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科建设的哲学求索——评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

时间:2024-08-31

金林南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以下简称《沉思》)从学科哲学视角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入手,立足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出现的各种“病症”,以人类政治文明整体图景为立论视野,“以哲学沉思的姿态探究作为独立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学科范式(P1),为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及成熟的现代学科辩护。《沉思》的此番努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做出极具时代哲学精神的学理阐释。《沉思》认为,学科哲学为学科知识、理论、规范以及思维习性提供合法性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知识进行批判与反思的思维活动,它具有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以及价值性等基本特征。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意义在于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追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澄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创新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尽管学界已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著述,但为数不多的研究基本停留于传统哲学观念的“窠臼”,以“哲学下嫁”的方式将哲学概念、范畴套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沉思》在把握哲学的“时代精神”蕴含以及批判性的思维品性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做出富有哲学时代精神的界定,这在国内同主题论著中是富有新意的。

二、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批判与反思的哲学气质。《沉思》认为,拥有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将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反思性与批判性,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我反思与批判;二是社会反思与批判。前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知识体系的自我认识、自我辩护和自我保健,它保证了自身知识体系的合法性与自足性;而后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系统的反思与批判,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扭转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初印象,即似乎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辩护者、政治宣传的“喉舌”,而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批判与反思的品格,使之以反思姿态直面自我、直面社会,以思想观念实践的方式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本质、过程等重要理论问题做出沉思。《沉思》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一种类似于洛克意义上的“小工”。用以批判与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与实践活动的思维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敲敲打打”,以检验理论稳定性与实践有效性。这个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诊治效应。《沉思》认为,现代意识形态政治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P154),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发展到现代社会出现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分化背景下,多元价值观出现后,一定的政党、阶级、社会团体在思想观念领域宣传自己的政治价值观的政治实践活动。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政治,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被视为意识形态权力运作的过程。这样立基于现代意识形态政治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界定,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以更加鲜明的学科边界和更为丰富研究视域。

四、以哲学批判的品性开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维度。《沉思》借鉴和发掘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公共性维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生成提供理论指南。《沉思》指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了公共性不足的种种症候:理论研究的公共性认同焦虑以及实践公共性的不足,“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视域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出具有自足性的生命形态——公共性政治”(P301)。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是《沉思》标签性的学术论题,它是建立在哲学时代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反思性的品格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改变世界”的理论特质基础上形成的学术创见。从这个意义上说,《沉思》呈现出强烈的直面现实、对话社会以及改变世界的实践关怀。

通观《沉思》,全书充满着作者本人由衷的专业认同、强烈的现实关怀、充沛的反思批判精神以及游刃有余的理论运思功底。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都已得到极大发展丰富的学科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时候应该拥有自己的哲学了,因为只有经过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批判、确证、辩护后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可能走向专业化、科学化以及现代化的学科发展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沉思》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立品格、理论品位与哲学气质是一次难能可贵、极富价值的理论尝试。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唐芳云撰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