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玮
(鞍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鞍山114007)
生活德育美的模式构建
王玮
(鞍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鞍山114007)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德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立足美学视域研究德育实效性问题,分析美学精神与生活德育的内在联系,确立美学切入德育有效性的视角和依据。应立足现实生活,追求至真至善的德育目标;摈弃教育的功利性,倡导个性张扬的施教原则;关怀道德幸福,提升自由至境的寻美内容;强化情感的助推效应,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从而构建生活德育新的审美模式。
美学精神;德育;生活德育;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教师;学生
德育一词至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在理论、制度和实践层面,其内涵已由狭义的道德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包含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它是“德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引导和影响,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提高学生自我修养的一种教育活动。”[1]德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和提升,在推进个体完成社会化转变的过程中实现对其心灵的塑造。德育引导社会风尚,助力经济发展的社会性功能是通过个体品德和智育的充分发展和提高而进一步实现的。然而由于当前德育功利灌输、政治教化及过于理想化等特点和倾向依然普遍和明显,很多德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的关注、关怀不够,教育不能有效结合现实生活实际,使得学生不能自觉而愉悦地接受教育,德育个体性价值并未得到很好的实现,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或阻碍了德育社会性价值的实现,德育实效性不强。因此,要想改变当下德育教育堪忧的现状,必须倡导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的生活德育,注重个体性价值的实现和发挥。要做到这一点,德育工作者必须增强关爱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以现实生活为着眼点,从生活中汲取教育的素材,淡化德育的政治性、功利性及乌托邦倾向,化教育于无形,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充分调动和发挥被德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斯宾塞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在1860年出版的《教育论》一书中论述了德育的“自然教育”理念。他认为道德教育是为了让人拥有自治的能力,而并非要依靠别人的管理。这种“自然教育”使儿童从自己的错误行动中受到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惩罚,而并非从某个人那里得到惩罚,他们会感觉这种惩罚更加公正,因而也会没有抱怨,自然也更容易接受教育。也就是说这种源自生活的自然教育更易于调动个体接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更易于个体良好行为品质的习得和社会化过程的实现,这对我们今天的德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充分吸纳自然教育的理念,结合德育的特点及实现形式,德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回归生活,要在生活德育的理念指导下,既要认清生活的理想性、应然性,同时又要紧密联系现实,注重教育的实践、体验和思考。首先,要明晰未来生活的超越性与引领性,在对现实的扬弃中构建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给人以精神上的指引和感召。其次,要从日常的琐碎与繁杂中发现和凝练问题,德育工作者要创设具体的生活场景以便教育对象能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最直接的情绪体验和深刻感受。再次,还要善于对这些源自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进行思考分析,探寻总结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促使个体的品德完善及人格提升。
(一)美学精神的内涵
“美是什么”是一个古老而又一直被人不断探寻的问题,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与创造。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作为有别于其他物种的人类,在对自然、社会及自身进行改造和超越的过程中,人以其自由自觉的活动实现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超越,更有对社会理性和人生局限的超越。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人不仅是美的创造者,是审美的主体,同时也以其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了美的客体与存在。由此可见,美既离不开人,又离不开人的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在人们探寻美的道路上,不同学者对美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美学家蒋孔阳认为“美是自由的形象”,李泽厚认为“美是自由的形式”,高尔泰认为“美是自由的象征”,尽管学者们在美的内涵的理解上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一点是共通的——认为美蕴藏了自由的本质。对自由的肯定与追求是美之所以为美,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美的终极原因,它构成了美的精神。美学精神是一种对于自由与超越境界的追求。这种对自由的追求还表现在超越功利的处世心态,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对蕴含自由本质事物的关怀与珍爱。
(二)生活德育与美学精神的有机融合
生活德育旨在以一种更加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的德育教育,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义在于寓教育于无形,淡化功利,摒弃外在牵强的灌输与内化,要创造一种利于自由学习的教育艺术,从而在探寻揭示自然的规律和不断批判超越生命与历史的局限中达成学生对教育理念的认同与接受,感受并不断创造生活的美。
美学精神倡导的是一种对主体自由与超越境界的追求,当主体进行立美创造和审美观照时是在一种无功利的自由心态下进行的。立美创造构建美的形式,为人们展示描绘出更高层次的价值追寻的美好愿景。审美则对自由的形式进行感受体验,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实践与美共舞的心灵涤荡。在立美与审美的过程中,主体都会以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态度和行动来展现主体对蕴含自由本质客体的向往、珍视与关爱,而这正是生活德育想弥补和改变的目前德育教育的欠缺之处,也是美学精神和生活德育能够融合的思想根基。就像一个为了探寻蝴蝶的美丽而在后面努力追寻的孩子,他会为蝴蝶翩然的身姿和灵动的色彩而奋力奔跑,而绝不是因为野猪的追赶才奋然疾奔,一旦压力消失,便可能颓然倒地。前者的奔跑源自于对生命之美的探寻,主动而持久,后者源于外力的恐惧,被动而不稳。相比之下,我们更欣赏为了探寻蝴蝶之美的主动奔跑。换言之,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追寻和达成的目的,是倡导生活德育和美学精神相融合的宗旨所在。
