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认同的焦虑:《美国情人》的身份认同理论分析

时间:2024-08-31

周宏亮

(南昌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认同的焦虑:《美国情人》的身份认同理论分析

周宏亮

(南昌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借用心理学的身份认同理论来分析以吕红小说《美国情人》为代表的“新移民”华文文学作品,重点探讨作品中主人公在跨文化交流大背景下所产生的认同焦虑与身份迷失。主要采取文本分析法,试图将小说文本放置在更为广阔的文学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场域下来探讨作品中所展示的女性主人公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主流文化夹缝中的生存困境和追寻自我的心路历程。身份认同焦虑原因是文化冲突的不可调和、身份认同焦虑的表现是归属感和幸福感的缺失而身份认同焦虑的出路在于悦纳自己。

身份认同;新移民文学;文化冲突

一、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美国情人》主要讲述女主人公芯为了追寻更大发展空间和所谓“美国梦”,一个人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放弃在国内已经打拼多年的事业、离开家中的丈夫和亲人去美国打拼奋斗的故事。小说“以芯与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以蔷薇、霎霎、妮娜等人的情感纠葛为副线,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变化;在生存的困境中,展现人性的坚韧。这些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主人公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找寻自己生活起点的艰难”。本文从文学心理学和文学社会学角度,运用发展心理学中的身份认同理论探讨作品中主人公芯以及她所象征的新时代华人群体在跨文化交流社会大背景下的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困境,以期更好地理解华侨移民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更好地审视现实场景下海外华人的生存状况,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彼此理解与互相交流。

从身份认同角度分析华人文学作品是有其历史必要性和学术渊源的,众所周知,对于华人文学的研究从源头上来说和华侨史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很多华人文学作品因其对海外生活细节的详尽描写和对华人群体的深刻描摹使其在本质上具有了纪录历史的史学价值,这一点在很多早期的华人文学作品中尤为明显。例如被誉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奉献一生的财产和心血兴学办校,支持新中国建设事业。陈嘉庚先生晚年著有纪实性文学作品《南侨回忆录》,详细纪录了陈嘉庚先生的爱国义举,字里行间流露出早一代华侨们对于祖国和中华文化深刻的认同。“在新古典主义视角下,迁移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本和地区收入差距”,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环境的飞速变化,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巨大提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一代中国人远渡重洋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温饱,而是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二十一世纪以来出现的华人文学被称归类为新移民小说,从文学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角度来谈,这部分新移民小说的“新”,就集中体现在其作品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变化上。因此本文从身份认同角度来解析以《美国情人》为代表的新移民小说和它后面的新移民群体,也就有了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身份认同的理论简述

身份认同一词源自于英语中Identity,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由美国发展心理学派哈佛大学的埃里克森教授最早提出,指的是人类对于自我意识的合法性确认,对身份或角色的共识及这种共识对社会关系的影响;通俗的说,身份认同即一个人如何看待自身,以及自身在所处社会关系网中的地位和意义。“身份认同理论跟随西方社会哲学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三次大的裂变,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身份认同模式:启蒙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后现代去中心身份认同。尽管各个理论流派对身份认同有不同的解释,但对身份认同类型的归纳却不约而同地归结为四类: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欧美各国跨学科研究的趋势和潮流,“身份认同”这一概念逐渐由心理学扩展到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传播学,文学,影视学和文化研究等其他相关领域,并具体延生和具象为不同的研究分支,例如政治学中对选民投票倾向和派系划分的倾向研究,人类学领域中对少数民族的族系归属和国家归属感的研究,以及近年来我国很多社会学家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的身份归属感的研究等。

三、身份认同焦虑的原因是文化冲突的不可调和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指出“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史文化的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美国情人》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芯在原生的中华文化和后来植入的美国文化之间进行的取舍与选择,以及由于这种艰难的取舍和选择所产生的生活困境与心理斗争。这种取舍和选择中蕴含的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建构在小说中具体指主人公芯在两种不同文化间的自我确认。

在《美国情人》中,贯穿整个故事的是主人公芯和中国丈夫刘卫东以及美国情人皮特之间纠结的感情问题,这也是整本书最重要的叙述核心。由于时空距离的遥远导致的交流不畅以及夫妻双方本身性格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使得主人公芯在来到美国后和中国丈夫的关系沦落到冰点。刘卫东和芯之间多次发生的误会和不可调和的冲突给予芯巨大苦恼与痛苦,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芯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在夫妻关系中的不平等地位,以及这种觉悟之后的女性意识的成长。芯的中国丈夫刘卫东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中国男人形象,他的思想里有很多芯无法接受的落后思想,比如说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和潜意识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芯在一番纠结和权衡之后最终看清婚姻早已名存实亡的真相,因为对中国丈夫刘卫东的彻底失望选择了离婚。芯与刘卫东的分离隐喻着芯对于刘卫东身后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离,隐喻着芯与传统东方农耕文化中潜意识的男尊女卑落后思想的一刀两段和对逃离男权中心体制的企图。

