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输出驱动假设”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时间:2024-08-31

戈国梁

(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尽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不断更新,但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仍不能满足相关用人单位的要求。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曾有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欠缺,使他们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很多大学生向往外企,但实际情况是,有的人一打电话,听到对方说的是英语,就不敢回答,立马把电话挂断了。”[1]中国考生在国际英语口试中的成绩也不理想。雅思考试英文官方网站http://www.ielts.org/显示,2011年和2012年,中国考生的雅思口试成绩均为5.3分,在40个雅思考生最多的地区和国家排名中,与卡塔尔并列倒数第一。周小湣(2012)指出,中国传统的重输入(听、读),轻输出(说、写、译)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很多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乃至通过英语专业四、八级的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都不能够用流利的英语授课。[2]

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助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起积极作用。

一、国外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理论

输入(Input)是指二语习得者所接触的目标语学习材料,是二语习得的关键因素。语言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输入假设进行过专门研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输入假设。他指出,成功习得语言需具备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具有充足的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第二,学习者具有语言学习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mechanism)。根据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Kreshen(1982)认为可以把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看作“i”,有了充足的可理解输入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可以从目前的“i”水平上升到稍高于当前水平的“i+1”阶段,他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条件。[3]

(二)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理论

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对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产生质疑。她对加拿大的法语沉浸式教学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后指出,二语学习者要想习得与本族语者相当的语言水平,必须有足够的机会去练习,即目的语的输出。于是Swain(1985)提出了输出假设。她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可理解性输出和可理解性输入同样重要;输出的作用是输入无法取代的,亦是习得过程中的必要条件。[4]Swain(1995)认为,输出除了能提高语言的流利度外,还有三大作用。第一,注意/触发功能,学习者可以通过语言输出发现自身语言的缺乏,即已有知识与欲表达意思之间的语言差距,从而修改语言输出,触发获得新知识;第二,验证假设功能,对目的语各种假设的修改过程就是二语习得的过程;第三,元语言功能,学习者用目的语反思输出语言,通过输出来内化和控制语言知识。[5]

(三)互动假设(Interaction Hypothesis)理论

Wagner-Gough&Hatch(1975)指出,会话(Conversation)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认为会话互动可创造语言输入机会,也是获得可理解输入的主要途径。[6]Long(1996)在输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互动假设。Krashen的输入假设指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方法,而Long在1996年提出的“互动假设”理论,将输入、互动及输出等观点囊入其中,并指出意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在二语习得中起关键作用。意义协商是指在交流沟通遇阻时,交流双方根据对方的反馈,在语言上作调整,如重复内容、调整语速、阐明意思等,最终将输入调整为可理解性输入,从而进行有效输出。[7]

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Output-Driven Hypothesis)

(一)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概述

我国著名应用语言学专家文秋芳(2008)教授在Swain输出假说理论的基础上,从我国外语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在对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及学生未来职场英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和重新认识二语习得心理机制后,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此假设包含三个子假设:(1)从心理语言学方面来看,输出较输入对外语技能的提高驱动力更强。(2)从职场英语的需求来看,提高学生输出技能(听、写、译)较提高学生输入技能(听、读)更具社会效应。(3)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以输出为引导的综合教学法较单项技能更为有效,也更契合学生将来的就业需求。[8]

(二)“输出假设”和“输出驱动假设”异同

“输出假设”和“输出驱动假设”都承认输出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但“输出假设”针对的是“二语习得”,“输出驱动假设”针对的是“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也就是说,“输出假设”研究的是学生怎么学效果更好;“输出驱动假设”研究的是教师怎么教更好。此外,它们还有三方面差异:差异一,对应的学生层次不同。“输出假设”对应的是各层级的学生群体,而“输出驱动假设”不适合程度低的学生群体,它对应的是中级、中高级和高级别的学生群体。差异二,环境的适用度不同。输出假设未限定学习环境,而“输出驱动假设”仅限于正规的外语课堂教学,对非正规的外语学习环境或二语习得环境不起作用。差异三,输出的认定有差异。输出假设认为输出包括说和写的技能,未包含译的技能,而“输出驱动假设”认为输出包含说、写和译三方面的技能。

