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关雪梅
(黑龙江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哈尔滨150022)
黑龙江省煤炭应急资源优化配置
关雪梅
(黑龙江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哈尔滨150022)
近年来,黑龙江省煤炭企业虽然加大安全费用的投入,但应急事故情况依然相对比较严重,煤炭应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为实现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化煤炭行业应急资源配置、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用,运用DEA法,采用DEAP2.1进行处理,对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内部应急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纵向来看黑龙江省煤炭应急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主要由规模因素造成,投入冗余及结构不合理情况明显,与主要产煤区相比,技术水平也存在差距。利用投影分析为黑龙江省应急资源配置中投入和产出优化配置提供指导,只有从行业资源整合、统一行业制度入手,规模结构和技术效率同时优化,才能实现效率最优的结果。
煤炭行业;应急资源;资源配置效率;优化配置;数据包络分析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指出,应急资源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应急资源是指仅为应急救助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资保障。而广义的应急资源包括通信保障、医疗卫生保障、物资保障、交通运输、人力资源、财力资源[1]。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应急资源主要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安全管理需要自主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用,煤炭企业要按照每月煤炭产量计提安全费用用于安全生产建设。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煤矿应急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 16号文)调增了2005年规定的煤炭企业安全费用标准,统一按照瓦斯等级、开采类别规定提取下线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煤矿分别按照吨煤30、15和5元进行提取[2]。近年来,煤炭生产企业持续加大安全费用投入,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为例,2013年煤炭产量5 373万t,安全费用投入21.78亿元,大约按照吨煤40元计提,安全比率(安全投入/营业收入)为5.42%。但是,2013年黑龙江省百万吨死亡率0.86,与2012年持平,原煤产量下降了1 112.47万t,利润总额-5.09亿元。可以看出,煤炭企业安全费用投入存在盲目性,没有实现其在煤炭生产中的真实作用,导致安全投入虽高,但产出效率并不明显。
资源的配置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煤炭企业自身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煤炭行业应急资源配置,是企业应急资源的整合,指煤炭行业系统内部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技术等应急资源的使用情况[3]。如果安全费用与其他各项投入的比例不合理,煤炭行业人员、财力、物力的投入和配置没有达到最优,有限资源就不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应急系统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将不利于煤炭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产煤大省,煤炭行业是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其增长与衰退直接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因此,如何在现有的稀缺资源情况下,评价煤炭行业总体应急资源配置效率,并在全省范围内煤炭行业进行应急资源优化配置,以提高煤炭行业的安全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黑龙江年鉴》统计显示,黑龙江省煤炭行业2004年至2015年共发生应急事故777起,死亡人数合计1 823人。具体统计见表1。
表12004-2015年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应急事故情况
Table 1Emergency accident situation of Heilongjiang coal industry from 2004 to 2015
年份死亡人数事故起数2004178782005398152200627815220071701102008167642009210552010944920119445201281412013531920144772015535
从表1可以看出,我省煤炭事故2005年最高,达到152起,事故造成398人死亡。2004-2015年黑龙江省煤炭企业应急事故死亡人数和事故起数的变动情况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死亡人数从2004年的178人下降到2015年的53人,事故起数从2004年的78起下降到5起,说明我省煤炭企业总体上安全形势趋于好转。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系统查询,2004-2015年黑龙江省共发生死亡10~29人的特大事故18起,发生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起。将黑龙江省发生10人以上死亡人数的重、特大煤矿事故与我国主要产煤区进行对比,如图 1 所示。
图1 2004-2015年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分布
Fig. 1The distribution of deaths and accidents of coal mines in China during 2004-2015
