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解读*

时间:2024-08-31

吴 虹,赵 丹

(沈阳工业大学a.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b.化工装备学院,沈阳11087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解读*

吴 虹a,赵 丹b

(沈阳工业大学a.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b.化工装备学院,沈阳110870)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需要。在高校这一特殊场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握“三化”理论的整体性是前提条件,把握受众客体的目标性是根本指向,把握施教主体的自觉性是重要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下简称“三化”),对党来说,这是从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需要;对高校来说,这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需要。在全球化时代语境下,特别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的态势下,高校实现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有效推进,就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施教主体将具有完整性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通过各种形式传授给高校受众客体的有效过程。

一、把握“三化”理论的整体性是推进“三化”的前提条件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归根到底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全体师生员工的头脑。一方面,科学理论之于社会实践的作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社会实践主体即历史的创造者不可须臾离开的重要武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列宁也曾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443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社会实践,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须臾离开的唯一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逐步确立起它本身所具有的指导地位,而且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这不仅是自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西方社会思潮的比较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社会实践过程中经过反复验证的真理。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3]9正所谓“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不是念念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是要用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不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意义。”[4]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而言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从培养目标上看,高校是社会主义的高校,培养的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并将其作为坚定不移的不二选择,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5]从党的伟大实践上看,“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能够依照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结合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具有针对性、创造性、历史性地实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工程实践。”[6]

理论本身的科学并不意味每个人对这个科学的理论都能进行科学的理解和科学的把握。仁者见仁者有之,智者见智者亦有之。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的整体性。所谓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的整体性,就是要坚决避免把马克思主义“本”的理论与“化”的理论分裂开来。所谓马克思主义“本”的理论是指马克思、恩格斯所最早创立的科学理论,所谓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是指将马克思主义“本”的理论与应用国实际结合之后不断发展的、本土化了的理论。当然,马克思主义“本”的理论与“化”的理论”之间是辩证统一、不可割裂的,“本”是“化”的根基与来源,“化”是“本”的发展与创新;“本”是“化”的内在与本质,“化”是“本”的外在与形式,“本”与“化”是前后相继、自成一体的。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既要通过各种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最初的基本理论“三化”,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同时,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新发展了的科学理论“三化”,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等在内的科学理论)等。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广大青年大学生以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当初的创立到当下社会的发展之间的连续性、继承性、过程性。

因此,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的整体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师生真正理解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即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这一内涵。

二、把握受众客体的目标性是推进“三化”的根本指向

高校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一个特殊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是由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可靠的接班人,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三化”过程中的主要受众客体。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进程中,有必要厘清两个认识误区:一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不应只是以在校大学生为受众客体,广大教职员工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三化”过程的施教主体,同时也是受众客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不应只是单向度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过程,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目标,使广大师生员工乐于接受、乐于被化之,“由精神变物质”。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广大师生所处的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中国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广大师生所处的当下时代结合起来——时代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广大师生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行为结合起来——大众化。我们不仅要将其作为一个过程,用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来武装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头脑;而且要将其作为一个目标,以使高校广大师生员工主动、自愿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三化”。

从广大教职员工的角度看,他们是高校教学工作、科技工作、管理工作的中坚和骨干,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也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实践任务。尽管他们在生活阅历、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比在校青年大学生丰富和成熟,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已经被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并能自觉指导实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等具体问题。为此,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成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盲区和死角,而是要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带头者、实践者、推动者,使广大教职员工不仅扮演高校施教者的角色,而且要成为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受众客体。可以想象,施教者本人不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绝对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从广大在校大学生的角度看,他们是当下全球化语境中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目标。李卫红在《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分析到:“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社会主义正处于低潮时期,西方敌对势力对我的渗透从来没有改变,这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影响。从国内形势看,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给学生思想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另外,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大学生具有知识层次高、理解能力强、思考和批判意识强的特点。总体上看,我们的大学生思想进步,积极进取,但也有少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能力提出了挑战。”[7]王秀英、孙颖杰认为:“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面对大学生们身上所表现出的时代精神,我们教育工作者确实需要好好思考一些问题,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面对迅速发展的国家和社会,我们的教育观念要不要转变?”[8]面对全球化了的语境,特别是国际间高等教育竞争局势的加剧,在校学生思想、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多元取向日渐明显,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必须是一元的。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三化”受众客体实现“三化”目标各自的特殊性,做到有的放矢;还要充分考虑“三化”过程中受众客体的各种利益诉求,做到科学疏导,使其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作出研判。冯培提出:“对大众来说,其内在需要固然是多指向的,但并非所有重大需要自己都能清醒地直觉到。因而,帮助人们发现他自己的重大和长远需要,并根据这种需要及其变化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切入点,往往事半功倍。”[9]

