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喜福会》看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

时间:2024-08-31

周 莹,马 瑾

(沈阳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沈阳110870)

从《喜福会》看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

周 莹,马 瑾

(沈阳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沈阳110870)

植根于各自迥异的文化传统,中美家庭价值观作为两国人民行为的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呈现出多方面的差异。《喜福会》作为第二代移民华裔作家的英文代表作,是研究探讨中美家庭价值观的极佳范本,从中可以发现中美在家庭概念与地位、婚姻观以及家庭教育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运用人类整体主义历史观审视两国家庭价值观差异的深层原因,旨在加深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加交流,构建更加和谐的世界。

文化差异;文化比较;喜福会;家庭价值观;婚姻观;家庭教育观;比较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赫特尔认为:“家庭文化是由人们特有的有关求婚、结婚、离婚、亲属认同和责任,儿童社会化,居住以及家庭稳定的规范和价值构成的。”[1]15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每一个社会、每一种文化都衍生出其带有民族、社会特色的家庭价值观。由于思想观念的基础以及文化传统的迥异,中美家庭文化蕴含着大相径庭的价值观念,追寻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中国人的家庭价值观注重亲情以及家庭成员的伦理关系,如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夫唱妇随等,三纲五常作为中国人赖以生存的道德准则已经根深蒂固地埋藏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其核心观念为孝爱观,并由此衍生出婚姻观、教育观、贞洁观等。美国人受欧洲传统宗教尤其是新教的影响,基本没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模式,也没有中国人的孝顺意识,他们的家庭理念突出人人平等、个体独立和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作为第二代移民,《喜福会》的作者谭恩美也曾纠结于自己的边缘身份,在中美不同的家庭价值观中苦苦挣扎。她根据外婆和母亲的经历,写成了小说《喜福会》,其中对母女间微妙感情的细致刻画使该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轰动,受到舆论界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小说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母亲和她们生长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女儿之间的矛盾为焦点,描述了华裔妇女在受到中美两种文化夹击时不断的悖逆与抗争,以期寻找到文化身份的认同过程。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小说中所描写的母女两代人的隔阂,本质上是中国伦理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相容相斥的结果,在华裔的文化身份形成过程中,两国不同的家庭价值观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中美家庭概念与地位的差异

在中美文化传统中,家庭的概念、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庭是给人提供安全感之所在,是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一个女人成为寡妇,家庭照顾她;如果一个孩子成为孤儿,家庭把他抚养成人;如果一个男人失业,家庭给他提供食物和居所。最重要的,当一个人老迈的时候,他可以安稳地享受一种舒闲及受尊敬的生活,而不必顾虑经济上的匮乏。”[2]28因此,大家庭是中国人的梦想,备受推崇,人们常用“子孙满堂”来描述一个家庭的成功与幸福,传统的中国家庭也大多几代同堂。小说中安梅从小生活在一栋大宅子里,与外婆、舅舅、舅妈和弟弟一起生活在姥姥家,姥姥死后被母亲接到其第二任丈夫吴青的儿女众多、奴仆成群的家;琳达的夫家也是一个高门第的大家庭,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和孩子混居在一整座楼房里;映映是无锡人,儿时的家也是亲戚众多,中秋时分散在北方的家人还会赶回来过节团聚[3]18。

中国文化是一种“家族本位”的文化[4]26。在集体主义盛行的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个人的身份脸面、社会地位、成功失败都是与其家庭和家族休戚相关的,《喜福会》还有很多这方面的表现。安梅的母亲做了姨太太,这在所有家人眼里都是奇耻大辱,因此与其断绝了关系把她赶出家门。然而,在安梅外婆即将不久于人世时,安梅的母亲顶着家人的冷眼嘲弄赶回来尽孝心,甚至不惜从自己手臂上割肉来给母亲炖药,希冀一种未知的法术能令母亲起死回生。“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奉行不败的传统准则,甚至在今天也是中国社会一条重要的行为准则。虽然对于“不孝”并没有明确的法规予以惩处,但是社会舆论的谴责对于不尽孝道的人仍然有着强大的精神压力。世界所有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家庭的民族之一,中华文化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对内宣扬“家和万事兴”,对外则提倡“家丑不可外扬”。

西方人交际的出发点是个体本位的意识,认为每个人都是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唯一的、特殊的“自然基本单位”,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5]。因而,传统的美国家庭不同于中国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其家庭模式主要为核心家庭,即只是由父母以及未成年的子女组成。子女一旦成年,一般都选择独立发展、自力更生,开始谋划自己的人生。当个人利益与家庭关系发生冲突时,美国人一般不会考虑家庭因素,而是以个人的意愿作为最终的出发点。这些也是由美国独特的发展史以及沿袭的欧洲宗教信仰造成的。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开拓时期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并且由于新教信仰的传播导致家庭结构简单,基本不会存在几代同堂的现象。塔玛拉·哈雷对美国家庭特殊性研究后指出:“历史事实表明,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以三代同堂为家庭主要模式的时期。……最典型的家庭模式是所谓的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及子女组成的、不包括其他亲属的家庭。三代人很少一起住在一个家庭里。”[6]39所以,薇弗莉对于母亲的频繁造访气急败坏,因为在美国人眼中个人的隐私、自由高于一切,而这在中国母亲的眼里看来再平常不过,因为女儿的也就是自己的。由此可见,中国母亲和美国女儿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有着巨大的出入。