由图1可知,2004-2015年我国煤炭企业发生的230起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黑龙江发生22起,事故起数占全国9.6%。死亡人数合计4 913人,黑龙江省死亡609人,死亡人数占全国重、特大事故的12.4%。重、特大煤矿事故频数位列第三,仅次于贵州和山西两省,死亡人数位列第二,仅次于山西省。从水平分析来看,黑龙江省煤炭企业应急事故情况依然相对比较严重。以2013年1月牡丹江市东宁县永盛煤矿发生应急事故为例,该事故由于一氧化碳中毒造成12人死亡,8人受伤,1 149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值得注意的是,死亡12人中煤矿企业施救人员死亡9人。通过总结经验,暴露出我省煤炭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缺失,盲目组织施救,也没有进行日常的事故灾害应急演练。二是职工缺乏应急救援常识,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实施自救与互救,致使事故伤亡增加。三是煤炭企业救援措施错误,应急事故发生后,未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要求及时上报,最佳救援时机被延误。可见对于煤炭应急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进行事前的优化管理和安全配备,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产出效率,而应急资源的投入比例是否合理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前提。因此,对黑龙江省煤炭应急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并优化配置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应急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可以发现黑龙江省煤炭应急资源配置哪些环节存在问题,采用合理的方法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从而提高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2.1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2.1.1评价方法
1978年,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 E.Rhodes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处理具有相同性质的部门(决策单元) 进行多输入、多输出的比较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它可以用线性规划方法来判断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即所对应的点是否位于生产前沿面上。目前C2R模型、BC2模型、FG模型和ST模型是DEA模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文中采用BC2模型。
BC2模型由R. D. Banker,A. Charnes 和W. W. Cooper 等人于1985年给出,主要用于评价部门间的技术有效性。它所涉及到的生产可能集T是一个多面凸集,由生产可能集公里系统的凸性、无效性和最小性架设所决定。其相应的规划模型为
(1)
当(DBCC-ε)的最优解λ0,S-0,S+0,θ0满足:θ0=1并且S-0=S+0=0时,决策单元j0为技术有效,否则为非技术有效。
2.1.2指标选取
史波(2008)认为,煤炭企业应急管理系统中资源保障系统应包括应急资金资源、应急人力资源、应急物资资源、应急信息和技术资源四部分[5]。结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解释,煤炭应急资源应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等。
(1)应急人力资源是应急资源中的核心和主体,其他资源的调动都需要人力去掌握和推动。按职能划分为:其一,旷工。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够保证日常的安全生产操作,是煤矿应急事故的第一反应人,在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正确处理,自救并施救,则能大大降低事故损失。其二,应急操作人员。是处理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煤炭企业外部人员(如消防员、警察和医疗队伍)和内部人员(如矿山救护队),他们具备专业的救援能力,能够快速反应和协同配合并对现场资源进行整合。其三,应急指挥人员。一般是在一线负责领导和指挥生产的矿长或者工程师,他们具备专业知识,执行力强,能配合上层领导进行果断决策和处置。其四,应急决策人员。一般是煤炭企业的最高领导层,煤矿应急事故中只有最高领导才能够全面把握事态,在事故不同阶段进行预测决策,是内外沟通的桥梁[5]。可见应急人力资源几乎涵盖了煤炭行业从低到高的所有人员,因此,用煤炭开采及洗选业从业人数的投入来衡量应急人力资源投入情况。
(2)应急物资资源是包括基础设施、应急救援物资等在内的各种实物形式的资源。作用是保障应急人力资源的物质与安全需要,是应急资金资源的物质载体和应急管理的物资保障。煤炭企业应急物资配件数额大、品种繁多,需要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各种类型的专业机械设备,还包括各种照明设备、交通运输工具、通讯装备和安全防护装备,以及矿山救护队所需的救护车、切割器具、生命探测仪等。这些应急物资都需要平时建设和大量储备,以备不时之需[5]。衡量煤炭行业应急资源的配置效率,应急物资资源应是广义的概念,除了包括应急事故救援相关的物资外,还应包括安全生产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因此,用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入来反映应急物资资源投入情况。
(3)应急信息和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是煤炭企业应急事故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煤矿的煤层赋存特点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开采工艺信息、应急事故隐患信息、应急预案信息以及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信息等。信息资源的及时、客观、准确的获得,进行快速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关键取决于煤炭企业对应急信息的管理水平[5]。技术资源主要是指为应急事故而投入的安全生产的研发费用等。管理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和研发费用以及无形资产摊销等,反映了煤炭行业总体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资源情况。因此,用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管理费用投入来反映应急信息及技术投入情况。
(4)应急资金资源属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成本范畴,是为了有效控制应急突发事故而事先提取或者拨付的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源,包括企业预算资金、国家财政专项拨款、保险赔偿等,它是其他三项资源的重要保障。应急救援系统费用主要用于应急机构的组织办公费用、应急物资的日常采购和储备、员工培训及演练费用,以及在应急救援中临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在突发事故时,应急资金资源可迅速转换为物资资源,并使二者在结构和总量上的优化配置,做到保障有力[5]。由于文中研究的是煤炭行业内部应急资源配置问题,故不考虑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用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安全费用投入来反映煤炭行业应急资金投入情况。煤炭应急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煤炭应急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Table2Evaluationindexsystemofcoalemergencyresourceallocationefficiency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类别三级指标煤炭应急资源应急人力资源应急物资资源应急信息和技术资源应急资金资源投入产出X1从业人/员人X2固定资产/亿元X3管理费用/亿元X4安全费用/亿元Y1百万吨死亡/人Y2原煤产量/万t
