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赵恒春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从分离—个体化理论看青少年逆反现象
赵恒春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青少年期逆反心理是个体成熟的必经阶段,这一阶段会出现不少心理问题。玛格丽特·玛勒(Margaret Marhler)在发展儿童心理学中,联系传统精神分析模式并结合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创立了富有特色的分离—个体化理论,并试图从这个理论出发来解释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客体关系;分离—个体化理论;个体;青少年;认知结构;行为模式;共生
常听家长们感叹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多么听话的孩子呀,怎么现在长大了反而这么不听话了,总是和家长对着干。在孩子达到一定年龄之后,确实会出现常与教师或家长闹对立,对成人的管教表现出消极冷漠、反驳抗议,严重的甚至会产生离家出走、报复等不良行为。这种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个性”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王某,男,中等身高,喜欢打乒乓球,比较有个性,有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脾气不太好,经常逃课、迟到,喜欢跟女同学们玩闹,和宿舍同学关系不好,到了要动手的地步,算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问题学生。所以辅导员一直以来对他关注相对较多,但在他看来辅导员似乎是跟他过不去,不管怎样做他的思想工作,怎样开导他,他好像从来不领情。师生关系不够和谐,他对辅导员的抵触情绪比较严重,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着。
针对这个例子,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王某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规律。从生理上讲,由于大学生已经进入青年早期,精力充沛,容易使他们产生成人感,希望与成年人平等相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社会的运转要求大学生更多地跟从师长、更多地接受师长的指导,这样大学生在生理上的需求愈益被社会所忽视或漠视,所以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自然容易滋生蔓延。
其次,王某逆反心理的产生诱因主要有两种:(1)标新立异。为了追求心理上自我肯定的满足感,为了让社会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地位,大学生们往往表现出某种偏执,有意标新立异,以引起别人注意。王某一方面存在如上所述的心理方面的正常需求,另一方面因为进入大学后不能短期内得到老师的赏识,甚至逐渐产生偏见,所以标新立异心理越来越突出,直至发展成为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2)态度上的对立。很多学生的逆反不是针对于某件事本身,而是来自于老师安排这件事的态度和方式方法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辅导员越是不让干什么,就偏要干什么,逐渐发展到不管老师们的要求是什么,都习惯性地对着干。
以上案例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名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形象,这类学生也是教育工作者们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接触到的类型。其实逆反心理是一种失常心理,当集体或他人对自己提出合理要求、指令时,他往往以抵触、反对的形式来逃避外界的压力,从而维护所谓的个人尊严、面子。有这种心理的人,当他的需要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会对阻碍他的人及导致他的需要不能实现的规章制度和周围环境等产生抵触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和老师都感到青少年逆反心理普遍存在,但是,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这一问题,大家往往显得无可奈何、无计可施。因而,有必要揭开逆反心理的实质,探寻其形成机制,并寻求解决途径。
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是源于心理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儿童精神分析师玛勒(Marhler)首先提出。玛勒(Marhler)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儿童精神分析工作,并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马斯特儿童中心。经过不断深入研究,玛勒和其他学者发现,分离—个体化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一生的过程,但是,它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即0~3岁和12~18岁两个阶段。0~3岁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分离,12~18岁主要是心理上的分离。
与传统精神分析相比,玛勒更关注0~3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探寻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事情对儿童人格发展有何影响。虽然并没有与传统精神分析相脱离,但是她取得了更大的贡献,即她清楚地描述了人出生后至3岁时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原理。玛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指导着人们如何正确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也为许多专家学者在心理咨询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撑。
按照玛勒(Mahler)的观点,刚出生的婴儿是不能区分周围环境的,也不能区分自己与母亲的区别,马勒将此状态称为共生。随着婴儿的成熟与发展,婴儿会逐渐意识到父母是与自己不同的个体,婴儿的成长过程就是要逐渐摆脱这种共生关系,能逐渐区分父母是与自己不同的个体,马勒将此过程称之为分离—个体化。
Mahler认为,个体必须经历以下三个阶段,才能建立自己与他人稳定的关系,也才算是完成心理上的诞生(psychological birth)。
