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叶昌美, 陈功, 韦茗仁, 田亚斌, 黄晶晶, 王昭文, 杨少华
(1.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2.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沙410006)
钨的熔点高(3 410℃),硬度大,耐腐蚀性能好,钨被称为“工业牙齿”或“工业食盐”,在国民经济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的领域包括冶金、机械设备、化工、矿业、金属加工、重型制造业等.
熔盐电解法制备金属钨目前是一个较热的研究方向,并且已经证实技术上可行.钨离子在阴极被还原,生成超细钨粉,与传统的高温热还原法制备钨粉相比,工艺流程短,产品纯度高.冯乃祥等[1,2]在NaCl-KCl-Na2WO4-WO3熔盐体系中通过电解氧化钨,制得了平均粒度为 0.96 μm的高纯超细钨粉.Nakajima[3]、Nitta等[4]在ZnCl2-NaCl-KCl-KF-WO3熔盐体系中进行电解,获得了4.2 μm厚度的钨膜.廖春发等[5-7]对钨酸盐熔盐电解直接制备钨粉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并以钨酸钠、钨酸钙熔盐为原料,通过电解NaCl-CaCl2-CaWO4/Na2WO4熔盐制得纯度达99%、平均粒度小于2 μm的钨粉.Sun[8]和fan等[9,10]也在不同的熔盐体系中通过电化学方法获得颗粒尺寸在16 μm以下的金属钨.
当前有关熔盐电解法制备钨技术的基础理论尚无系统的研究报道,因此,本实验致力于钨电解过程的阴极行为研究,探明W(VI)离子在钨电极上还原的电化学行为,以及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为熔盐电解制备钨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实验装置及化学试剂.实验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钨丝(d1.0 mm,99.95%),参比电极为铂丝(d1.0 mm,99.99%),铂丝和钨丝均套上刚玉管进行密封,只露出伸入熔盐的部分,以减少高温环境下的损伤.石墨作对电极,高纯石墨坩埚作为电解槽.在实验前对钨丝和铂丝打磨、清洗,实验前将配好的料置于干燥箱(120℃)烘12 h.电解实验过程电解槽充满惰性气体氩气,避免其它氧化性气体对实验的干扰.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仪为AUTOLAB·PGSTA302,由荷兰AUTOLAB科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实验数据由计算机自动采集并进行存储.
实验采用5%WO3(指质量分数)作为原料,35%NaCl-40%KCl-25%NaF(摩尔分数)为电解质的熔盐体系,实验化学试剂及其部分参数见表1.
表1 化学试剂Table 1 Chemical rengent
温度为973 K时NaCl-KCl-NaF熔盐体系中,电解质的理论分解电压见表2[11].
从表2可以看出,NaCl的分解电势更正,因此,单独对该电解质体系电解时,金属钠先在阴极上析出;当加入WO3后,体系中会形成含钨络合阴离子,这种阴离子放电电位更正,会在阴极沉积出金属钨.
表2 电解质973 K对应的理论分解电位Table 2 The theoretical decomposition potential corresponding to electrolyte 973 K
为更好地研究钨离子在熔盐体系中的还原机理,首先对不含原料的NaCl-KCl-NaF电解质体系在973 K以0.3 V/s速率进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973 K时35%NaCl-40%KCl-25%NaF熔盐体系的循环伏安曲线Fig.1 Cyclic voltammogram of 35%NaCl-40%KCl-25%NaF molten system at 973 K
从图1看出,在阴极电位增加至-2.7 V时,电流开始迅速增加,表明此时金属钠开始在电极上析出,与回扫过程中出现的氧化峰相对应.在-2.7~0.5 V范围内没有出现其它的氧化还原峰,说明在该电位区间,熔盐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质较稳定,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试剂中微量的杂质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图2所示为973 K时在NaCl-KCl-NaF加入5%(质量分数)WO3后的循环伏安图,扫描范围为-0.3~-2.7 V;从图2可看出,在约-0.69 V左右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还原峰A,在-1.1 V左右出现了不明显的还原峰B.也可以视为在-0.5~-1.2 V的电位区间内出现了一个范围较大的还原峰.