2.2效率评价
2.2.1黑龙江省煤炭应急资源配置效率纵向分析
(1)数据的获取
选取以省为单位的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的从业人员(人)、固定资产(亿元)、管理费用(亿元)和安全费用(亿元)为投入要素,选取全省煤炭百万吨死亡数(人/百万t)和原煤产量(万t)为产出要素,来评价省级区域的煤炭行业总体应急资源的配置情况。其中,安全费用投入按照煤炭百强企业分地区平均安全投入比率与全省煤炭开采及洗选业营业收入进行测算。纵向原始数据见表3。
表3纵向分析DMU的投入产出指标值
Table 3Input and output index value of DMU by longitudinal analysis
年份产出投入Y1Y2X1X2X3X420041.8609368.00242969163.5321.127.8220054.2009736.71293433182.3735.5211.4920062.70010282.43336967198.2342.0813.0520071.68910065.11414783223.163.4115.0120081.7009676.05353186226.5469.0327.6320092.1579735.83274274220.0344.5025.3220100.9799706.57321235276.9670.2836.0020110.9579819.75303541365.3062.5024.9720120.8609129.47293383411.9168.3636.3220130.8608017.00268460357.5060.4028.8620140.9327059.30242080373.9942.3418.19
资料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黑龙江年鉴》。
(2)DEA效率评价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产出导向型BC2模型测算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希望在不改变投入要素的条件下,使得产出达到最大。利用DEAP2.1软件进行处理,其中百万吨死亡率是逆向指标进行了转换处理,选其倒数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见表4。
表4黑龙江省2004-2014年应急资源配置效率值
Table 4Efficiency value of emerg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2004-2014
DMU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20041.0001.0001.00020050.9320.9880.94420060.9051.0000.90520071.0001.0001.00020080.7790.9620.80920090.9211.0000.92120101.0001.0001.00020110.9761.0000.97620120.9951.0000.99520131.0001.0001.00020141.0001.0001.000mean0.9550.9950.959
从表4可以看出,2004-2014年的11年间,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应急资源配置综合效率,有6年没有实现相对最优,5年实现了相对最优。没有实现相对最优年份,煤炭企业应急资源要素投入过量与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同时存在,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2005年到2012年间有明显的波动。这说明这段时间煤炭应急资源投入要素过量明显,主要原因受机械化比率低以及煤炭开采技术的限制,各项煤炭应急资源投入中,劳动力投入问题会较突出。同时,国家从2004年开始要求煤炭企业计提安全费用,所以2005-2012年安全费用投入增多,固定资产冗余投入过多的现象也较突出。2012-2014年,国家再次调增了安全费用计提比例,但是受原煤产量下降的影响,煤炭企业安全费用不增反降,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固定资产投入的调整,引起百万吨死亡率的明显下降,所以呈现出持续相对有效的现状。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应急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除了2005年到2008年间有一个明显变化外,其余年份均处于一个保持稳定的趋势。我省煤炭应急资源配置技术效率变化幅度不大,反映出技术效率水平增长缓慢。同时表4也显示出,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应急资源的纯技术效率一直都优于规模效率,说明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在行业的管理上要优于对于企业规模的控制,所以如何优化应急资源配置是关键。
2.2.2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应急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分析
(1)数据的获取
同样,根据各省的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数据,得到省级区域的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各项投入产出数据,反映黑龙江省同其他各个主要产煤省份煤炭企业应急资源配置水平对比情况。选取17个主要产煤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管理费用数据多数省份缺失,所以用成本费用代替,如表5。
表5横向分析DMU的投入产出指标值
Table 5Input and output index value of DMU by lateral analysis
省份产出投入Y1Y2X1X2X3X4辽宁1.4147356.00166201316.51462.507.70吉林1.0293099.4385921181.17281.5910.77黑龙江1.0737059.30242080373.99432.0318.19安徽2.59712799.302789721674.331272.7330.47福建2.5081504.454648034.09120.470.65山西27.77894410.3012152255834.617279.85152.59山东10.52614684.305245442016.233595.182.30河南2.90713658.715211001695.222651.6761.23河北4.3488687.00362969766.902040.2337.87湖南0.9355413.70182400238.44633.3434.53湖北0.234890.403230034.31104.062.67广西0.617582.521575116.54339.531.27江西0.5752300.0024248103.95176.424.98四川1.1917662.80234500558.49877.2265.79云南0.7014413.43106600339.95373.574.85陕西10.00052008.202006801397.471129.8128.90新疆3.44814300.0062525437.81260.025.21
