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姜卫星
(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226100)
B超、CT检查对于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仍不能起到明确病因的诊断作用,如无浅表肿大淋巴结供活检,常导致诊断困难、治疗难以抉择。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为不明原因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便捷有效的途径。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为23例原因不明、诊断困难的腹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淋巴结活检术,及时准确地获得病理诊断。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患者中男13例,女10例;18~69岁,平均(43.6±21.4)岁。病程15 d~2年。其中15例伴腹痛,12例伴低热,9例伴腹泻,5例伴腹水,2例伴消瘦。患者经实验室检查、腹水常规、影像学及内镜检查均未获得明确诊断。
1.2 术前准备 术前12 h禁食、备皮,常规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输血前八项、血型等实验室检查及胸片、心电图,确定无腹腔镜检查禁忌。入手术室前排空膀胱,术前行B超、CT检查,以了解淋巴结的肿大位置,方便选择切口。
1.3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下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脐缘下穿刺10 mm Trocar,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不超过15 mmHg,流量10 L/min。置入腹腔镜,根据镜下观察或CT、MR提示淋巴结肿大位置,腹部选择1~3个5 mm切口,穿刺Trocar,置入器械。根据活检部位再调整体位,用无损伤钳探查腹腔,有单枚淋巴结时,首选孤立淋巴结,无散在淋巴结则取融合淋巴结中突起的1 cm大的部分,残面电凝,切取的淋巴结放入标本袋,经脐下切口取出,送冰冻与病理检查。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探查及活检,分别取出1~4枚直径0.7~3.0 cm的淋巴结,病理诊断为炎症性淋巴结肿大10例,腹腔、肠系膜淋巴结结核6例,淋巴瘤5例,转移性肿瘤1例,无明确诊断1例。手术时间 30~155 min,平均(73.2±47.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4.6±11.5)ml,无中转开腹。4例腹腔操作区放置扁平管引流;术后第2天进半流质饮食,术后住院1~9 d,平均(3.2±1.7)d。术后发生淋巴漏1例,经禁食7 d后痊愈出院,未出现与腹腔镜检查直接相关的死亡病例。
近年,诊断性腹腔镜已广泛用于临床上不明原因的急腹症、腹水、慢性腹痛、肠梗阻、腹腔肿块等疾病的诊断[1],同时在肿瘤分期、组织活检及术后并发症诊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3]。腹腔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多种病变共有的临床表现之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炎症性、恶性淋巴瘤、腹腔淋巴结结核、变态反应、恶性肿瘤转移等,在无其他特异性表现、浅表淋巴结增大时,诊断与鉴别诊断多较困难,通过腹腔镜技术行腹腔探查、淋巴结活检已成为临床有效的诊疗手段[4]。本研究中,23例不明原因的腹腔淋巴结肿大应用腹腔镜探查、活检,22例取得病理诊断,确诊率为95.7%,与国内报道的确诊率基本相符[5]。1例患者术后出现淋巴漏,余均无并发症出现。
本组中1例因术中未见单发肿大淋巴结,所见淋巴结多为融合性的,选取其中一枚行部分切除,创面用电凝棒烧灼止血,术后第3天出现淋巴漏,无特殊不适主诉,禁食7 d后,引流管未见淋巴液,术后15 d来我院拔管,随访无不适症状。由此可见,腹膜淋巴结活检切取散在、单发的肿大淋巴结较安全,部分切除融合的淋巴结有引发淋巴漏的可能。本组中炎症性淋巴结炎10例,占43.5%,主要表现为低热、腹痛、食欲不振及消瘦,部分患者出现弛张热,B超检查提示无腹水,病程15 d~18个月,术前拟诊淋巴瘤、胃肠道肿瘤或结核,经腹腔镜探查、淋巴结活检,确诊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为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还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6例诊断为腹腔、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占26.1%;淋巴瘤5例,占21.7%;转移性肿瘤1例,占4.3%。王巍等[6]认为,从淋巴结的病变看,直径<1.5 cm的腹膜后散在的淋巴结多为良性疾病,而融合成结节团块样的淋巴结恶性疾病可能性大;笔者通过腹腔镜探查见融合成肿块的淋巴结,活检后6例病理诊断为结核病,5例诊断为淋巴瘤,可见两种疾病都可见融合淋巴结,表明腹腔镜肉眼观察与病理存在不符合的可能,最后确诊有赖于活检淋巴组织的病理诊断。此外,腹腔镜下取样活检是诊断腹腔结核的最佳方法[7]。我们认为,腹腔镜淋巴结活检术作为新的检查方法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确诊率与安全性较高等优点,但其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的腹腔镜手术经验、淋巴结位置、大小及病变性质密切相关。
总之,腹腔淋巴结肿大、无浅表肿大淋巴结可供活检,且无其他特异性症状时,腹腔镜探查及淋巴结活检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确诊率较高;尤其对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腹腔淋巴结结核、淋巴瘤、转移性肿瘤等疾病诊断、鉴别困难时,腹腔镜检查、活检可提供正确的诊断,减少误诊。
[1]Saeian K,Reddy KR.Diagnostic laparoscopy:an update[J].Endoscopy,1999,31(1):103-109.
[2]Giger U,Sehäfer M,Krähenbühl L.Technique and value of staging laparoscopy[J].Dig Surg,2002,19(6):473-478.
[3]Griffith LF,Forrester GJ,Moeinolmolki B,et al.Role of diagnostic laparoscopy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gastric by-pass patients(abstrt)[J].Surg Obes Relat Dis,2005,3(1):277.
[4]Sticklers JG,Donohue JH,Porter LE,et al.Laparoscopic biopsy for suspected abdominal lymphoma[J].Mod Pathol,1998,11(9):831-836.
[5]王丽敏,盂利伟.腹腔淋巴结肿大腹腔镜检查活检的结果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06,11(2):174-175.
[6]王巍,涂彦渊,唐健雄,等.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活检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5):435-436.
[7]Goldman and Bennett.西氏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M].王贤才,译.21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2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