如何为学生勾画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愿景,同时,创设当下更加易于接受的教育情境,实现应然与实然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辩证统一,使学生在自然而自由的状态下完成道德的学习与超越,塑造美的道德人格,并力求通过德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自由成长的珍视与呵护,从而使教与学的过程都能在更加自由的美的状态下达成,不断地创造美、感受美,必将是生活德育和美学精神共同追寻的目标。因此,探讨将生活德育与美学精神相融合,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活德育美的教育模式,必将为德育教育注入一种新的活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三)生活德育美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
1.淡化德育的功利性,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道”是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德”是实行原则而有所得,“道”“德”连用亦即实行“道”的过程中内心有所得。道德教育就是要教育人们秉承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只有摒弃任何功利的想法,自由而自愿地按规律办事,才会成为有道德的人,才会内心有所收获。而当前道德教育最大的缺失就是道德教育的功利性,政治目的过分迎合,教育形式的粗暴灌输,考核评价的简单量化,教育目的的精神缺损等这些功利的做法使道德教育弱化甚或丧失了他本应具有的价值。道德本是人之为人的简单而又至高的追求,古人云:大学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万圣至尊的天子,还是庶人,修身永远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德育的个体性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它的社会性价值才有条件成为可能。道德应该是超越功利的,只有摒弃了求得报偿的想法,把道德修身作为大美人生的至善追求,才会更好地激发人持久的动力和向往。
生活德育倡导德育教育要回归生活,就是想还原道德教育本来的面目,在生活中更多关注个体成长的因素,给个体更加贴近生活本原的教育与引导,而融合了美学精神的生活德育美则在注重美的感召的同时更强调了这种非功利的教育心态。在教育的过程中将会更加注重尊重教育规律的施教原则和方法的运用,不能急功近利,牵强附会,从而达到庖丁解牛般“神遇”的教育境界;对个体的道德品质的养成,要报以更加珍视关爱的情感,像呵护幼苗般培育其成长,帮助其实现道德冲突中的一个又一个超越,实现道德人格美的塑造。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下自由进行的,润物无声,悄然达成。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修身成为需要。对美的追寻与向往是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美以其赏心悦目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形式,沁人心脾的芬芳,感人至深的情节等无数精美绝伦的呈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很少有人会拒绝美,更不会有人去排斥美,每个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正是因为人们对美有着强烈的渴望,所以融入了美的生活德育必将因为以美为引领的理想生活和以美为元素的现实生活而具有更加强烈的感召力。
生活德育美以生活世界为根基,但却并不仅仅是对生活世界的简单回归。美学精神的融入使生活德育更加凸显德育的超越性品质,使德育以一种参与并提升生活的勇气与担当来面对教育对象,以更加至善之美的理想生活来引领青年人未来的努力方向,从而更好地展现了德育完善个人、提升生活的内涵和本质,不仅为德育教育指引了方向,更为青年成长构建了美好蓝图。正如檀传宝教授所言,“当前的教育,不应囿于为现存的社会培养人;其更为重要与根本的使命,乃在于为即将存在的社会培养人。而从应然层面的生活世界来关照德育改革,其根本意义在于为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奠定了价值追求的根基,规定了其努力的方向和目标。”[2]生活德育美的构建不仅在价值追求方面很好地解决了对青年学子的目标导向问题,还善于发掘并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美,进而在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中实现德育对生活的回归,激发广大青年修身成人的主观愿望。通过教育中对美的元素的挖掘运用,教师以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讲解和引导,以及具体场景中师生间自由的互动与交流,进而克服学校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问题,更好地培养和调动学生道德成长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明确理想展望与现实成长的差距与原因,从而进一步坚定行为实践的动力和决心,更加自觉而主动地锤炼品格,超越自身的局限,实现人生的华美蜕变,提升思想境界,完善道德人格。
(一)立足生活、至真至善的目标追求
生活世界是德育教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源泉,回归生活的德育实现美的追求已成为当前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并成为学术界的普遍认同。生活德育美的构建要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关怀现实生活的需要。在价值目标上要以“善美追求”为核心,充分发挥德育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使学生从认识美、热爱美,转化成了赞美善、追求真的道德情感。生活德育美的构建,必须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注重从美的角度积极拓展、丰富德育内容:一是挖掘自然美,激发学生美的情感。自然世界千姿百态,形式迥异,内涵丰富,引导学生回归日常生活世界,使其在亲近、接触大自然中感触自然呈现出的纷繁而奇特的美,切实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内心深处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性认同。二是弘扬社会美,培养学生美的心灵。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现,根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领域,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体现人们的理想愿望,给人以精神愉悦的社会事物。现实生活中的美,除了自然美之外,都属于社会美。弘扬社会美就是使学生内在的思想、品德、情操与外在的体态、言谈、举止和谐一致,完善人情人性,净化纯洁心灵,引导创造美的生活。三是培育艺术美,塑造学生美的灵魂。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反映,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再现美、表现美和传达美的高度综合。培育艺术美就是使学生在艺术美的欣赏过程中,满足情感需要,建构人格、塑造个性、开启智慧,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态度、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审美趣味,并最终提升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的目标。[3]
(二)摒弃功利、发扬个性的施教原则
