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时间:2024-08-31

马桂香

由于诊断技术不断改进,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显著提高,药物保守治疗更普遍。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疗法,笔者对中药和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2011年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确诊为异位妊娠病例,住院行中药或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患者320例。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28.3±1.2)岁,停经35~48 d,平均(42.3±10.7) d。所有患者用中药指征:①无异位妊娠破裂和腹腔内出血表现生命体征良好,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②B超检查显示包块最大直径≤5 cm。③288例患者血清β-HCG≤2 000 U/L,孕酮≤57 nmol/L,另外32例2 000 U/L≤β-HCG≤8 000 U/L的患者坚决要求保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0例,研究组年龄21~41岁,平均(28.6±1.5)岁,停经36~57 d,平均(42.5±10.3) d。对照组年龄20~40岁,平均(27.9±1.3)岁,停经35~58 d,平均(42.1±10.0) d。两组年龄、停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采用中药方剂,口服方剂:丹参30 g、赤芍10 g、桃仁10 g、三棱6 g、莪术6 g、蜈蚣2条、牛膝1 g、天花粉10 g、牙皂9 g,加减党参10 g、黄芪10 g、黄芩6 g、双花6 g、连翘10 g,每日1剂,分两次服下,7 d为1疗程;另外敷方剂:大枫子15 g、木鳖子15 g、铜绿15 g、去核大枣10个,一起研为细末,用纱布包裹置于下腹,24 h更换1次,7 d为1疗程。对照组单次甲氨喋呤50 mg肌注,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12 h 1次,服药前后空腹2 h,连服3 d。用药期间,两组均需严密观察腹痛和阴道流血情况及生命体征。每3 d超声检查盆腔包块大小,隔日复查血β-HCG及孕酮至正常,及时复查肝肾功能、外周白细胞、血小板并处理药物副反应,同时根据盆腔包块大小,阴道流血时间给予适当抗生素。

1.3检测指标分别于治疗前1 d和治疗后7 d抽取静脉血检测β-HCG和孕酮。

1.4疗效判断标准成功:①临床症状消失;②血清β-HCG<30 U/L,血清孕酮<30.12 nmol/L;③附件包块的直径≤3 cm,符合上述3项标准,但未行手术者列为成功。失败:①药物保守治疗后发生剧烈腹痛,内出血加重;②β-HCG和孕酮不下降或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③B超检查异位妊娠包块持续增大。符合以上标准之一者为失败。

2 结果

2.1 β-HCG和孕酮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β-HCG和孕酮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中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平均15.6 d,孕酮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平均10.7 d,对照组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平均21.4 d,孕酮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平均16.2 d,研究组及对照组孕酮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β-HCG和孕酮情况比较

2.2疗效研究组治疗成功131例(81.9%),对照组128例(8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副反应研究组发生副反应57例(35.6%),其中肝功能损害35例,肠胃道反应18例。对照组副反应发生81例(50.6%),其中肠胃道发生率39例,骨髓抑制27例,肝功能损害15例。两组比较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对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主要药物有甲氨喋呤、米非司酮、天花粉、5-Fu、中医中药等。甲氨喋呤是一种滋养层细胞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其作用机制是使四氢叶酸合成障碍,干扰细胞DNA的合成,使滋养层细胞死亡,从而使异位妊娠的胚胎停止发育并逐渐吸收,但该药全身用药的治疗效果包括β-HCG和孕酮的下降及附件包块的吸收速度并非令人满意。本文中药方剂中的蜈蚣、牛膝、天花粉、牙皂有损伤合体滋养层细胞专一性,能迅速引起胎盘滋养层的细胞变性,进一步坏死,引起杀胚作用。丹参、桃仁、赤芍活血、祛瘀,促进内出血吸收,同时加以化坚破积之药物三棱、莪术,为防虚证,酌情加党参、黄芪、双花、连翘,预防感染,为促进淤血的进一步吸引加以外敷成分。

以往药物治疗转归的检测指标多采用血清β-HCG,近年来有学者同时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动态变化,认为血清孕酮可作为一种优于血清β-HCG的检测指标来预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效果。文献表明使用中药方剂血清β-HCG下降明显,在第5天下降幅度超过50%,随后逐渐降低至正常。部分患者在用药5~7 d不降或上升后再次降低至正常,用此中药方剂治疗异位妊娠时血中β-HCG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短时间可能出现反弹现象,其原因可能是部分绒毛组织坏死合并部分绒毛组织存活。有研究显示异位妊娠治疗后血清孕酮和β-HCG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的时间。发现血清孕酮下降显著快于β-HCG,下降至正常的天数远小于β-HCG。提示可以观察血清孕酮的下降作为异位妊娠治疗过程中的监测手段。在本研究中,同时监测β-HCG和孕酮治疗前后两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孕酮均先于β-HCG下降至正常,平均提早5 d降至正常,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在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转归中的监测指标首选孕酮,这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医中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笔者在临床中使用该方剂作为异位妊娠治疗的一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该中药方剂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与甲氨蝶呤无差异。患者易于接受、应用方便、副反应少、经济实惠,值得推广试用。

参考文献:

[1] 洪翠萍,陈丽霞,洪加林,等.彩色多普勒血流声像图及血清孕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医学院,2010,22(1):61-62.

[2] 郭瑛,王东娥,彭建明,等.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酮监测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0):779-78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