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医院预算管理与经营风险管控讨论

时间:2024-04-24

宋磊 沛县人民医院

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医院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院的运营风险也逐渐成为日常管理的重要问题。在医院的运营中,无论是项目的决策、财务管理,还是领导管理、医疗服务管理等,任何一项工作失误所致的风险,都会引发经营风险。对此,如何在顺应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规避运营风险,确保各项服务获得患者、医护人员的满意,成为医院管理的研究重点。

一、医院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

分析医院的经营风险,总结原因如下:①医院缺乏发展战略,运营过程中,未对自身前景、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再加上内部管理机制的匮乏和不完善,人员的管理混乱等,降低了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工作意识淡薄,状态低迷。②服务结构不当,大多数的医务人员未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培训,服务模式也和市场环境不统一。③缺失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机制,引发各种问题。即便个别医院制定了完善的内部体系,但实际工作中未落到实处,致使整体结构崩溃。④沟通不及时,信息传输、共享不顺畅。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收费不合理、医疗风险责任不清晰等情况,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妨碍医院发展。

二、医院预算管理和经营风险管控间的关系

针对医院的经营风险,早在2015年北京市的医院管理局,就下发了相关通知,制定了风险预警体系,通过多个维度,如收益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等,评估经营风险,对于级别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旨在促进医院转变观念,重视运营管理,确保自身处于良性发展的环境内。值得注意的是,经营风险的规避,并不是短期内就可能实现的,需要结合短期和长期规划,而这些规划目标的实现过程和效果又和预算管理有关。这里所指的预算,是医院根据相关规定,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对年度的财务计划进行编制,这对于优化医院的各种资源,尽早发现经营问题并处理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以预算为基础,基于预算转变医院的战略,形成年度预算,通过对年度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等操作,实现医院的经营计划、战略目标。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实施

在医院的运营中,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既是医院管理的要求,也受到一定的法律约束。2015年《预算法》的实施,不仅对全口径预算管理进行了相应的完善,还将预算的资金进行了删减,更是规定了政府的支出和收入,要全部纳入预算中。由此可见,对于医院而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只是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是预算法中要求开展的工作。

(一)目标和指标体系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过程中,目标和指标体系是基础。为了推进医院发展,需要立足于自身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并对其进行分解。具体来讲,由发展规划分解为年度规划,由年度规划分解为年度人力资源、资本资产等规划,所有规划形成的目标,都要纳入年度预算内,通过对年度预算的执行达到年度目标。在预算管理中,控制体系是保障。在确保预算编制可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预算控制体系,对年度预算的实现意义重大。医院通过各种举措,如审批权限、明确指标额度、追加调整等,有效管控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与此同时,控制体系将相关内容归入控制范围,如预算的执行范围、额度、调整等,通过采用合适的控制措施,实现年度预算的目标。

(二)组织体系

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基础性的保障。医院结合工作现状,建立由多个部门组成组织体系,比如预算管理办公室、党委会、执行部门等。在组织体系中,相应的责任主体依据自己的工作履行责任,其中党委会的权力最高,负责决策和审批预算方案;办公室负责对日常的事务进行处理;执行部门则负责落实年度预算。为了确保预算编制的可行性,提高内容的严谨性,建立医院遵循从上到下的原则,即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办公室、委员会、办公会、党委会,经过层层审核、讨论后,最终上报预算方案。而且,预算的编制还要遵循相应的流程,也就是三下三上,充分论证预算编制,确保其和医院工作相贴合,促进医院预算、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总的来讲,年度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说明预算管理成功了一大半。

(三)报告体系

预算管理报告体系,一方面,监督着整个预算的执行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另一方面,这一体系也是医院领导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通过三种报告组成组合拳,推动预算管理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

第一,标准报告。在预算执行期间,通常会编制标准报告。该报告全面、翔实的汇报了医院预算的执行过程。举例,年度或季度分析报告,从多个角度反映了预算的执行情况和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

第二,简化报告。预算执行过程中,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会编制简化报告。比如,跟踪医院的收支结余时,可以临时开展定向分析,以便明确某项活动给预算执行带来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简化报告是不定期的,可以随时根据实际的管理情况,对报告进行分析。针对性的简化报告,能够为医院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三,专题报告。在医院执行预算期间,对于预算偏差展开调研形成的报告,被称为专题报告。举例,医院发现某个科室的医疗器材消耗异常或检验试剂使用不当等,而展开的专题报告。借助这一报告,能够针对预算执行的偏差和问题,重点分析成因,提出建议,并督促相应部门整改,贯彻落实年度预算。

第四,报告体系的汇报。要想发挥出报告体系的作用,就要建立针对性的汇报机制,这有助于医院领导干部和员工凝聚向心力,统一思想。预算报告的汇报,要结合报告内容,针对性地开展,比如:可以反映出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要在医院的职工代表大会、办公会上汇报;简化报告是为领导班子的决策提供依据的,主要向他们汇报,必要的时候在医院的例会上汇报;专题报告向问题部门汇报,按照报告展开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若相应部门的整改有难度,则汇报医院办公会来获得医院领导的支持。