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在进入大学前已有9年或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我国的英语教学属外语教学,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涵盖“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因而,和“输出假设”相比,“输出驱动假设”更适用于我国大学各类英语教学,包括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三、“输出假设驱动”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理念需要更新

从上到下,都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时,如:在确定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时,在编写教材、编写考试大纲时,都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英语“输出”能力,包括口头输出能力的培养;教师选择授课方法时,也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时,更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自己英语“输出”能力的培养。更新理念是实践“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前提。

(二)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虽然文秋芳(2012)指出我国高中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已有显著提高,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输入量,但很多大学生却习惯于被动的接收语言输入,不愿意进行语言输出或羞于开口,害怕说错。[9]然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上课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各种轻松欢快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各种语言输出驱动方式来鼓励学生开口交流。

西方发达国家流行的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输出能力”的培养。口语课上,教师应少用或尽量不用3P模式、段落背诵、长时间语法讲解等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上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各种轻松欢快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语言输出氛围来驱动或鼓励学生开口交流。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输出”内容明确具体,有利于学生积极“输出”。此外,角色扮演、英语游戏、英语辩论、讲故事、朗诵英文名著、演唱英文歌曲等都是有效的语言输出驱动活动。其中,角色扮演(Role-playing activity)因其互动性强、活动简单有趣、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等优点而倍受学生欢迎。教师还可以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如http://esldramagames.com 及 www.tefl.net/esl-lesson-plans/esl-activities-drama.htm等,从网上下载没有台词的英语短剧,给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练习使用,让其根据情节、人物的活动和简单提示来“创造”台词,让学生用所学语言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这些方法能使性格内向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中。总之,教师要选择或创新教学方法,驱动学生积极主动“输出”。

(三)第二课堂形式需要多样化

由于我国的英语教育属外语教育,在课堂外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均用汉语交流。大学英语学时相对较少,加之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十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远不能满足学生练习语言输出的要求。但是,丰富多彩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第二课堂活动主要由学校或学生社团组织,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辅助以互联网平台,是课内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并与课内教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英语口语比赛,如央视的希望之星英语演讲比赛、央视的英语演讲风采大赛、省市和校院级的各种口语竞赛;学生社团应积极发挥组织作用,利用网络、橱窗、广播等媒介,鼓励学生参加英语晚会、英语角、英语短剧比赛、英语电影配音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同样,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英语练习,如通过英孚(EF)的在线Efekta学习系统或QQ、Skype和英语本族语者交流。

(四)口语测试需要改革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改革要具前瞻性。要建立合理的测试标准、有效的测试方法、具体的测试内容。在考试对象、考试形式、试题构成、成绩评定等方面,都要有更为合理的描述。

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在日常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形成性评价,才能鼓励学生平时积极参与语言输出的各项活动。[10]除了期中和期末口语测试,教师应该把对学生口语的考核放在学生平时参与的口语活动中,笔者建议可采取以下评估方式(见表1)。教师合理使用形成性评估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对日常教学起动态管理作用,促进学生在课内外进行有效学习。此外,借助计算机口试系统可以大幅减少口试考官的数量,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

率。具体办法可借鉴新托福口试机考的样式。

表1 评估方式

结语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给予英语教师很多启示。大学英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语言输出途径,改进口语测试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采用演讲、角色扮演、戏剧等活动形式,[11]来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以提高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1]中国搜狐网教育频道.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欠缺 重击英语应试教育[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1-09-02.

[2]周小湣.Swain输出假设理论对师范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6):92-96.

[3]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4]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S.gass&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auge Acquisition[C].Rowley,MA:Newbury House,1985.:235-253.

[5]Swain.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G.Cook&B.Seidlhoferp(eds) Principle&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Oxford University,1995.:124-144.

[6]Wagner-Gough,J&Hatch,E.The importance of input data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J].Language learning,1975,(2):297-308.

[7]Long,M.H.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In W.C.Ritchie&T.K.Bhatia(Eds.),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6:143-468.

[8]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9]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283-292.

[10]秦静.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现状调查与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5-89.

[11]田忠山.西北地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口语教与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2-5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