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栀子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4-08-31

王志超,杨小龙,张 珂,肖 鹏

中药栀子苷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寒、味苦[1],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内服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2]。近年来对栀子及有效成分的研究表明,其在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现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将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1保肝作用栀子苷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小鼠肝脏内细胞色素P450-E1的活性,从而降低自由基的生成速率和增加肝细胞内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以及GR(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从而增加谷胱甘肽系统对CCl4的清除能力和速率[3];付田等[4]研究发现栀子苷还能降低酒精所致小鼠的死亡率并延长存活时间,这可能与药物能够促进酒精代谢及加速其分解产物的消除有关。但是,也有研究[5]表明,大剂量的栀子苷可能会诱发以P450肝药酶丢失为特征的肝脏损伤。

1.2利胆作用孙旭群等[6]研究采用灌胃的方法,观察栀子苷对正常大鼠和由异硫氰酸-1-萘脂所致的肝损伤大鼠6 h内胆汁排泌量及胆固醇、总胆红素、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栀子苷0.2、0.4、0.8、1.6 g/kg剂量组均能明显促进正常大鼠和由异硫氰酸-1-萘脂所致的肝损伤大鼠6 h内胆汁排泌量(P<0.05或P<0.01),对胆固醇、总胆红素、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没有明显影响,其利胆作用在0.2~1.6 g实验剂量范围内均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在给药2 h和肝损伤模型中表现更为明显,表明栀子苷确有利胆的药理作用。

1.3促进胰腺分泌作用贾玉杰等[7]研究表明,栀子提取物具有提高胰腺炎时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肝脏和胃肠系统的功能以及减轻胰腺炎等作用。

2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张小燕等[8]研究表明,在脑缺血后栀子苷进一步上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1,GSH-Px)的表达,说明栀子苷对缺血性脑神经损伤中的自由基损伤具有很好的拮抗作用。此外,栀子苷上调钙结合蛋白表达,说明栀子苷对缺血性脑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张占军等[9]的研究表明,经TIC染色、行为学评分以及电镜超微组织观察等方法的综合评价,黄芩苷与栀子苷组分配伍后药效优于单一组分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也表现出了脑保护作用,其对于急性缺血大鼠皮层神经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栀子苷不仅对脑血管疾病本身多个病理环节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而且还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及机体代谢起到对脑血管并发症的辅助治疗作用,从而提高对脑缺血血管疾病整体的疗效。

3 对神经细胞的作用

杨奎等[10]研究了以栀子苷为主要成分的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炎症反应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脑出血模型组大鼠术后48 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TNF-ɑ和IL-1β的含量升高,抑制ICAM-1的表达,发挥对炎症反应上游信号启动的抑制作用,对脑出血后炎症反应造成的继发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栀子苷还能抑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表达的上调,阻止神经元凋亡。李伟华等[11]所做实验表明,栀子苷组神经细胞形态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细胞形态清晰,贴壁良好,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细胞的线粒体活性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比较,P<0.01),而栀子苷组可显著提高线粒体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P<0.01),从而说明抑制缺氧缺糖/再灌注导致的线粒体损伤,保护线粒体的活性可能是栀子苷拮抗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内在机制之一。因此,栀子苷对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4 抗菌和抗炎作用

4.1抗菌作用姚金胜等[12]的研究表明,栀子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4.2抗炎作用栀子90%甲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和甲醛引起的足趾肿胀。同时对小鼠及家兔软组织损伤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95%乙醇提取物和京尼平苷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12]。赵维民等[13]研究表明,栀子蓝色素对小鼠扭体反映有抑制,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能是民间将栀子粉末外用抗炎消肿的活性物质。栀子醇提取物可抑制炎症早期的水肿和渗出,又可抑制炎症晚期的组织增生和肉芽组织的形成,并且对中晚期肉芽组织形成的抑制作用优于早期水肿和渗出的抑制作用[12]。

5 降血糖的作用

Wang等[14]采用荧光标记单核细胞法检测黏附细胞的结果表明,栀子苷(10~20 μmol/L)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阻止高血糖(33 μmol/L)引起的白细胞黏附在血管内皮上。RT-PCR和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发现,栀子苷(5-40 μmol)也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阻止高血糖感应的VCAM-1和E-Selectin的表达。Koo等[15]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法(多用中药血管生成活性和作用)检测显示,京尼平显示出潜在的抗血管增生的活性。因此,栀子苷的这种阻止HUVECs单核细胞的黏附和CAMs基因表达和抗血管增生的特性表明它有可能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药物。

6 抗肿瘤作用

傅春升等[16]研究发现,栀子苷的苷元能抑制鼠白血病P388细胞的生长,而栀子苷对大鼠肿瘤模型的抗癌作用是作为亚致死的X射线的辐射作用的防护剂来实现的。单独用药,使腹膜内维持较高浓度的栀子苷可减少腹水肿瘤细胞的转移。

综上所述,大量的实验已经在栀子苷的药理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尤其在栀子苷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细胞及抗菌、抗炎、降血糖、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实验研究所证实,但对具体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应进一步地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49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3.

[3] 张立明,何开泽,任治军,等.栀子中京尼平苷对Ccl4急性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生化机理研究[J].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报,2005,11(6):669-672.

[4] 付田,蒲蔷,谭健,等.栀子京尼平苷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3):25-27.

[5] 杨洪军,付梅红,吴子伦,等.栀子对大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3):1091-1093.

[6] 孙旭群,赵新民,杨旭.栀子苷利胆作用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5):33-36.

[7] 贾玉杰,姜妙娜,裴德恺,等.栀子对大鼠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内脏血流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7):431.

[8] 张小燕,张占军,王忠,等.栀子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42-44.

[9] 张占军,汪丽娅,王忠,等.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局灶脑缺血大鼠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907-910.

[10] 杨奎,闵志强,石娅萍,等.栀子总环烯醚萜脂苷对脑出血大鼠炎症反应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1):8-10.

[11] 李伟华,朱陵群,王硕仁,等.黄芩苷栀子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5):31-33.

[12] 姚全胜,周国林,朱延勤,等.栀子抗炎治疗软组织损伤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8):486.

[13] 赵维民,季新泉,叶庆华,等.栀子兰色素可能为栀子粉末外用抗炎消肿时的活性物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12(4):41.

[14] Wang GF,Wu SY,Xu W. Ceniposide inhibits high glucose-induced cell adhesion through the NF-kB signaling pathway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10,31:953-962.

[15] Koo HJ,Song YS,Kim HJ.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genipin,an active principle of gardenia[J].European J Pharmaco,2004,495:201-208.

[16] 傅春升,娄红祥,张学顺.栀子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19(4):152-15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