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金桐,王晓明
(河北经贸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网络设备技术的进步,以及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价钱的降低,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也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交流带来巨大影响。一方面,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适应大学生交往需求的虚拟的空间,成为其交往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沉迷网络,导致其疏离现实人际交往。
对多数大学生来说,上网已成为一种无意识行为,无事可做时便会不自觉地掏出手机上网消遣。调查显示,86.85%的学生在上课内容乏味或上选修课时会上网消遣,17.13%的学生基本上每节课都会上网。在宿舍休息时,上网的时间也远大于同舍友交流的时间。多于82%的学生在与家人或朋友聚会时会有超过1/4的时间上网消遣,多于8%的学生有1/2的时间上网消遣。由此看来,虽然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只是少数,但多数大学生对网络有很强的依赖性,上网已经成为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宿舍,在商场、饭店还是在咖啡馆,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总不乏大学生低着头刷手机。在手机没电或者无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不少学生甚至会变得焦躁不安。
调查结果显示,25.8%的被调查者在下线后心里依然会想着网上的朋友或事情。31.9%的被调查者会因为不能上网而焦躁不安。22%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占用了自己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影响了自己的现实人际交往。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网络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学习或消遣的工具,而成为其人际沟通和情感寄托的最佳选择。原因是网络世界更丰富多彩,或是给人的压力更小,或是让人更自信。大学生过多地沉溺其中,将大把时间放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长时间在同一个地方与他人进行非口头的交往,维持脆弱而又盲目的网络交往,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长此以往,他们会越发感觉现实生活压抑、空虚,从而使他们的现实人际沟通能力降低,交往心理、行为等走向极端。部分大学生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不能正常应对现实人际交流,并进入恶性循环,越是没办法应对,越会沉迷于网络。这是多数大学生网瘾难戒的原因,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强,速度快,是很多新媒体的潜在用户,在互联网使用人群中也占据很大比例。网络工具的普及为大学生随时上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除电脑普及率不断升高外,自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iphone后,各种品牌的智能手机逐步发展壮大,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雄霸手机市场,并因其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Ipad功能、开放性的操作系统、人性化的设计等优势,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多功能通讯工具。
问卷调查显示,216名被调查者中(其中有效调查212人),只有1.85%的大学生既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电脑,而高达76.85%的大学生既拥有智能手机,又拥有电脑。这表明大学生接触网络的便捷性,基本上随时随地都可以满足上网需求。在课余时间或者茶余饭后,网络触手可及,相对于枯燥的书本而言,网络对多数学生都有巨大的诱惑力。在关于是否用手机上网的调查中,87.5%的被调查者选择每天都会用手机上网,上网时间大于半小时但小于3小时,33.8%的被调查者每天上网时间大于3小时但小于6小时,24.35%的被调查者每天上网时间大于6小时。笔者将“是否拥有智能手机或电脑”和“每天花费多长时间上网”两个问题进行交叉分析,发现拥有智能手机或电脑的被调查者每天上网时间远高于其他被调查者。
被调查者多通过QQ、微信、微博、博客、人人、邮箱、淘宝、京东等工具或网站获取信息、聊天、购物或看电影,娱乐消遣占据大学生上网目的的绝大比例。其中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认为上网是为了娱乐放松和打发时间,而浏览好友的新鲜事或动态,使用聊天工具与好友聊天成为其主要内容。升入大学后,学生课业压力小,空闲时间多,来自家长及老师的约束都相对较少,集体活动相对缺乏,班级同学之间缺乏交流,这些都直接导致大学生将大把时间放在网络中寻找娱乐。
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从众心理和追逐时尚的需求。当发现周围同学使用新潮的网络工具交流,或谈论新闻事件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等行为时,为了不被群体“抛弃”,使自己能够跟上“时尚的节奏”,大学生会不同程度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到网络世界中去。
网络的便捷性使大学生认为网络人际交往的效率更高,可以忽略时间、空间的阻碍,同时与多个好友聊天,并可一边听音乐,一边浏览其他网页,效率更高,自由性更强。人际交往本来就是一个获取和交换信息的过程,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是人们的理想境界。网络将一个偌大的物理空间浓缩成一个触手可及的数字空间,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在电视机屏幕前长大的,成为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诞生和成长起来的“电视人”,长期在这种封闭的缺乏现实互动的生长环境,养成了他们孤独、内向、不愿与人接触和倾诉的性格,这正解释了为何当代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交往中沟通情感。
在网络中,人们以网名的身份出现,交往的双方隐匿了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的性别、家庭、职业、学历等,即网络活动存在匿名性。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缺乏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上的约束,人们在网络中的言行举止因为缺乏监督而顾虑更少。在双方身份隐匿的基础上,因为沟通对象的虚拟性,沟通双方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可以是信息发布者,也可以自由选择接受哪部分信息,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受来自外界的约束,这让大学生更迷恋网络世界的自由自在。这种从网络中获得的快感,像大麻一样,使长期沉迷于虚幻世界中的大学生无法自拔。部分学生甚至在网络中大肆放纵自己,凭借网络的匿名性,随意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在网络和现实世界中扮演不同的身份,长此以往,导致现实身份的“缺失”,成了畸形的心理和多重人格障碍。