生活德育美的模式是在摈弃了功利主义物质性的桎梏和枷锁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性的,以张扬受教育个性,追求学生个体意义价值生成为旨趣的德育范式。人的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健康、完整的人格品质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是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只有重视人格品质的培养才是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德育要在适应现实社会的同时,更多着眼于人性完满的培养,实现“为善而德”。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始终把培养人的良好个性和品德作为德育的终极目标。健全的人格品质建立在个性张扬的基础之上,没有对个人品质的至上追求,完美的人格塑造就无从谈起。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个性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追求、尊重人格尊严、尊重个性差异,摒弃强迫和“口号性”的教育方式,在审美理想的个性追求中,使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使德育行为变成学生个性的本真需要,使得学生在欣赏中完成道德学习过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关怀幸福,寻美生活的内容指向
生活德育作为人文德育,追求人的终极关怀,关怀人的精神与灵魂,特别是关怀人的生活、关怀人的生命的发展。幸福是一种灵魂的善,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就幸福而言,它不仅是一种生命状态,也是一种生活过程。人的本性、教育目的、教育的超越性和社会使命都决定了幸福是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着眼点。[4]生活德育美就是要摈弃低级的、肤浅的、世俗的幸福观,引导学生在自由中追求幸福、实现幸福、享受幸福,过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幸福生活。生活德育要将“幸福元素”融入其中,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人生目标和发展理念,培养他们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并善于从实践出发教育学生勇于创造。德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的态度、方法教育学生。坚持爱严相结合,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注重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公正”。坚持以教育为前提,公平合理地“赏罚”学生,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调整因追求幸福的价值而产生的人际利益冲突。
(四)情感助力,心向往之的途径探讨
情感是人的认识到行动转化的纽带和中介,并对人的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当前,中国德育现实缺损最为严重的就是“情感”等内省的精神成分,这使得学生难以体味到主体的道德精神需求及道德情绪体验。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学生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情感的效应。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要让学生了解德育的内容、要求、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采取典型示范教育的方式,通过一些对典型人物、具体事例(或事迹)的讲述,使学生懂得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认识对人的成长、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而对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赞赏、拥护和支持的情感。德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情感,将道德教化置于审美活动之中,为德育营造一种情感理性化、理智与情感和谐互动的氛围,以具体动人的美的道德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去感知美、体验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5]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学会分辨是非,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判断,在立足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更高的道德审美境界。
[1]祖嘉合.略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度区分[J].思想教育研究,2011,(2):8.
[2]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7,(2):4.
[3]肖蓉,等.大学生活化德育审美化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J].江苏高教,2011,(4):117-118.
[4]张莉.幸福——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着眼点[J].教育导刊,2004,(6):7-9.
[5]黄静.德育和美育结合的历史考证与现代诠释[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36.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To Build the Beauty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Pattern
Wang Wei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Section,Anshan Normal University,Anshan 114007,China)
Return to life world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reform.Based on the actual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aesthetic horizon research,the author scientifically analyzed the inner link of aesthetic spirit and life of moral education,and established the perspective and the basis of aesthetic cut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We should based on the real life,pursue the perfect moral education goals of the genuineness and holy,abandon utilitarian education, advocate the teaching principle of individual character,care moral happiness,promote freedom,strengthen emotional booster effect,stimulate educatees'emotional experience,and build new aesthetic mode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aesthetic spirit,moral education,life moral education,natural beauty,social beauty,artistic beauty,teacher, student
G41
A
1673-1573(2015)01-0043-04
2014-12-09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2013年度立项课题“美学精神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GZXS13071)的阶段性成果
王玮(1978-),女,辽宁海城人,鞍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