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玮红,李万云
在疼痛科门诊,L3横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按摩、红外线理疗、封闭和小针刀等治疗。很多学者曾对此做过探讨[1-2],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疗效,但也有局限性。2009年10月~2011年11月,笔者运用封闭配合针刀治疗L3横突综合征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19~50岁,平均36岁;病程3个月~4 a;单侧25例,双侧17例。全部病例经腰椎X线摄片证实,其中除部分L3横突肥大,未发现其他特殊病变。临床以单侧或双侧的腰痛为主,疼痛呈持续性,腰部变换姿势时加重。多数患者诉有腰部外伤、劳损史或长期弯腰工作史。部分患者腰痛放射到臀腿部,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1.2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在L3横突尖端触及压痛点及紧张的包块或条索状物,体表用甲紫作标记,常规消毒、铺洞巾、戴无菌手套,探及压痛点最敏感的部位,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体于皮肤表面垂直刺人,当药刀刀口接触骨面时,横行剥离骨膜2~3次,并向两侧横行挑拨1~2次,以松解黏连,固定药刀头部,在药刀尾部连接注射器并注入复合药物:0.2%利多卡因5 mL,曲安奈德1.5 mL(15 mg),加0.9%生理盐水至10 mL。注射时抽吸无回血方可注入。术毕以消毒纱布压迫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局部创可贴外敷。经1次治疗疼痛无明显改善者l周后行第2次治疗,治疗次数不超过3次。
1.3结果本组42例,经过1~3次治疗后,随访0.5~2 a。功能活动正常36例,占86%;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明显改善4例,占9%;腰痛减轻,功能活动有所改善,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2例,占5%。
由于L3横突最长,弯度大、活动多,所受杠杆作用最大,受到的拉应力也最大,其上附着的肌肉、韧带、筋膜承受的拉力亦大,损伤机会也较多。急、慢性损伤后,可引起横突周围瘢痕黏连、筋膜增厚和肌腱挛缩,使穿过肌筋膜的血管神经束受到卡压[3-4],引起腰、臀部疼痛,形成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现代研究表明,机体慢性软组织损伤形成的黏连瘢痕结构,不能通过自身机制或常规治疗方法消除和吸收。传统针刀治疗能起到松解、切割、铲磨的作用。药刀治疗L3横突综合征是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典范。应用刀体有效的切割铲磨以减张减压,消除肌肉紧张痉挛造成的皮神经卡压引起的疼痛,并恢复机体内在平衡的作用;通过向病灶部位精确地注射小剂量利多卡因,既能达到止痛效果,又不影响运动功能;醋酸曲安奈德能抑制组织炎性反应,减少炎性渗出,抑制和破坏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增生,避免松解术后局部再次发生黏连并改善局部代谢环境。笔者认为治疗前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决定治疗的效果,尤其肥胖患者不易触及L3横突尖端,根据临床经验,L3横突尖大致位于L2~L3棘突间中点的水平线旁,开3.5~4 cm,药刀进入机体深度及注射深度根据患者胖瘦而异,不宜超过横突,以防进入腹腔。药刀治疗L3横突综合征,刀体松解黏连治本,药物注射治标。同时笔者也注意到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腰背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减少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朴昌杰.小针刀配合点穴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78例[J].2008,8(1):60.
[2] 叶炳霖,李盛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进展[J].甘肃中医,2007,20(6):6.
[3] 叶应陵.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59-260.
[4] 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推拿疗法与医疗练功[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5-18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