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高校“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时间:2024-08-31

陈文波

(沈阳工业大学 团委,沈阳 110870)

自古以来,“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主责主业。“教书”是教育的途径,“育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教书”与“育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近年来,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尤其是专业课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即往往偏向注重“教书”的效果和目的,而忽略其“育人”的作用和价值观的引领。个别教师甚至将课堂变成了传播错误思想的平台,公然发表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不当言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造成负面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今天的年轻人是平视世界的一代人,是近代中国最自信的一代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让这种自信成为当代青年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是高校教育的目的所在。育人先育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定“四个自信”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课程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载体,课程思政建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与此同时,面对课程思政建设新形势,教育部在2020年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再次提出新的要求[1]。面对课程思政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做到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从五个“兼”的角度科学推进“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一、神形兼备,探索“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新趋势

“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神形兼备。“神”即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内容,“形”即课程与思政结合的形式。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没有内容的形式是空洞的形式,没有形式的内容是要素。如何根据符合历史发展和时代特点的内容来设计形式,又如何以与之相适的新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真正统一,是课程思政在发展道路上需要坚持探索的问题。

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且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因此,要牵住课程思政中“内容”这一“牛鼻子”。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政方面的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向学生讲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瞩目成效[2]。

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形式匹配内容,就能促进学生对内容的吸收;形式不契合内容,就会阻碍学生对内容的吸收。课程思政内容多样,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与内容相适应的形式来实现课程思政的具体化和实践性,推动课程思政观照现实,回应现实诉求。课程思政要发挥其全新的、独有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必须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进入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更加开放、多样,青年学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很难准确认清自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以及眼前现实情况和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3]。因此,课程思政的“形”必须紧密联系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及现实需求,以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1.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很多高校启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随之出现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机械化结合、课程标签化建设等现象[4]。对此,施教者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不论是思政课程建设,还是课程思政建设,最终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5],协同育人的效果要看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养成和最终的行为转化。当前新媒体新技术、碎片式学习等全新的学习理念已经融入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学情”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媒体矩阵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内容丰富、个性化强的特性,使其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高校应把握时代脉搏,打破思想藩篱,讲好中国故事,走出实践误区,深挖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结合最新的媒体技术,使课程本身在提升学生个性化喜爱程度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6]。应坚持课程思政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立足现实,通过对具体内容深刻意义的思考和把握,将理论讲授建立在对学生具有现实吸引力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2.把有感情的事情做得有感觉

获得感是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考察依据,专业教师应从两方面提升青年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吸收思政元素的获得感:首先,青年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相当程度的思想困惑。青少年三观尚未定型,在遇到问题时难免有诸多思想困惑。课程思政建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给予青年学生正向的思想引领,增强个体的自我关联性。其次,要着力解决青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关照学生专业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是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不仅强调理论教育,而且重视所结合的理论内容在应用中能否解决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在同时学习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个体的理论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提升理论观念与个体诉求的匹配度,从而增进学生的内在获得感。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之下,再次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高校的课程思政在课程中可结合这些内容,上好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思政大课”,让青年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3.把有高度的事情做得有温度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从专业课程教学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透,从逻辑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思想魅力。但原理本身与学生的潜在距离,使得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缺少学生参与课堂,很容易就成为施教者“自问自答”的舞台。因此,施教者要放下身段,到青年学生中去,融入其中,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传授逻辑性强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让有“高度”的理论知识变成有“温度”的叮咛告诫,从而发挥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独有的思想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建设唯有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才能既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又深入地开展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培育学生的专业素质,又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内容可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传播核心,以榜样人物、科研故事、学科发展史等多种形式,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使之成为广大教师生动有趣的、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二、内外兼修,打通“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新途径

“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内外兼修。这里的“内外兼修”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分别是“课内课外”、“网内网外”和“校内校外”。不论从哪个维度讲,都需要施教者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通过施教者巧妙的设计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进行紧密融合,将课程思政建设中“被遗忘”和“被忽略”的育人功能从每一门专业课程中发掘出来。这不是对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功能的削弱,而是对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价值的进一步彰显[7]。因此,施教者要探索建立“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互动、线上与线下同频共振、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高效联动”的全方位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1.“课内课外”一脉相承