三、把握施教主体的自觉性是推进“三化”的重要保证

完整性的“三化”理论有了,目标性的受众客体明确了,那么,如何将科学理论与受众客体联系起来,或者说如何将科学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则需要一个科学而又有效的桥梁、纽带,这就需要“施教”的主体和主体的“施教”。“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类认识活动的具体化,而中国的具体实际是认识和实践中的客体,所以致力于把二者相结合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的过程。”[10]为此,有必要厘清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施教主体对科学理论本身的重要意义所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比任何一种西方社会思潮都要先进而又科学,这不仅是我们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有效推进,不仅有赖于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本身,也有赖于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施教主体本身自觉与否。

其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要求施教主体对科学理论有一个科学、准确的把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号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无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三化”推进过程实践者提出的新要求,它不仅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极具现实针对性。冯刚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理论上的前提,一是实践上的前提。”[11]其中“理论上的前提就是要深入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总体理论和总体精神出发,做到对其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没有这个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11]张雷声认为:“富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实践主体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创立的,也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12]因此,对高校中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实践主体即施教主体最为基本的要求是他们不仅要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

其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要求施教主体经常主动地接受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尽管当下国际社会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但是全球化语境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依然存在,国际间的政治斗争依然存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有增无减、变本加厉。如何应对各种政治斗争的考验?如何应对执政的考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与实践有力地证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成为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科学的理论如何才能真正转变为共产党人的自觉行动?列宁提出,需要“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13]288,“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3]334,并且“应该把这个理论通俗化,把它灌输到工人中去”[13]182。然而,在当下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媒体信息化的时代语境下,灌输方法或许不能全然奏效,但也不能全然弃之不用,而应该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对其加以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安排,即在坚持必要灌输的前提下,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兼顾其他有效载体作为灌输的辅助手段。著名哲学家陈先达在回答《高校理论战线》记者的提问时也有类似的呼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不仅应该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而且它应该参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这是哲学教学改造世界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14]这句精辟话语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更需要坚持创新、坚持经常。田克勤、王心月提出:“作为推进高校‘三进’工作的主导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只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胜任其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大众化的重大责任。”[15]

总之,基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思考,基于我国社会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战略考虑,切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三化”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领,已是当下社会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16]。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人民日报理论部.“六个为什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李景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10”上的致辞[N].学习时报,2010-12-20(2).

[5]秦宣.我们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J].高校理论战线,2011(2):4-10.

[6]吴虹.马克思主义社会工程思想及其中国化实践[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9-82.

[7]李卫红.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高校理论战线,2011(3):4-8.

[8]王秀英,孙颖杰.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84-288.

[9]冯培.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J].高校理论战线,2011(3):13-15.

[10]丁春福,单义松.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动力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75-378.

[11]冯刚.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J].高校理论战线,2010(8):7-10.

[12]张雷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建设路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6):4-8.

[13]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杨海英.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道路的探索:访著名哲学家陈先达[J].高校理论战线,2010(9):19-27.

[15]田克勤,王心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进”与大众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0(11):9-12.

[16]范志轩,王玉珏.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三维度及当下意义[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 of promoting Sinicization,contem po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 arx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U Honga,ZHAO Danb
(a.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b.School of Chem ical Equipment,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870,China)

To promote the Sinicization,contempo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not only the current demand of constructing Marxist learning political party,but also the strategic need of cultivating competent constructo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socialistmodernization undertaking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inicization,contempo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special field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ster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theory of Sinicization,contempo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s the premise,grasping the target of audience is the fundamental orientation,and understand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eachers is the essential guarante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arxism;Sinicization;contemporization;popularization

A 81

A

(责任编辑:郭晓亮

1674-0823(2012)03-0267-05

2011-04-12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2012lslktzdian-16)。

吴 虹(1963-),男,辽宁辽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哲学与社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已于2012-06-02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DOI为CNKI:21-1558/C.20120602.1943.015,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20602.1943.015.htm 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