图2 973 K时35%NaCl-40%KCl-25%NaF-5%WO3熔盐体系的循环伏安曲线Fig.2 Cyclic voltammogram of 35%NaCl-40%KCl-25%NaF-5%WO3molten system at 973 K
在NaCl-KCl-NaF-WO3熔盐体系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如图3所示,扫描范围为-0.2~-1 V.从图3中可以看出,阴极扫描过程中出现一对显著的氧化还原峰A’/A,并且随着扫描速率增大,还原峰A峰电流增大,峰电位逐渐向负向移动,氧化峰A’的峰电流逐渐增大,峰电位逐渐向正向移动.图3中循环伏安曲线的参数见表3.
图3 35%NaCl-40 KCl-25%NaF-5%WO3熔盐体系973 K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曲线Fig.3 Cyclic voltammograms at different scan rates in 35%NaCl-40%KCl-25%NaF-5%WO3 molten system at 973 K
表3 氧化峰A’和还原峰A氧化峰的电化学参数Table 3 Electrochemical parameters of oxidation peak A’and reduction peak A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大,发现阴极还原峰电位逐渐向负方向移动,还原峰电流增大,这是由于扫描速率的增大使得阴极极化作用增强.|Ipa/Ipc|≠1,Epa-Epc>2.3RT/(nF)=0.0964.判断 W(VI)的第1步还原过程为准可逆反应过程,利用公式(1)计算出还原峰A和氧化峰B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电子转移数分别见表4和表5[12].
表4 不同扫描速率下还原峰A的电子转移数Table 4 Number of electron transfer of reduction peak A at different scanning rates
表5 不同扫描速率下氧化峰A’的电子转移数Table 5 Number of electron transfer of reduction peak A’at different scanning rates
其中Ep为峰电位,Ep/2为半峰电位 (半峰电流对应的电位称为半峰电位),R为气体常数8.314 J/(kmol),T为工作温度(973 K),n为电子转移数,F为法拉第常数96 485 C/mol.
电子转移数约为2,则W(VI)在工作电极钨电极上,第1步还原为两电子的反应,还原峰A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氧化峰A’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图4所示为还原峰A的峰电流密度ip和v1/2的关系曲线,对图3中的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的直线方程为Y=0.15686x-0.0146,相关系数R2=0.99417.可以看出ip与v1/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Randles-Sevcik方程,表明W6+在钨电极上的还原过程受扩散控制[13,14].
图4 峰电流Ipc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1/2图Fig.4 The plot of peak current and square root of scan rate
为了研究W(VI)的第2步还原过程的可逆性.图5所示为973 K温度下在NaCl-KCl-NaF-WO3熔盐体系不同扫描范围的循环伏安曲线.曲线a的扫描范围为-0.25~-1.25V,曲线b的扫描范围为-0.2~-1 V,对比两曲线,在扫描至-1.25 V后回扫的过程中氧化峰上升的趋势与曲线a不同.说明氧化过程因为扫描至还原峰B的电位,电流受到影响.还原峰B对应的反应为W(VI)还原的第2步电化学还原过程是准可逆的.
图5 35%NaCl-40%KCl-25%NaF-5%WO3熔盐体系973 K在不同扫描范围的循环伏安曲线Fig.5 Cyclic voltammograms at different scan ranges in 35%NaCl-40%KCl-25%NaF-5%WO3 molten system at 973 K
方波伏安法比循环伏安法更为灵敏.为进一步研究W(VI)的第1步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并判断是否为可逆反应.首先研究图2中的还原峰A,图6所示为NaCl-KCl-NaF-WO3熔盐体系不同扫描频率的方波伏安曲线,扫描范围为-0.5~-0.9 V.在-0.68 V左右出现一个还原峰电流,与循环伏安曲线还原峰A峰的电位一致,电子转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W1/2为还原峰一半的峰距离,W1/2的取法如图7所示,左半部分的峰型更符合高斯峰,计算结果更为准确.根据公式(4)计算出图6中不同扫描频率下的还原峰的电子转移数如表6所列.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大,峰电位向负移,峰电流逐渐增大,与循环伏安得到的结果一致.