在异国他乡的皮特却在此时给孤立无援的芯精神上的慰藉和物质上的帮扶,日久生情的芯也对美国白人皮特心生好感和爱慕,并逐渐发展成男女朋友关系,于是皮特成为了芯事实上的美国情人。怀揣着对在美国开始新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国式浪漫爱情的幻想,芯以为她的情人皮特就是完美男人和白马王子的化身。在芯一厢情愿的意识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真正人人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因此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芯爱上的不仅仅是她的美国情人皮特,更是她臆想中的美利坚文化里宣称的男女平等和对女性的解放。可是现实毕竟和理想有着巨大差距,虽然20世纪欧美各国的女权运动如火如荼,可是毋庸置疑的是美国文化中依然存在着男权中心思想和男性对女性的殖民,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依然面临很多事实上的不平等。

尤其是芯作为一个少数族裔的外来女性移民更是面临着男权中心思想和白人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双重压抑,在这两层“看不见的天花板”之下,芯的工作屡屡受挫,因此当“芯在经历事业打拼中的苦痛之时,她想放弃现在的工作,选择和皮特结婚,皮特却消失。这里就出现两个有意思的现象:1.芯想回归到原始父权体制下女性的社会角色;2.西方男性似乎不太接受女性这样的社会角色的倒退式转换。这样一种尴尬结局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环境和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两个人所具有的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和家庭伦理观。“家庭伦理能够反映出国家的整体文化。对不同家庭伦理的遵循或崇尚,就是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肯定与认同。而遵循某种家庭伦理规范,就是融入这种国家、文化的具体体现和证明”。皮特无法接受传统中国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也无法接受这一家庭结构背后蕴含的权力与义务不对等的夫妻关系。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芯与皮特因为彼此家庭伦理观的不兼容所产生的沟通障碍和戏剧冲突也再一次点明了小说的主旨,即皮特注定只能成为美国情人,而不是芯的美国丈夫。

“任何形式的认同都意味着对其他人的排斥。阿萨德曾指出,建构中的欧洲认同就是通过对穆斯林的排除来体现的。按韦伯的说法,人们的身份地位可以通过一定的习俗、仪式、生活方式和既定的态度来体现。所以,他认为,阶级无法形成社区,但身份却可以”,小说的主人公芯对美国文化的认同就意味着对母体中华文化的排斥与背弃,这样一种背弃会给主人公芯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因此当芯放弃了祖国的一切,来到美国追寻自己心中理想生活的时候,她会感到精神上的颓靡和闷闷不乐。特别是芯来到美国之后却发现生活并不如她想象中那样美好,美国社会中本身就存在的问题更加重了芯对于这一人生抉择的迷茫与纠结。在美国依然有职场中同事间人际交往的矛盾以及养家糊口的经济压力,还有看不到的天花板和无处不在时刻提醒自己的身为少数族裔的种族标签。这样一种生存困境和苦恼,从表面上看是芯在中国丈夫刘卫东和美国情人皮特之间的婚姻抉择困境,实际上是中国丈夫刘卫东所代表的东方文明和美国情人皮特所象征的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

四、身份认同焦虑的表现是归属感和幸福感的缺失

主人公芯作为一个在中国出生、在中国长大的成年女性,从小到大的衣食住行都浸染在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汉民族文化里面的,多年来生活的环境决定了她在文化归属上是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社会心理分析认为文化认同即是对文化范畴的认知、确认后对文化价值的肯定。而文化基本范畴首指‘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构成文化身份最易变化的浅层表现”,因此当芯来到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吃西餐、穿洋服的美国,来到以西方文化为主流价值观的大环境下,遭遇到了东西方强烈的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具体表现让芯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完全适应。这样的文化冲突大到政治形态,“白人的政治好像打球,拍手拍手,下一场球从头再来,而华人的政治像武侠小说,永远的报仇,有很长的篇章”;小到洗澡这种私密的生活细节,“东西方人不仅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有差异,就连洗澡时间都不一样,华人多半喜欢临睡前冲凉,而老美则喜欢一大早稀里哗啦淋浴”。小说中的主人公芯每天都生活在东西方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割裂的生活习惯之中并经常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样一种生活的割裂给自己带来的不便和无法理解。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以及人际交往上的感情沟通障碍直接导致芯对于所在社区的情感性联系的淡薄和对美国文化归属感的缺失。