所谓“课内课外”分为两个角度:一是从思政课程角度讲“课内课外”,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一;二是从第一课堂的角度讲“课内课外”,即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统一[8]。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同向同行。高校中除思想政治课程外,还开设许多不同的专业课程,其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新时代对课程思政研究,就是要弄清其政治方向、育人目标、文化认同与思政课程建设的统一性问题。首先,政治方向要一致。回归教育本质,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把握好政治方向则是做好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课程思政要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决反对为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的“形式主义”,更要提防因方向不明、认知不强、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低级红、高级黑”。其次,育人目标要一致。课程思政首先要扭转“只教知识不育人”的窘迫被动局面,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其目标归根结底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要求高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青年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堪当时代大任的新型人才[9]。最后,文化认同要一致。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份滋养不仅体现在社会存在,亦体现在社会意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不同层次地涉及到文化和价值观认同的问题,要把这种对两者的认同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目前对两者的统一认同,教育当代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者共同的努力方向。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要有效互动。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有效延长专业课程育人“手臂”,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有效地巩固了第一课堂思政教育成果,拓展了课程思政实施载体,强化了课程思政育人的实际效果[10]。相比于思政课程正面阐述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的显性教育,课程思政更加体现出在政治方向上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在第一课堂里,教师要在理论讲授方面争取更好的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在第一课堂之外,教师们需要搭建更大的平台、动员更多的力量、挖掘更广的资源,去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通过搭建第一课堂外教书育人和互动交流的实践平台,将专业教育与思想引领高度融合起来,利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契机增添课程思政元素,多角度、多环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课程思政的影响下,增强青年学生的综合政治素养,使他们牢记历史使命,促进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落实,满足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真正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联动。

2.“网内网外”同频共振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做到线上互动与线下教学相契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实践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国家和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的需求,课程思政要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具有的较强时效性,充分运用虚拟实践这一实践活动派生形式。在保证传统线下授课模式融入课程思政的同时,在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前提下,要创新打通线上平台建设,以教育理念为中心,推动教学的实用性发展,既确立价值取向,又保证最大效率,使发展结果与教育目的相吻合。首先,要加强信息化辅助,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丰富融入育人元素的教学材料的展现形式。其次,要打通资源库建设,开展“互联网+”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有效教学形式,深入挖掘线上平台学习资料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最后,要善于利用翻转课堂,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提高高校教师对智慧教室的利用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校内校外”高效联动

***总书记曾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11]课程思政不能仅局限于校内课程,还要向外部拓展,即向社会拓展,利用课程实操、专业认识实习等专业课程向校外延伸教学部分,上好“大思政课”。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中,国家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等方方面面都是生动的教学案例,也是“大思政”的突出特点。“大思政”的“大”不在于理论知识之大,更不在于课堂之大,而在于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青年学生通过校外实践与校内学习的高效联动,切身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已经取得和即将取得的伟大胜利,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真理、探寻本质、把握规律。课程思政建设是联通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的有效途径,也是联通德育教学与实践平台的重要桥梁。同时,校外课堂要区别于以往的社会实践基地,不断深化丰富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持续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环节与社会的契合度和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使得校内校外联动互促、协同发展。

三、师生兼顾,打造“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新机制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要做到师生兼顾。以往教育工作者往往过度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了对教师自身的思政培养。课程思政建设有别于思政课程建设的关键,就在于施教者本身的思政素养。所谓“思政素养”包括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对“四个自信”的理解,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功底,以及将其有效结合到自己主讲的专业课程中的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自身思政素养不高、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观扭曲的教师,能够搞好课程思政建设。因此,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就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专业教师思政素养不足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关注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解决方法有二:一是短期内可以用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对子的方法形成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组,由思政教师把关,在合作中潜移默化地增进同组人员的思政素养;二是中长期不断加强专业教师的思政理论学习,通过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政水平,从而具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同时,可以将对教师思政素养的考察纳入新教师入职和在校教师考核中,体现这两项工作对教师思政素养考察的“指挥棒”作用。

