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思考*

时间:2024-08-31

胡雨霞,徐 晶,陈彦超

(沈阳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沈阳110870)

提高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思考*

胡雨霞,徐 晶,陈彦超

(沈阳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沈阳110870)

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注重大学生的心理认同过程,指出只有建立在心理认同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实效性。在调查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的基础上,从情感与体验出发,紧密结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提出以利用一个主阵地、把握一个契机、创建一个平台三结合的方式来构建大学生心理认同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学生;认同度;心理认同;情感体验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1]

青年一直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语)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仍然是时代的主要特点,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最终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这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稳定的需要,同时也是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然而,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的确还有许多不适应性,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这也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大理论难题。只有建立在大学生心理认同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实效性,这种心理认同不是出于对强制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顾忌而表现出来的表面接受和支持,而是扎根于大学生内心深处的认同,表现为大学生发自内心的由衷支持和普遍接受,它深刻有力而又不易被察觉,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实践行为。

一、认同的内涵

认同一词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认同(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是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2]375我国的学者则更多地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解释认同。如武汉大学的汪信砚认为:“在社会层面上,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3]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李庆华则从心理学角度阐释认同,认为认同是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环节,是介于简单服从与深入内化之间的中间阶段[4]。笔者更倾向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认同,因为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认同毕竟是一个心理接受过程,尤其是在探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推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时,更应尊重大学生的品格形成规律。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指当代大学生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能够从内心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在行动上则表现为躬行践履其基本要求。近几年来国际形势日益复杂,我国重大事件和敏感事件相对集中,意识形态问题表现尖锐,而大学校园历来是社会政治文化集中和关注的热点地区,因而也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侵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问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挑战。

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20年,也是社会矛盾最为突出、国际形势最为复杂的20年。这20年中,中西方文化碰撞表现激烈,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表现明显。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由于90后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年龄段,其认知方式、心理状态尚未成熟,在各种西方思潮和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和道德观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怀疑和动摇,并最终影响到他们的行为选择,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可见,消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危机,提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状况

关于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状况,很多学者已经作了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调查。笔者在沈阳工业大学开展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的问卷调查,以便更加真实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与接受的现状,从而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知和态度。本次调查的主体为2009级在校本科生,采用现场作答和网上作答两种方式,问卷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涉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了解状况、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大学生对国家重大活动的关注程度等。此外,问卷还围绕大学生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近几年来的国家重大活动等热点问题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取得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面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时存在着的奇特的悖论现象。

一方面,大学生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出现了无应答的现象。例如,尽管各大学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等政治必修课,但这些课程却恰是学生最不重视的课程。在对“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的回答中,选择“主动”的仅有31%。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处于核心地位,而高校过于强调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强制性,所以体现在教育形式上是硬邦邦的,在结果上则往往是被动的。事实上,只有建立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心理认同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其核心地位才名副其实。这种心理认同不是出于对教师点名、考试的顾忌而表现出的表面接受和支持,更不是停留在理论形态的价值体系,而是扎根于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发自内心的由衷支持和普遍接受。

另一方面,对国家和社会他们又表现出强大的责任感。例如,在对“对世博会、建国60周年、钓鱼岛等问题的关注度”这一问题的回答中,95%的同学选择了“关注”,67%的同学选择了“愿意参与”。事实上,在汶川大地震、世博会、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期间大学生的表现也无不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成果,无不激励着大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但是,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也让大学生感到困惑,如腐败问题、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压力日渐严重、西化战略和西方思想文化强力渗透等,并往往使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认同是一个复杂的思想矛盾运动过程,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客体的过程,包括主体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摹写、选择、建构、创造等一系列环节。主体的能动性决定了在其认同某种思想观念的时候,那种在某种外在因素作用下出现的表面认同,或者由于强制性教育压力而产生的被动认同是不符合认识的规律的,也不是真正的认同。与接受者的心理预期、追求目标相一致的自觉认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想目标,基于此,如何构建起一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认同机制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

三、心理认同基础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

1.利用一个主阵地

长期以来,两课教学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部分学生对这种正面教育并没有真正产生源自内心的认同感。两课教师们一直在进行不懈的努力,也探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学观念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与重构,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感和针对性,注重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的结合;另一方面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易于接受。从心理认同角度来看,课堂教化仅仅是认同的前提,现在的两课教学也把重点放在这里;而事实上感化与体验才是学生在情感上对价值观念进行比较、选择和接受的过程,也是学生产生心理认同的重要环节。

(1)在感化中认同。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不争的矛盾:一方面,教师倡导与呼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又仅仅是受动者,其需要、兴趣、创造性以及个体差异性被忽视了。也就是说,教育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教育”而忽视了“感化”。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程,但也是一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就是这样一门课,贾凤姿老师把它变成了一门招牌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贾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付出了一颗真心,怀着真情走近学生的心灵,怀着一颗爱心走近他们的生活,注重从心灵层面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活力。须知,学习的过程不是什么机械的训练与强化,而是学习者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学生对于一种思想理论的认同也不是靠简单的伦理说教和被动接受就能奏效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以真理教育人,以事实说服人,注重用真情温暖人,而不是以势压人、用大帽子扣人,从而激发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需要,让学生享受到教育中的快乐和价值认同中的愉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发挥启迪觉悟、升华思想的效力。如果教育方法单一粗暴,内容教条过时,教师观念陈旧落后,尤其是教师对学生了解甚少,学生就无法真正接受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从而出现教育上的无应答状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一个“真”字,即对马克思主义要真信,对授课要有真心,对学生要有真情。