调查显示,超过1/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表现更好,交流更自如,而在现实交往中却会感觉比较紧张。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渐向人与机或者说以网络为媒介的方向倾斜,改变了以往现实人际交往的秩序和规则。传统的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我们不仅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还会有适当的肢体接触,人们通过语言和表情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情和真实想法,这有益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以便增进感情。高校的大学生在现实中的交往对象大多是同学、老师,有着长期的了解,彼此也很熟悉,交往更加深入。而网络人际交往,完全取代了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必要性,人们看不到彼此,感受不到彼此,却可以看到对方发来的信息,人们便是通过这种数字符号来交流,而这种交流方式是冷冰冰的,我们无法从数字符号里看到对方的表情,也无法感受到对方的心情。人与人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的信息传递,人们之间的感情也在逐渐淡漠,交往的双方都带着戒备的心理,交往不够彻底,从而使交往变得更加脆弱。
过度依赖网络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而导致心理、行为出现极端现象。大学生长期沉溺在网络中聊天、玩游戏、看黄色信息等,便会产生冲动、淫逸、空虚等极端个性,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现实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过度的“网络依赖症”,使部分大学生沉醉于网络而不理睬他人,脱离正常生活,对网络以外的事物失去兴趣。
在各大手机软件市场,以“摆脱手机”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发现多款相关软件,软件功能旨在帮助人们摆脱手机控制,不做“低头族”,其下载量均在30万次以上。部分餐馆、咖啡厅甚至贴出标语“对不起,我们没有WIFI,请您放下手机,将时间留给亲人和朋友”,而这一举措也受到不少顾客的支持。这表明,不少网友已意识到过度依赖手机、电脑等网络工具的危害,企图摆脱网络的控制。
1.国家通过相关部门规范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为其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在我国,网络使用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处在人格培养和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因而出现过度沉迷于网络或性格孤僻、行为极端的现象,个别大学生甚至做出违法犯罪行为。
2.社会媒体应做好“把关人”工作,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避免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毒害。同时,媒体应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促进“人人热衷真实沟通”舆论的形成及年轻受众群意识向真实沟通方向的转变。部分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减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想与他人沟通,二是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媒体应营造真实沟通的氛围,鼓励大学生善于结交、善于表达、善于倾听,善于在现实沟通中解决矛盾。
3.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加强其在活动中的沟通、合作、互助的意识,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们参加学校、院系、班级的活动,在科技学术、文艺竞赛等活动中培养外向的性格。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工具,使手机远离课堂,让学生们享受在现实生活中与朋友一起学习、娱乐,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同时,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体验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多多接触社会,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4.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网络依赖症”的危害性和真实沟通的必要性,正确处理现实与网络交往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杜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加强道德引导,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观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努力学习社交技巧,善于倾听,善于表达,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并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去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同时,针对大学生群体,高校要构建管理好校园网络阵地,加强高校相关工作者的队伍建设,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
5.对部分大学生,尤其是远离家乡外出求学的学子来说,长期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加之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很容易转向网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从事正常社会交往的时间减少,在网络营造的虚拟、轻松环境下,更加抵触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父母应及时与子女进行平等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当子女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遭受挫折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家庭的温暖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况和人际交往心态。
总的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部分学生过度沉溺其中,给个人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但同时,不少学生通过网络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更多知识和信息。因此,对待网络不能因噎废食,要持正确的态度,趋利避害,使网络“为我所用”。大学生现实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多方努力来实现。
[1]张乐明,范伟.新时代大学生沟通魅力的塑造[J].教书育人,2006,(11).
[2]费汝海,赵红英.大学生有效沟通重要性的现实剖析[J].教书育人,2007,(6).
[3]马湘桃.论大学生沟通主体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
[4]王斌.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