其次,师生兼顾要求施教者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领悟师生这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深刻内涵,理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背后教学相长的内在逻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施教者切莫以为自己还不了解的东西,学生也一概不知。每一名教师都要提高对“学生乏理论而只重实践,教师乏实践而只重理论”这一情况的警惕,不断提升施教者的综合储备,切实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真正走进去、沉下去、融进去,走在时代发展前列,走在社会实践前沿,成为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在课堂这个“主战场”上,学生往往是接受者和聆听者,教师是讲授者和传达者。面对新形势的新要求,高校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思考者和践行者,更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之通过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主动成长为政治过硬、信仰坚定、价值观正确、学业精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标本兼治,把握“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新形势

标本兼治即要求施教者在思想政治引领过程中,在坚持问题导向这一高度自觉下,既能看清现象并预判现象的严重性,又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认识到最终可能出现的后果,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对立统一。所谓“标”就是思想问题的外在表现,如信仰不坚定、“普世价值观”、道德逆流等存在于当今青年学生中的现象;而这些现象的“本”就在于理想信念模糊,缺乏“四个自信”,没有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治“标”,直击青年中的错误做法和观点,在教育本人的同时也能够警示身边的其他人,形成典型效应,从而降低“标”在一定范围内的影响;一手治“本”,依托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挖思想根源,从根本上解决信仰、价值观、自信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由内而外地影响青年学生的行为。所以说“标”要治,因为可以短时间内制止错误的思想蔓延和行为模仿,避免其影响扩大化;同时“本”更要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深处形成内在动力,真正解决“标”的问题。

当下,网络科技发展迅速,新媒体力量日渐蓬勃,网络热词层出不穷,而青年学生正处于三观逐渐塑造成型的过程中,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往往不足,时常会受到类似“内卷”“躺平”等新名词的冲击,也会被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24节气倒计时、迷路却被拉回队伍的小鸽子、体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火炬等“美美与共”的家国情结所感染。面对这一现象,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思想引领,做到既要治学生“此次”问题的“标”,亦要治学生“此类”问题的“本”。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要时刻关注思政教育中出现的新动态、新问题,也就是治标;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抓住根本,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治本。只有科学辩证地处理好治标和治本之间的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宣传、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做到精准发力[12]。在解决学生的问题时应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逐步完成对学生深层思想的洗礼,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和自信;再由里及表,通过内驱动力影响学生外在表现。唯有如此,方能有效破解前进中的难题,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五、软硬兼施,形成“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新突破

“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到软硬兼施。软硬兼施即要求施教者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既要把握好原则问题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又要兼顾到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潜移默化悉心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3]。所谓“硬”是指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上,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和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都要硬,坚持真理毫不动摇;所谓“软”指的是从教育规律角度来说,在认清既定真理的基础上,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清楚到清楚并最终明确、坚定的过程要软,要让人能够接受,容易转变和认可。“四个自信”不是人脑中生来固有的东西,更不是从天上掉下的,它来源于对社会存在的根本认识。“源于社会存在”决定了它有着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认识”决定了它的相对独立性。所以,做好此项工作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达到“既风行草偃,也润物无声”的效果[14]。

“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硬”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方面。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因此,要坚持核心观点、基本理论不动摇,做到课堂讲授有纪律、课外活动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开展得生机勃勃,更要让凛然正气蔚然成风。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坚定青年一代理想信念的历史使命,责任重大[15]。课程思政建设要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坚实牢靠的战略高度和政治站位上,不断深化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极端重要性、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的认识。心怀“国之大者”,应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软”体现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作各种各样的努力,而没有尽可能多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没有做到尽一切可能契合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新时代教育的新规律,实现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6]。要充分考虑到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完成从“教师在哪教就让学生到哪学”,到“学生在哪学教师就到哪教”的课堂翻转,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多样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破圈”。

总之,“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一环。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选育人才的重大历史责任,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高站位认识“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将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完美结合起来,早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使之真正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