,如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在他们的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当他们展开隐喻思维、表达思想时,联系最多的是与海有关的事物。而中国不同,长期的农业文化使人们固定在土地上,其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主要与土地相联系,因而反映在形象语言上自然是与陆地上的人、事物作隐喻的比较多。例9与例10、例11与例12表达的隐喻喻义是一样的,但英语隐喻中的喻体都跟海有关,而汉语隐喻体现的就是有关陆地的感知体验了。

3 结 语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了解内心世界起着极大的作用。哈代◦威尔克克森(Hardy C Wilcoxon Jr.)在他的文章《论日常生活中的隐喻》(On Metaphor In Ordinary Lif e)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我突然醒悟到,原来我一生都在使用隐喻[1]。”隐喻与认知语言学的结合无疑给隐喻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新的观点会推动隐喻理论更快地向前发展,同时隐喻的翻译还有待于在多个领域中得到深层次的挖掘和进一步的拓展。

[1]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曾庆敏.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及其隐喻教学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123-126.

[5] 文旭,吴淑琼.英汉“脸、面”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40-14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