图6 35%NaCl-40%KCl-25%NaF-5%WO3熔盐体系973 K在不同扫描频率的方波伏安曲线Fig.6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curves atdifferent scan frequencies in 35%NaCl-40%KCl-25%NaF-5%WO3molten salt at 973 K
图7 半峰宽W1/2的做法示意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half-width W1/2
表6 扫描范围为-0.5~-0.9 V的不同扫描频率的电子转移数Table 6 Number of electron transfer at different scanning frequencies with a scan range of-0.5 to-0.9 V
从表6可知,还原峰A的电子转移数约为2,结合循环伏安曲线可以分析出,W(VI)在W 电极上第1步电化学还原过程为2电子的反应,析出电位约为-0.5 V,电极反应为:
如图8所示为峰电流(Ip)与扫描频率的二分之一次方(f1/2)的关系
图8 峰电流(Ip)与扫描频率的二分之一次方(f1/2)的关系曲线Fig.8 Peak current (Ip) versus the frequency of the scan frequency (f1/2)
对图8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的关系式为Y=-0.00375x-7.98542×10-4,相关系数R2=0.99724.Ip与f1/2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与循环伏安曲线得到的结论一致.进一步验证W(IV)的还原过程受扩散控制.
在对图2中还原峰A的方波伏安曲线研究后,研究图2中还原峰B的方波伏安曲线.图9所示为不同扫描频率的方波伏安曲线,扫描范围为-0.67~-2.7 V.
图 935%NaCl-40%KCl-25%NaF-5%WO3(质量分数)熔盐体系973 K在不同扫描频率的方波伏安曲线Fig.9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curves at different scan frequencies in 35%NaCl-40%KCl-25%NaF-5%WO3molten salt at 973 K
计算的还原峰A和还原峰B的电子转移数见表7.从表7计算出对应的-0.75V左右的电位出现还原峰对应的电子转移数约为2,说明了W(VI)第1步是两电子转移的还原反应,即 W(VI)→W(IV).第2个还原峰对应还原电位-1.25 V左右,转移电子数为4,即W(IV)→W(0).
表7 方波伏安扫描范围为-0.67~-2.7 V的不同频率的电子转移数Table 7 Number of electron transfer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scanning range from-0.67 to-2.7 V
在研究W(VI)离子在NaCl-KCl-NaF-WO3熔盐中钨电极上还原的电子转移历程和速率控制步骤后,采用计时电流法研究W(VI)离子在W电极上还原的成核生长机制.图10所示是973 K条件下NaCl-KCl-NaF-WO3熔盐体系在-1.2 V电位下的计时电流曲线.
图10 -1.2 V电位下的计时电流曲线Fig.10 Timing current diagram at-1.2 V potential
从图10中可以看出,向工作电极施加一个电位,在2 s内,电流阶跃到一个定值而保持恒定.这是由于W(VI)发生还原反应,导致W(VI)浓度降低,电极附近局部电阻增大,所以电流在这段降低的比较快,这是熔盐电解质中的W(VI)向电极表面的扩散速率小于电极反应速率的结果,所以判断在此阶段W(VI)反应受扩散控制,与前面所得的结论一致.当W(VI)向电极表面的扩散速率与电极反应速率平衡,反应受到电化学反应-扩散混合控制,电流趋于一定值.
计时电流中常用Cottrell方程[15]计算扩散系数:
式(6)中:I为极化电流(A),n为电子转移数,F法拉第常数(96 485 C/mol),A为电极面积(0.41 cm2),C0为电活性物质的浓度 (0.015 28 mol/cm3),t为极化时间(s).