从心理学研究角度来看,主人公芯初来美国所遭受的困境根源于对其自我身份认同的分歧和不确定。“个人对某个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在熟悉的环境和同类族群中,是以隐在的方式存在的,并且往往附着于相应的地域和空间。‘家园’和‘故乡’以两种形态存在于游子的头脑和心灵中:从精神层面来说,是温暖的人文环境和熟悉的亲朋好友;从物化层面来说,是居住空间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是故乡的河流山川、村落庭院。精神层面和物化层面的家园与故乡水乳交融,共同唤起进入异质文化的移民和游子对于所属国家民族以及文化的认同感”。由于远离故土,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闯荡,芯和原生的东方文化系统缺乏充分的接触和互动,因此会造成芯对于中国和中华文化情感联系和归属感的淡薄。虽然芯来到美国以后,长时间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长期和美国人交流,可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使得芯并没有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美国人”,因此在对美国文化的归属感和情感联系尚未正式建立起来之前,芯内心深处会有一种类似于“浮萍飘零”的不确定感,这样的不确定感从微观层面看是芯个人在异文化场域里的社区融入过程,从宏观层面看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系统在对接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在芯主动追求美国式生活以及这种生活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虽然有美国情人皮特的嘘寒问暖,可芯从来没有感觉自己能够走进皮特的内心。中国有句成语叫“同床异梦”,指的是夫妻双方或情侣之间的貌合神离、彼此缺乏沟通和了解,这样一种情形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而在小说中芯和皮特的“同床异梦”却是客观的。在和美国情人皮特亲密交往的过程中,芯渴望自己和皮特能够有足够深入了解。当芯接受了皮特的生活方式之后其实也暗含着她也已经接纳了这种生活方式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这样一种新产生的对于美国人和美国文化的身份认同显然是和芯在中国时所拥有的对自我的定位和文化取向是不兼容的。而正是身处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身份认同夹缝中,才让异国他乡的海外华人们产生对自我认同的焦虑。

因此,虽然皮特和芯两人都有彼此进一步沟通和深度了解的欲望和动机,可是横亘在两人爱情之间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三,而是东西方文化所造成的巨大鸿沟。作品中多次传达出主人公芯内心深处归属感的缺乏,芯生活在美国土地上,还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女儿也接到美国读书,可是不论在工作中还是恋爱中,芯对于脚下这一片以自由和梦想而闻名世界的土地从来没有产生出真正的归属感。刚开始由于经济问题还没落实,每天迫于生计而奔波,因此芯是不幸福的;到后来由于婚姻破裂,生活不顺,因此芯依然是不幸福的。

小说中主人公芯归属感和幸福感缺乏的原因看似是经济的,感情的或者说是社会的,可本质上是心理的,是由于主人公芯在美国长期的漂泊生活中并没有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自己,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经过确认的身份认同。这样的一种不确定性导致芯身份认同的焦虑,而认同的焦虑在小说中便表现为主人公芯归属感和幸福感的缺失。

五、身份认同焦虑的解决之路在于悦纳自己

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斯图亚特.霍尔指出“文化身份及其特征有两种理解方法,一种认为文化身份体现了集体的身份和特征,即拥有共同的祖先、历史和文化,同属一个民族”“另外一种对文化身份和特征的理解强调‘不同’的重要性,认为文化身份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或者是‘我们己经成为了什么’。文化身份在这里既是“是”也是“成为”,它既属于过去,也同样属于未来。文化身份有它的历史,但并不是既有的存在可以超越地方,时间,历史和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目前海外研究都倾向于将身份认同(identity)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和不断成长的心理概念,也就是说身份认同不再被孤立地认为是先赋的和固定不变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人对自我意识的确认是随着自身成长而成长的,是随着外部环境而变化的。这样一种对于身份认同的研究取向也为解决认同焦虑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在心理咨询实践工作中,对于认同焦虑的处理方式有一种是鼓励来访者悦纳自己,正所谓成长的真正目的就是找到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自己。无论是认同于母体的中华文明,还是认同于来美国之后的西方文明,主人公芯都应该正确地直面自己的生活,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要学会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