1.正常自闭阶段(normal austistic phase)。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由于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与现实世界隔绝,这个阶段婴儿所关心的是需求的满足与紧张的降低(tension reduction)。这样的功能是以自己为中心来满足生理需求,只是一时封闭的系统,而不与现实世界互动,故称为正常的自闭阶段。
2.正常共生阶段(normal symbiotic phase)。个体在此阶段可以逐渐感觉到母亲的存在,但此时的自我无法区别自己与母亲,而以为自己与妈妈是一体的,于是认为自己有很好的能力,认为自己是全能的(omnipotence)。
3.分离个体化阶段(separation-individuation)。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是从五六个月到3岁,在这一阶段,孩子开始在心理上与母亲分离。婴儿到了五六个月大的时候,对母亲已经很熟悉了,开始会用微笑回应母亲,而面对陌生人可能会感到紧张焦虑,这些都表明孩子开始变得独立和个体化,从认知角度来说,孩子逐渐区分母亲(陌生人)和自己是不同的人。在分离个体化的阶段中,婴儿逐渐增加对自我、他人及外在世界的觉察与区分,所以这一阶段共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分化期(differentiation subphase)。在这一时期,婴儿可以很清楚地区分自己与客体的分别、妈妈与外在客体的分别。因此,婴儿开始探索母亲,并且会探索距离母亲较远的东西。这样的探索模式建立了婴儿对于“妈妈与其他人或东西是不同的”的了解与认识。
第二个时期,练习期(practicing subphase)。在这一时期,婴儿以爬或行走来探索周围的世界,婴儿对外界无生命物体的探索与兴趣越来越多,但把母亲当成安全的港湾(home base),是情绪的提供者。分离个体化的发展在此时期有三个重要的任务:(1)更明显地区分自己与妈妈的不同。(2)妈妈与婴儿的联结是基于妈妈提供感情,而婴儿需要妈妈提供的感情。(3)当妈妈与婴儿有非常适当的亲密身体接触,婴儿本身自我的自主功能会有大量的成长。
第三时期,和解期(rapprochement)。从一岁半开始,幼儿已具有了远离妈妈的能力,并且慢慢地了解到妈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法像从前一样可以随时随地帮他处理这个世界上所遇到的问题。此时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非常渺小,因此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或分离焦虑。这一时期的幼儿会很希望得到妈妈的帮忙,也会出现退化行为,对母亲产生矛盾的心态,这一时期个体处理问题的方式将会影响日后人格的发展。
第四时期,情绪客体恒定与个体化(emotional object constancy and consolidation of individuality)。这一时期起始于3岁左右但没有明确的终止期。这一阶段有两个主要的目标:达到一定程度的客体恒定以及巩固个体化。无论母亲是否在场,儿童对其都能形成恒定的内在表象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知,分离个体的发展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分离”的发展,包括形成自我的界限、逐渐与母亲分开、知觉到分离是正常的发展状态。另一方面是“个体化”的发展,包括发展自主性与接受自己是有独立功能的个体等。玛勒认为,如果个体能够在面临与母亲连结及分离的时期顺利地度过这些发展阶段、完成发展任务,那么个体就可以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与自主性,并有助于青少年阶段的第二次分离化的进行。
逆反心理一词最早由Brehm提出,他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具有反应性的心理动机状态。之后Cynthia A等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个体人格特质。在我国,逆反心理最早是由李春波在1986年的《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一文中提出的。他把逆反心理定义为:人们在受过去某种事物的刺激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下,对某种事物产生的一种否定性的心理趋势和行为倾向。[1]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强烈抵触情绪;金盛华认为逆反心理是个体的非常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内隐和外显两个方面。笔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个体的一种特殊心态,是个体的思维观念、主观需求与客观环境相悖时产生的对立情绪或失常心理。
逆反心理是由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导致的。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包括:首先,客观环境或外部信息引起个体的注意。其次,个体对接收到的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并与本身已有的思想观念、知识修养等进行匹配。经过分析、匹配,个体得出的结论为该客观环境或外部信息与本身自有的思想观念等一致,那么就会做出顺从或接受的选择。如果得出的结论为该客观环境或外部信息与本身自有的思想观念等不一致或相背离,那么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行为。由此可见,逆反心理的心理机制其实是一种针对外部环境的抵制和反对的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作为一种由特殊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认知结构、情感意向和行为反应。其中,认知结构是个体逆反心理是否产生的基础,它在逆反心理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无论何人对何现象或问题有何认识,其都是有着较为连续、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由这些连续、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就指引着个体对该现象或问题采取不同的态度,即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还是懈怠、反对、逆反的态度。而情感意向是指个体对认知信息内容的心理上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喜悦、愉快或烦心、反感等。《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无论是情绪体验还是态度体验,都可以把情感意向看成是一种生理评价反应。情感意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适应社会的心理工具;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它在逆反心理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青少年在接收新信息的过程中,如果该信息与已有认知结构相匹配,一般会感到满足、充实和愉悦等正面情绪;而对不理解或是能理解但不愿接受的信息和观点,则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等负面情绪。当这些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进行消除,就会产生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2]
