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蒋文燕,赵栋寅
(1.浙江科技学院 轻工学院,杭州 310023;2.浙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杭州310011)
CTcP(computer to conventional plate)是CTP(computer to plate)技术的一种,采用普通PS(presensitized plate)版为版材。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增多,主要涉及书刊、报纸、商业印刷等领域[1]。
CTcP技术采用360~450 nm的紫外光,将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的数字页面信息直接记录在印版上[2]。而传统的CTF(computer to film)技术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字页面信息先通过照排机曝光在菲林上,形成潜影,然后经过显影、定影和水洗处理,形成带有可见影像的晒版用菲林,最后通过晒版机,将页面信息转移到印版上。CTcP技术简化了制版工艺流程,缩短了印前准备时间,减少了网点的转移次数,从而提高了制版质量,有利于实现印前工艺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管理。相比较而言,CTF制版工艺工序复杂,可变因素多,且生产成本较高。
本研究对CTcP和CTF制版工艺进行了实验对比与分析,对影响制版质量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了探讨。
在印刷过程中,网点大小的变化是影响印刷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缺少有效的监控,就会导致图像阶调与色彩的失真[3]。网点大小用面积来表示,可通过测量控制条上的色块来完成。
设备:Creo Delev 800V3照排机,HQ-800连线冲片机,BasysPrint UV-Setter 731贝思印直接制版机,大祥 TS/VPF 32-h-2晒版机,旺昌冲版机Grafmac PS 5300。
版材:Fuji VP阳图PS版。
测试仪:X-rite icPlate II印版测试仪,X-rite 361 TX透射密度计。RIP:Harlequin RIP 6.0,AM 加网,圆方网,网角15°。
图1所示为测试版图像,单青色。
在测试版中,网点梯尺包括了1%、2%、3%、5%~95%(步长5%)、97%、98%、99%共25个色块网点色块,用于监控印版的成像情况和测量网点面积的变化,并绘制出网点扩大(缩小)曲线。每个梯尺边上附有渐变条,从0%均匀地过渡到100%,用于观察阶调的连续性,判断是否存在阶调的跳跃现象[4]。为了测试印版成像过程中网点复制的均匀性,在不同位置一共设立了8组网点梯尺和渐变条。图像背景为50%平网,用于测试整个版面中间调的复制结果与成像的均匀性。
根据实验条件,一共设计了6组方案,如表1所示。
在采用CTcP设备出版之前,进行了印版的线性校正,并添加了企业为专门印刷设备所定制的印刷补偿曲线。在利用照排机输出晒版用菲林之前,进行了2次线性校正,使菲林上网点面积的偏差全部控制在±1%之内。曝光、显影等参数均采用企业的标准数据。
图1 测试版Fig.1 Test form
表1 实验方案Table1 Experimental cases
表1方案中企业实际采用的只有2种,即采用CTcP工艺的方案1和采用CTF工艺的方案3。由于实验中采用的制版参数均以这两种方案为基准,而这些参数对其他方案来说并非最佳,所以,对制版后印版网点的绝对数值,本文未作过多的评判,而是将考察重点放在网点扩大程度、成像均匀性及网点复制曲线的平滑程度等方面。
图2为CTcP制版工艺下获得的印版网点复制曲线,纵坐标为不同位置网点平均值的扩大值,即梯尺色块的实际网点面积与原稿标准网点面积的差值。图2网点扩大值均为负值,表现为网点缩小。从图2可知,在输出分辨率固定为1 524 dpi的情况下,随着加网线数的增大,网点的缩小情况也随之加剧。这是因为,加网线数越高,单个网点的尺寸越小,则单位面积内网点的数量越多,网点的总周长越大,使得网点扩大(或缩小)也随之加剧[5]。
在175 lpi和150 lpi加网线数下,网点阶调复制曲线的变化趋势相同,除了50%附近,曲线在其他区域都比较平滑,显示出较好的复制特性。
CTF制版工艺下4种方案的复制结果如图3所示。
图3显示,网点变形随着加网线数和成像分辨率的增大而增大。其中,采用2 540 dpi分辨率的方案3和方案4的网点扩大程度要明显高于采用1 524 dpi的方案5和方案6;而在分辨率相同、加网线数不同的情况下,网点扩大值相差并不大。说明加网线数对网点扩大的影响要小于分辨率的影响。
从图2和图3可知,当原稿中标准网点面积为55%~60%时,印版上实际网点面积达到50%左右,此时网点出现临界搭角状态,印版的阶调产生了跳跃和拐点现象,这是由圆方网点的复制特性引起的。
对6个方案中网点的扩大曲线进行3次多项式拟合,拟合方程如表2所示,相关系数和偏差如表3所示。
表2 多项式拟合方程Table2 Polynomial fit equation of dot gain curves
分析可知,方案6的曲线最光滑,然后依次是方案2、方案3、方案5、方案1和方案4。