在《美国情人》这部作品结尾,主人公芯因为华文创作方面的成就,获得了全美少数族裔发展协会颁发的年度杰出贡献奖。芯在美国人民的祝福和镁光灯的注视下坦然地、容光焕发地走上领奖台并发表演讲。作为在美的华人女性,芯相对于主流的安格鲁撒克逊中心的文化场域是边缘的,正是这一种边缘性的身份给予芯生活上种种不便和工作上的困难,但芯却并没有因为自己社会角色和种族地位的边缘性而自暴自弃、在酒精和毒品中麻痹对现实的感知,而是勇敢地正视现实处境,清醒地悦纳自我。作为异文化场域中的边缘主体,芯的成功具有了移民史层面的象征意义,“在不断越界、不断解构、不断转译、不断重构的过程中,边缘主体赢得了一种开放的知识立场。开放的视域让边缘主体的知识视野从不限于某一个小圈子,更不可能为某一个意识形态所服务,这样,便呈现出边缘主体知识范型在认知上的特殊价值,它是客观的、离散的、非中心的,因此便具有了对‘中心’的解构能力和对普适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美国情人》中的芯主动利用自己的边缘性身份努力工作,创造出具有自我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华文文学作品,最终凭借着华文文学创作成就实现了世人眼中的“美国梦”,获得了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认可。这样一个情节设置隐含着主人公芯正在一步一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在美国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于是“他乡”也最终会变成“新的故乡”。

在经历了克服经济拮据,语言障碍,婚姻破裂,感情挫折,工作不顺心以及自我迷失之后,《美国情人》中的主人公芯以及她所象征的许许多多新世纪中国移民女性在异国他乡最终落地扎根,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她们的曲折经历和心理成长“体现了这种自我分裂、挫折与升沉的人生历程,阐释了漂泊的中国女人度过生存危机、精神危机、身份危机、情感危机、文化冲突,最终达到文化认同的身份衍变与精神蜕变的过程”。也许正如在《美国情人》一书中,作者吕红借用主人公芯所说出口的那样:“从文化层面来说,现代社会人们无论身处何方,对定义自己身份都有种无法解脱的惶惑。换句话说,每个身份都形成一个集合,而这无数多个集合交汇的那一点,恰是自身所在的坐标。在社会急速流动的今天,人的矛盾身份也在不断游移,没有一个固定的所在。换句话说,移民身份焦虑与其说表现了一种认同感的匮乏与需求,不如说是深刻的现实焦虑的呈现;与其说是自我身份的建构、实现自我,不如说是如何在身份中获得认同”。

结 语

华人文学的研究和华侨史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而身份认同这一源自心理学的概念近年来一直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趋势和研究取向之一,因此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分析放置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和跨学科的研究背景中进行的文学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的解读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华人文学的内涵,以及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彼此交流与相互理解。

对于《美国情人》中的主人公芯,以及她所象征的海外华人群体来说,身份认同的焦虑产生的根源是不同文化之间产生的冲突与壁垒,这样一种认同焦虑具体表现为归属感的缺失和幸福感的缺失,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便在于当事人要勇敢地直面现实,悦纳自己。无论最终是叶落归根回归故土,还是扎根他乡,在新世界里开始新的生活,新一代移民们都要学会在身份中找到认同,在实现梦想的人生道路中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自己。

[1] 罗爱玲.由边缘向中心坚韧游移——论《美国情人》边缘女性的追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 (美)范芝芬.流动中国:迁移、国家和家庭[M].北京: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13.

[3] 孙来勤.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L镇中学六位农村教师日常叙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4] (美)本尼迪克特.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徐榛,王乐.再论吕红《美国情人》的性别意识与国别意识[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4).

[6] 胡晓玲.澳大利亚新移民华文文学中的双重他者形象[D].武汉:武汉大学,2010.

[7] 王亚丽.边缘书写与文化认同—一论北美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写作[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8] 孙敏.异质文化语境下的身份书写[D].延吉:延边大学,2007年.

[9] 吕红.美国情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

[10] 蔡晓惠.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D].天津:南开大学,2014.

[11] 吕红.追索与建构:论海外华人文学的身份认同[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12] 张益伟.1990年以来日华文学的叙事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13] 宋晓英.精神追寻与生存突围——论欧美华人女作家纪实作品中的女性自我书写[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张玉秀)

Anxiety of Identity: Case Study ofAmericanLoverin a View of Identity Theory

ZHOU Hong-liang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China)

The thesis i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he new immigrant novel American Lover with a research approach of identity theory. For the sake of discovering the heroine’s psychologically changing spectrum of her cultural identity as well as her painfully struggle with the dilemma between the oriental culture and the American culture, the research tries to examine and analyze the issue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a combined research view of the literary sociology with literary psychology.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belongs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dentity;new immigrant literature;cultural conflicts

2016-09-25 作者简介:周宏亮,男,汉族,江西萍乡人。南昌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播、文化研究。

I247.5

A

1009-9743(2017)01-0023-06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7.01.0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