美国人对“孝道”是不屑一顾的,认为这是完全凌驾于个人自由意志之上的陋习,束缚了人性的自我发展。美国人认为,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是平等的关系,即便是父母也无权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身上,双方互相尊重、理解、支持才是美国人眼中的相处之道。美国的父母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从小就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鼓励孩子靠自己的努力挣零花钱,以便对孩子从小灌输自尊自爱的基本观念。不同于中国社会的家本位思想,美国是一个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胡文仲先生在美国大学教书时曾以自己的美国学生为研究对象,做过这样的跨文化交际探讨:“我把二十四孝中的吴猛为了不让父母被蚊虫咬,自己将衣服脱掉,裸露身子将蚊子吸引到自己身上来的故事讲给与会者听。我问他们是否会为父母这样做,他们都摇头。其中一个说,他可能会为他的儿女这样做,但是肯定不会为父母做出这样的牺牲。”[7]126

二、中美家庭婚姻观的差异

几千年儒家文化的浸淫,使得中国人的婚姻观更具伦理纲常色彩。在“夫为妻纲”的男权性意识形态下,夫妻在婚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要恪守严格的封建礼教,地位十分卑下。封建家庭中的女性由于没有经济基础一直属于从属地位,男人和子女是她们的天,她们也只为别人活着,自己的需求被剥夺殆尽。琳达两岁就被许配给夫家,从此即便是家里人也把她看成是外姓人、赔钱货,不当自家人看待。因此到了夫家后,她努力地学习做女红,学习煮饭烧菜,想方设法讨婆婆和丈夫的欢心,并以之作为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在公婆跟前,我是个顺服的媳妇,正如他们致力所培养的那样。我令厨子每天早上宰杀一只童子鸡,熬成不加水的原汁鸡汤,然后我亲手把它倒入碗中,这就是天余每天的早餐;而每晚,我又得动手煮一锅特别的营养汤——八珍汤,它不但鲜味可口,而且营养成分极高,这一招很得我婆婆的欢心。”[3]53可以说,上面的做法完全符合一个“三从四德”完美贤惠的中国古代媳妇的形象。然而,琳达最终却并没有博得婆婆的满意,因为她没有为这个家庭诞下一个可以继承香火的孙子。

在传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婚姻不是男女双方当事人自由恋爱的结果,而是听从父母之命的产物,同样,婚姻的解除权也操纵在男方手里。多数夫妻婚前都没有太多了解,甚至在洞房花烛夜才正式见面。这种盲目的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虽然在封建制度下得以相守,但局中人的幸福感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尤其是在夫权社会中,男性可以堂而皇之地妻妾成群,女性却只能夫唱妇随、从一而终,她们在家庭中的悲惨命运就不言而喻了。正如原本是大户人家千金小姐出身的映映那样,出嫁时青春貌美、富有多金,婚后为了博得丈夫的欢心开始改变,变得连她自己都觉得陌生,但还是发现经商的丈夫拥有好多姘妇,最终还是被丈夫无情地抛弃。

与中国的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同,美国人认为恋爱、结婚的问题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要按着自己独立的意愿行事,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即使是父母也不得干预。以许露丝为例,在她第一次以女友的身份郑重地见男友特德的家人时,特德的母亲对她很不满意,还悄悄地告诉她不希望她的种族身份影响特德的发展。露丝表示理解并告诉特德愿意与他分手时,特德表现得非常愤怒并对她咆哮道:“行了,你就干坐在那里,让我母亲来摆布一切吧。”[3]109特德的愤怒源于露丝不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在他眼中这无疑等于背叛了他们的爱情。婚后秉性温顺的露丝由于受到中国家庭价值观的熏陶,一切顺着丈夫的意思,大事小情都由特德来作决定。在露丝眼中,这些都是自己爱丈夫的表现,却最终成为特德与其离婚的理由。她的夫唱妇随的想法在美国丈夫眼中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不能与丈夫同甘共苦的“罪证”。

同时,美国人认为夫妻双方在婚姻中是平等又独立的个体,离婚仅仅是夫妻双方作的第二次选择。在美国人眼里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很简单,与任何伦理道德无关。