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过程中,逆反心理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轻则可能使其在一段时期内耽误学业,重则可能使其迷失自己,走上犯罪的不归路。正是因为青少年期逆反心理存在的诸多危害,一直以来就有许多学者或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尝试从各个角度对之作出分析,以找出有效的对策,能够对此逆反心理作出调适及引导,将其危害性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Blos(1979)延伸了Mahler的观点,认为到了青少年阶段,个体必须经历第二次的心理分离—个体化。此时,青少年必须重新审查其内化的父母形象,不再被僵化的价值观控制住,脱离对父母情感的依赖,从家中独立出来,重新建构独立的自我。在与母亲分离的过程中,亲子关系将会经历重大的转变,青少年将不再事事以父母的意见为原则。Blos认为,个体的第二次心理分离要通过“退化”(regression)机制来完成,也就是说青少年一方面害怕失去与父母的连结,向往回到亲子间的亲密结合;另一方面,又畏惧会被父母控制、失去自主性而想远离父母,保持距离。在这种冲突下个体将进行第二次分离个体化的过程。
Hoffman(1984)进一步扩展Blos想法,对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进行了操作性定义。界定青少年心理分离过程有三个标准:认知—态度独立、行为—功能独立、情感—情绪与冲突独立,并据此编制了心理分离量表(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Inventory,PSI),并假设由以下四个维度构成。
(1)态度独立:指青少年拥有独立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自己的想法。
(2)功能独立:指青少年不需要父母帮助,而有能力去处理个人事情。
(3)情绪独立:指青少年不再过度需要父母的赞许、亲密或情感支持。
(4)冲突独立:青少年在亲子关系中不会有过度的罪恶感、焦虑、不信任、压抑、怨恨、愤怒等。
Hoffman认为心理分离是个体脱离对父母的心理依赖,以满足个人情感、态度、功能等方面的独立需求,也就是说当个体具备满足自我需求的能力时,便具备了心理分离的能力。
Josselson(1980)也认为分离个体化是青少年脱离与母亲的情感联系,同时追求一个清楚自我的过程。但是与Blos(1979)不同的是,他强调青少年个体意识的发展,需要在持续的亲子关系中进行,父母的支持在青少年尝试独立自主时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Josselson认为,自主性的获得是逐渐积累的,每一步的迈进都需要青少年同时进行保存与修正,而不是采用Bowen认为的情感断绝(emotion-cutoff)来切断与父母的关系,最后青少年终于可以不再依赖父母而具有个人的独立、自主与自我认同。
分离一个体化理论从儿童出生时即开始对客体进行分析,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这种发展的、整体的视角正是逆反心理问题分析所看重的。同时,分离—个体化理论来自其微观性的临床实践观察和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是其与单纯的理论分析和假设截然不同的方面。并且,该理论补充并完善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理论,因为弗洛伊德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着眼点是成人的心理状况,而从玛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开始专注于对儿童及青少年期精神分析的研究。因此,将之引入青少年期逆反心理研究的范畴,也正是有益的尝试。
[1]逆反心理[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4004.htm? fr=aladdin,2014-05-20.
[2]田丰.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12):47.
责任编辑、校对:艾岚
On the Teenagers Antagonistic Phenomenon from the Separation-Individualized Theory
Zhao Hengchun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Hebei Economic and Trade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91,China)
Adolescence rebellious attitude is a key and unavoidable stage to mature,the mature individuals in this stage will arise a lot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Margaret Marla(Margaret Marhler)created the theory of separation of distinctive and individualiz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sychology by contacting traditional psychoanalysis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self psychology and the object relations theory,and tried to explain adolescent rebellious attitude starting from this theory.
rebellious attitude,object relations,separation-individualization theory,individual,teenagers,cognitive structure, behavior pattern,symbiotic
G640
A
1673-1573(2014)04-0039-04
2014-05-06
赵恒春(1982-),女,河南信阳人,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认知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