(四)考评体系

无论是预算的编制,还是预算的执行和过程控制,都和预算考评有着直接的关系。若缺乏相应的考评,不仅会影响管理效果,还会妨碍医院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预算考评体系。自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各行业的管理者都对预算考核有了正确的理解,并将其纳入了绩效考核中。然而在具体的执行中却发现,预算执行的效果和负责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负责人不重视这一工作或者不作为,效果就会不理想。反之,则会获得良好的执行效果。受这一现象的影响,医院及时进行了调整,将预算的执行引入了考核管理中,以干部考核为主,从而提高中层干部在预算管理方面的意识和水平。近几年,预算考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提高了预算管理的意识,预算的执行、追加等工作也变得越来越成熟。

四、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效和评价

(一)案例分析

X医院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50多年。占地面积500亩,编制床位5800多张。至2015年,医院门诊量达471.3万人次,出院量18.6万人次,手术量10万人次,各项医疗指标都位居前列。现阶段,医院有40多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10个研究所、20多个专科进入国家重点的建设项目。年内展开100多项新技术,多项在国内领先。

分析X医院的预算管理历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时间在1998年以前。主要是为财政拨款服务,无法有效监管整个预算,而且预算的增长比例也未结合政策、环境等因素。②第二阶段,时间处于1998—2010年。在财务系统中引入预算管理,对医院内部的经费进行管理,对支出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预算约束性差,监管滞后,无法及时纠正预算执行的问题和偏差。③第三阶段,时间是2010年后。此时,医院开始强化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建设了预算制度,重建了预算组织构架。几年的时间,医院完善了预算信息的监管和反馈,并和业务系统进行了充分的融合,不仅发挥出了预算的职能,还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二)成效

第一,稳定了医院的收入。预算编制的原则是,确保收入和支出均衡。近年来,X医院将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手段,如期地实现了收入预算的目标。特别是在医疗卫生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完成了医疗收入的目标,收入来源稳定,为医院的经营、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现金。比如,在2015年,收入预算执行率为96.32%,2016年为103.26%,2017年为101.07%,2018年为100.73%。

第二,提升了资产效率。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对医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资产的不合理增长。分析2015—2018年的设备购置预算控制,发现X医院的资产使用率逐年提升,而且资产的周转速度也越来越快。在2015年,资产周转率为144%,2016年为162.45%,2017年为167.96%,2018年为180.47%。

第三,抑制了业务的支出增长。X医院从2015年开始,加大了对支出预算的管理,尤其是支出追加方面的预算。此背景下,既抑制了业务的支出增长幅度,又提高了医院的预算管理效率。从数据上看,2015年的业务支出增长率为15.94%,2016年为8.4%,2017年为5.92%,2018年为4.26%。结论:自从2016年的业务支出实现个位数后,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尤其是2018年,增长幅度比医疗收入的增长幅度还要低。

第四,提高了药品费用的管理效果。作为医院的一大支出,药品费用的预算管理情况,直接影响了整体的管理成效。一方面,X医院根据运营目标,在2017年编制预算方案时,比去年的预算降低了4000万元,以满足医院的减亏需求。由于预算成本降低,药品费用的预算执行难度随之加大,若该目标无法实现,将严重影响整体预算的开展。因此,在X医院下达预算后,药学部门通过各种措施,比如减少采购成本、监控药品的使用等,如期实现了预算的目标。另一方面,X医院也在2018年,对药品的预算管理进行了加强,药品预算在去年的基础上,又降低了1000万元,综合2017、2018年的药品费用,共计减少5000万元,转变了以往的药品支出情况。可见,有效的管理医院的药品费用,有助于改善医院的运营环境。

第五,医院的运营扭亏为盈。对于医院而言,传染病科室收入低、成本高,所以这一部门的运营处于亏损状态,带来了运营风险。为了推动医院发展,X医院制定了5年运营规划,逐年减少亏损,用5年的时间达到收支均衡的目标。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以预算管理为抓手,绩效考核为核心,实现了收入预算的目标。在抑制业务支出增长的基础上,终于在2018年扭转了亏损的局面,实现了收支均衡,且有结余的运营目标。

(三)评价

X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20余年,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如此也存在一些难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比如,深化预算考核管理体系。虽然在预算考核过程中,已经使用了平衡记分卡,但是由于考核体系、指标不完善,带来了一些问题。要求医院在预算管理期间,建立规范化的预算评价体系和重要业绩的考核体系,将结果和绩效挂钩,和成本控制目标结合,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群策群力,提升服务质量。又或者,细化成本、预算数据的融合。现阶段,预算管理尚存在可以细化的空间,对于预算的编制和控制,仍是归口管理科室,并未明确核算单元,无法为预算编制、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要求医院建立成熟、完善的核算体系,对每个核算单元的经费进行测算,和成本数据结合,明确管理目标,定位预算偏差的地方,调整不合理的结构,实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标。除此之外,还要优化预算信息化功能。从当前来看,医院的预算管理系统具备很多的功能,如编制、查询、预警等,但现有功能尚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要想促进业财一体化,就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对相关的模块进行优化,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有助于业务、预算管理系统深度融合,实现预算控制前置,解决信息滞后、不透明等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在优化医院的管理流程,提高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减少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上述介绍,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性的依据,但是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加之资料的不完整,可能会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人员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努力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为医院运营风险的管控,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助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