(2)在体验中认同。受教育者是能动的人,需要对所传授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判断,而每个人的生活状态、生存环境、知识积累等无疑对他的选择与判断产生着重要影响。在社会转型过程中,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更强调务实,更重视个人需要、利益的满足,这已是大学生价值取向方面不可否认的现实。这就需要教育者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敏感点布置题目并指导和带领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于实践中有所思、有所得,明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不仅是一个凝聚力量增进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过程,也是一个促进个人正当利益得以满足和实现的过程。“因为社会集体利益的增长和扩大,必然表现为各社会成员个人利益得以满足和实现的客观条件的改善。”[5]325

2.把握一个契机

关于国家重大活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重大价值,清华大学的史宗恺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一是重大活动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重大活动具有时段集中、主题鲜明、影响广泛的特点;三是重大活动能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好的大环境、调动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积极因素,使教育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6]。90后大学生虽然对正统的理论教育敬而远之,但是对国家重大活动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讨论、热心参与,对国家重大活动投入了最为质朴和纯真的情感,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说在心理层次上的情感认同非常强烈,并且具有强烈的参与倾向。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即以国家重大活动为契机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

(1)围绕国家重大活动,深入挖掘其精神品质。国家重大活动联系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凝聚了可贵的精神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素材。同时,由于国家重大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能够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感,因而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因此,应牢牢把握国家重大活动的良好契机,深入挖掘其精神品质,如钓鱼岛事件中对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和对于理性爱国的合理把握,世博会、国庆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活动中展现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结,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时对众志成城、团结奋进、大爱无疆的深刻体会等。教育者应注重深入挖掘这一品质,让思想政治教育如细雨润物般不知不觉,如春风拂面般舒服惬意。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传授的理论品质才能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内化为大学生的情感、习惯和思维方式。

(2)围绕国家重大活动,于参与中领会其精神品质。国外的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已经对心理认同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如美国注重加强参与式教育,以杜威、皮亚杰、柯尔伯格为代表的现代道德教育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自主选择的理性精神和自我教育的自律方式;以色列特别留意利用各种节日庆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逢独立日、阵亡将士日、死难犹太人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都要开展各种活动,宣扬民族英雄的业绩,还利用“哭墙”、纳粹大屠杀纪念馆等教育基地教育公民不要忘记历史;俄罗斯十分注重通过各类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周、德国入侵苏联纪念日、“5·9”胜利日等都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的良好平台。参与式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中体验的要求,如世博会期间,很多大学生走出校园做志愿者;国庆60周年之际,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与改革开放有关的访问或调查,并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建党90周年期间,举国上下大唱红歌,高校红歌大赛更是让大学生学红歌、唱红歌,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大学生于参与中有所思、有所想,也是对他们思想成长的一次生动教育。因此,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建党90周年纪念等国家重大活动的契机,大力宣传,精心组织,不断拓宽大学生参与式教育的渠道。

3.创建一个平台

网络平台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教育途径,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掌握和运用既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又体现出较为熟练的掌控程度,课上用手机、课下用电脑已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等基本要素超越时空的连接,学生在主观上也更喜欢这种师生平等、尊重隐私的交流方式。多年以来,一些高校的两课教师用QQ交流、教师博客、在线热点问题探讨等方式在网络上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尤其是在社会敏感问题相对集中、国际形势复杂难辨的时期,学生通过网络能够真正敞开心扉,暴露自己深层次的思想疑惑,教师也能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当然,鉴于目前两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大、科研任务繁重等客观原因,完全依靠两课教师的力量进行网络沟通还有一定难度,各高校可以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上评论员队伍,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以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3).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3]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3-27.

[4]李庆华,奚彦辉.试论“认同”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25-29.

[5]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史宗恺,杜汇良,武晓峰,等.以国家重大活动为契机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33-37.

Thoughts on im proving identification degree of undergraduates born after 1990 on M arxism

HU Yu-xia,XU Jing,CHEN Yan-chao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870,China)

To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degree of undergraduates on Marxism is an enormous challeng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new situation.Emphasis is paid to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s,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onl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can acquire its actual effe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identification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born after 1990 on Marxism,it is started from emotion and experience,and combined closely w ith the basic theroy education of Marx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nstruct an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by a three-in-one path of taking advantage of amain position,grasping an opportunity,and creating a platfor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arxism;undergraduate;identification degree;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emotion experience

G 411

A

(责任编辑:郭晓亮)

1674-0823(2012)03-0272-04

2011-07-12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0DKS026);辽宁省教育厅项目(wszl201042,wszl201043)。

胡雨霞(1971-),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已于2012-06-02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DOI为CNKI:21-1558/C.20120602.1944.018,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20602.1944.018.htm 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