(2)DEA效率评价
对上述样本企业的数据,采用投入导向的BC2模型进行测算。利用DEAP2.1进行处理,分别得到17个煤炭主产区煤炭应急资源2014年的综合效率值、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如表6所示。
表617个煤炭主产区2014年煤炭应急资源配置效率值
Table 6Efficiency value of coal emerg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in 17 main coal producing regions in 2014
DMU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辽宁0.5890.6070.985吉林0.4380.5000.874黑龙江0.4950.5080.975安徽0.2130.2260.942福建111山西0.44010.440山东111河南0.2110.2140.989河北0.2900.4810.602湖南0.5570.5860.952湖北0.62210.622广西0.84310.843江西0.58710.587四川0.3540.3590.986云南0.3710.4350.854陕西111新疆111mean0.5890.7010.862
从表6可以看出,在2014年,样本17个地区中只有福建、山东、陕西和新疆的煤炭行业应急资源配置综合效率有效,不仅规模效率有效,且技术效率都处于有效状态,反映出这四个省份煤炭行业的应急资源利用率比较好。黑龙江省综合效率为0.495,总投入中的成本浪费达到了50.5%,处于较低水平,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没有实现相对最优。
福建、山西、山东、湖北、广西、江西、陕西和新疆的煤炭行业技术效率为有效状态,说明该8个地区的煤炭行业可能引入新技术或新的管理方式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测算出的技术效率值均为1。黑龙江省技术效率为0.508,与吉林、安徽、河南、河北、湖南、四川和云南省类似,技术效率值在0.2~0.6之间,处于一个技术效率较低水平,说明这些地区煤炭行业需要技术创新。黑龙江省与全国主要产煤区横向对比发现,黑龙江省煤炭应急资源配置不具有技术效率优势,技术效率有效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说明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应当引入新技术、加大机械化水平或者新的管理方式,改善煤炭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从而提高煤炭行业现有应急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规模效率代表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之间的差距,也可以用于衡量决策单元处理规模因素的能力。由表6可以得出,有17个样本地区的煤炭行业应急资源规模效率变化幅度从0.4到1之间,效率值都小于1。黑龙江省为0.975,说明水平对比黑龙江省煤炭应急资源规模效率仍处于无效状态,我省煤炭行业在处理应急资源规模方面的能力仍有不足。
2.3评价结果
通过纵向分析可知,黑龙江省煤炭应急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值平均为0.955,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且比较稳定,其中技术效率高于规模效率,可见,煤炭应急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主要由规模因素造成,投入冗余情况明显。通过水平分析可知,黑龙江省煤炭应急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值为0.495,低于平均水平0.589。其中规模效率高于技术效率,可见,黑龙江省煤炭应急资源配置效率低主要由技术因素造成。这说明,黑龙江省虽然纵向来看由于对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加大,不断提高安全费用的投入,通过采掘机械化水平、技术的研发和优化的管理,实现了稳定的发展,但是与全国主要产煤区相比,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过前面对水平决策单元样本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可以得出17个地区煤炭应急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对值,对综合效率为1的有效地区来说,其投入要素已经资源有效配置,且收益或产出也实现理想化。而对于非DEA有效的地区来说,可以通过对各个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调整松弛变量,在保持目前输出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减少各项输入指标,计算出其各项投入要素应该达到的理想目标值,进而为煤炭行业应急资源配置中投入和产出优化配置进行指导。式(3)中,X0和Y0表示原某非DEA有效的DMU的投入与产出向量,调整后的输入水平即为相对有效的[6-7]。
(3)
表7是17个煤炭主产区2014年投入产出冗余值。“冗余值”是指非有效决策单元变为有效需要改进的平均投入和产出值。下面对黑龙江省进行计算分析,通过适当的调整决策单元非有效DEA的输入、输出数值,使其实现DEA有效,因为θ值小数的约分,计算与投影值之间有少许误差,故黑龙江省的输入值和输出值将分别调整为:
X1=242 080×0.508 1-61 940.823=61 072,
X2=373.992 3×0.508 1=190.044,
X3=432.03×0.508 1=219.536,
X4=18.188 4×0.508 1-5.576=3.486,
Y1=1.073+2.160=3.233,
Y2=7 059.3+0=7 059.3。
表7 17个煤炭主产区2014年投入产出冗余值
经计算,黑龙江省在投入指标方面,从业人数、固定资产以及成本费用和安全费用应该由原来的242 080人、373.99、432.03和18.19亿元,减少到61 072人、190.044、219.536和3.486亿元,就可以使产出指标中原煤产量还是7 059.3万吨的情况下,百万吨死亡率从0.93下降为0.309,优化以后,黑龙江省的煤炭应急资源配置效率可实现为1。可以发现,与全国主要产煤区相比,我省煤炭行业应急资源配置比例不合理,投入过多,浪费严重,没有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相对有效。这当然只是理论的分析,效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质和量同时的实现,所以就需要在大的方向指导下进行逐步优化。