图4为175 lpi加网线数下3种方案的网点扩大拟合曲线对比。在50%以下区域,2种制版工艺下网点扩大曲线非常接近,在60%以上差异较大;在70%以上区域,CTF工艺的印版网点复制曲线十分平滑。
图5为150 lpi条件下的网点复制曲线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在50%以下区域,方案2的网点复制曲线最光滑,方案6次之;在其他区域,方案 6最好,方案2次之,方案4的复制曲线最不理想。
表3 拟合结果Table3 Fitting results of the curves
图6中,纵坐标网点扩大差值/%=最大阶调值-最小阶调值,为印版上8个不同位置的网点梯尺中相同面积色块实际网点面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体现了印版成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图6 印版上不同位置网点成像的均匀性Fig.6 Uniformity of plateimaging in different locations
结果显示,方案2的成像均匀性最好,其他如方案5、方案1、方案3的差值均小于1.5,均匀性较好;而方案4和方案6的峰值最大(3.7%~4%),网点面积的可预测性大大下降,复制结果不理想。
在传统调幅加网中,加网线数与图像阶调的复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加网线数越大,网点的尺寸越小,龟纹和玫瑰斑的图案周期越小,可视程度越差,图像的质量越精细[6];另一方面,加网线数越大,网点扩大程度加剧,从而使印刷工艺难度也急剧地增加。此外,加网线数的选择还受输出设备分辨率的限制。即输出图像的灰度等级=(输出分辨率/加网线数)2+1。表4显示了不同方案下灰度等级的差异。
在正常视距下,人眼可分辨的最高灰度等级为100级,表中带有*号的方案表示图像质量有损失[7]。一般商业印刷要求印刷品的阶调值不能低于65级。
结果可知,在CTF制版工艺中,若采用2 524 dpi分辨率和250 lpi加网线数,图像的灰度等级仍能较好地满足印刷产品在正常视距下阶调清晰、层次丰富的复制要求;在CTcP制版工艺中,最高只能采用175 lpi,而且在像素过渡、渐变复制方面的效果略微逊色。
图7为印版上背景网点的微观结构,这些标准面积为50%的网点在成像以后,实际面积为43%~46%。
表4 不同分辨率和加网线数下的阶调值Table 4 Tone values for different output and screen rulings
图7 印版网点微观结构图Fig.7 Microscopic photos of dots on plates
对CTcP和CTF进行比较可知,CTcP工艺采用直接曝光成像技术,失真程度小,得到的网点更接近于数字原稿中的方形;CTF工艺需要出片、晒版等多次曝光成像来实现网点的转移,网点缩小较多,细节丢失较多,看上去更接近于圆形。另外,CTcP成像网点形状更准确,边缘更锐利,表现为方案1优于方案5,方案2优于方案 6。
对不同分辨率进行比较可知,高分辨率下网点边缘更光滑,网点更光洁,轮廓更清晰,表现为方案3优于方案5,方案4优于方案6。
对不同的加网线数进行比较可知,加网线数越高,网点轮廓也更清晰,表现为方案3优于方案4,方案5要好于方案6。
根据以上分析,对6种不同方案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了以下结论:
1)制版工艺、成像分辨率、加网线数对印版的成像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表5 不同方案的综合评价表Table 5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6 cases
2)在相同条件下,CTcP比CTF工艺印版成像更均匀、更稳定、更准确;
3)成像分辨率越高,印版网点的复制效果越好;
4)提高加网线数会降低图像的灰度等级,使网点扩张严重,并加大印刷工艺难度;
5)对于行业中应用广泛的方案1和方案3来说,它们在印版网点的阶调复制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但前者在像素的过渡和阶调层次的渐变方面的表现能力要略微逊色一些。
[1] 谢建中.贝斯印CTcP制版技术概述[J].广东印刷,2009(5):22-27.
[2] 姜小勇.浅谈CTP和CTcP[J].影像技术,2009(1):28-30.
[3] 汤学黎.影响印刷品的色彩评价的因素[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7(3):52-55.
[4] 香港印艺学会.胶印技术资料手册[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6.
[5] 金杨.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6] 蒋文燕,薛国兴,司莉莉.加网线数对网点复制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21(6):115-118.
[7] KIPPHAN Helmut.Handbook of Print Media[M].New York: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