三、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

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条件。毫无疑问,中美两国的父母对于家庭教育都非常重视,但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运用何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中美父母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父母都希望将孩子培养成才,大多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互相攀比之风极盛。小说中的母亲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背井离乡投奔新生活、新希望时就有了这样的期冀:“到了美国,我就要生个女儿,她会很像我,……我会让她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她将应有尽有,不会烦恼不会忧愁。她会领略我的一番苦心,我要她成为一只比期望中还要好上一百倍的漂亮的天鹅!”[3]3琳达本来并不十分支持女儿薇弗莱下棋的,但当女儿捧回第一座赢得的奖杯后,琳达就决定再也不用她干家务了,转而希望培养女儿成为棋坛神童。精美的母亲也把一切未遂的心愿、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在听到朋友琳达炫耀自己的女儿后也想方设法挖掘精美的潜质。进行智力测试、练钢琴,无一不是为达到用一种炫耀的语气吹嘘自己女儿的目的,连精美这个名字也寄托了母亲的无限期望:纯粹的好,好上加好。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中国截然不同,侧重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为变化的社会做好准备是美国学校教育孩子的最高目标。所以,美国父母教育子女的心态较为放松,他们希望孩子通过自由思考去判定、辨别和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美国人的功利心、攀比心也相对较弱,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过自己向往的生活,无论出身高低、贫富贵贱都是成功的人生。以自由、民主、平等为准则的美国人更不认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虽然也崇尚吃苦耐劳的个人奋斗,但是更看重能否改变自己、挑战人生。

在中国,父母被称为“家长”,“中国的母亲对儿女有绝对的控制权……,孩子对她而言就像物品一样,她可以要求孩子无条件地听从她的命令。”[8]42因此,子女的第一戒律是要孝顺、乖巧、听话。映映从小受到妈妈的教育就是女孩子要文静听话。在教育方式上,中国母亲经常高压严管,不准这样不准那样,通常采取批评和恐吓手段而不是表现在拥抱和亲吻上。丽娜从小就有一种不安全感,她常感恐怖的基因来自于她的母亲映映:为了让丽娜放学后直接回家不在街上乱晃,就吓唬她大街上有抢小孩儿的坏人,并会把小孩卖掉,让她一生苦不堪言。一旦告诫和恐吓不起作用,母亲们就会唠唠叨叨地挑出一堆不是,着眼于子女的缺陷和不足。其实,中国母亲的一味批评只是希望从自己过去失败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少走一些弯路,虽然生长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女儿们难以理解母亲的做法,但在多年的教化下也逐渐意识到自己骨子里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脉。

美国的家庭教育方式相比之下更加民主,允许孩子不听话、犯错误。美国母亲表现爱的方式常常是拥抱和亲吻,通常采取鼓励的方式,不赞成对孩子一味进行批评,她们愿意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新鲜事物并在错误中汲取教训。要为变化着的世界做好准备,就要求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接触社会,并把研究作为一种活动来获得自由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西方人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9]。

四、结论与启示

谭恩美的《喜福会》通过对四个在美国生存的华裔家庭的描写,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并与美国人的家庭价值观进行了对比,从而看出中美家庭的概念与地位、婚姻观、教育观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根源是中美两国不同思想意识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已经使得家本位的概念根深蒂固,家庭和家族的利益远超过个人的幸福,婚姻的最终目的是传宗接代,对子女的教育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美国人由于受到地理、历史、宗教等各方面的影响,大家庭观念相对淡薄,强调个性独立,崇尚平等自由,家庭成员彼此尊重、互相平等。

从理论上看,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变异性的双重性格,它既要自我保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自我更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10]3。但这种理想状态不是自然达到的,只有通过中美两国家庭价值观的比较,才能知己知彼,以美国之长补己之短,并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避免两种可怕的倾向:固步自封,拒绝外来文化;否定自我,全盘接受。中国家庭价值观的现代化必须仰仗对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理智借鉴。全新的中国家庭价值观应该最大化地包含中美家庭价值观的文化精髓和最大限度地剔除中美家庭价值观中腐朽落后的因素。

[1]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宋践,李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林语堂.国学拾遗[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贺培华,严映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徐言行.中西方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2-96.

[6]塔玛拉·哈雷文.美国家庭的延续与变化:美国特性的探索[M].尤治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切斯特·何尔康比.中国人的德性[M].王剑,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葛树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从《喜福会》引起的对中美家庭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98-199.

[10]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Difference of fam ily value concepts of China and USA in Joy Luck Club

ZHOU Ying,MA J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870,China)

Rooted in respective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the fam ily value concepts of China and USA show differences in various aspects as value yardstick of behavior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of people in the two countries.As themagnum opu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Chinese American w riter,the Joy Luck Club serves as a perfect sample to discuss the family value concepts of China and USA.Obvious differences can be found on the concept and status of family,the concept ofmarriage,and the concept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deep reason of differences of family value concepts of the two countries is examined by applying human holistic view of history,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creas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to construct amore harmoniousworld.

cultural difference;cultural comparison;Joy Luck Club;family value concept;marriage concept;family education concept;comparative study

G 04

A

(责任编辑:吉海涛)

1674-0823(2012)03-0285-04

2012-02-04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2011lslktwx-11)。

周 莹(1979-),女,辽宁辽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比较、语言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已于2012-06-02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DOI为CNKI:21-1558/C.20120602.1943.002,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20602.1943.002.htm 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