为提升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应急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煤炭行业整体优化发展,基于上述评价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由黑龙江省政府牵头,实现以龙煤集团为首的区域煤炭企业应急资源的整合。这里强调的是煤炭行业系统内部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技术等应急资源的比例要优化配置。要继续进行煤炭行业并购重组,进行集中配置,则可以实现规模效应,以解决煤炭应急资源分散和重复建设。第二,加快煤炭行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进行新技术更新,引进专业化的开采装备,加大煤矿机械化升级改造的力度,提升煤炭行业安全高效开采的水平。煤炭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培训开发,即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安全生产要求培训,加强应急能力要求培训。三是改善低效的安全费用的投入。煤炭企业按规定计提的安全费用不设上限,按照每月煤炭产量进行计提,假设一个煤炭企业年煤炭产量一千万吨,安全费用可能高达几个亿甚至几十亿元,但是使用效率却不高。因此,必须防止安全生产资金的流失,优化安全投入结构,在实际支出时,增加针对性强、专用的先进的救援装备配备的投入,以及煤矿安全基础和技术改造投入,增强煤矿的抗灾能力。第四,强化应急管理,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统一行业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煤炭行业应急工作的统一技术标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将应急设备、人员、设施、信息和技术联合。在煤炭企业自身制定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化的行业系统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制度可操作性和应急措施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并进行针对具体情况的应急演练,使应急预案不只是纸上谈兵。
[1]方晨. 海上突发事故应急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1.
[2]雷文谨, 赵新贵.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及财税处理[J]. 财务与会计, 2013(12): 42-44.
[3]曹东坡, 周柯. 河南省第三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9(05): 97-100.
[4]方磊. 基于偏好DEA模型的应急资源优化配置[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05): 98-104.
[5]史波.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系统构建与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6]李红霞, 蔡林美, 李琰. 基于DEA的我国煤炭企业安全效率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03): 167-170.
[7]张华, 吕涛. 基于DEA及其改进模型的我国煤炭企业安全效率评价[J]. 煤炭经济研究, 2011, 31(05): 49-53.
(编辑徐岩)
Analysis on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in Heilongjiang coal industry
GUANXuemei
(School of Manage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arbin 150022,China)
Despite an increased investment by the coal enterpri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security costs in recent years, the emergency accident remains relatively serious, an indication that coal emergency management is plagued by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aimed at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ptimizing the coal industry emerg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reby achieving the biggest effectiveness in the limited resources highlights an evaluation of internal emerg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al industry, using the DEA method, by adopting deap2.1 process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vertical prospective, the efficiency loss foun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al emerg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results mainly from the size factors, input redundancy and obviously un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from the horizontal prospective, obvious gaps are found in technical level when compared to the main coal producing areas. Using the projection analysis for guiding input and output optimal alloc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emergency resource point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ptimal efficiency could only be achieved by integrating industry resources, unifying industry system, optimizing the scale structure and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Coal industry;Emergency resources;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Optimal allocation;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2016-02-14
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GZ13D113
关雪梅( 1979-) ,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财务管理,E-mail:guan_xuemei@163.com。
10.3969/j.issn.2095-7262.2016.04.022
F275.1
2095-7262(2016)04-0463-08
A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