图11所示为973 K温度下施加-1.2 V的电位极化电流I与t-1/2的关系曲线.对图11中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的关系式为Y=0.04409x-0.02459.相关系数R2=0.99897.忽略误差造成的影响,由Cottrell方程,则有斜率 0.04409=(nFAD1/2C0)/π1/2,求得扩散系数为1.05×10-9cm2/s.
W离子在钨电极上的沉积有2种不同的成核过程[16]:
图11 -1.2 V电位下极化电流I与t-1/2的关系曲线Fig.11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arization current I and t-1/2at-1.2 V potential
对于瞬时成核:
对于渐进成核:
式(7)、式(8)中:I(t)为时间为t时的极化电流(A),Z为化合价,F为法拉第常数96 485(C/mol),D为扩散系数 (cm2/s),C为沉积离子的体积浓度(mol/cm3),M为沉积物质的原子量(g/mol),ρ为沉积物质的密度(g/cm3),t为极化时间(s),Kn为晶核常数.
图12所示为973 K温度下恒电位为-1.2 V时极化电流I与t1/2或t2/3的关系曲线.分别拟合得到的直线方程为Y=0.0643x-0.0819、Y=0.02776x-0.04468,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669,R2=0.97263.通过图形对比,I与t1/2拟合的效果较与t3/2的更好.则电结晶过程是瞬时成核过程.
图12 -1.2 V电位下极化电流I与t1/2或t3/2关系曲线Fig.12 Polarization current I and t1/2or t3/2curve at-1.2 V potential
在探明W(VI)离子在W电极上还原的成核生长机制后,研究W(VI)离子在钨电极上还原的电化学动力学过程.图13所示为973 K条件下NaCl-KCl-NaF-WO3熔盐体系计时电位曲线.
图13 973 K时35%NaCl-40%KCl-25%NaF-5%WO3熔盐体系计时电位曲线Fig.13 Chronopotentiograms in 35%NaCl-40%KCl-25%NaF-5%WO3molten systen at 973 K
在AB段表示双电层充电过程.在-0.7 V左右出现的平台a对应的反应与循环伏安曲线和方波伏安曲线还原峰A相同,此时电极附近的W(VI)离子还原,CD段为电极表面浓度降到一定的时候,还原反应得到的电子和外电路给电子速度不一致,电位下降,双电层充电.在-1.4 V左右的一个拐点b,出现的平台不是很明显,对应的为W(IV)离子还原,电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的电子大于外电路给电子速度,电位下降.当达到电解质Na(I)的还原电位,Na(I)离子还原得电子与外电路给电子达到平衡,对应平台c.随着电流增大,电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于是电极表面W(VI)浓度降低的更快,浓差极化增大,计时电位曲线平台不断向负方向移动.
无论电极反应可逆与否,根据Sand方程[17]:
式(9)中,τ为过渡时间,τ的选择如图14所示,n为电子转移数,F为法拉第常数(96 485 C/mol),A为电极面积 (0.41 cm2),C0为电活性物质的浓度(0.01528 mol/cm3),t为 时 间 (s),D为 扩 散 系 数(cm2/s).Iτ1/2的值约为 0.105. 经计算得到的扩散系数为1.62×10-9cm2/s,与计时电流计算出的扩散系数的数量级一样.
图14 τ的取值示意Fig.14 Schematic diagram of τ
1)在973 K条件下NaCl-KCl-NaF-WO3熔盐体系中W(VI)的还原分2步完成.W(VI)第 1步还原过程为两电子转移,电极反应方程式为W6++2e-→W4+;第2步还原过程为四电子转移过程,电极反应方程式为W4++4e-→W,且都为准可逆反应.
2)W(VI)在钨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受扩散控制,且计算出W(VI)在NaCl-KCl-NaF-WO3熔盐体系中的扩散系数约为1.05×10-9cm2/s.
3)NaCl-KCl-NaF-WO3熔盐体系中钨的电结晶过程为瞬时成核过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