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造性及其培养途径

时间:2024-08-31

符馨尹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与心理学院,海南 海口571158)

创造性及其培养途径

符馨尹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与心理学院,海南 海口571158)

“为创造而教”已成为当前学校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创造性主要受知识、智力、认知特点以及人格等方面影响。为了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学校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创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

创造性;影响因素;创造性的培养

卡尔文·泰勒认为:“创造活动不单对科技进步,而且对整个社会都具有巨大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的发现、发展、开发人民的潜在创造力,哪个国家就将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迅速发展的时代。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国家快速发展的关键,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为创造而教”早已成为学校主要教育目标之一。

一、创造性是一种思维品质

创造性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不同研究者对创造性理解也有不同看法。自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国外学者对创造性有三种定义:一是强调过程;二是强调产品;三是强调个性。以上对创造性定义并无对错之分,只是分析角度不一样。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综合了以上观点,“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59-479页.可见,创造性的特征是新颖性、独特性、具有一定意义。创造性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品质。创造性作为一种思维品质,不仅包括个体认知方面的智力品质,还包括情感、兴趣、个性、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品质。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最核心部分,具有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等特征。此外,创造性人才还将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心态及独立自主的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品质。因而,学校要想培养学生创造性,造就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从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两方面进行教育,不得厚此薄彼,否则事倍功半。

二、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

学校要想培养创造性人才,提高学生创造力,就要对“创造性”有足够了解。相关研究发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知识、智力、认知特点以及人格。

(一)知识是创造性产生的前提基础

知识的获得方式有两种: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在别人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关键在于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产生适当的、实质性的联系,即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认知结构发生同化的过程。相比于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更强调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所谓发现学习,就是指学习者独立学习、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的过程。发现学习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他认为发现学习更有利于学习者探究能力的提升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外,国内教育心理学家肖少北提出“创造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转换的过程。”*肖少北:《论人的创造性及其培养》,《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123-126页。创造性的产生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为了知识能够更好地进行重新组合和转化,在日常教学中,知识的组织应具有网络化、一体化、结构化特征。知识是创造性产生的基础,但并不是说知识越丰富,创造性就越强。知识的含量与创造性的关系具有一定阶段性。

(二)智力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果发现,这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商。智力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并不代表高智商者创造性水平就高。有研究表明,智商与创造性并不相关。非常聪明的人可能非常有创造性,但也有可能创造性一般。

(三)认知特点是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结合。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的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观念越多,思维流畅性越大。灵活性是指思维的变通性,从不同方向思考问题的能力。独创性,即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那种能力,此外还有重新定义或重新组织能力。发散思维是由一到多,而聚合思维则是由多到一。在通过对多方面、多种方法考虑后,最终归纳出一种最佳解决方法。直觉思维则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根据自身感知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判断,猜想。就好比对问题的解救突然有了“灵感”或一下子就“顿悟“了。相反,分析思维则是需要经过仔细研究,逐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多种思维方式共同利用,将更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

(四)人格是创造性提升的基本保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创造力的人格学研究是创造力研究的主要趋向之一。已有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与个体人格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创造性人才存在着不同创造性人格特征;同时,各领域的创造者之间又存在着某种相同人格特征。创造性人格是指个体在创造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创造性的发展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的、统合而稳定的人格特征。“创造性人格”是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一个概念。吉尔福特认为,具有高创造性的人具有以下八种人格特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和内在动机;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谨性;有艺术天赋;意志品质出众。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创造性人格的五个特点:第一,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第二,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四个品质——目的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第三,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性,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等需要的表现形态;第四,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合作、自信以及动力特征;第五,良好的习惯。*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1期,第5-8页。由此可见,动机、好奇心、坚强的意志、情感等都是形成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因素。

三、培养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得知,创造性的发展不仅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等智力因素,同时还需要具有创造性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因而,学校在教育教学时既要关注学生智力因素方面培养,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

(一)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

罗杰斯认为,只有在一个“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教学心理氛围里,创造性才能自由地表现出来。罗杰斯提到,“如果我能帮助产生一种以真实、尊重和理解为特征的气氛。那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就发生了。在这样一种气氛中的个人和小组,离开僵化走向灵活性,离开凝固的生活走向变化过程的生活,离开依赖走向自主,离开戒防走向自我接受,离开被预定走向一种不能预料的创造性。”*张其志:《罗杰斯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简述》,《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第14-18页。可见,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是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人格的形成的。相反,一种封闭、压抑、沉闷的教学环境则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焦虑、情感得不到抒发,从而抑制了创造思维的发展和阻碍了创造性人格形成。国内有研究表明,焦虑状态下的学习者,其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都受到了显著的影响[1]。因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创造性发展十分重要。罗杰斯认为,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形成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民主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提倡“师道尊严”,这种思想一方面弘扬了尊师重道风气,但同时也在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权威地位。“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必须服从于教师”的思想也就一直贯穿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从主客关系上看,教师成为了课堂主体,学生成为了接受教师教育的客体。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思想的发展。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育中介、学生三者之间应是“主-客-主”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主体间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应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的探索者。同时,主体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性格,提高其自信心,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概念存在高相关。自我认可、独立性、自主性、情绪表达上高水平的被试,同样也是高创造力。第二,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互动交流过程。学习不是教师的灌输、不是简单的输入—输出过程。教师的教学应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要不断汲取知识,积极思考,迸发出新的想法。这样一种教学环境才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

(二)创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

要想培养出创造性人才,那么作为创造性人才的引导者——教师,就必须富有创造性。教师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行为上,都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满足社会需求,还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应学会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创造性才能由此产生。例如,学校在设置必修课程之余,应适当设置一些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学生有兴趣了,才会激起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其次,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教学。研究表明,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能够正向预测学生创造性的自我效能感[2],从而增强学生在创造性上的表现。创造性教学行为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为主要目标,主要表现在学习方式的指导、动机激发、观点评价和鼓励变通等方面[3]。例如,在观点评价上,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观点、想法,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肯定、表扬学生新颖的、富有创意的想法,进而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最后,创造性人格教育要渗透到多学科教学中。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形成的关键。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一个主要渠道就是将人格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各学科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好奇心、意志力、内在动机等创造性人格品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关键。学习者要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学会使用学习策略。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学习策略应该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目标、激发动机、感知教材、理解知识、记忆保持、迁移运用、获得经验的学习过程。善于运用各种学习策略,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例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头脑风暴法”——发现问题、寻找观念、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同伴一同在实践中去应用。第二,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除了日常教学中教师常使用的讲授式教学外,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创新离不开对事物的不断探究。探究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对事物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进而促使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第三,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动机品质是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品质。奥苏贝尔提出了成就动机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有三种学习动机: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和有效的内部学习动机。艾曼贝尔的内部动机原则就强调内在动机对个体的创造性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得到了大量实验研究的证实。学生只有对一个问题具有了强烈内在动机时,才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去思考,创造性活动才有可能发生。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

富有创造性的教学需要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三者关系。其中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习惯和创造精神[4]。学生的创造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创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活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涉及科技、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进行选择。在创造活动中,学生当家作主,自己进行选题、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创造热情。研究表明,在动机激发维度上,教师创造性支持行为能提升学生创造性的自我效能感[5]。教师充当支持者,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学生构建一种“创造荣誉感”。此外,创造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学校创新氛围的形成。在这种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氛围下,学生创造性将会得到更好地发展。

[1] 卢家楣,贺雯等.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791-796.

[2] 张晶,舒曾,胡卫平等.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中小学生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 (1):92-100.

[3] 张景焕,初玉霞,林崇德.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量表的结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3):107-112.

[4] 周险峰.刘佛年创造性教学思想论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67-171.

[5] 赵旭.自主支持与创造力的关系:创意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张玉秀)

Abstract: “Teaching for cre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educational goals in current school. Creativity is influenced by knowledge, intelligenc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ona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 creative development, schools should create a relaxed, free and democratic teaching environment; create a teaching system to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students; develop students’ good learning habits; carry out various creative activities.

Keywords: creativity;influencing factors;creative cultivation

CreativityanditsCultivationApproach

FU Xin-yin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B80

A

1009-9743(2017)03-0093-04

2017-07-22

符馨尹,女,汉族,海南海口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7.03.0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